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鄭彩蓮

發布時間:2021-11-1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鄭彩蓮

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鄭彩蓮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鄭彩蓮 正文


  姓名:鄭彩蓮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0年7月
  職稱:教授 
  所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個人簡介:
  鄭彩蓮,1970年7月出生于浙江溫州,法學碩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新世紀151人才工程與溫州新世紀551人才工程人選,現任溫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
  1992年6月畢業于溫州師范學院物理系并留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考入浙江教育學院.浙江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繼續深造,并于2007年6月取得浙江大學法學碩士學位。
  1998年晉升思政講師,2004年晉升思政副教授,2009年晉升思政教授。
  主持并參與省部級.市級.校級及相關橫向課題17項,出版專著1部,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其中多篇論文分別獲浙江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浙江省黨建專項獎.溫州市人民政府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
  兼任溫州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組成員.溫州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精品課程的主講老師.溫州大學“大學生生涯規劃發展指導”課主講老師。
  曾獲得浙江省優秀團干部.浙江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學校三育人先進個人.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教育工作者.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等榮譽稱號。

  主持科研項目
  1.大學生就業與浙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聯性研究與對策分析,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009年8月
  2.對接高校人才優勢推進地方產業的轉型與升級—以溫州為例,溫州市科技局2009年第二期科研項目,2009年11月
  3.從“特色”角度思考浙江獨立學院的辦學模式, 浙江省教育廳2005年科研項目
  4.溫州女企業家發展研究,溫州市文化研究工程第三批項目,2008年8月
  5.從長效教育機制透視大學生黨員核心競爭力培育的新模式,2007年溫州大學黨建重點課題
  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案例教學法的再思考,溫州大學2007年教改課題
  7.《高校人才培養方案與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共青團浙江省委2004年重點課題
  8.《體育院校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新模式的研究》,學校2003年科研基金立項課題
  9.《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幾大關系的研究》,學校2002年社科基金立項課題
  10.《高校與社區共建研究》, 共青團浙江省委2001年重點課題
  11.《高校共青團如何為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共青團溫州市委2001年課題

  學術論文及著作(專利)
  1.獨立學院新生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社會科學戰線,2007年第3期
  2.體育院校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中國高教研究 ,2005年1月
  3.體育院校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新模式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英文版,2004年1月
  4.從長效教育機制透視大學生黨員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寧夏大學學報,2009年第2
  5.《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案例教學法的再思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6.獨立學院學生自我認知與擇業就業關系的研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3月
  7.和諧社會視野中的青年志愿者行動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高等農業教育,2006年4月
  8.要在大學生黨員中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義利觀”的教育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年第3期
  9.校園講座的現狀及建設途徑,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年3月
  10.大學生成長成才與高校責任意識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當代(2006),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11.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4月
  12.高校素質教育與后勤社會化關系的研究,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5期
  13.校園講座與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研究,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實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14.素質教育與高校師生關系新模式研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04年9月
  15.正確處理在新形勢下的高校師生關系,高等農業教育,2004年12月
  16.高校學風建設中的道德問題與道德教育,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17.高校素質教育與評價新模式的研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第3期
  18.高校勤工儉學的現狀.前景和對策,中國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
  19.試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教育功能,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20.溫州特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研究,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21.高校團員意識教育的生長點 內化點 群集凝聚點,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22.高校共青團如何為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23.高校與社區共建研究,佳木斯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
  24.如何提高德育課的教學實效,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25.淺談新世紀人才培養與素質教育,溫州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26.高師團支部建設淺議,溫州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27.淺談高等師范學校的共青團工作,溫州論壇,1998年第3期

  專著:
  溫州女企業家發展研究,學苑出版社,北京,2009年8月

  合著:
  1.承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高校德育創新》第九章3萬字的創作,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承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論》第五章4萬字創作,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8年7月
  3.承擔《大學生生涯發展指導》第四章4萬字創作,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ISBN978-308-07383-7

  學術獲獎
  合作:
  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論,浙江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5/8,2009.12
  2.《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精品課程網絡平臺,第八屆浙江高校教師教學軟件評比 三等獎,4/7,2009.11.16
  3.從特色角度對獨立學院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系列論文),溫州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9年11月
  4.“優化育人環境,培育創新型人才”(系列論文),溫州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8年4月
  5.創新教育手段,增強育人功能(系列論文),2006年12月溫州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野中的學生黨建,2008年11月獲浙江省黨的建設研究會和普通高校黨建研究專業委員會三等獎
  7.從長效教育機制透視大學生黨員核心競爭力的培養,2007年11月獲浙江省黨的建設研究會和普通高校黨建研究專業委員會三等獎
  8.馬克思主義“義利觀”在大學生黨員教育中的思考與研究,2005年6月獲浙江省黨的建設研究會和普通高校黨建研究專業委員會二等獎
  9.本校第十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大學生就業與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關聯度分析與對策研究――以浙江為例,校級,三等獎,獨立,2010.1
  10.本校第九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學生黨建,校級,二等獎,獨立,2009.1
  11.本校第八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案例教學法的再思考,校級,二等獎,獨立,2008.1
  12.本校第七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切實加強大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培養,校級,二等獎,獨立,2007.1
  13.本校第五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獨立學院新生教育新模式的構建,校級,二等獎,獨立,2006.1
  14.本校第四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新形勢下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課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校級,三等獎,獨立,2005.1
  15.本校第四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校園講座與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思考和研究,校級,二等獎,獨立,2005.1
  16.素質教育與高校師生關系新模式研究,2003年12月獲本校第四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17.高校學風建設中道德問題與道德教育,2002年12月獲本校第三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18.如何提高德育課的教學實效,2000年12月獲本校第一屆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19.《“三個代表”思想與高校德育創新》,2004年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2004年5月獲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研究會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著作類)。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溫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溫州大學考研分數線、溫州大學報錄比、溫州大學考研群、溫州大學學姐微信、溫州大學考研真題、溫州大學專業目錄、溫州大學排名、溫州大學保研、溫州大學公眾號、溫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溫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溫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溫州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enzhoudaxue/yanjiushengdaoshi_51657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