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5-1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內科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培養單位 齊魯醫學院 培養層次 √碩士 √博士 √碩博 □直博
學科名稱 內科學 學科代碼 100201
覆蓋二級學科
(按一級學科制訂方案需填寫)
 
適用年級  2018 級開始適用 修訂時間  2018  5
學制 碩士: 3 年,最長學習年限: 4 年 
博士: 4 年,最長學習年限: 6
碩博: 5 年,最長學習年限: 7
提前畢業要求 普通博士:臨床醫學學術型博士研究生達到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和臨床實踐要求后,以第一作者在SCI收錄期刊(1區,參見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情況表)上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且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及申請學位研究生所在單位為山東大學,不含綜述、摘要),經導師同意最多可以申請提前畢業1年。
碩博連讀:不允許申請提前畢業。
碩士:不允許申請提前畢業。
應修總學分與課程設置
(具體課程列表另附頁-附件2)
碩士:總學分≥  30  學分,必修學分≥  20  學分(含培養環節學分)
課程設置要求:
1. 必修課(學位課)
思想政治理論,3學分;第一外國語,3學分。
專業外語,2學分。(修讀培養方案中1門及以上全英語教學必修課程并通過課程考核的,可免修專業外語。)
學位基礎課:(2-3門)
學位專業課:(2-3門)
2. 選修課(非學位課)
專業選修課:至少修讀不少于2門的專業選修課。
非專業選修課: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須至少修讀1門公共選修課或1門跨培養單位選修課。
3. 補修課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研究生須補修本專業本科階段主干課程1-2門。補修課程成績必須合格但不記學分。
 
博士:總學分≥ 15  學分,必修學分≥ 10  學分(含培養環節學分)
課程設置要求:
1. 必修課(學位課)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2學分)。
專業外語(2學分)。(培養方案中有1門及以上全英語教學必修課程的,相應專業研究生選修并通過課程考核,可免修專業外語)。
學位專業課(3學分)。學位專業課由導師組開設,可采取以下三種形式之一: ①經典著作或文獻閱讀 :寫出讀書報告3篇,由導師或導師小組評定成績,每篇為1學分。②由本專業組織統一授課,采取課程考試方式 ③由本專業(未統一開課的)命題并組織考試,具體的考試方式由各專業自行決定。
2. 選修課(非學位課)
第一外國語為非英語的博士生,“第二外國語(英)”為必選。
3. 補修課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博士生須補修本專業碩士階段主干課程1-2門。補修課程成績必須合格但不記學分。
碩博:總學分≥ 40  學分,必修學分≥  25 學分(含培養環節學分)
課程設置要求:
1. 必修課(學位課)
思想政治理論,3學分;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2學分
第一外國語,3學分
專業外語(博士),2學分(培養方案中有1門及以上全英語教學必修課程的,相應專業研究生選修并通過課程考核,可免修專業外語)。
專業課:
(其中:學位專業課(3學分)。學位專業課由導師組開設,可采取以下三種形式之一: ①經典著作或文獻閱讀 :寫出讀書報告3篇,由導師或導師小組評定成績,每篇為1學分。②由本專業組織統一授課,采取課程考試方式 ③由本專業(未統一開課的)命題并組織考試,具體的考試方式由各專業自行決定。)
2. 選修課(非學位課)
專業選修課:
非專業選修課:碩博連讀研究生在學期間須至少修讀1門公共選修課或1門跨培養單位選修課;第一外國語為非英語的碩博連讀研究生,“第二外國語(英)”為必選。
3. 補修課
跨學科碩博連讀研究生須補修本專業碩士階段主干課程1-2門。補修課程成績必須合格但不記學分。
 
 
培養目標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
1、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專業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科學研究的基本環節,能夠從事本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并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2、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敬業精神;注重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3、掌握一門外語,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并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4、身心健康。
 
