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更新時間:2022-07-30 10:35:4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Add 山東理工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山東理工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山東理工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山東理工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佳信删W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姚吉利 高政權 陳志偉 胡巍 紀洪芳 馬匯泉 申亮 錢紹松 龐秋香 劉文 孔玲 宋林霞 宋關玲 趙鳳云 張秀珍 趙博生 徐恒戩 朱海亮 張術環 孫殿柱 張景元 陳平 鞏秀鋼 李彩虹 夏斌 謝楠 趙連軍 李業德 劉曉紅 王鳳英 張連俊 趙磊 田愛奎 王振友 彭榮群 張龍波 周銳 劉冠生 王效岳 吳紅 李長玲 劉文云 葛敬民 鄧尚民 段福興 殷秀清 綦振法 李霞 王心娟 周濤 閆秀霞 程鈞謨 程震 周巧玲 杜清玲 朱振中 張立濤 孫秀梅 張錄強 曹俊杰 高峰 余萬林 張志新 張海偉 方益鳴 白玉廷 譚秀森 趙金鵬 楊曉春 唐秀玲 蓋光 孫敬 吳國良 宋力 齊永新 尹大中 魏修亭 劉元義 袁光明 黃雪梅 辛世界 宮金良 趙慶志 張秀芳 張春楊 袁佐清 王長泉 楊合同 王學 韓保民 李德剛 楊思一 高軍 董鋒 劉軍營 趙國勇 李志永 王士軍 牛宗偉 李彥蓉 程祥 張桂香 王友林 趙玉剛 曲慶文 郭宗和 楊先海 陳海真 張彥斐 呂傳毅 韓進宏 王輝林 李東興 隋文濤 趙學濤 許同樂 王衛國 殷鳳仕 趙婷婷 朱光明 方曉英 韓明 張勇 盛文斌 李家亮 柳玉英 孟波 趙劍英 趙增典 周子彥 陳克勛 李忠芳 王桂強 王粵博 邢偉 于元章 畢玉遂 崔洪友 傅忠君 楊乃濤 張曙光 董云會 于如軍 于先進 張麗鵬 李月云 曲國慶 孔維華 賈致榮 宋振柏 曹俊茹 陳學星 王艷 殷海濤 陳時軍 趙艷雷 張厚升 鄒黎 申晉 劉偉 李田澤 楊淑連 李素玲 宋吉江 杜欽君 姜吉順 馬立修 王洪忠 張曉君 鄭懷昌 吳忠東 王永在 王劼 任京成 盧杰 劉家弟 李明 董風芝 王衛偉 朱國全 白佳海 王萍 李國昌 丁銳 牛全林 唐竹興 許珂敬 譚洪生 柳巍 宮本奎 楊彥功 劉曙光 楊贊中 劉俊成 王發剛 杜吉澤 劉東鋒 尹玉吉 張福德 張子禮 張宗新 牛喜霞 成偉 張燦賢 岳友熙 范愛賢 韓德信 張瑞 周翠蓮 孫維君 宋道金 尚德生 陳學友 秦惠增 趙文玲 孟昭為 李新民 曹永林 李功勝 梁振英 蔡梅娟 倪勇 朱伯玉 劉海鷹 秦克寅 陳紅兵 張偉 張慎霞 張連國 楊春然 宣兆琦 許東波 徐偉 王雁 王建興 王環 譚順 蘇守波 宋超 任秋娟 馬志忠 劉昕 李維香 侯書和 耿國華 房曉軍 曹緒紅 白云 杜瑞 王相 易維 張道 刁培 楊緒 王蘭 馬明 柏雪 李其 宋景 楊自 殷昌 彭麗 趙靜 李富 耿端 周泉 郭衍 張秀 馬金 孫玉 孫永 石啟 蔡紅 王麗 任傳波 鄒廣德 張學義 柴山 張為春 李軍偉 周長城 石沛林 李旭 李迪 徐家川 王樹鳳 剛憲約 李紅艷 孟憲皆 劉瑞軍 苗立東 焦學健 高松 譚德榮 韓加蓬 魯力群 曲金玉 宇仁德 王曉原 曹凱 張俊友 呂安濤 張開旺 沈玉鳳 許英姿 王延遐 李麗君 張東煥 劉永啟 劉瑞祥 劉世英 陳正發 徐丙垠 哈恒旭 胡希同 張新慧 咸日常 李京 譚博學 張存山 邊敦新 王麗紅 蔡紅珍 石啟龍 孫永進 孫玉峰 馬金英 張秀德 郭衍銀 周泉城 耿端陽 李富軍 彭麗芳 殷昌貴 楊自棟 宋景玲 李其昀 柏雪源 馬明建 王蘭美 楊緒利 刁培松 張道林 易維明 王相友 杜瑞成

