山東理工大學車輛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情況簡介

發布時間:2018-12-0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理工大學車輛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情況簡介

山東理工大學車輛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情況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理工大學車輛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情況簡介 正文

   張建,男,1960年6月出生,教授、工學博士,中共黨員,車輛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生處處長。

  1978-1988年就讀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并獲工學博士學位;1989-1993年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學,開設博士研究生學位課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及本科生主干課程以及碩士研究生指導工作;1993年調人山東工程學院并破格晉升為教授,1999年開始指導車輛工程學科研究生,開設《模態分析與綜合》、《結構噪聲分析原理與控制技術》2門研究生課程,指導研究生7屆8人,目前已畢業5屆6人;2005年作為客座教授赴德國訪問研究6個月。

  1982年以來,先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以及山東省計劃科研項目、山東省教委計劃科研項目、橫向課題等多個項目的研究工作,參研各級各類縱、橫向科研課題多項,在統計能量分析理論及其應用、車輛與一般機械結構聲輻射理論、機械噪聲分析方法與控制技術等方面有重要貢獻;曾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山東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其它科技獎勵6項;已在《聲學學報》、《振動工程學報》等刊物的中、英文版及有影響的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多篇論文分別被EI、ISTP等權威性文獻收錄。

  

  是中國聲學學會會員(1985-)、中國振動工程學會會員(1985-)、美國實驗力學學會(SEM)會員(1995-)、國際聲與振動學會(IIAV)會員(1999-)、山東省機械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1994-)、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材料與工程學科組成員(1995-1998)、山東省高校職稱評審委員會機械工程學科組成員(1995-2002)、山東省聲學學會常務理事(1999-)、淄博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94-2000)。

柴山,男,教授,車輛工程碩士生導師,主要成果:

  先后為研究生開設了《彈性力學與有限元法》、《大型結構有限元分析程序》、《板殼力學》、《汽車系統動力學》等多門課程。先后參與、主持國家級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8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

  2004年起從事車輛系統動力學研究,組建了山東理工大學車輛系統動力學創新科研團隊,建成了基于微機集群的高性能計算中心、多通道柱幕虛擬現實系統,應用CAE技術解決了企業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

主要研究方向有:

車輛結構強度分析與優化設計

汽車系統動力學的計算機仿真方法研究

虛擬現實技術與虛擬樣機技術在汽車系統動力學中的應用研究

目前承擔的主要課題有:

“基于整體傳遞矩陣法的車輛傳動系耦合振動分析方法與動力優化技術研究”,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型越野汽車多軸轉向技術研究”,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多項橫向課題。

2000年開始指導研究生,目前已指導8屆共10名研究生,其中有45名研究生已經畢業。

  李迪,男,副教授,車輛工程碩士生導師,主要成果:

科研方面,主要從事汽車車身智能化、數字化設計方法和車身覆蓋件沖壓成形等方面的研究。

在《汽車工程》、《塑性工程學報》、《汽車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

形學學報等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有2篇論文被EI檢索系統收錄。主持或參與完成山東省教育廳“汽車內部布置微機CAD系統研究開發(JYB 97F55)”、國家經貿委重大引進消化吸收項目“工程機械高舒適性防翻駕駛室研究”、國家技術監督局“三維測量CAD系統”等縱向科研項目4項、橫向科研項目10余項,參編著作1部。獲獎2項,分別是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推廣類)三等獎、山東工程學院優秀實驗技術成果獎二等獎。

教學方面,主要從事車輛工程專業的汽車車身設計、車身結構與設計、車身制造工藝學、車身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的教學;車輛工程專業研究生課程,主要講授車身制造質量控制、面向對象的方法學等。

指導研究生情況:自2006年開始指導車輛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目前指導兩名碩士研究生。

李軍偉,男,教授,車輛工程碩士生導師,主要成果:

教學方面:

能夠把當前的新知識、新技術融于平時的教學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共承擔了“控制系統分析設計與仿真”、“電動車控制技術”和“汽車網絡技術”等三門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任務。 

