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導師:張健

發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導師:張健

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導師:張健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導師:張健 正文


  姓名:張健 性別:男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碩導批準時間:1993 指導碩士生總數:43 已獲碩士總數:29
  博導批準時間:2001 指導博士生總數:13 已獲博士總數:4
  聯系電話:08352882794 電子信箱:sicauzhangjian@163.com
  畢業學校:四川農業大學
  職稱:教授 最高學位:農學碩士 所屬學院:林學院
  導師類別:碩、博導
  碩士專業:生態學
  博士專業:森林培育
  教學課程:碩士課程:森林培育學專題
  博士課程:森林培育學研究進展
  
  個人簡介:
  1979年-1986年,于四川農業大學攻讀學士、碩士學位;
  1986年-1990年,四川農業大學任教;
  1991年-1993年,德國哥廷根大學進修,參加了Ulrich 教授主持的“酸性沉降與森林衰退”研究項目在Sollingen試驗基地部分研究工作;
  1986年至今,四川農業大學任教,先后主持和主研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等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30余項。
  
  學術、技術組織任職:
  199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評為全國林業普通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01年評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2003年聘為四川省第五屆科學技術顧問團顧問,
  2005年評為四川省“十五”期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先進個人,
  2005年中國高教會科技管理研究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
  2006年聘為四川省科技特派員,
  2008年聘為四川省第六屆科學技術顧問團顧問,
  2008年評為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主要論著:
  《巨桉短輪伐期人工林生態系統》張健,楊萬勤等著.2008.四川科技出版社.
  《土壤生態研究》楊萬勤,張健等著.2008.四川科技出版社.
  《森林生態土壤學》楊萬勤,張健,胡庭興,羅承德等編著.2006.四川科技出版社.
  《低效林恢復與重建》 胡庭興,張健,李賢偉,宮淵波編著.2004.華文出版社.
  1.高山生物多樣性對氣候變化響應的研究進展.劉洋,張健,楊萬勤.生物多樣性-2009,17(1)(通訊作者)
  2.巨桉人工林土壤動物群落對采伐干擾的初期響應. 肖玖金.張健.楊萬勤…生態學報-2008年9期(通訊作者)
  3.四川省及重慶地區森林植被碳儲量動態. 黃叢德,張健,楊萬勤…生態學報,2008,28(3)(通訊作者)
  4.多元統計分析在四川退耕還林區土壤肥力評價中的運用..梁劍,張健…環境科學研究,2008,3(通訊作者)
  5.退耕還林地在植被恢復初期碳儲量及分配格局研究 黃從德,張健… 水土保持學報,2007,21(4)(通訊作者)
  6.四川森林植被碳儲量時空變化特征 黃叢德,張健,楊萬勤… 應用生態學報,2007,18(12) (通訊作者)
  7.山丘平原過渡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及評述——以四川五通橋區為例 杜波,楊萬勤,張健…山地學報-2006年增刊(通訊作者)
  8.巨桉人工林中小型土壤動物類群生態分布規律 黃玉梅,張健...應用生態學報-2006,17(12)(通訊作者)
  9.巨桉人工林土壤動物群落結構特征 黃玉梅,張健... 生態學報-2006,26(8)(通訊作者)
  10.土壤微生物對不同退耕還林模式的響應. 張健.林業科學-2007,43(1)(第一作者)
  11.土壤管理方式對果-草人工生態系統土壤性質影響 張猛,張健...林業科學-2006,42(8)(通訊作者)
  12.巨桉人工林凋落物數量、養分歸還量及分解動態 劉洋,張健...林業科學-2006,42(7)(通訊作者)
  13.巨桉短周期工業原料林養分平衡的矢量診斷 馮茂松,張健(通訊作者)... 林業科學-2006,42(2)
  14.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類群的生態分布規律 馮健,張健(通訊作者) 應用生態學報-2005,16(8) (通訊作者)
  15.果-草人工生態系統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與土壤養分的關系 徐雄,張健...水土保持學報-2005,19(6)(通訊作者)
  16.最佳防護效益森林覆蓋率定量探討 張健.林業科學-1996年4期(第一作者)
  
  科研項目及獲獎
  (近五年):
  (專業、新品種) 2008年“四川巨桉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定向培育技術研究及示范推廣”獲四川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四個南方重要經濟林樹種良種選育和定向培育關鍵技術研究及推廣”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華西雨屏區退耕還林復合林草優化模式技術及示范”獲四川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年“四川叢生竹定向培育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獲四川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年“四川省退耕還林(竹)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開發”獲四川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年“一品紅等幾種名貴花卉的快繁及栽培技術研究”獲四川科技進步三等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四川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農業大學報錄比、四川農業大學考研群、四川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四川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四川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四川農業大學排名、四川農業大學保研、四川農業大學公眾號、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四川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ichuannongye/daoshi_49076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