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含碩博連讀)培養目標:
1、 熱愛祖國,品德優良,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團隊精神。
2、 培養博學多才,在本領域具有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熟悉本學科的最新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領域中做出創新性成果的高層次創造性人才。
3、 精通一門外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語寫作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如果第一外語不是英語,則第二外語必須選英語。
4、身心健康。
研究方向 內科學(傳染病)
1. 病毒性肝炎
研究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學、發病機理、抗病毒治療等。
2. 流行性出血熱
研究腎綜合癥出血熱的病原學、發病機理、診斷和治療等。
3. 新出現傳染病
研究新出現傳染病的病原學、發病機制、流行病學、臨床診斷及治療。
內科學(風濕病)
1、 常見風濕性疾病病因與病理生理的研究
1)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相關致炎細胞因子的病理生理作用。
2)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發病機理的研究。
3)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學研究
2、 常見風濕病病理學診斷的研究
1)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診斷。
2)系統性紅斑狼瘡并血液學的組織病理學和免疫學研究。
3)系統性血管炎的實驗室診斷。
3、常見風濕病臨床防治研究
1)中藥治療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有效成分的提純、藥理學機制的研究。
2)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研究。
3)生物制劑治療炎癥性風濕性疾病的臨床研究。
內科學(呼吸系病)
1.慢性阻塞性肺病
(1) 分子發病機制
(2) 易感性
(3) 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基礎及臨床研究
2.肺癌
(1) 病因及發病機制
(2) 早期診斷
(3) 多學科綜合防治
3. 支氣管哮喘
(1) 炎性發病機制
(2) 綜合防治
4. 呼吸系感染性疾病
(1) 病原學
(2) 耐藥機制
5. 凝血纖溶系統與肺部疾病
內科學(消化系病)
1. 功能性胃腸病發病機制
2. 消化系腫瘤的早期診斷
3. 慢性肝病的發病機制
4. 胰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
1. 糖尿病
(1) 重點研究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在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以及基因診斷、治療的探索。
(2) 慢性并發癥的發病機制及治療。
2. 甲狀腺疾病的遺傳因素及基因多態性研究及中西醫結合治療。
3. 肥胖的病因、發病機制及干預治療。
4. 其它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遺傳學研究及基因治療。
內科學(腎病)
1. 腎小球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基因診斷、治療的研究。
2. 腎間質、腎小管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防治的研究。
3. 腎臟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
4. 腎臟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
內科學(心血管病)
1. 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診斷、藥物和介入治療以及PCI后冠狀動脈再狹窄的防治。
2. 高血壓病的發病機制和防治措施
3. 心律失常的電生理機制、藥物和介入治療
4. 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
內科學(血液病)
1. 貧血的診斷與治療:對再生障礙性貧血、難治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及其他繼發性貧血和造血原料缺乏所致貧血的診斷、治療及預防策略進行研究。
2. 惡性血液病的診斷與治療: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等的診斷和治療措施進行研究。
3. 止血與血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包括血小板數量、質量異常、凝血因子異常、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功能異常及高凝狀態與易栓傾向等的診斷與治療研究。
培養方式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工作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工作,系統掌握所在學科領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和學術交流能力。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導師個別指導或導師負責與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指導方式。導師組由本專業及相關專業3-5名具有講師以上職稱人員組成。
 
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含碩博連讀)培養方式:
實行導師個別指導或導師負責與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成立碩博連讀研究生指導小組,由3-5名本專業和相關學科的專家(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組成,其中應有一名校內跨學科的導師或校外導師,研究生導師任組長。
其他培養環節及要求
培養環節 學分 內容或要求 備注
前沿講座
(碩士)
2 前沿講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學科的重要學術理論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參與學術活動的興趣,提升學術交流能力。前沿講座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參與一定數量的學術活動,包括各類學術論壇、學術講座、學術會議等;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講一定數量的前沿講座。前沿講座應貫穿研究生培養的整個過程。
(1)參加學術講座或學術討論會1.0學分
參加學院或學校組織的學術講座         0.1學分/次
參加省級以上學術會議                 0.2學分/次
(2)綜述報告或研究進展報告 1.0學分
要求碩士生在讀期間做綜述或課題報告 4次,其中至少在學科或醫學院研究生論壇報告1次。
在本學科做綜述或研究報告               0.3學分/次
在醫學院研究生論壇做綜述或研究報告     0.4學分/次
在省級以上學會做綜述或報告            0.6學分/次
國際學術會議做研究報告                 1學分/次
 