姓 名 殷鳳仕 性 別 民 族  
出 生
年 月
1967.03 政 治
面 貌
無黨派
職 稱 教授 職 務 教師
辦 公
電 話
0533-2786910 E-mail

  學習工作經歷
1985.9-1992.7山東大學(原山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本科、碩士;
1999.9-2002.11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
1992.7~至今 在山東理工大學從事金屬學、金屬工藝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2004.01任教授;
2005.7~2006.3和2006.7~2007.7 兩次赴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做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
金屬材料,先進電站用耐熱鋼及合金的成分設計與組織性能研究

  教授課程、教學成果及獎勵
《金屬工藝學》、《工程材料》、《材料物理與力學性能》、《高溫合金與金屬件化合物》。
《工程材料》省級精品課程負責人。

  社會兼職、榮譽稱號
淄博市高層次人才;山東理工大學136人才工程第二層次。

  科研成果及獎勵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加國家863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企業委托項目3項。獲2003度山東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首位)。在Scripta Materialia、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Materials Letter、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金屬學報等國內外期刊發表SCI、EI收錄論文2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等期刊審稿人。
代表論文:
  1. Yin Feng-shi, Jung Woo-sang. Nano-sized MX precipitates in ultra-low carbon ferritic/martensitic heat-resistant steels.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 2009; 40A: 302-309
  2. Yin Feng-shi, Jung Woo-sang. Microstructure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y of titanium-containing 11Cr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s.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9; 209: 181–185
   3. Yin Feng-shi, Zhou Li, Xu Zhi-feng, Xue Bing, Jiang Xue-bo.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titanium carbonitride during milling of titanium and carbon in nitrogen atmosphere.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9; 470: 369–374
   4.Yin Feng-shi, Jung Woo-sang and Chung Soon-hyo. Microstructure and creep rup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n ultra-low carbon ferritic/martensitic heat-resistant steel. Scripta Materialia,2007; 57: 469–472
  5. Yin F S, Sun X F, Li J G, Guan H R, Hu Z Q. Effects of melt treatment on the cast structure of M963 superalloy. Scripta Materialia, 2003; 48: 425-429
  6. Yin F S, Sun X F, Guan H R, Hu Z Q, Effect of thermal history on the liquid structure of a cast nickel-basesuperalloy M963.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4; 364:225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姓 名 趙婷婷 性 別 民 族  
出 生
  年 月
1962-01-25 政 治
  面 貌
群眾
職 稱 教授 職 務 教師
辦 公
  電 話
2788815 E-mail zhaott@sdut.edu.cn

  學習工作經歷
  1978年-1982年 山東工學院鍛壓工藝與設備專業本科
  1982年-1984年 山東博山鍛壓廠技術員
  1984年1987年山東工業大學壓力加工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7年-1991年山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教師
  1991年至今山東理工大學(原山東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成形工藝、模具與設備

  教授課程、教學成果及獎勵
  教授《塑性成型設備》課程

  社會兼職、榮譽稱號
  第五屆齊魯巾幗發明家優秀獎

  科研成果及獎勵
  “基于開關磁阻系統的節能數控螺旋壓力機技術開發”獲得2011年淄博市技術發明一等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姓 名 朱光明 性 別 民 族  
出 生
  年 月
1976-11 政 治
  面 貌
中共黨員
職 稱 副教授 職 務
辦 公
  電 話
  E-mail Zgm@sdut.edu.cn