科研方面:

主要從事電動汽車驅動系統、控制系統、車載總線系統以及機電液控制系統的動態仿真、優化設計、硬件及軟件開發等工作。

在《航空學報》等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有多篇論文被國際3大檢索系統收錄。參編教材和專著2部。主持參加科研項目近20項,其中兩項獲省部級獎勵;承擔的在項目有: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山東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和1項淄博市科技攻關項目。主持承擔3項橫向課題的研究。

研究生培養方面:

注重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加強研究生的動手能力,鼓勵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在山東省首屆“齊魯研究生學術論壇—信息與機電分論壇”上,由本人指導的李海軍同學和喬宏明同學均獲得二等獎。在已畢業的四名研究生中,除一人在高校工作之外,其他三人均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從事汽車電子方面的研究開發工作。目前,指導研究生5人。

李旭,女,副教授,車輛工程碩士生導師,主要成果:

教學方面主要講授本科課程《汽車理論》、《汽車設計》及研究生課程《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

科研方面研究方向為汽車車身數字化,主要進行車身CAD理論及應用研究,當前主要從事車身逆向工程方面研究,特別針對散亂點云數據處理,如拓撲網格建立與優化,區域分割,參數化及曲面構建和光順分析等進行研究,此外多年來還一直進行系統動力學方面的汽車傳動系參數優化匹配方面的研究。先后在《汽車技術》《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等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參編教材和專著2部。

主持或參與教育部重點項目《汽車車身快捷CAD系統研究與開發》等已結縱向課題5項,與企業合作的橫向科研項目20余項。現主持在縱向課題省基金項目《高質量車身曲面生成方法的研究》(編號:2003ZX06)校基金項目《利用車身測量點云數據反求車身曲面關鍵技術的研究》(2005KJM12),主持在橫向項目有與北汽福田等企業合作項目4項。

2003年開始至今,作為副導師協助指導研究生2名,獨立指導研究生3名。

任傳波,男,教授,車輛工程/工程力學、固體力學碩士生導師,院長,主要成果:

教學:

為本科生主講《大型結構有限元程序及其在機械、車輛工程中的應用》課程,為研究生主講《彈性力學》課程。

科研:

近幾年來,主要從事于工程結構數值模擬與測試,車輛系統動力學以及電動車技術的研究。目前,已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已完成科研項目11項,目前承擔著省市和企業委托的項目4項。近年來,獲國家發明技術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東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山東省2002年十大科技成果、淄博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淄博市第六屆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研究生的指導:

1999年開始指導研究生,共招收7人,已經畢業5人,其中有2人分別在大連理工大學和江蘇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有1人在高等院校進行教學科研,還有2人在大型骨干企業工作。

石沛林,男,副教授,車輛工程碩士生導師,主要成果:

主講本科生《計算機輔助設計》、《汽車理論》及碩士生課程《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等課程,歷年教學效果都在良好以上,并指導學生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及學生創新活動。充分利用自己曾多年在大型國企技術中心工作的經歷,使自己指導的學生較好地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結合起來,通過對近幾年所指導的畢業生工作情況調查,所指導的學生適應工作能力普遍較強,許多已成為企事業單位骨干。

在企業工作期間,參與完成十幾個車輛新產品開發工作,并有多個產品成為企業主干產品和經濟增長點項目,并獲省級獎勵一項,在我校工作期間,主持或參與完成縱橫向課題十余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在項目有與 鄒廣德老師聯合主持的山東省教育廳項目“輪式車輛遙控轉向系統研究”,并參與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多項。

指導的研究生武健2006年畢業后,在聊城大學從事車輛工程教學工作,發表學會術論文三篇并成為教學科研骨干,在讀研究生三名,工程碩士2名。

張為春,男,教授,車輛工程碩士生導師,主要成果:

