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教育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專業簡介

天津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天津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專業簡介 正文

天津中醫學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本科中醫專業教學計劃(五年制本科)  
2015-11-05 15:44 國際教育學院  審核人:  
 
一、業務培養目標及培養要求:
 
(一)業務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中醫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能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二)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中醫臨床醫療技能,具備一定的自然科學和現代醫學的知識,受到中醫臨床技能和現代醫學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具有臨床診療中醫各科疾病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二、學制:5年
 
 
三、授課語言:漢語
 
 
四、主要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中國醫學史、醫古文、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
 
針灸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推拿學治療學、
 
推拿學基礎、中醫骨傷科學、金匱要略、溫病學、各家學說、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等
 
 
 
 
 
 
五、主要課程簡介:
 
1.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對此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本課程中有關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思維方法,包括中醫學的思維方法(精氣、陰陽、五行學說)、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的認識(藏象、精氣血津液神、經絡、體質)、中醫學對疾病及其防治的認識(病因、發病、病機、防治原則),為繼續學習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經典著作和臨床各科打好基礎。
 
2.中國醫學史 
 
《中國醫學史》是研究中國醫學起源、形成發展過程和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使學生掌握中醫學的產生和在各個時期的發展歷史,以及認識中醫歷代著名醫學家的學術思想及其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
 
3.醫古文
 
《醫古文》是研究古代醫藥文獻語言文化現象的一門學科,通過古代醫藥文選與古漢語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閱讀實踐的訓練,使學生能夠比較順利地閱讀、理解和運用中醫藥古籍。
 
4.中醫診斷學
 
《中醫診斷學》是根據中醫學的基本理論,研究診察病情、判斷疾病、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主要包括診法、辯證、診斷綜合運用和病歷書寫等內容。診法部分包括望、聞、問、切四診,辯證部分包括八綱辯證、病性辯證、臟腑辯證等。 
 
5.中藥學
 
《中藥學》是研究中藥的基礎理論和臨床應用的學科。本課程是中醫藥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中藥的基本理論和常用中藥的性能、應用理論知識及技能,為學習方劑學及中醫藥各專業課奠定基礎。
 
6.方劑學
 
《方劑學》是研究和闡明治法與方劑的理論及其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是中醫學各專業的基礎學科之一。通過方劑學的學習,要使學生掌握150首左右基礎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義以及加減運用,并逐漸引導學生掌握方劑的組方原理、配伍基本規律及技巧,培養學生分析、運用成方和臨床遣藥組方的能力,為學習中醫學臨床課程奠定基礎。
 
7.針灸學
 
《針灸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研究經絡、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討運用針灸防止疾病規律的一門學科。其主要內容包括經絡、腧穴、刺灸法與治療。
 
8.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主要介紹內科疾病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常見病證的基本知識及辯證論治規律。通過教學使學生能系統掌握中醫內科常見病的病因病機、辯證論治、處方用藥等內容,以及了解部分疑難危重病證的治療法則。
 
 
9.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研究以人體體表癥狀為主的外科疾病證治規律及預防保健的一門臨床學科。通過課堂和臨床教學,使學生系統掌握中醫外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常見病的辯證論治規律及預防知識;熟悉中醫外科疾病的主要內、外治法和操作技能以及急診處理原則;了解某些疑難病的診治要點。
 
10.中醫婦科學
 
《中醫婦科學》是運用中醫學基礎理論與方法認識和研究婦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機診治規律,以防治婦女特有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它是中醫臨床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堂和臨床教學,使學生能掌握、熟悉或了解中醫婦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常見婦科疾病的定義、病因病機、診斷、鑒別診斷以及辯證論治。
 
11.中醫兒科學
 
《中醫兒科學》是一門中醫臨床學科,它以中醫學基本理論為指導,中藥、針灸、推拿等中國傳統療法為手段,以兒童為研究對象,是中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本門課程的教學,要求掌握中醫兒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會兒科臨床基本操作技能;學習小兒生長發育、生理病理、保健預防、疾病診治的系統知識;使學生能運用中醫學認識論認識兒童和兒科病的特點,以辯證論治原則處理兒科臨床各類常見疾病。
 
12.推拿學(包含推拿學基礎、推拿治療學)
 
《推拿學》是根據中醫學的基本理論,運用手法和功法防治各科病證的一門臨床學科,其學科特證是推拿手法治療和功法訓練。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中醫學和現代醫學的理論和臨床知識的基礎上,能夠結合推拿學科的特點,運用手法操作和指導功法鍛煉治療臨床常見疾病。
 