  學習工作經歷
  1994.9-1998.7 燕山大學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讀本科
  1998.9-2004.5 燕山大學 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讀博士
  2004.7-2006.6 上海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博士后流動站 博士后
  2006.6至今 山東理工大學 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
  金屬塑性成型設備、工藝及其過程仿真

  教授課程、教學成果及獎勵
  主講課程: 本??粕督饘偎苄猿尚卧怼贰ⅰ赌>咧圃旃に嚒?、《模具技術英語》、《模具制造CAM》;研究生《塑性成形數值模擬理論》
   獎勵:2006-2010年,連續5次獲得教學質量獎;
  2007年,第五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
  2008、2010年,校“優秀教師”;
  2009年,第四屆“我愛我師—學生心中最愛的老師”;
  2011年,淄博市高校系統“優秀教師”。

  社會兼職、榮譽稱號
  山東省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主任;
   山東省精密制造與特種加工重點實驗室 副主任;
  山東省高校精密模具重點實驗室 副主任。
  2010年,淄博市高層次人才(三);

  科研成果及獎勵
  一直從事金屬塑性成型設備、工藝及其過程仿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板帶軋制過程中輥系變形規律及金屬成型機理研究;無縫鋼管張減工藝研究及產品質量預報;雙輥薄帶鑄軋工藝及相關技術研究。
  先后參加并完成了國家“十五”攻關項目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一項,面上項目三項,教育部重點資助項目一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一項,面上項目兩項,與美國Timken合作項目一項,與寶鋼合作項目3項。博士后期間主持并完成了寶鋼“十五” 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子課題兩項。
  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主持并完成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一項,與寶鋼等國內大中型企業合作的項目多項。
  獲2004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獲2005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獲秦皇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
  在國內外核心以上學術期刊或會議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近20篇被EI收錄。申請專利2項。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姓 名 方曉英 性 別 民 族 照片
出 生
  年 月
1971.9 政 治
  面 貌
群眾
職 稱 副教授 職 務 教師
辦 公
  電 話
0533-2786910 E-mail fxy@sdut.edu.cn

  學習工作經歷
  學習經歷:
  1989.9-1993.7 就讀鞍山鋼鐵學院(現遼寧科技大學)金屬壓力加工專業并獲學士學位;
  1997.9-2000.3 就讀東北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并獲碩士學位;
  2005.9-2009.1 就讀上海大學材料研究所材料學專業并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3.8-1997.8 就職于撫順特殊鋼有限公司(現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650軋鋼分廠從事技術管  理工作;
  2000.4- 今 于山東理工大學從事金屬材料晶界工程研究和金屬材料科學、金屬工藝學方面的教學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科研工作的研究方向為金屬材料界面工程研究, 通過適當的形變熱處理工藝在材料中大幅度提高某些低能的特殊晶界,改善材料晶界失效抗力。

教授課程、教學成果及獎勵:
  教授的課程有《材料科學基礎》,《新材料及處理技術英語》,《工程材料》等。

  科研成果及獎勵:
  主持在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批準號:50974147 “奧氏體不銹鋼中互成∑3n界面關系晶粒團簇的形成及演變機理研究”)。
  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批準號:2009ZRB01176):奧氏體不銹鋼中互成特殊界面取向關系晶粒團簇的形成及機理研究.
  主持山東理工大學博士基金項目一項:提高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抗力的晶界特征分布優化研究。
  主持山東理工大學青年發展計劃項目一項:鐵素體不銹鋼的晶界面特征分布研究。
  參加并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基于低∑重位點陣晶界的鉛合金晶界結構優化研究”(50471029)和 “中低層錯能面心立方金屬非共格∑3晶界的成因”(50771060))。
  目前參與在研的中俄國際合作項目一項:多種形變退火處理后奧氏體不銹鋼的晶界組成。
  發表論文20余篇,被SCI,EI檢索的論文10余篇。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姓 名 韓明 性 別 民 族  
出 生
  年 月
1965.2 政 治
  面 貌
中共黨員
職 稱 教授 職 務
辦 公
  電 話
E-mail mhancn@163.com