前沿講座
(博士)
5 前沿講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學科的重要學術理論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參與學術活動的興趣,提升學術交流能力。前沿講座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參與一定數量的學術活動,包括各類學術論壇、學術講座、學術會議等;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講一定數量的前沿講座。
(1)參加學術講座或學術討論會2學分
參加學院或學校組織的學術講座   0.1學分/次
參加省級及以上學術會議         0.2學分/次
(2)綜述報告或研究進展報告2學分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做綜述報告或科研報告6-8次,其中至少在學科或學院研究生論壇報告2次。由導師組進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獲得學分。
在本學科做綜述或研究報告               0.3學分/次
在醫學院研究生論壇做綜述或研究報告     0.4學分/次
在省級以上學會做綜述或研究報告         0.6學分/次
國際學術會議做研究報告                 1學分/次
 
前沿講座
(碩博)
6 前沿講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學科的重要學術理論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參與學術活動的興趣,提升學術交流能力。前沿講座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參與一定數量的學術活動,包括各類學術論壇、學術講座、學術會議等;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講一定數量的前沿講座。
(1)參加學術講座或學術討論會2學分
參加學院或學校組織的學術講座   0.1學分/次
參加省級及以上學術會議         0.2學分/次
(2)綜述報告或研究進展報告2學分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做綜述報告或科研報告6-8次,其中至少在學科或學院研究生論壇報告2次。由導師組進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獲得學分。
在本學科做綜述或研究報告               0.3學分/次
在醫學院研究生論壇做綜述或研究報告     0.4學分/次
在省級以上學會做綜述或研究報告         0.6學分/次  
國際學術會議做研究報告                 1學分/次   
 
討論班
(碩士)
1 討論班指一定范圍內的研究生在指導者的引導下圍繞特定主題進行研討,一般以研究方向或課題組為單位設立。討論班定期舉行,每期有明確的主題,要求研究生充分參與討論,展開學術爭鳴。討論班是一種極具研究強度的學習形式,旨在通過參與者的直接交流和思想碰撞,以開拓思維,激發創新,養成研究生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討論班同時也是一種學術指導形式,鼓勵導師或導師組依托討論班對研究生進行有效的學術指導。
碩士研究生自第三學期,應至少每兩周參加一次討論班。每次討論班應有完整記錄(主持人/組織者簽字、參加人員名單、討論主題,考核成績)
 
討論班
(博士)
1 討論班指一定范圍內的研究生在指導者的引導下圍繞特定主題進行研討,一般以研究方向或課題組為單位設立。討論班定期舉行,每期有明確的主題,要求研究生充分參與討論,展開學術爭鳴。討論班是一種極具研究強度的學習形式,旨在通過參與者的直接交流和思想碰撞,以開拓思維,激發創新,養成研究生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討論班同時也是一種學術指導形式,鼓勵導師或導師組依托討論班對研究生進行有效的學術指導。
博士研究生自第二學期開始,應至少每兩周參加一次討論班。每次討論班應有完整記錄。每次討論班應有完整記錄(主持人/組織者簽字、參加人員名單、討論主題,考核成績)
含碩博
社會實踐
(碩士)
1 臨床醫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學術型)必須參加不少于6個月的臨床實踐。臨床實踐階段按課程形式進行設置,由導師組負責安排在二級學科內相關科室輪轉。
碩士研究生的臨床實踐安排(時間、科室)確定后需提交各培養單位教育處備案。臨床實踐由輪轉科室及導師組負責考核評估(實踐課成績≥70分為合格),醫學院負責進行檢查。臨床實踐不合格者不能畢業。
 
