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法學院導師:袁真富

發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上海大學法學院導師:袁真富

上海大學法學院導師:袁真富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大學法學院導師:袁真富 正文


  個人簡介:
  袁真富,男,1978年12月生,四川大竹人,漢族,中共黨員,法學博士(社會學專業),副教授,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兼任上海知識產權研究所副所長、高級研究員,東方知識產權俱樂部(OIPC)創始成員,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復旦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知識產權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市商標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品牌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浦東新區職工知識權益維護協調小組專家成員,《中國知識產權》雜志專欄作家。
  當選第三屆上海保護知識產權新聞人物(2010年),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2007年),獲得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009年)、上海大學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上海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獎(2006年)等獎勵或榮譽。
  著有《專利經營管理》、《馳名商標異化的制度邏輯》、《商標戰略管理:公司品牌的法務支持》、《知識產權法總論》等專著;在《法學》、《知識產權》等報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撰寫專欄文章30余篇;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論文與項目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以及專業學會的表彰或獎勵。在知識產權訴訟、咨詢和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代理過較多專利、商標、著作權、不正當競爭等民事、行政訴訟及非訴案件。
  應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中國法學會培訓中心、國際商標協會(INTA)、律商聯訊(LexisNexis)、高校以及地方知識產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等機構的邀請,先后在北京、上海、重慶、浙江、江蘇、四川、廣東、福建等省市,為來自政府機構、司法系統、科研院校、國內外企業、工業園區等單位的人員,作過數十場關于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管理、知識產權法律實務、技術研發與專利管理、專利許可合同風險控制、品牌發展與商標戰略整合、商標立法與司法動態、商業秘密風險管理、知識產權與員工關系等主題的知識產權專題講座和培訓,并應邀在華東政法大學、蘇州大學、四川師范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高校發表過知識產權主題演講。

  研究方向:
  知識產權案例與訴訟、知識產權許可、專利經營管理、商標戰略管理、商業標志法等。

  主講課程:
  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經營管理、商業標志法(商標法)、知識產權戰略與策略等。