  學習工作經歷
  1982.9-1986.7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相專業,本科
  1986.9-1989.4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相專業,碩士
  1986.8-1998.7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相專業任教,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3.9-1997.10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相專業,博士
  1998.7-2000.7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后
  2000.7-2000.10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相專業任教,副教授
  2000.10-2001.8法國,博士后
  2001.9-2003.12日本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特別研究員
  2004.1-2005.12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研究員
  2006.2-至今 山東理工大學機械學院材控專業任教,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本人目前從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個:1)復雜結構晶體的孿生行為;2)EBSD解析塊狀晶體樣品的Bravais點陣;3)高壓對金屬材料微觀組織與宏觀性能的影響。

  教授課程、教學成果及獎勵
  《工程材料》、《金屬工藝學》、《金屬材料學》、《材料結構與性能》

  社會兼職、榮譽稱號
  無

  科研成果及獎勵
  1.Ming Han, J.C. Bennett, M.A. Gharghouri, J. Chen, C.V. Hyatt. “Understanding modulated twin transition at the atomic level”. Acta Materialia, 55 (2007): 1731-1740.
  2.Ming Han, J.C. Bennett, M.A. Gharghouri, J. Chen, C.V. Hyatt.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on-modulated martensite in Ni-Mn-Ga alloy”.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59 (2008): 764-768.
  3.Ming Han, Fangfang Kong. “Twin boundary structure of the modulated variants in a Ni-Mn-Ga allo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58 (2008): 218-222.
  4.Ming Han, Miyoko Tanaka, Masaki Takeguchi, Qi Zhang, Kazuo Furuya.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y of interface structure and strain in epitaxial b-FeSi2 on Si (111) substrate”.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55 (2003): 93-101.
  5.Ming Han, Kazutaka Mitsuishi, Masayuki Shimojo, Kazuo Furuya.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tungsten-containing nanorods deposited by electron beam-induced chemical vapor decomposition”. Philos. Mag., 84 (2004): 1281-1289.
  6.Ming Han, Miyoko Tanaka, Masaki Takeguchi, Kazuo Furuya. “Rod-like b-FeSi2 phase grown on Si (111) substrate”. Thin Solid Films, 461 (2004): 136-140.
  7.Ming Han, Jonathan Craig Bennett, Miyoko Tanaka, Masaki Takeguchi, Kazuo Furuya. “In situ observation of heteroepitaxial b-FeSi2 during electron-beam irradiation”. Thin Solid Films, 514 (2006): 58-62.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姓 名 張 勇 性 別 民 族  
出 生
  年 月
1964.03 政 治
  面 貌
中共黨員
職 稱 教 授 職 務  
辦 公
  電 話
13573300002 E-mail yukeban@sdut.edu.cn

  學習工作經歷
   1983年-1987年,合肥工業大學鑄造專業本科;
   1987年-1990年,東南大學鑄造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0年-1993年,東南大學鑄造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3年12月在東南大學獲得鑄造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2006年6月-200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學高等訪問學者。
   1993年9月至今,山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系,副教授(1993年-1995年),教授(1996年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
  新型金屬材料研究、鋁基復合材料開發研究、金屬電火花噴涂工藝研究、鑄造模具開發研究以及快速成型技術在鑄造工藝中的應用研究。

  教授課程、教學成果及獎勵
  本科《金屬工藝學》,《機械工程材料》,《金屬材料及工藝》;
  研究生《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社會兼職、榮譽稱號
  曾任山東省金工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山東省高校中青年學術骨干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
  曾兼任淄博三維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

  科研成果及獎勵
  參加過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了1項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4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淄博市科技項目和10余項橫向課題,發表了60余篇核心期刊論文,其中有多篇被Ei等檢索,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獲得2項山東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勵。
   目前的主要研究工作:基于快速成型技術的鑄造樹脂模具的開發研究、齒輪精密鑄造工藝研究、陶瓷型精密鑄造工藝研究。
姓 名 盛文斌 性 別 民 族 漢族  
出 生 年 月 1973年05月 政 治 面 貌 中共黨員
職 稱 副教授 職 務 院長助理
辦 公 電 話 0533-2782089 E-mail wbsheng@sdut.edu.cn