社會實踐
(博士)
1 臨床醫學各專業博士研究生(學術型)應參加不少于6個月的臨床實踐。臨床實踐階段按課程形式進行設置,由導師組負責安排。
研究生的臨床實踐安排(時間、科室)確定后需提交各培養單位教育處備案。臨床實踐由輪轉科室及導師組負責考核評估(實踐課成績≥70分為合格),醫學院負責進行檢查。臨床實踐不合格者不能畢業。
 
碩士中期考核 / 碩士研究生實行中期篩選制度,具體按學校有關規定執行。中期篩選在第三學期完成,內容包括:思想表現、科研能力、論文設計與準備及身體健康狀況等。考核合格者進入碩士論文研究與寫作階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轉博資格考試 / 1. 全日制本科畢業(不含專升本)且獲學士學位;
2. 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且成績優秀或推薦免試入學的碩士研究生;
3. 碩士學位課程基本完成,專業必修課成績優良;
4. 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不低于428分或研究生第一外國語課程考試成績不低于70分(修讀并通過兩門及以上全英語教學課程的視同滿足第一外國語課程考試成績要求);
碩博
博士中期考核 / 博士生實行中期考核制度,要求在第三學期完成。由5-7名專家組成考核委員會負責對博士生入學以來的思想表現、科研能力、論文的設計與準備及健康狀況等進行綜合考評。考核合格者進入博士論文研究與寫作階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中期考核優秀比例不超過20%,暫緩通過比例不低于15%,學生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則中期考核暫緩通過。
① 兩門以上課程不及格;
② 中期考核專業英語或專業知識考試不合格;
③ 存在違規違紀或學術不端行為;
④ 課題研究進度緩慢,無法正常畢業.
含碩博
科學研究與創新性成果要求
學生類型 具體要求 備注
碩士 1. 科研時間:碩士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或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不少于一年半。
2、開題報告:開題時間為第二學期。
開題前必須完成對不少于30篇相關文獻的綜述,由導師組3位及以上成員進行審核,并給出評定、備案。
開題報告必須在本學科或相關學科范圍內公開進行,由學科負責人或導師(指導小組負責人)組織3~5名相關學科專家對開題報告進行評議。開題報告內容包括選題的目的、依據,目前國內外進展的狀況,研究的基本內容,采用的方法與手段,預期達到的水平,科研的條件,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進度安排,與本課題有關的工作積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績;經費預算等。開題委員會專家對上述匯報給予評議,開題報告要求有文字記錄備案。
3、中期檢查:
研究生在開題后的論文研究階段,必須向導師組(含相關專家)進行至少2次以上論文中期報告,考核組在審核原始資料和聽取匯報的基礎上給出評價,并對今后工作給予指導。中期檢查要求有文字記錄備案。
4、預答辯:
在提交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前1個月,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組織進行公開預答辯。預答辯委員會成員對碩士學位論文進行嚴格、認真的審查,詳細指出論文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改進意見。預答辯所有要求(包括程序、時間)與正式答辯相同,有關預答辯工作按研究生院相關規定執行。
 
 
博士(含碩博連讀) 1、選題和開題報告:在第二學期完成。
博士論文的選題直接關系到論文的質量和水平,要求博士生在廣泛調閱文獻資料,熟悉本學科的國內外發展前沿的基礎上,明確主攻方向,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論文題目。
開題前必須完成對不少于60篇相關文獻的綜述,字數不少于5000字。綜述由導師組3位及以上成員進行審核,并給出評定、備案。
博士研究生正式進入論文工作前必須先進行開題報告,聽取專家意見,完善論文思路,開題報告要求在第二學期完成。博士生的開題報告必須在本學科或相關學科范圍內公開進行,由學科負責人或導師(指導小組負責人)組織3~5名相關學科專家對開題報告進行論證,專家中博士生導師的比例不低于50%。博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應包括:選題的目的、依據,目前國內外進展的狀況,研究的基本內容,采用的方法與手段,預期達到的水平,科研的條件,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進度安排,與本課題有關的工作積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績;經費預算等。開題報告完成后,開題指導小組進行充分討論評價后,方可確定研究的題目。開題報告及其相關記錄存檔備案。
2、定期檢查學位論文的進展情況
研究生在開題后的論文研究階段,必須向導師組進行至少2次以上論文中期報告,導師組在聽取匯報和原始資料審核的基礎上給出評價,并對今后工作給予指導。中期報告要求有文字記錄備案。
研究生應定期向導師及導師組匯報論文進展情況,及時解決論文研究進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課題得以順利進行。
3、學位論文預答辯
博士研究生應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1個月,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組織進行公開預答辯。預答辯委員會成員對博士學位論文及相關進行嚴格、認真的審查,詳細指出論文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修改意見。有關預答辯工作按研究生院相關規定執行。
4、實驗記錄
認真進行原始材料審核(在論文中期報告和預答辯時進行),畢業論文研究原始記錄使用統一的實驗記錄本,按學院制定的統一審核表,由導師及專家進行審核并備案。
5、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按照《山東大學論文規范》要求執行。論文應數據可靠,分析合理恰當、寫作規范,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博士創新成果要求另附頁(詳見附件3)。
 
