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1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簡介

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簡介 正文

石油工程學院始于1951年,是西安石油大學的主干院系。1995年將鉆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專業合并為石油工程專業,1999年創辦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010年創辦海洋油氣工程專業,2019年創辦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學院建成了一支“學術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干、團隊成員密切協作”的師資隊伍,形成了“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的優良作風,創建并發展了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的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適應石油工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各類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學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目前,學院共有專任教師113人,博士生導師7人,正高級職稱教師34人,副高級職稱教師27人,博士學位教師78人。同時學院擁有特聘教授2人(羅平亞院士、高德利院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1人,國家高層次引進人才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陜西省“三秦學者”崗位入選者1人,陜西省全職高層次人才入選者5人,陜西省短期高層次人才入選者5人,陜西省“優秀教師”2人,陜西省“教學名師”2人,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個人”2人。
學院現有1個省級特色優勢一級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1個學科聯合培養博士授權點(油氣田開發工程),1個陜西省“博士后創新基地”(石油與天然氣工程),5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井工程、油氣儲運工程、非常規油氣開發工程、海洋油氣工程),1個“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石油與天然氣工程),1個陜西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鉆(西安石油大學-長慶油田分公司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站),4個本科專業(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海洋油氣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學院擁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建)),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部低滲—特低滲透油田開發與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陜西省油氣田特種增產技術重點實驗室、CNPC油層改造重點實驗室—高能氣體壓裂理論與工藝研究室、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致密油氣藏復雜結構井鉆采技術研究實驗室、陜西省油氣田環境污染控制與儲層保護重點實驗室(聯建)、陜西陸相頁巖氣成藏與開發重點實驗室(聯建)),6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協同創新中心,CNPC石油鉆井信息應用技術中心、CNPC高能氣體壓裂工程技術中心、陜西省油氣鉆采與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建)、陜西省頁巖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建)、陜西省煤層氣開發與利用工程技術中心(聯建)),1個陜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實驗教學中心),1個陜西省陜北能源化工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按照突出特色,強化優勢,促進交叉、提高水平的思路,提升科研水平、構建創新平臺,加強科研管理、推進成果轉化,努力構建產、學、研、用結合的良好機制。以“復雜結構井鉆完井關鍵技術研究”、“常規油氣高效開發與利用技術研究”、“非常規油氣開發與儲層改造技術研究”、“儲層保護與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油氣集輸及安全技術研究”等為科研特色和優勢,積極服務長慶油田、延長油田等石油石化企業以及陜西地方經濟建設。2010年以來,學院科研到款總經費3.12億元,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油氣重大專項等縱向與橫向企業合作科學研究項目500余項,出版專著25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5000萬噸級特低滲透-致密油氣田勘探開發與重大理論技術創新”)、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鄂爾多斯盆地低滲透油氣田含油污水回用處理技術及工程應用”,“油氣煤鈾多種能源礦產同盆共存富集成藏理論與應用”),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5項(陜西省科技進步“油氣田作業安全管理與應急救援平臺建設及應用”、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技術發明獎“復雜地質條件鉆井液關鍵技術與工業化應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復雜結構井鉆井液關鍵技術與工業化應用”、陜西省科技進步“低(超低)滲油田高效增產改造和提高采收率技術與產業化示范”、陜西省科技進步“遠程鉆井網上會戰的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二等獎2項(陜西省科技進步“低滲透油藏清潔多段塞調剖調驅增產技術研究及應用”、陜西省科技進步“地質導向鉆井信息臨境模擬與協同決策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三等獎2項(陜西省科技進步“火燒油層燃燒狀態監測與干預調整技術及應用”、陜西省科技進步“多級強脈沖加載壓裂復合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地質導向鉆井信息臨境模擬與協同決策的關鍵技術及應用”)。
學院以本科教學為中心,認真貫徹“拓寬專業、加強基礎、提高能力、注重素質、辦出特色”的思路,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現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石油工程專業),1個國家“卓越工程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石油工程專業),1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石油工程專業),1個國家級實踐基地(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省級“名牌專業”(石油工程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石油工程專業、油氣儲運工程專業),3個省級“教學團隊”(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教學團隊、油氣流動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石油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油氣儲運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開放式石油工程專業‘卓越計劃’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門省級“精品課程”(油藏物理、鉆井工程、滲流力學),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石油工業概論,鉆井工程,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滲流力學),1門省級“雙語示范課程”(鉆井工程),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石油工程專業、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010年以來,先后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石油工程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行業劃轉院校特色專業來華留學生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建設一流石油特色滲流力學課程的探索與實踐”“石油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一等獎1項(“開放式石油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二等獎2項(“滲流力學省級精品課程系列教材建設與實踐”、“提升行業劃轉院校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教育服務體系研究與實踐”),陜西省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2項(《油氣儲運設施腐蝕與防護》、《油氣滲流力學》)。學院教師出版及參編教材13部,1套教材(《油氣滲流力學》共3部)入選“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學院現有本科生1502人,碩士研究生350人,博士研究生10人,國外留學生192人(本科生163人,研究生29人)。學院畢業生就業市場需求旺盛,連續五年石油工程專業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0%以上。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已成為石油行業的骨干力量,為石油工業和陜西省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學科引院、質量立院、人才強院、科研興院、和諧建院”的辦學思路指導下,學院各項工作取得蓬勃發展,學院工作先后被評為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陜西省教育系統“創佳評差”最佳單位、陜西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以及學校人才工作、科研工作、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學院的國內外合作與交流日益擴大,先后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華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長慶油田、延長油田等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石油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與俄羅斯烏法石油學院、莫斯科友誼大學、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校、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挪威RF-魯格蘭石油研究所等分別在高能氣體壓裂、油藏評價與管理、低滲油藏注氣開發和非常規油氣開發等方面建立了國際交流與合作關系;
展望未來,任重道遠,石油工程學院全體師生員工正滿懷信心地為建設研究型院系而不懈努力。
西安石油大學

添加西安石油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安石油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石油大學報錄比、西安石油大學考研群、西安石油大學學姐微信、西安石油大學考研真題、西安石油大學專業目錄、西安石油大學排名、西安石油大學保研、西安石油大學公眾號、西安石油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石油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石油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asydx/yjsy_33702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