  工作經歷:
  2004.7- 至今,上海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工作。

  主要論著、科研項目及獲獎情況:
  (一)主要論著
  《專利經營管理》(獨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馳名商標異化的制度邏輯》(獨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知識產權基礎》(參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商標戰略管理》(合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管理》(參編),學林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知識產權教程》(副主編),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知識產權法總論》(合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反假冒貿易協定》的主要特點及其現實影響”(合著),《電子知識產權》2011年第8期,第20-25頁。
  “基于侵權抗辯的專利默示許可探究”,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2011年第6期,第94-104頁。(原載《法學》2010年第12期,第108-119頁。)
  “上海版權產業的經濟貢獻與發展現狀”(合著),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文化創意產業》2011年第2期,第38-43頁。(原載《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第9期,第22-28頁。)
  “蘋果皮:中國式創新的法律風險”,《電子知識產權》2010年第10期,第32-37頁。
  “我國上市公司知識產權信息披露問題研究——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的實證分析”,《知識產權》2010年第5期,第39-43,48頁。
  “論商標退化及其法律規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第87-92頁。
  “論專利交易的風險調查”,《中國發明與專利》2009年12期,第50-52頁。
  “發現權諸問題與新展望”,《中國發明與專利》2009年11期,第21-25頁。
  “專利反向運用策略及其風險評估”,《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9年第10期,第44-47頁。
  “知識產權與公共領域在反隱性市場上的利益平衡”,《法學》2009年第9期,第120-129頁。
  “防止馳名商標異化:司法解釋的制度設計及其評價”,《電子知識產權》2009年第8期,第23-28頁。
  “企業專利經營的成本控制”,《科技與法律》2009年第1期,第35-39頁。
  “數字版權管理濫用及其限制”,《電子知識產權》2008年第12期,第32-35頁。
  “商業秘密的風險管理----面向公司員工的管理視角”,《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8年第9期,第48-51頁。
  “后續開發的專利侵權風險控制”,《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8年第4期,第46-49頁。
  “如何規范企業的商標標示”,《電子知識產權》2007年第2期,第56-58頁。
  “中國專利競賽:理性指引與策略調整”,《電子知識產權》2006年第11期。
  “企業知識產權的發展模式”,《知識產權》2006年第4期。
  “商標淡化的風險預防探析”,《科技與法律》2005年第2期。
  “論數字圖書館版權許可問題的立法對策”(合著),《情報雜志》2005年第4期。
  “探析期刊全文電子數據庫的版權問題”,《電子知識產權》2004年第10期。
  “知識產權:從權利到工具”,《電子知識產權》2003年第12期。
  “域名問題:權利的平等與平衡”(合著),《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哲社版)2003年第1期。
  “版權保護中的技術措施對公眾利益的妨礙及其對策”,《中國專利與商標》(香港)2002年第3期。
  (二)科研項目
  2012年6月-2014年12月,作為主持人,主持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知識產權默示許可的制度比較與司法實踐研究”項目研究(12CFX085)。
  2010年9月-2013年12月,作為主持人,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上市公司知識產權信息披露規范體系研究”(10YJC820145)。
  2012年3月-2013年12月,作為主持人,主持研究校級教改項目“整合性商標案例互動教學模式探索”。
  2011年1月-6月,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上海市文聯“2011上海文藝知識產權年度報告”項目研究。
  2011年1月-6月,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上海市文聯“2010上海文藝知識產權年度報告”項目研究。
  2010年6月-2010年3月,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上海版權局“上海版權產業報告(2008-2009)”項目研究。
  2010年7-12月,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上海市知識產權局項目“上海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研究。
  2010年4月-2010年10月,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項目“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十二五規劃”項目研究。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國家版權局“基于制止信號盜竊的廣播組織權研究”項目研究。
  2010年1月-6月,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上海市文聯“2009上海文藝知識產權年度報告”項目研究。
  2009年3月-2010年2月,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上海版權局“上海版權產業報告”項目研究。
  2008年11月-2009年9月,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項目“浦東新區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研究”。
  2007年3月-2007年12月,作為主持人,主持研究上海市法學會項目“中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的對策研究”。
  2006年5月-8月,作為主持人,主持研究橫向委托項目“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七一一所專利戰略”。
  2005年12月-2006年12月,作為主持人,主持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項目“知識產權經營中的策略與風險管理”。
  (三)獲獎情況
  2012年6月,榮獲上海大學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
  2011年8月,在煙臺大學中國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第十五屆年會上,《<反假冒貿易協定>的主要特點及其國際影響》一文(合著),獲得年會優秀論文獎。
  2011年5月,2011年度上海大學杰出青年提名。
  2010年2月3日,入選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上海科技報》社承辦評選的“第三屆上海保護知識產權新聞人物”(共四人)。
  2010年1月,參與完成的“中國高等院校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系列研究”(排名第三),獲2009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2009年10月,參與完成的“高層次知識產權實務人才培養研究課題報告”,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第六屆全國知識產權(專利)優秀調研報告暨優秀軟科學成果評選二等獎。
  2009年10月,由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商標戰略管理》一書榮獲“十佳知識產權著作”獎。
  2009年3月,參與完成的“中國高等院校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系列研究”成果獲得2008上海大學校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07年9月,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
  2007年10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知識產權高等教育二十年論壇”上,獲得“全國知識產權法優秀畢業生”表彰(共五人)。
  2006年9月,上海大學2006年度優秀青年教師獎
  2006年10月,“中國專利競賽:理性指引與策略調整”獲上海市法學會、浙江省法學會和江蘇省法學會聯合召開的第三屆長三角法學論壇二等獎。
  2006年11月,“論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發展的戰略思維“,獲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征文二等獎(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5年8月,入選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庫。
  2004年9月,論文“論數字圖書館版權許可問題的立法對策”(合著)獲得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西部大開發與當代社會科學信息服務”學術征文一等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上海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上海大學考研分數線、上海大學報錄比、上海大學考研群、上海大學學姐微信、上海大學考研真題、上海大學專業目錄、上海大學排名、上海大學保研、上海大學公眾號、上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上海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上海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上海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hanghaidaxue/daoshi_49283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