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醫學部生態學碩士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1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蘇州大學醫學部生態學碩士簡介

蘇州大學醫學部生態學碩士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蘇州大學醫學部生態學碩士簡介 正文

生態學一級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
Datetime:2015-5-12 7:52:22   Hits:1897
 
生態學一級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代碼:0713
 
 
 
一、學科簡介
 
生態學是一門生物學和環境科學密切相關的交叉學科,主要在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等多個層次上研究生物及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我校的生態學專業始建于2006年,依托于“211”大學相關學科、生物學和畜牧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江蘇省重點學科-基礎醫學的雄厚實力,經過多年的自身建設和發展,在生物殺蟲劑控制害蟲種群、有益昆蟲保護、生態環境的分子治理;水域生態結構,生態修復與生態環境控制;高效降解菌、生物膜形成菌等環境微生物資源的研究與開發、難降解有機廢水的生物強化處理;環境因子對嚙齒類、昆蟲和鳥類的免疫、生殖發育等的影響;以及魚的生物鐘控制多元化和復雜性在魚的起源和進化中的作用機制研究上形成了自己特色和優勢,逐步建立了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遺傳生態學、分子生態學、毒理生態學、水域生態學、環境生態學和生態發育生物學等研究方向, 成為江蘇省特色學科。
 
本學科有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學術隊伍中近30%為留學回國人員。在導師隊伍中有博士生導師7人,江蘇省中青年科技帶頭人1名,江蘇省特聘教授1名,學科團隊富有開拓創新意識和研究精神。近年來,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大科技攻關子項目和省部級、地方和企業項目,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專利。多年來本學科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高層次生態學人才,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農業、環保、旅游等企事業單位和行政部門從事生態學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
 
二、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研究型、應用型高層次生態學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
 
1.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立志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服務。
 
2.掌握系統的生態學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實際工作的專門技術水平;具有嚴謹的科研作風、良好的科研興趣、較強的學術交流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3.具有使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較強的心理素質。
 
三、主要研究方向
 
列出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應體現學科的特色。研究方向設置要科學、規范、精簡、寬窄適度,相對穩定。研究方向一般應在本一級學科內打破原二級學科界限重新組合而成;也可以是原來的二級學科;或新的學科生長點或交叉學科。
 
1、植物生態學
 
2、動物生態學
 
3、分子生態學
 
4、毒理生態學
 
5、水域生態學
 
6、環境生態學
 
7、遺傳生態學
 
8、生態發育生物學
 
四.培養年限
 
碩士生學制3年
 
五、學分要求和課程設置
 
總學分  30
 
課 程 名 稱                                  學分
 
1、政治理論課                                 3學分
 
2、外國語                                     6學分
 
基礎外語                                   3學分
 
應用外語                                   3學分
 
3、專業基礎課                                 15學分
 
   大類課程                                   9學分
 
   跨大類課程                                 3學分
 
學術與實踐活動                             3學分
 
4、專業課(不少于2門)                       不少于6學分
 
六、文獻閱讀主要書目和期刊目錄
 
具體請見各二級學科課程教學大綱所附參考文獻。
 
七、開題報告
 
研究生入學后,必須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了解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的歷史和現狀,在此基礎上確定學位論文研究題目,并作論文開題報告。
 
①選題要求
 
學位論文要根據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要求,結合學科發展和導師科研任務,從學科的前沿課題、國家或地方重點科研任務中選題,應對科技發展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選題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要突出新見解和應用價值,培養從事科研工作或組織科研工作的能力。
 
②開題報告具體要求
 
在導師指導下,在收集資料,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原則上于第三學期完成學位論文選題的開題報告;開題報告要對以下內容進行認真論證:(1)選題的科學依據;(2)目的意義;(3)研究內容;(4)研究方法;(5)課題條件;(6)實施方案;(7)預期目標;(8)進度計劃等。
 
開題報告經導師審閱簽字后,由學科負責人組織專家小組評審;評審專家對開題報告提出評審意見,簽字后歸檔;開題報告如需調整,由導師提出書面意見,經學部和研究生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進行;審核通過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請答辯。
 
評審要求:(1)文獻綜述(具有獨立搜集資料和分析、綜合研究的能力,論述精辟、全面);(2)學術見解(把握學科前沿,學術思想開闊,選題新穎、合理,重點準確,預期目標得當);(3)實驗研究方案(所選研究方法先進、適當,技術路線嚴密,措施得當,掌握技術資料準確,對可能遇到的問題分析合乎邏輯,有預見性,工作安排合理、緊湊);(4)表達能力(表述清楚、準確,能正確回答問題)。
 
 
八、中期考核
 
碩士生中期考核在二級學科層面組織專家進行考核,可與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合在一起進行,要求碩士生在第四學期完成中期考核,并按要求填寫《蘇州大學研究生培養手冊》中期考核的相關內容。
 
考核內容:全面審查該生入學以來的思想品德和表現,完成培養計劃的情況,所修課程的成績、完成學分的情況,學位論文進展情況,身心健康的情況等,按照中期考核表的要求給出綜合評價。考核小組根據考核的情況提出對該生的分流建議:學習成績合格,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的,可進入碩士學位論文階段;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學習成績達不到要求;明顯表現出缺乏科研能力;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攻讀學位;未經批準不參加考核者,按照學校有關學生管理規定處理。
 
 
九、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環節。通過學位論文工作,培養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工作能力,培養分析、綜合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原則上必須在本校、本專業點進行,對于合作項目的選題經過批準后方可在校外條件合適的地點進行。論文要有一定的質量,論文書寫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報告的編寫格式》(GB7713-87)。學位論文及答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蘇州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的有關規定進行。
 
1、碩士生
 
①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申請碩士學位,要在中國科技統計源期刊或北圖核心期刊(不含增刊、增版)上發表與專業有關的學術論文(不含綜述)至少1篇(必須是第一作者,蘇州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可以正式錄用通知為據)。或在SCIE、EI源期刊上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不含綜述、假說)至少1篇(第一作者或排名為第二位的并列第一作者,可以正式錄用通知為據)。
  ②論文應對經濟建設或本門學科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或實踐意義,應體現出作者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的新見解,表明作者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③碩士學位論文應符合學術規范要求,一般應包括:論文獨創性與使用授權聲明、中英文提要、目錄、序言或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攻讀學位期間本人發表的論著篇目、附錄等。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系統而完整的學術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翔實,論證嚴密,結構合理,文句通暢,圖表清晰;引用他人資料,應出自原著;利用合作者的觀點和研究成果,應加附注。
 
④碩士學位論文實行抽檢盲審(抽檢比例不少于當年畢業研究生的30%),評審合格方可申請答辯。
 
 
蘇州大學

添加蘇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蘇州大學考研分數線、蘇州大學報錄比、蘇州大學考研群、蘇州大學學姐微信、蘇州大學考研真題、蘇州大學專業目錄、蘇州大學排名、蘇州大學保研、蘇州大學公眾號、蘇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蘇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蘇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u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8840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