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導師:譚博學

發(fā)布時間:2021-11-1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導師:譚博學

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導師:譚博學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guān)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lǐng)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導師:譚博學 正文


  姓名:譚博學 性別:男 職稱及任職時間:教授,1999.10
  所屬學科:電氣工程 指導層次:碩士 職務:院長

  教學、科研、課題情況及指導研究生情況簡介
  1.學術(shù)簡歷(200字以內(nèi))
  1982年1月畢業(yè)于山東工學院電機系電機專業(yè),8月獲工學學士學位,現(xiàn)為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三級教授。連續(xù)獲得山東理工大學2006年度到2011年度教學質(zhì)量獎、第五屆教學優(yōu)秀獎;是2006年度、2011年度山東省優(yōu)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山東省精品課程(電子技術(shù))建設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tǒng)研制與開發(fā)、特種電機驅(qū)動控制系統(tǒng)及相關(guān)技術(shù)。

  2.教學情況
  主講本科生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shù)基礎》、《數(shù)字電子技術(shù)基礎》,指導本科生畢業(yè)設計;指導電氣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10名、檢測技術(shù)與自動化裝置學科研究生1名。

  3.主要教學科研成果
  ①教學研究成果
  [1]十一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集成電路原理與應用(第二版)》,電子工業(yè)出版社,主編,2008.1;
  [2]電工電子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5卷7期,首位,2008.7。
  ②主持或參與科研情況
  [1]復合絕緣子開發(fā)(項目編號212027),淄博泰光電力器材廠,2012.3~2013.3,主持,經(jīng)費15萬元;
  [2]淄博110kV李家變智能化電站技術(shù)服務(項目編號212036),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shù)有限公司,2011.11~2012.11,主持,經(jīng)費30萬元;
  [3]基于快速儲能的風電系統(tǒng)柔性潮流優(yōu)化控制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807034),2009.1~2011.12,7排4,經(jīng)費20萬元;
  ③獲獎情況
  [1]山東省科學技術(shù)進步二等獎(JB2007-2-75-7),基于廣域信息的特/超高壓電網(wǎng)安全防御綜合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
  [2]山東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三等獎,高精度在線實時自動檢測儀研制;
  [3]第二屆山東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2BK2044),《集成電路原理與應用(第二版)》;
  ④發(fā)表主要論文情況
  [1]Development of a Novel Large Capacity Charger for Aircraft Battery,ICICTA 2010,Issue Date:11-12 May 2010,Volume 2,首位,EI:20103413169926;
  [2]Development of Photoelectric Pulse Laser Range Finding System,Proc.of SPIE Vol.7283,2009,首位,EI:20093812313276;
  [3]High Precision Power Network Phas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Virtual,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Electronics,August4-7,首位,ISTP;
  [4]Wavelet de-noising and nonlinear enhancement on low light level image,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2008,5(2):679-686,3排2,EI: 20084711727789;
  [5]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fractal dimension of dynamic scattered light intensity signal of ultrafine particles SPIE 2008,6834:68341W,4排2,EI: 20081411180155;
  [6]Position accuracy improvement of PMLSM system using artificial immune algorithm Proceedings of the 26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CCC 2007,2-5,3排2,EI: 20080211014935。
  ⑤發(fā)明專利
  [1]多功能爬桿機器人,ZL 2009 1 0013976.1,馬立修、譚博學、李田澤;
  [2]地球磁場相對位移矢量自動測量系統(tǒng),ZL 2009 1 0231555.6,馬立修、譚博學。

  4.指導研究生情況
  指導并已畢業(yè)碩士研究生:6名;
  指導在讀碩士研究生:5名。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wǎng)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lián)系方式

添加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guān)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山東理工大學報錄比、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群、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微信、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山東理工大學專業(yè)目錄、山東理工大學排名、山東理工大學保研、山東理工大學公眾號、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山東理工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dlgdx/yjsds_51798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