19821月大學畢業留校任教至今,一直從事車輛工程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汽車底盤測功機測控系統的研究等多項教學研究課題,發表汽車檢測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等教學研究論文4篇,獲得汽車底盤模擬測功機研制及應用等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項;主持客車平順性研究等15項科研課題,在《農業機械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勵4項。

學術研究課題:①新型遙控搶險消防機器人研制,省教育廳,20042006,主持;②基礎水平度控制裝置研究,勝利油田,20052007,主持;③客車平順性研究,中通客車公司,20052006,主持;④特種車輛振動研究,泰安特種車輛廠,20052006,主持;⑤教練車副轉向系統研究與開發,校基金,20062008,主持。

學術論文:①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汽車底盤模擬測功機測控系統(EI收錄),農業機械學報,第1位,2006.12;②增壓柴油機無負荷測功系統的開發,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第1位,2006.10;③增壓柴油機無負荷測功系統的研究,農機化研究,第1位,2007.01;④MCG-200型電模擬式車輛底盤測功機研制,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第1位,2003.12;⑤基于工控機的車輛底盤測功機測控系統研究,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第1位,2007.02

    2000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至今。已畢業研究生7名、在讀研究生8人(含中職師資、工程碩士)。

張學義,男,教授,車輛工程碩士、博士生導師,系主任,主要成果:

教學方面:

主講過《汽車電源技術》、《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汽車拖拉機發動機》等多門課程和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年均教學工作量300學時以上,獲得山東理工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獲得了山東省“挑戰杯”創業計劃竟賽一等獎2項。

科研方面:

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取得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技術成果。以第一位完成的“釹鐵硼永磁發電裝置可控整流穩壓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得200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另外以第一位獲得省部級二等獎5項;授權發明專利6項,受理發明專利17項,授權實用新型22項;發表論文80余篇,EIISTP收錄10篇,出版專著2部;已通過省部級等鑒定項目14項,完成橫向課題30余項,該系列成果及專利技術已轉讓30多家企業生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汽車工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評為山東省十佳當代發明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課題方面:

目前正承擔著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2006ERC60082)、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2005EC000195)項目各1項、省部級項目3項,橫向委托研制項目6項。

研究生培養方面:

共指導研究生12名,其中工程碩士3名,已畢業全日制碩士生4名,其中2名分別獲得2005年度和2006年度山東省優秀碩士論文。

周長城,男,教授,車輛工程碩士生導師,主要成果:

教學上,承擔了《液壓與液力傳動》和《液壓技術基礎》2門課程,努力對教學研究進行研究,對講課的方法、方式和效果進行探討,精心備課,認真講好每一堂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承擔2003級車輛工程8人本科畢業設計,精心指導,努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創新能力。同時還承擔了2005級車輛工程專業20名本科生班主任工作,注重學生的思想和學風教育,培訓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的能力。

科研上,認真鉆研,不斷提高學術和理論水平,在車輛懸架設計及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研究成果,建立了減振器設計基本理論和優化設計方法,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和實際價值。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全國優秀百篇博士學位論文育苗及獎勵基金”,和“山東理工大學全國優秀百篇博士學位論培養基金”資助。獲得“北理理工大學優秀博士畢業論文,一等獎”,并正準備申報“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獎”。先后發表學術論文57篇,其中,EI刊源錄入12篇,出版教材和專著10部。

課題情況,正在開展山東理工大學博士啟動課題“減振器閥系解析設計與特性仿真”研究,開發減振器閥系參數CAD設計與特性仿真軟件,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擁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研究生指導,目前指導了兩名碩士研究生,其中,1名研究生將對汽車減振器CAD設計軟件進行開發,任務明確,方案具體、正確。已經進行了前期研究工作,并取得階段性研究,已發表相關學術研究論文4篇,獲得優秀研究生一等獎。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理工大學報錄比、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群、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微信、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山東理工大學專業目錄、山東理工大學排名、山東理工大學保研、山東理工大學公眾號、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山東理工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dlgdx/yjsds_16259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