  學習工作經歷
  1991~2000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0-2002年進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2004年到山東理工大學任教。2002年晉升副研究員。2004年被評為我校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教授課程、教學成果及獎勵
  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過《鑄造技術CAD》、《金屬工藝學》、《材料加工過程中的計算機模擬技術》等課程,指導研究生多人。獲三次校級“教學質量獎”。在2010、2011、2012年“永冠杯全國大學生鑄造工藝大賽”中,指導的作品多次獲獎。

  社會兼職、榮譽稱號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專業委員會會員。

  科研成果及獎勵
  主持和參加包括國家級、省部級、橫向科研課題10多項;獲得校級科研獎勵2項;在《J. Non-Cryst. Solids.》、《J. Mater. Sci.》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被SCI、EI收錄30余篇;出版專著1部;授權發明專利2項。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李家亮, 男,1964年1月出生
  副教授,
  工學博士。
  近年來,主要從事環保化工、精細化工、無機非金屬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并承擔各類各級科研項目20余項,參與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科技公關項目各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在各類刊物上發表文章10余篇。其中作為首位人員,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山東省高校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淄博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淄博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淄博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淄博市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
   主要代表成果:
 ?。?)李家亮,趙永之,巴連良,胡環宗,王志國,等。用工礦廢渣石膏生產SM強力內墻石膏粉,2003年7月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鑒定,項目水平,為國內領先;2004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淄博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山東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李家亮,孟凡濤,胡環宗,巴連良,馮柳,等。磷石膏完全代替天然石膏生產石膏板。2004年12月鑒定,國際領先,填補國內空白。2005年獲淄博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山東理工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
 ?。?)李家亮,胡環宗,王志國,等。發明專利:磷石膏墻面材料及制備方法。專利號,zl0211023684。
  (4)LI Jialiang,CHEN Fei,SHEN Qiang,JIANG Hongyi,ZHANG Liangmeng;Fabrication and Dielectric Property of Si3N4-MgO-Al2O3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Technique.Materials Science-Poland,Vol.25,No;3,2007. P699-707.
  (5)Jialiang Li, Fei Chen, Jinye Niu, Hongyi Jiang.Effect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Silicon Nitride Coating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 66(2009)pp175-178 .(2009)Trans Tech Publications.Switzerland Online available since 2009/Apr/01
 ?。?)J. L. Li, F. Chen, and J. Y. Niu。Low temperature sintering of Si3N4 ceramics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technique。Advances in Applied Ceramics ,2011 VOL 110, NO 1,p20-24.
  (7) Jialiang Li Fei Chen Jinye Niu Ying Yang Zhihao Wang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prepared by low temperatur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technique . 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 Vol. 12, No. 3, pp. 236~239 (2011) p236-239.
 ?。?)李家亮,牛金葉,陳 斐, 低溫放電等離子燒結法制備氮化硅陶瓷, 硅酸鹽學報, 第39卷第2期, 2011年2月。
 ?。?)李家亮,陳斐,沈強,張聯盟,姜洪義;Si3N4-MgO-Al2O3的SPS制備及其力學性能。硅酸鹽通報,2006,25(6):87-90。
 ?。?0)李家亮,柳巍,黃蕾;靜電紡絲法制備La0.96Mn0.96O3纖維。硅酸鹽通報,2006,25(6):179-181。
  (11)李家亮,孟凡濤,田貴山等;熱煤氣脫硫研究進展。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3,17(3)41-45。
 ?。?2)李家亮,姜洪義,牛金葉,鄒科;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的研究現狀及展望;現代陶瓷技術,2006,27(1) 19-23。
  (13)李家亮,姜洪義,牛金葉;多孔透波陶瓷基復合材料(CMC)研究現狀及進展。硅酸鹽通報,2006, 25(2)91-93。
 ?。?4)田貴山,張新義,唐竹興,孟凡濤,李家亮,等。潔凈煤先進電廠高溫凈化用陶瓷過濾器項目--熱煤氣脫硫技術的研究,國家863計劃,項目總經費:80萬元,項目號:2001AA333040,2005年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鑒定。成果水平為國際先進,2006年度淄博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柳玉英,女,1964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1981年7月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1年3月畢業于東北大學分析冶金分析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2年晉升講師,1996年晉升副教授,2003年晉升教授。2006年被聘為碩士生導師。2010年被國家工信部聘為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專家。

