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教育的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6-1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教育的培養方案

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教育的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教育的培養方案 正文

一、學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研究方向名稱 主要研究內容、特色與意義 研究生導師
(博導注明)
1 數學課程與教材 研究數學課程理論與實踐問題,特別關注數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中的前沿性問題,數學教材編寫、實驗與評價等。 宋乃慶(博導)
2 數學教學與評價 研究數學教學理論與實踐問題,特別關注數學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改革以及有效教學評價等。 李忠如
3 數學學習心理與測量 研究數學學習理論與實踐問題,特別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過程及其測量、認知障礙與歸因分析,數學學習策略等。 劉 靜
4 數學教師教育 研究數學教師培養的目標、途徑及方法。特別關注數學教師教學知識與實踐智慧的獲得、培養與發展等。 黃燕蘋
5 數學教育比較 研究中外數學課程與數學教學理論的特點、異同及其相互借鑒等問題等。 楊新榮
 
二、培養目標與學制及應修學分
培養目標(本表可不填政治標準):
 
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展,具有數學教育基本理論修養和本專業基礎知識,有獨立的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熟練使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數學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的專門研究人才。
 
 
 
 
學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2~5年,基本學習年限掌握在3年。
應修學分:    32學分
其中     必修 24 學分(含必修環節4學分)
選修 8 學分
 

三、課程設置(包括前沿講座、學術報告等)
類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開課學期 學時 學分 任課
教師
考核
方式
備 注
必修課 公共課 11000001001 第一外國語  1 90 3 外國語學院  考試  
1100000200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1 36 2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11000002003 自然辯證法概論 1 18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平臺課 11070101011 現代分析 1 54 3 學    院 考試  
11070101012 抽象代數 1 54 3 學    院 考試  
專業課 110701Z2012 數學教育研究方法導論 2 54 3 黃燕蘋 考試  
110701Z2013 數學教育概論 1 54 3 劉靜 考查  
110701Z2001 中外主文獻研讀 2 54 2 宋乃慶 考查  
選 
修 
110701Z2006 數學教育測量與評價 2 54 2 李忠如等 考查  
110701Z2009 數學課程改革與發展 2 54 2 宋乃慶等 考查  
110701Z2007 數學教育心理學 2 54 2 劉  靜等 考查  
110701Z2003 數學教材編寫與實驗 3 54 2 宋乃慶等 考查  
110701Z2004 數學教學典型案例分析 3 54 2 李忠如等 考查  
110701Z2002 解題原理與數學競賽 3 54 2 魏  林等 考查  
110701Z2011 中小學數學核心概念選講 3 54 2 黃燕蘋等 考查  
110701Z2008 數學教育專題研究 3 54 2 楊新榮等 考查  
110701Z2005 數學教育比較研究 3 54 2 楊新榮等 考查  
110701Z2010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哲學 3 54 2 肖  紅等 考查  
必修環節 學術活動(不少于5次), 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     2 提交學術報告手冊,導師簽字,學院核查
文獻閱讀綜述及論文開題報告 3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學院提交選題報告一份
中期考核 4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學院提交相關材料各一份
社會、教學和科研實踐活動(三選一)     2 導師審查簽字后向學院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
同等學力補修課程   初等數學     不計學分
  數學教育學     不計學分
  數學教育技術     不計學分
 
注:1.平臺課是指涵蓋本一級學科下所有二級學科或相近二級學科群共有的基礎性課程,可根據實際情況開設。
2.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者應在專業必修課備注欄內標明所屬二級學科。
3.必修環節在研究生畢業前必須完成,構成答辯的必備條件。
  

四、培養方式與方法
培養流程與要求,檢查與考核,質量監督等措施:
碩士生采取課程學習與論文并重的原則,用于學位論文研究時間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養計劃
第一學期內在導師或導師組的指導下制定“碩士生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報所在培養單位備案。
2.主文獻研讀
在開題報告前認真研讀本學科專業主文獻,填寫主文獻閱讀報告記錄,提交導師審核。
3.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環節。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時間放在第三學期或第四學期初,可與中期考核同時進行。培養單位根據研究生選題情況,按二級學科成立若干開題報告審查小組。審查小組由具有研究生培養經驗、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對論文選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難點,明確方向,以保證學位論文按時完成并達到預期結果。
4.學術活動
碩士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如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在學習期間(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須參加學術活動不得少于5次。應填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冊”,提交導師審查。
5.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碩士研究生可任選其中一項實踐。在完成實踐活動后應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提交導師審查簽字。
6.中期考核
根據本單位研究生規模和學科點現狀,按照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提出本單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初進行。
A、考核在培養單位統一組織領導下,由各專業負責實施,組成包括培養單位(學科)負責人、導師代表、班主任等在內的若干考核小組(每組成員3-5人)進行考核,同時較廣泛地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
B、業務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是否達到規定要求,通過課程學習反映出來的科研及思維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學生工作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
C、填寫“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評估表”,對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結論性意見。
D、經過中期考核的碩士研究生,按考核結果分3種流向:
a) 碩-博連讀:具體要求見學校相關文件規定。
b) 進入碩士論文階段:學習成績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論文為主要參照),可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繼續完成碩士學業。
c) 中止學業:個別成績較差,明顯表現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攻讀學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學業,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發給相應證書。
7.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及檢查(列出時間、具體組織形式等)
導師與導師組在二年級上學期確定其畢業論文的選題、研究的大體內容及相關文獻;二年級下學期每半月與學生交流,檢查其論文的進展,并促使學生能投稿一篇;三年級上學期同樣每半月與學生交流,完成論文的主要部分;三年級下學期開學的兩個月內完成畢業論文。
 