學位論文
學生類型 學位論文要求 備注
碩士 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山東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在山東大學認可的核心刊物上發表與學位論文研究相關的學術論文(文章已被接受發表或清樣;文獻綜述、薈萃分析和摘要等不計在內)1篇及以上;或參與發表與學位論文相符的SCIE論文(作者位次需在前三位,且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及申請學位研究生所在單位為山東大學,不含綜述、摘要)。  
博士(含碩博連讀) 博士:以第一作者(山東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在SCIE收錄期刊上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不含綜述)大于1篇,且論文影響因子累計3分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論文為JCR2區及以上論文);或 JCR 2區及以上論文1篇,且論文單篇影響因子為3分及以上。備注:①論文影響因子及分區:參見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情況表);②對以并列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須與本人的學位論文有關,論文篇數及影響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數平均后計算(JCR分區在醫學類為1區的論文,論文篇數和影響因子可以不進行平均計算) 。
備注:1.論文影響因子及分區:參見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情況表);2.對以并列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須與本人的學位論文有關,論文篇數及影響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數平均后計算。
碩博連讀:以第一作者(山東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在SCIE收錄期刊上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不含綜述)大于1篇,且論文影響因子累計5分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論文為JCR2區及以上論文);或 JCR 2區及以上論文1篇,且論文單篇影響因子為3分及以上。 備注:①論文影響因子及分區:參見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情況表);②對以并列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須與本人的學位論文有關,論文篇數及影響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數平均后計算(JCR分區在醫學類為1區的論文,論文篇數和影響因子可以不進行平均計算)。
備注:1.論文影響因子及分區:參見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情況表);2.對以并列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須與本人的學位論文有關,論文篇數及影響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數平均后計算。
 
 
本學科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期刊目錄
1.《實用內科學》   陳灝珠主編
2.《傳染病學》     王季午主編
3.《實用傳染病學》 李夢東主編
4.《現代感染性疾病與傳染病學》 彭文偉主編
5.《肝炎學大全》   葉維法主編
6.《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      駱抗先主編
7.《醫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    陳詩書主編
8.《PCR技術實驗指南》        黃培堂等譯
9. 《分子克隆》
 
 
期刊
 
a) 中華醫學雜志
b) 中華傳染病學雜志
c) 中華實驗與臨床病毒學雜志
d) 中華肝臟病學雜志
 
附: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風濕病)
論著
1、 風濕病學          蔣明主編
2、 臨床風濕病學      張及峰主編
3、 實用內科學      
4、 臨床免疫學        裘法祖主編
5、 細胞和分子免疫學  金伯泉
6.RHEUMATOLOGY (John H Klippel 2000)
7.Textbook of Rheumatology (William N Kelley 1997)
8.Oxford Textbook of Rheamatology (Maddison 1997)
9.Immunology of Rheamatic disease (Sudhir Gupta 2000)
10.Textbook of the Autoimmane disease (Robert G Lahita 2000)
 