13.中醫骨傷科學
 
《中醫骨傷科學》是一門研究骨關節及周圍筋肉損傷與疾病的課程,是使學生系統掌握中醫骨傷科學的基本知識和常見的防治方法,為今后參加中醫骨傷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14.內經選讀
 
《內經選讀》選取原著中理論意義較大,指導實踐作用突出的篇節組成,分為9個單元。主要包括寶命全形、陰陽應象、藏氣法時、血氣精神、經脈之道、百病始生、病之形能、脈要精微及異法方宜。
 
15.傷寒論選讀
 
《傷寒論選讀》是以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以及歷代醫家研究與發展《傷寒論》的學術成就為研究對象,以六經辨證論治體系的內涵、外延與理法方藥綜合運用的基本規律為研究內容,以提高臨床辯證論治水平與臨床療效為最終目的的一門學科。
 
16.溫病學
 
《溫病學》是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的重要課程,它研究溫病的發生、發展規律,診治和預防方法,對指導溫病的診治有很強的臨床實用性,同時,溫病學的理論和診治方法在中醫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臨床各科發熱性病證的診治也有指導意義。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以“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為核心的溫病理論體系和常見溫病的診治技能,培養學生治療溫病注重病證結合、以證為主的臨床思辨能力;了解明清時代主要溫病醫家的學術思想及近代本學科的學術動態。它的任務在于揭示溫病的本質,研究對臨床各種發熱性病證的辨證論治方法。
 
17.金匱要略選讀
 
《金匱要略》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本課程作為一門整體性和綜合性較強的理論提高課,通過課堂講授與技能實訓,旨在使學生掌握《金匱要略》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技能;掌握雜病辨證論治的規律,拓展臨床思路,提高對疑難病證的綜合分析與處理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古典醫籍的閱讀能力。
 
18.中醫各家學說
 
《中醫各家學說》是一門提高性的課程。講授本課程的目的與任務,是使學生在已經學過中醫學各科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與掌握中醫歷代著名醫家的學術思想、主要成就和主要流派對醫家發展的影響,以擴大學生知識面,開拓其思維,使之深入認識中醫學的豐富內容,為今后從事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19.正常人體解剖學
 
《正常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科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學科。主要講授正常人體各系統、器官的形態結構、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
 
 
20.組織與胚胎學
 
《組織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關系的科學,《胚胎學》是研究個體發生與發育規律及其發育機制的科學。
 
21.生理學
 
《生理學》是研究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人體生理學是醫學教育中重要的基礎理論學科之一。學習《生理學》的目的是為掌握正常人體生命活動的規律,從而為進一步學習后繼基礎醫學課和臨床醫學課及防治疾病的醫療實踐奠定基礎。
 
22.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化學的學科,它在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的本質,既研究生物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的調節、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23.病理學
 
《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和轉化規律,闡明疾病本質的醫學基礎科學,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病理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病因學),疾病發生發展過程(發病學),以及機體在疾病過程中發生的形態結構、機能代謝改變(病理變化),及其引起的臨床表現(臨床病理聯系)和結局。
 
24.免疫與病原生物學
 
《免疫學基礎》主要包括機體免疫系統組織結構、免疫應答反應,并運用免疫學理論和方法對有關疾病作特異性預防、診斷和治療。《醫學微生物學》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及其與人體相互作用的規律性、致病性與免疫性,尋找掌握消滅、控制傳染病及相關疾病的措施和方法。
 
25.藥理學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的一門基礎醫學科,為臨床合理用藥防治疾病提供了理論根據,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也是藥學和醫學之間的橋梁,為開發新藥、發掘中醫藥學遺產做出了積極貢獻;為揭示疾病的原理,闡明生命活動的本質,促進生物科學發展提供了重要分析手段。
 
26.診斷學基礎
 
《診斷學基礎》是研究疾病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的課程。其基本任務是研究癥狀、體征、實驗室及其他檢查異常的發生、發展規律機制及建立診斷的思維程序,從而以科學的態度在各種情況下去認識疾病;具體任務是要求學生學習獲取各種臨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這些臨床資料的基本功,再應用所學過的基礎醫學理論闡明患者臨床表現的病理生理基礎,并提出可能的診斷。
 
27、西醫內科學
 
《西醫內科學》培養學生在全面掌握中醫學理論和技能的基礎上,系統地掌握現代醫學內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防治。熟悉內科急癥的處理原則和方法,以利于學生在今后的中醫臨床工作中更好地發揮中醫優勢,促進中醫藥學及中西醫結合事業的發展。
 
 
 
天津中醫藥大學

添加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天津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天津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天津中醫藥大學排名、天津中醫藥大學保研、天津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天津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tjutcm/yanjiushengyuan_29949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