 
 

五、科研能力與水平及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證明其科研能力與水平的檢驗標志):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以第一作者或獨立地公開發表(第一署名單位為“西南大學”)1篇以上與學位論文有關的學術論文。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公開作一次學術報告,參加8次學術報告會。
 
 
 
 
 
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包括畢業條件、畢業論文等方面的要求):
畢業條件:
在學校規定年限內,按培養方案的規定完成課程學習、學分要求和必修環節,成績合格,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經審查合格者,準予畢業。
碩士研究生確因學業優秀,經本人申請,指導教師和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報研究生院批準,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在校時間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請提前畢業者,應當達到以下基本條件:
1.中期考核結論為優秀或在校期間被評為優秀研究生;
2.人文社會學科類在申請畢業答辯前公開發表屬于畢業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類學術論文,自然科學類在申請畢業答辯前公開發表屬于畢業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1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界定標準以學校最新發文公布為準。
畢業論文基本要求:
1. 對問題背景和選題來源闡述清楚,能反映作者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有較清晰掌握;
2. 研究方法和所得結論正確,無科學性錯誤,在問題提出或研究方法或所得結論等方面有一定的創新;
3. 結構清晰,邏輯嚴密,是一篇系統、完整、規范的學術論文;
4. 學術規范,無抄襲、剽竊等現象。
 
 
 
 
 
 

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學術水平、創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資格要求:
學術成果按照學校學位委員會有關規定執行。成果無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沒有發表有嚴重科學性錯誤的文章、著作和嚴重歪曲原作的譯作。
內容要求:
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對本學科發展或經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一般不應少于3萬字;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技術規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注明來源;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但不能把未對論文提供幫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謝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據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計)。
按學校要求,在《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協議書》上簽名,并附在學位論文首頁。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行。
 
 
 
 
 
 
 
 
 
七、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

著作或期刊的名稱(列出本學科的必讀書目和重點期刊,數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專業參考書可放入課程檔案中,按二級學科分別排列,不夠可另附頁) 作者或出版單位
1 弗賴登塔爾(H.Freudenthal)  《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 上海教育出版社,
2 喬治·波利亞(G.Polya)《怎樣解題》、《數學與猜想》、《數學的發現》 科學出版社等
3 皮亞杰(J.Piaget) 《發生認識論原理》 《發生認識論》 商務印書館
4 布魯納(J.S.Bruner)    《教育過程》 文化教育出版社
5 貝爾(F.H.Bell)       《中學數學的教與學》 教育科學出版社
6 豪森(G.Howson)等 《數學課程發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等
7 克魯捷茨基         《中小學生數學能力心理學》 上海教育出版社
8 格羅夫斯(Douglas A. Grouws) 《數學教學研究手冊》  
9 張奠宙,宋乃慶《數學教育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張奠宙,李士奇《數學教育研究前沿》(第一、二、三輯) 華東師大出版社
11 張奠宙   《中國數學雙基教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2 宋乃慶、朱德全《現代教育統計與測評技術》   西南師大出版社
13 顧泠沅   《尋找中間地帶》 上海教育出版社
14 羅增儒.《中學數學課例分析》 陜西師大出版社
15 林崇德.《學習與發展》 北京教育出版社
16 曹才翰,章建躍.《數學教育心理學》 北師大出版社
17 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  華東師大出版社
18 李士奇.《PME:數學教育心理學》 華東師大出版社
19 喻平.《數學教育心理學》 廣西教育出版社
20 劉電芝《學習策略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21 張慶林.《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 西南師大出版社
22 馬忠林.《數學教育史》 廣西教育出版社
23 鄭毓信.《數學教育學哲學》 四川教育出版社
24 黃顯華等《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 人民教育出版社
25 孔繁哲等《教科書研究方法與質量保障研究》 東北師大出版社
26 數學教育學報  
27 數學通報  
28 數學教學  
29 課程教材教法  
30 教育研究  
31 心理發展與教育  
     
     
     
     
     
     
     
其它說明:
 
 
本學科(一級學科)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所在學部(院、所、中心)意見: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學部分委員會驗收意見: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領導審核意見:
 
 
 
負責人(簽名):       校領導(簽名):
年  月  日
 
西南大學

添加西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大學報錄比、西南大學考研群、西南大學學姐微信、西南大學考研真題、西南大學專業目錄、西南大學排名、西南大學保研、西南大學公眾號、西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960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