  主要科研項目:
  主持完成一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稀土分析中動力學光度法新體系的研究";主持完成一項山東省教學研究項目"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材的編寫";主持完成兩項山東理工大學校級科研和教學研究課題;參與完成一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電場對自然對流和沸騰換熱的強化";參與完成一項山東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和多項橫行研究課題。
  主講課程:"分析化學"、"有機波譜分析"、"工業分析"等本科課程;"儀器分析"、"環境化學分析"等研究生課程。

  主要著作:
  《化學化工專業英語》主編
  《工程化學》副主編

  主要論文:
  [1] 柳玉英,周麗. 催化動力學光度法測定痕量鎳,分析化學,2004,32(2)
  [2] 柳玉英,張少全. 雙硫腙褪色光度法測定痕量鈰,分析試驗室,2005,24(7):59-60
  [3] 柳玉英,張少全. 催化動力學光度法測定痕量釤,中國稀土學報,2005,23(專輯):
  [4] 柳玉英,齊登福,周麗. 曙紅Y褪色光度法測定微量鈰,中國稀土學報,2006,24(專輯):
  [5] 柳玉英,張少全. 金橙褪色光度法測定痕量鈰,分析科學學報,2006,22(4):
  [6] 李俠,柳玉英. Sm(Ⅲ)-KBrO3-瑞士色素體系阻抑動力學光度法測定微量釤(Ⅲ) ,分析試驗室,2006,25(8):
  [7] 李俠,柳玉英. 催化動力學測定鉻的研究 ,分析試驗室,2006,25(9):
  [8] 李俠,柳玉英. 阻抑溴酸鉀氧化甲基紅褪色動力學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鑭 ,冶金分析,2006,26(4):69-71(EI)
  [9] 柳玉英,張少全. 鑭(Ⅲ)催化過氧化氫氧化麗春紅褪色光度法測定痕量鑭 ,冶金分析,2007,27(12):69-71(EI)
  [10] 柳玉英,張少全. 阻抑動力學光度法測定蔬菜中的抗壞血酸,化學研究與應用,2008,20(11)
  [11] 柳玉英,張少全. 高碘酸鉀氧化瑞士色素催化動力學光度法測定微量鈦,冶金分析,2008,28(11):71-74(Ei)
  [12] LIU Yu-ying, ZHANG Shao-quan. Catalytic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of titanium based on oxidation of Wright's stain by potassium periodate. Metallurgical analysis, 2008, 28(11):71-74
  [13] 柳玉英,王平.分光光度法測定鎳的研究進展[J]. 冶金分析,2009,29(1):44-51
  [14] Liu Yuying and Wang Ping.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iton of cerium(Ⅳ) with naphthol green B. Rare Metals, 2009, 28(1):5-8 (SCI)
  [15] 柳玉英,孫運泉,張志偉.孔雀石綠-H2O2體系動力學光度法測定微量溴化物,分析試驗室,2009,28(3):63-65
  [16] Liu Yu-ying, Wang Ping. Research and progress on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sis of nickel. Metallurgical Analysis, 2009, 29(1):44-51
  [17] 柳玉英,周麗. 光度法測定鈰的研究進展.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9,45(8): 1008-1010.
  [18] 柳玉英,周麗,王玉金. 分子光譜法測定鉬的研究進展. 冶金分析,2009,29(12):33-41.
  [19] 柳玉英,王玉金,周麗. 催化動力學光度法測定微量鈦. 冶金分析,2010,30(1):55-57.
  [20] 陳娟平,柳玉英. 熒光光度法測定稀土元素研究進展. 化學研究與應用,2011,23(2):137-144

