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塔里木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生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0-11-2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塔里木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生考試大綱

2021塔里木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生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塔里木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生考試大綱 正文

塔里木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中國古代史》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查目標
《中國古代史》考試是為塔里木大學招收西域屯墾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所掌握的歷史學學科大學本科階段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評價的標準是高等院校歷史學學科優秀本科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本校擇優選拔,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二、考察目標
1.掌握基本史實,了解中外歷史發展的主要過程、基本線索和階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論,能正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比較和評價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歷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分析解讀。能辨析史料的價值、偏頗或局限,獲取有效信息。
4.論據確鑿,論證嚴謹,邏輯合理,文字準確。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答題方式及要求
閉卷、筆試。所有答案均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答題無效。
3.試卷內容結構
以中國古代史為主要考試內容,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以上內容之中。
4.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簡答題、史料分析題、論述題 。
四、參考書目
1、趙毅、趙軼峰主編:《中國古代史》(上冊)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趙毅、趙軼峰主編:《中國古代史》(下冊)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第二部分   考試要點
第一編  中華文明的起源
第一章 遠古人類在中國的足跡
中國境內發現的古人類發展序列。
第二章 中華文明的發生
農業在中國的起源,仰韶時代、龍山時代的中華文明。
第三章 夏文化與夏王朝
二里頭文化及其與夏文化的關系。
第二編 商、周:中華文明的古典時代
第四章 商:輝煌的青銅文明
商代國家制度,青銅文化,殷墟文化,甲骨文與中國早期的文字。
第五章 西周:系統國家理念的確立
稷殖百谷,周初的分封,禮樂制度與周王朝的社會政治秩序,宗法制度與社會組織,世卿世祿與官僚制度,井田制與經濟形態。
第六章 春秋:制度的嬗變與精神文化的探索
春秋經濟形態的變遷,孔子,老子,墨子與平民價值體系的形成。
第七章 戰國:百家爭鳴與大變革的時代
鐵制工具與農業的巨大發展,土地私有化發展與社會結構的變遷, 孟子、荀子與儒家學說的演變,莊子,韓非子,士階層的興起與稷下學宮。
第三編 秦、漢:國家政權的大一統時代
第八章 秦代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及其覆亡
官僚制與郡縣制,焚書坑儒與文化專制。
第九章 西漢統一中央集權國家的發展
 “文景之治”與西漢社會經濟的發展,從崇尚黃老到“獨尊儒術”,官僚體系中的察舉、征辟與監察,張騫鑿空西域,絲綢之路及漢朝與周邊區域的聯系。
第十章 東漢:從“中興”到腐朽
 “光武中興”,世家大族的興起,外戚、宦官專權,清議與“黨錮”。
第十一章 科學技術、宗教與文化
《史記》與《漢書》,經學、讖緯之學與王充的唯物論, 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萌芽。
第四編 三國兩晉南北朝:各民族間的沖突與大融合
第十二章 三國鼎立
曹操在北方的經營,諸葛亮對西南地區的開發。
第十三章 兩晉交替與南朝經濟的繁榮
占田制、九品中正制與士族的興衰,漢族文化中心南移,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濟的繁榮。
第十四章 十六國北朝:北方民族的崛起及其和漢文化的沖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租調制和府兵制,北方的經濟發展和民族大融合。
第十五章 民族融合時代的文化成就
玄學的興起,佛教、道教的發展,敦煌、云崗、龍門石窟,歷史學、地理學與文學藝術,《齊民要術》。
第五編 隋唐:中華文明的發展與整合
第十六章 隋朝統一國家體系的重建
隋朝經濟的繁榮與大運河,大索貌閱,輸籍定樣。
第十七章 唐朝的建立與唐代國家制度
唐朝的建立及唐代國家機構,均田制、租庸制與戶籍制度,府兵制與唐初軍事體制,唐代的禮制與法律,官學體系與科舉制度。
第十八章 大唐盛世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盛唐時代的中國與世界。
第十九章 危機與變革:唐代后期的政治與經濟
安史之亂,從均田制到兩稅法,宦官專權與朋黨之爭,藩鎮勢力的膨脹,南方經濟的發展。
第二十章 唐代社會結構與人們生活
士族、科舉官僚、武人,都市、商業和商人,鄉村社會與農民生活。
第二十一章 隋唐時代的文化
 “經學統一”,文學和藝術,史學成就。
第六編 遼、五代、十國、宋、夏、金:中華文明的多元繁榮時期
第二十二章 遼在北方的興起及其南向運動
遼朝的南向運動及其與其他諸政權的關系, “因俗而治”的雙軌統治制度。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國:一個短暫的過渡時期
周世宗的改革與中原統一趨勢的形成
第二十四章 北宋中央集權國家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宋代中央集權國家制度,士大夫群體和官僚政治的發展,戶等與社會結構,
熙寧變法。
第二十五章 西夏及其與宋、遼、金的關系
西夏的的部落兵制,西夏的經濟與文化。
第二十六章 金朝在中國北方的統治
金朝“牛頭地”制度及其相應的“牛頭稅”。
第二十七章 南宋的抗金、抗元戰爭
岳飛,文天祥。
第二十八章 兩宋時代的區域性經濟繁榮和社會生活
租佃關系的發展與農業經濟的繁榮,雇傭關系普遍化與手工業生產的進步,市舶司與海外貿易。
第二十九章 兩宋時期的學術、文化、科學
書院的普及和士大夫主體意識的重建,歷史學、地理學和金石學,“三大發明”。
第七編 元明清時期:新的發展與挑戰
第三十章 蒙古國的崛起與元朝的興亡
元代的國家體制與民族統治,元朝的社會經濟與賦役體制。
第三十一章 元代的中外關系及文化成就
馬可波羅,理學正統地位的確立,郭守敬與《授時歷》及元代的科技成就。
第三十二章 朱元璋與明朝前期的國家制度
洪武時期國家體制的重建,永樂皇帝的內外經營。
第三十三章 15—16世紀的政治和社會變動
 15、16世紀的土地兼并與流民運動,大禮議:家系、皇統、道統的紛爭,16世紀前后的經濟發展與文化繁榮。
第三十四章 變革:一個時代的主題
王守仁與他的陽明學,一條鞭法,東林黨,利瑪竇和徐光啟,知識分子結社運動。
第三十五章 明清交替的年代
人口增長與自然災害,17世紀前后思想家的政治文化反思,明清之際的世俗文化。
第三十六章 清朝開國規模與康雍乾時期的鼎盛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清朝邊疆開發與人口流動,《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乾嘉學派,清前期的西學
第三十七章 嘉慶與道光前期的危機與挑戰
“變局”前夕的學術與文化。
 
 
塔里木大學

添加塔里木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塔里木大學考研分數線、塔里木大學報錄比、塔里木大學考研群、塔里木大學學姐微信、塔里木大學考研真題、塔里木大學專業目錄、塔里木大學排名、塔里木大學保研、塔里木大學公眾號、塔里木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塔里木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塔里木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talimudaxue/cankaoshumu_38256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