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導師:李新華

發布時間:2021-11-1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導師:李新華

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導師:李新華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導師:李新華 正文


  姓名:李新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9年 
  職稱:教授 
  所在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個人簡介
  李新華,男,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69年生,山東德州人。
  1994年畢業于東北大學材冶學院,獲學士學位;1994 -1997年在東北大學博士生導師導翟玉春教授指導下研究功能材料,獲工學碩士學位;1997-2000年在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導俞慶森教授指導下進行量子化學計算、構效關系和功能配合物研究,獲理學博士學位,2000年獲得浙江省優秀畢業研究生;2000-2001年在浙江大學侯虞鈞院士指導下做博士后研究。
  2001年11月在浙江大學晉升副研究員,2002年2月被聘為溫州師范學院(后合并為溫州大學)副研究員,2003年11月轉評為副教授,2005年11月破格晉升為教授,2004年聘為溫州師范學院首批碩士生導師。
  2002年入選溫州市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51)第一層次培養人才,2003年入選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師資助計劃,2004年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才。
  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赴美國Akron大學高分子科學系Dr. Newkome課題組進行高級訪問學者研究,主要從事大環配合物的分子設計與合成工作。近年來一直從事無機合成與設計、功能配合物和量子化學計算研究。作為研究骨干先后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項目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溫州市科技計劃等項目。
  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已在國內、外核心刊物Cryst. Growth Des.、J. Chem. Inf. Comput. Sci.、Journal of Molecular Graphics and Modelling、Chemical Physics Letters、中國科學、化學學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80多篇。
  主持的研究項目“分子拓撲指數的理論研究及其在QSAR/ QSPR中的應用”(李新華、林娟娟、胡茂林)于2003年11月通過浙江省教育廳鑒定,并于2004年獲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溫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代表論文
  [1] X. H. Li*, S. Z. Yang, H. P. Xiao,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wo interpenetrated open framework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al motifs, Cryst. Growth Des., 2006, 6 (10), 2392­-2397.
  [2] X. H. Li*, J. J. Lin, The Overall Hyper- Wiener Index, J. Math. Chem., 2003, 33(2), 81-89.
  [3] X. H. Li*, S. Z. Yang, Q. Shi, A novel porous supramolecular complexes constructed by the co-crystallization of melamine and sulfate via hydrogen bonds and aromatic π-π interaction, Struct. Chem., 2007, 18(5), 661-666.
  [4] A. F. Jalbout, X. H. Li*, A. R. Hakima, Analytical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s and theoretical spectroscopic constants for MX/MX- (M=Ge, Sn, Pb; X=O, S, Se, Te, Po) and LuA (A=H, F) System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Int. J. Quantum. Chem., 2007, 107(3), 522-539.
  [5] 李新華,朱龍觀,俞慶森, 一種改進的分子連接指數, 中國科學(B輯), 2000, 30(2), 188-192.
  [6] J. L. Lu , X. H. Li*, H. P. Xiao, Q. Shi, Design, synthesi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 ladderlike complex constructed by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 J.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2010, 63(4): 617-621.
  [7] X.H. Li*, The valence hyper-Wiener index for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f chemical trees,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002, 357, 255-258.
  [8] Xinhua Li*, Maolin Hu, and Hongping Xiao, A Novel Definition of the Overall Hyper-Wiener Index for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J. Chem. Inf. Comput. Sci., 2004, 44, 508-514.
  [9] Xin-hua Li*, Zu-guang Li, Mao-lin Hu, A novel set of Wiener indices, Journal of Molecular Graphics and Modelling, 2003, 22, 161-172.
  [10] Xin-Hua Li*, Qian Shi, Mao-Lin Hu, Hong-Ping Xiao, A crossing double chain {[Cu(PZDC2] . 3(H2O). 2(ID ZC)}n(H2PZDC=2,3-pyrazinedicarboxylic acid, IDZC=imidazole cation),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4, 7, 912-914.

  主要項目及專利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871095]“具有單晶-單晶循環結構轉換功能的多孔配合物的設計、合成與貯氫行為研究”(2009.1- 2011.12,在研)。
  2.主持溫州市科技計劃項目[S20100005]“堿性蝕刻廢液的處理與綜合利用” (2010.09 - 2013.6,在研)。
  3.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Y404294] “氮雜環基低維度有機金屬磁性配位聚合物的分子自組裝”(2005.01-2006.12,已結題)。
  4.主持溫州市科技計劃項目[S2003A008] “凹版印刷廢液的處理與綜合利用”(2003.06 - 2005.6,已結題)。
  5.主持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0040336]“分子拓撲指數的理論研究及其在QSAR/QSPR中的應用”(2004.07- 2005.7,已結題)。
  6.主持浙江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科研基金“分子拓撲指數的理論研究及其應用”(2004.07 2007.07,已結題)。
  7.主持溫州市新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科研基金“全金屬原子芳香團簇的從頭算理論研究”(2002.07 - 2005.07,已結題)。
  8.授權發明專利一項,吡啶羧酸鉻的合成工藝(200810062931),李新華、趙亞娟。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溫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溫州大學考研分數線、溫州大學報錄比、溫州大學考研群、溫州大學學姐微信、溫州大學考研真題、溫州大學專業目錄、溫州大學排名、溫州大學保研、溫州大學公眾號、溫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溫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溫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溫州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enzhoudaxue/yanjiushengdaoshi_51662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