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導師:黎風

發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導師:黎風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導師:黎風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導師:黎風 正文

  
  姓名:
黎風
  職稱: 教授
  導師情況: 博士生導師 
   E-mail: Lifeng572@yahoo.com.cn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影視傳播學、文藝心理學、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

  個人簡介:
  黎風,男,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曾任廣播電影電視系主任,現任影視劇創作與制作中心主任,“戲劇與影視學”學科點帶頭人和負責人,藝術學博士生導師。社會榮譽職務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通訊評委(傳播學科)、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會通訊評委(中國當代文學、影視學科)、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高校影視教育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
現在研究生指導方向有:1、廣播影視文藝學專業(博士、碩士),2、傳播學專業影視傳播研究方向(碩士),3、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碩士)。

  成果情況:
  主要從事藝術心理學、西方文論、中國現當代文學、影視文化傳播學的研究,文學、影視及相關人文學科的各類論著公開出版發表已逾百萬字,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主要著作有:
  《理解文學要素》,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年出版。
  《愛的文學》,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新時期爭鳴小說縱橫談》,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經典闡釋:少女杜拉的故事》,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公民人權與法理保障》,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北京)1997年出版。
  《聯合國重大決議與國際關系》,廣州出版社1998年出版。
  《族群記憶與多元創造——新時期四川少數民族文學》(副主編),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出版。
  《審美心理與詩學論題》,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電影藝術導論》(參編,編委),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廣播影視與文化傳播》,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電影學導論》(參編,編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電視學導論》(參編,編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獲獎情況:
  專著《新時期爭鳴小說縱橫談》,獲四川省第7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3等獎(1996年)
  專著《族群記憶與多元創造》,獲四川省第10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2等獎(2002年)
  專著《審美心理與詩學論題》,獲四川省第4屆巴蜀文藝獎2等獎(2003年),
  并獲四川省第11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3等獎(2005年)
  專著《廣播影視與文化傳播》,獲四川省第14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3等獎(2010年)
  
  科研項目:
  《圖像文化時代的影像詩學研究》,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四川省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影像化保護研究》,四川省發改委委托橫向項目。
  《西部發展戰略中的區域影視動漫產業研究》,2011年中央高校委托項目。

  人才培養:
  在四川大學中文系(文學與新聞學院)任教以來,曾為本科生、外國留學生開設過“中國當代文學”、“中國當代小說研究”、“新時期爭鳴小說研究”、“新時期文學批評”、“文藝心理學”、“新時期小說流派”、“沈從文創作研究”、“影視美學”、“中國電視文化批評”等課程。
為研究生開設過“詩學原理”、“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中國現當代詩歌研究”、“比較詩學”、“西方現代文化專題”、“影視理論”、“西方電影理論流派”、“影視傳播理論研究”、“中外影視史”、“影視節目策劃與制作”、“電視文藝與文化”、“影視現狀研究”等課程。
1998年3月,應澳門總督府教育司邀請赴澳門講學,在澳門大學開設“中國當代社會、文化與文學”系列學術講座,并以“從歷史走向現代的巴蜀文化”為題向各界人士作三場專題演講,反響強烈,《澳門日報》、《華僑報》、澳門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進行采訪報道,稱此次活動“是讓澳門認識神奇‘三星堆’的第一人”。1999年澳門政府舉辦的“澳門十年教育回顧展”也設圖片和文字專版肯定了這次活動的意義和影響。
  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應邀公派赴臺灣作訪問學者,分別在佛光大學、中正大學、成功大學等處訪問考察。并在應邀在淡江大學以《巴蜀文化的歷史定位與精神形態》、《中國大陸影視文化的現狀與反思》、《中國大陸先鋒詩潮的興衰》(上、下)為題,發表學術演講,引起島內學術界關注,《中國時報》、東森電視新聞都予以報道。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四川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大學報錄比、四川大學考研群、四川大學學姐微信、四川大學考研真題、四川大學專業目錄、四川大學排名、四川大學保研、四川大學公眾號、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四川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ichuandaxue/daoshi_49112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