  Email: lyy999999@163.com 聯系電話: 13953332466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孟波 女, 1963年生,
  教授, 碩士生導師。
  1986年7月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化學系;
  1986-1988年在吉林農業大學土壤化學系工作;
  1988-1991年在東北大學化學系讀研究生;
  1991-1997年在東北大學化學系教書;
  1997年底調入山東理工大學。
  2002-2005年在東北大學獲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0年晉升副教授,2008年晉升教授。
  2008年聘為碩士生導師。
  主要教學工作:講授《有機化學》基礎課;指導有機化學實驗課;講授研究生高等有機化學課;指導本科學生畢業論文。
  主要科研項目:
  1、負責的項目
 ?。?) "混合導體陶瓷中空纖維膜的成膜機理與微結構設計",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Y2007F18)已于2010年結題;
 ?。?) "結構化中空纖維透氧膜的制備及其在催化氧化脫氫反應中的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976098),在研;
  2、作為主要科研人員參與的項目
 ?。?) "高溫質子導體膜及燃料電池反應器的研究",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20076025);
 ?。?)"中空纖維陶瓷膜空分制氧系統的研制",國家863項目(2006AA03Z464)
  獲獎情況:
  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主講課程:"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實驗""高等有機化學"等課程。
  主要論文:
  1 孟波,譚小耀,張寶硯,楊乃濤. A New Combustion Process for Nanosized BaCe0.95Y0.05O3-δPowders. J Rare Earths, 2004,22(5):658-611.(SCI)
  2. BoMeng, Naitao Yang,xiaoyao Tan and Baoyan Zhang. Preparation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 polyvinyl dimethylsiloxane composite hollow fiber memebranes and their separation properties.Chinese J Poly. Sci.2005,23(1):75-82.(SCI)
  3.孟波,譚小耀,楊乃濤,張寶硯. SrCe0.95Y0.05O3-δ固體電解質納米陶瓷粉
  的低溫燃燒合成和表征.材料工程,2005,6:31-35.(EI)
  4. 孟波,譚小耀,楊乃濤,張寶硯.鈣欽礦型復合氧化物陶瓷膜的制備及其透氧性能.硅酸鹽學報,2005,33(8):394-398.(EI)
  5. 孟波,譚小耀,楊乃濤,張寶硯.納米陶瓷粉SrCe0.95Y0.05O3-δ的制備與燒結.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5,15(3):358-362。(EI)
  234-237
  6. 孟波,譚小耀,龐兆寶. 釔摻雜鐠酸鋇超細粉體的合成與性能.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7,17(4):636-641.(EI)
  7. 孟波,譚小耀,龐兆寶. 釔摻雜鐠酸鍶超細粉體的合成與性能. 硅酸鹽學報,2007, 35(10): 1291-1297(EI)
  8 Meng, B (Meng, Bo); Wang, ZG (Wang, Zhigang); Tan, XY (Tan, Xiaoyao); Liu, SM (Liu, Shaomin).SrCo0.9Sc0.1O3-delta perovskite hollow fibre membranes for air separation at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29 (13): 2815-2822 OCT 2009
  9 Meng, B (Meng, Bo); Tana, XY (Tana, Xiaoyao); Menga, XX (Menga, Xiuxia); Qiao, SZ (Qiao, Shizhang); Liu, SM (Liu, Shaomin).Porous and dense Ni hollow fibre membran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70 (1-2): 461-464 FEB 20 2009
  10 Meng Bo,Tan Xiaoyao, Zhang Baoyan,Yang Naitao.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rCe0.95Y0.05O3 nano-powders by low temperature combustion.Rare metals,2006,25(1):79-83
  11 孟波,譚小耀,百麗,柳玉英。Sr0.5Sm0.5CoO3超細陶瓷粉體的制備與性能。硅酸鹽學報,2010,38(1):29-34
  聯系電話: 0533-2786292 Email: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理工大學

添加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理工大學報錄比、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群、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微信、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山東理工大學專業目錄、山東理工大學排名、山東理工大學保研、山東理工大學公眾號、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