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黃兆信

發布時間:2021-11-1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黃兆信

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黃兆信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黃兆信 正文


  姓名:黃兆信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1年11月
  職稱:研究員 
  所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個人簡介:
  黃兆信,男,1971年11月出生于浙江平陽,中共黨員,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溫州大學創業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溫州大學創業發展研究所所長。
  主要從事大學生創業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社會學的研究。
  1991年畢業于平陽縣第二中學,1995年畢業于溫州師范學院,同年留校工作。2006年.2010年先后兩次破格晉升副研究員和研究員職稱,2008年獲浙江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專業教育學碩士學位。
  
  主要科學研究成果有:
  1.主持科研項目20余項(國家級2項.省部級4項),其中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全國“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浙江省新世紀教改課題等省部級課題4項;
  2.發表論文40余篇(權威級5篇),其中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3篇和論點摘編4篇.《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心》全文轉載7篇,論文主要發表在《教育研究》.《管理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國高教研究》.《社會科學戰線》等國家一級期刊上;
  3.成果獲獎10項(省政府獎二等獎2項),其中主持的成果獲浙江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和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市.廳級8項;
  4.獎勵榮譽,2010年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人選.2008年入選溫州市“新世紀5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人選,2005年被評為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主持研究課題: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生代農民工創業與城市社會融入研究》 (11BSH015),2011年,資助經費37.5萬元,負責人,在研。完成時間:2011-6至2013-12。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社會學研究》 (09BSH007),2009年,資助經費25萬元,負責人,在研。完成時間:2011年2月已結題。
  3.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社會支持研究》(FHB080512),2008年,資助經費2萬元,負責人,2011年1月已結題。
  4.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社區教育: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社區關懷 ——以溫州為例》(08CGJY021YBX),2008年,資助經費1.5萬元,負責人,2011年1月已結題。
  5.浙江省新世紀教改課題《地方院校按大類招生培養寬口徑人才的研究與實踐》(yb06046),2006年,資助經費6萬元,負責人, 2009年7月已結題。
  6.浙江省新世紀教改課題《地方性大學創業教育試點班的探索與實踐》(yb2010059),2010年,資助經費4萬元,負責人,在研。

  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一級以上22篇(權威級5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3篇和論點摘編4篇.《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心》全文轉載7篇:
  1.美國創業教育中的合作現象:理念.模式及其啟示《高等教育研究》2010.4,第一作者。
  2.高校創業教育面臨三大轉向《教育發展研究》2011.9,第一作者
  3.浙江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與政策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第一作者。
  4. “去內卷化”:融合教育的關鍵——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融合教育的現狀與對策《教育研究》2010.11;同時被《新華文摘》全文轉摘(2011第7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2011第4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2011第4期),第一作者。
  5.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內涵及實施路徑《社會科學戰線》2010.8;同時被《新華文摘》全文轉摘(2010第20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2010第12期),第一作者。
  6.論經濟發達地區獨立學院民營化發展模式《高等教育研究》2008.12,同時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2009第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全文轉載(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
  7.獨立學院民營化發展的思考《教育發展研究》2010.7;同時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2010第9期),第一作者。
  8.獨立學院民營化:溫州高等教育發展的創新模式《管理世界》2006.7,獨立作者。
  9.大學新生適應性問題研究《中國高教研究》,2010.5,第一作者。
  10.公平視角下浙江獨立學院民營化之路的探索《教育評論》,2010.1;同時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全文轉載(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
  11.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職業能力面臨新挑戰《教育科學》2010.4;同時被《新華文摘》論點摘編(2010第1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小學教育)全文轉載(2010年第9期),第一作者。
  12.當代大學生責任缺失的理性思考《社會科學戰線》2008.11;同時被《新華文摘》論點摘編(2009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論點摘要(2009第2期),第一作者。
  13.試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權益及其維護《中國高教研究》2009.12,第一作者。
  14.大學新生人際交往障礙的疏導模式探析《中國高教研究》2008.11,第一作者。
  15.社區:融合教育實施的重要場域《教育發展研究》2008.23,第一作者。
  16.論科學的教育公平發展觀《社會科學戰線》2007.4,第一作者。
  17.用科學發展觀構建高校招生培養與就業聯動改革體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同時又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全文轉載(2006年第7期),獨立作者。
  18.招生培養與就業聯動改革理論與實踐《中國高教研究》,2006.1,獨立作者。
  19.高師實習生角色的轉變《教育發展研究》,2006.6,獨立作者。
  20.大類招生:現代大學人才培養趨勢《中國高教研究》,2004.2,獨立作者。
  21.分級教學: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舉措《教育發展研究》,2004.7,獨立作者。
  22.新世紀高師教育實習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中國高教研究》,2003.1,獨立作者。

  研究成果:
  1.成果《論經濟發達地區獨立學院民營化發展模式——以溫州的獨立學院為例》獲浙江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9.12.28.
  2.成果《創造個性化發展環境,培養創新性人才的研究與實踐》獲浙江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第五屆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5.10.19. 同時榮獲2004年溫州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3.《大學新生適應性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獲浙江省第八屆教育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2010.12.24
  4.成果《溫州獨立學院民營化發展模式研究》榮獲溫州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2009.12.12.
  5.成果《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浙江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7.9.1.
  6.成果《大類招生與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研究》獲浙江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6.12.1.
  7.成果《地方院校多樣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浙江省第六屆教育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8.12.23
  8.成果《大類招生:現代大學人才培養趨勢》獲浙江省社科聯第五屆青年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2008.1.22.
  9.成果《準確定位突出特色 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多層次人才》榮獲溫州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2008.5.12
  10.果《高校人才培養與就業工作改革研究》獲溫州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二),2006.11.28.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溫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溫州大學考研分數線、溫州大學報錄比、溫州大學考研群、溫州大學學姐微信、溫州大學考研真題、溫州大學專業目錄、溫州大學排名、溫州大學保研、溫州大學公眾號、溫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溫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溫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溫州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enzhoudaxue/yanjiushengdaoshi_51656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