 
期刊
1.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2. 中華內科學雜志
3. 中國免疫學雜志
4. 國外醫學免疫學分冊
5. 中國臨床免疫學雜志
6. Arthritis & Rheumatism
7. Rheamatology
8. Rheamatic Diseases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9.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0. Th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1. Immunology
12. Molecular Immunology
13. Clinical &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14. Science
15. Lancet
 
 
 
附: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呼吸系病)
論著
1. 呼吸病學   朱元玨主編
2. 實用內科學 陳灝珠主編
3. 肺臟病學   薩藤三主編
4. 現代機械通氣的監護和臨床應用 俞森洋主編
5. X線診斷學(第一冊 胸部)宋獨山主編
6. 胸部頸面部CT            周康榮主編
7. 肺功能測定原理與臨床應用  穆魁津主編
8. 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紊亂  朱蕾主編
9. 實用抗菌藥物學        戴自英主編
10. 臨床藥理學            李家泰主編
11. Fishmans Pulmonary diseases and disorders, 3rd  
12. 分子克隆實驗指南 第三版
13. 組織培養和分子細胞學技術 鄂征主編
14. 現代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盧圣棟主編
 
 
期刊
 
1.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中華內科雜志
3.中華醫科雜志
4.中華醫學雜志
5.中華微生物與免疫學雜志
6.國外醫學呼吸系分冊
7.Science
8.Lancet
9.Nature
10.Chest
11.Thorax
12.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13.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4.Cancer
 
附: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內分泌與代謝病)
論著
1. 臨床內分泌學
2. 實用內分泌學
3.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內分泌、代謝分冊)
4. 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irinology
5. 分子克隆實驗指南
 
 
期刊
 
1.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 中國糖尿病雜志
3. 國外醫學(內分泌分冊)
4. 中華醫學雜志
5. Lancet
6. Diabetes
7. Thyroid
8. Diabetiyia
 
 
附: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腎病)
論著
1、實用腎臟病學
2、臨床腎臟病學
3、新編腎臟病學
4、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腎臟病學分冊)
 
期刊
 
1、中華腎臟病雜志
2、中華醫學雜志
3、中華內科雜志
4、國外醫學(泌尿分冊)
5、腎臟病學(英文版)       edited by Barry M. Brenner
6、透析與移植 (英文版)    edited by Barry M. Brenner
 
附: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消化系病)
論著
1. 實用內科學(上、下)     陳灝珠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7
2. 江紹基胃腸病學           蕭樹東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3. 臨床消化病學             姚希賢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4. 消化內鏡診療圖譜         于中麟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
5. 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治療   劉潯陽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
6. 脂肪肝                   范建高    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0
7. 現代胃腸病學高級進修教程 王興鵬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8. 感染性腹瀉病             聶青和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
9.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范學工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
10. 胃腸病學3th             鄭芝田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
11. 肝臟病學                梁擴寰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8
12. 現代胃腸病學(上、下)  潘國宗   科學出版社             1998
13. 消化內鏡學              李益農   科學出版社             1995
14. 細胞信息與調控          劉景生   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1998
15. 細胞實驗指導(上、下)  莫培堂譯 科學出版社             2001
16. 現代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盧圣棟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1999
17. 組織培養和分子細胞學技術 鄂征    北京出版社             1995
18. 現代細胞與分子免疫學     林學顏  科學出版社             1999
19. Gastrointestinal Emergencies. Mark B. Taylor 2nd edition           1997
20. Gastroenterology.5th edition  Bockus.                          1995
21. 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James H G.    1996
22. Gastrointestional and Liver disease. 6th edition. Sleisenger          2001
23. Viral Hepatitis. 2nd edition. Arie J Z.                            2001
 
 
 
 
 
 
 
 
 
審核意見
學科、專業負責人意見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學位評定分委會審核意見  
 
分委員會主席(簽名):              蓋章: 
                                         年   月   日


山東大學

添加山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大學報錄比、山東大學考研群、山東大學學姐微信、山東大學考研真題、山東大學專業目錄、山東大學排名、山東大學保研、山東大學公眾號、山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hand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8631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