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Add 內蒙古民族大學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資源下載: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內蒙古民族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內蒙古民族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內蒙古民族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2024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相關資訊,以下是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和招生簡章,在這里你可以了解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的專業和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報考要求。具體請下載附件,查看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點擊下載:2024年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2023年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2022年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內蒙古民族大學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坐落在西遼河文明核心區、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明珠”的通遼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建高校。
學校始建于1958年。196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2年獲批中藥學(蒙藥學)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開始培養博士研究生;2021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65年薪火相傳,65年風雨彌堅,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的綜合性大學,累計培養各類人才20余萬名,為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擁有霍林河、西拉木倫2個校區,占地面積952畝,校舍建筑面積41.5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6.4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47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81.8萬冊。
現有26個教學單位、7個教輔單位和1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開設本科專業80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3個,省部級重點和重點培育學科16個。
現有教職工1893人,其中專任教師1287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69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1人;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榮譽稱號7人;有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學部委員3名、“長江學者”3名、國家杰青1名。
學校堅持務實辦學、創新辦學、開放辦學、特色辦學,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專業1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4個,品牌專業18個;國家級一流課程9門,自治區級一流課程40門,自治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自治區課程思政示范課門;教育部“四新”項目9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臨床教學培訓師范中心1個,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1個,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自治區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1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自治區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53項,國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學成果獎12項。
現有省部級以上自然科學科研平臺30個,其中,國家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2個。有省部級以上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平臺21個,其中,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國家民委研究基地3個,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基地 1個。有省部級科技創新團隊15個。
步入新時代,學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四為服務”辦學要求,聚焦自治區“兩件大事”,秉承“博學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訓,堅持“強醫、興文、厚理、提農、精工”多科并舉、文理交融的學科專業發展定位,扎根北疆,面向全國,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區域一流、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熱忱歡迎全國廣大考生報考我校研究生!
一. 招生計劃
2024年我校擬招收碩士研究生894名(含“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4名),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67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7名。因教育部將在2024年初下達最終招生計劃,以上招生計劃僅供參考。
二. 報考條件
1.符合教育部《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3〕2號)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當年報考錄取文件要求;且符合我校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備注條件的具體要求者。
2. 2024年我校所有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同等學力人員包括專科學歷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
3.臨床醫學各學科專業學位只接收符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規定的西醫臨床醫學(含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專業五年一貫制全日制統招應屆或往屆本科畢業生。本科為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專業的,如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只能報考相同的二級學科專業,具體要求如下:
本科為全日制醫學影像學(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放射影像學(105123)專業學位研究生;
本科為全日制(五年制)醫學檢驗(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臨床檢驗診斷學(代碼105108)專業學位研究生;
本科為全日制眼視光醫學(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眼科學(代碼105116)專業學位研究生;
本科為全日制麻醉學(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麻醉學(代碼105118)專業學位研究生;
本科為全日制放射醫學(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放射影像學(代碼105123)
其他要求:
①已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人員不得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②已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資格但未獲得合格證書的考生,如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并最終錄取,所產生的規培資格沖突等一系列問題均由考生本人承擔。
③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必須是符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參照當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
④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在協議規定的服務期內(包括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期間),不得報考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學位研究生。
4. 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
5. 報考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報考)
6. 報考非全日制專業的考生須是在職定向就業人員,網報時報考類別選擇“定向就業”,定向單位必須填寫具體工作單位;復試時需提交《關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的聲明》和定向就業協議等證明材料。
7. 報考地處二區招生單位且畢業后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向就業的少數民族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或者工作單位和戶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業單位為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可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符合并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并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及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報考點對相關考生資格進行初審,我校在復試(含調劑)前進行復審。未按規定申報的,不享受相應照顧政策。少數民族考生身份以報考時查驗的身份證為準,復試時不得更改。少數民族地區以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為準。
8.符合《教育部關于印發<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教學〔2023〕2號)第六十二條規定條件并申請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未按規定申報的,不享受相應加分政策。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審核。
三. 學習(培養)方式
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根據國家招生政策和我校招生簡章自主報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年限內,全脫產在校學習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四. 學制(修業年限)
我校規定所有專業的研究生基本學制均為3年。
五. 學費標準及獎助政策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財政廳 教育廳 關于規范我區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內發改費字[2017]1436號)文件精神,我校研究生學費標準及獎助政策說明如下。
(一)學費標準
1.學術學位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
2.專業學位研究生,公共管理碩士每生每年18000元,中醫專業學位碩士、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每生每年12000元;其他專業每生每年10000元。
(二)研究生獎勵與資助政策
1.國家助學金 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范圍覆蓋招生計劃內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資助標準為每年8000元,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國家助學金。 2.國家獎學金、內蒙古自治區獎學金和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和內蒙古自治區獎學金用于獎勵學業成績特別優秀、科學研究成果顯著、社會公益活動表現突出的全日制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20000元,自治區獎學金標準為10000元;自治區設立全日制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獎勵標準為8000元,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獎學金。
3.研究生 “三助一輔”津貼 我校設立研究生助研、助管、助教和輔導員等“三助一輔”崗位,“三助一輔”津貼標準依據有關文件另行確定。
4.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
我校設有專項經費,支持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創新價值的研究課題,培養研究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六. 畢業就業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文件,我校根據社會需求自主確定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培養方式,根據培養要求分別制定培養方案,統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研究生畢業時,我校根據其修業年限、學業成績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相應的、注明學習方式的畢業證書;其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可以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證書。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22〕13號),2023年起不再發放《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我校積極改善培養模式,以市場為導向精細化培養研究生,大力開展研究生就業工作,形成學校、學院和導師三方合力,共同推進研究生就業。
七.辦學地點和住宿情況
內蒙古民族大學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研究生各培養專業辦學地點主要在我校的霍林河校區和西拉木倫校區。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規培基地設在臨床醫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通遼市)、內蒙古林業總院(牙克石市)、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呼倫貝爾市)、赤峰學院附屬醫院(赤峰市);中醫專業學位碩士規培基地設在臨床醫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通遼市)、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呼和浩特市)、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錫林浩特市)、呼倫貝爾市蒙醫醫院(呼倫貝爾市)。
學校主校區以及各研究生培養基地統一安排全日制研究生住宿。
八.注意事項
1.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我校2024年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備注中公布的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2.網報時請準確填寫所有信息,手機號碼不要隨意變更或者停用。
3.2024年我校“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只在公共管理碩士、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學科教學(語文)中招生且學習方式為非全日制,其他專業不招收該專項計劃考生。
4.報考類別為“定向就業”且定向單位是具體工作單位的考生,報考前須征得定向單位同意后方可報考,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的,我校不承擔責任。
5.符合國家規定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報系統“備用信息2”欄注明加分政策名稱和服務期滿年月。
6.其它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及自治區有關文件執行。
其他相關事宜請考生關注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院網站發布的信息。
招生單位代碼:10136
招生單位名稱:內蒙古民族大學
通訊地址: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霍林河大街西536號
郵政編碼 028043
聯系電話:0475-8313508

內蒙古民族大學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內蒙古民族師范學院、內蒙古蒙醫學院、哲里木畜牧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建高校,也是國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經過63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累計培養各類人才19萬余名,為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坐落在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明珠”的通遼市,擁有霍林河、西拉木倫2個校區,占地面積3314畝,校舍建筑面積41.5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5.39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14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79萬余冊。
學校設有23個教學單位、8個教輔單位、1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開設本科專業79個,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我校1998獲得碩士招生單位授權,2012年獲批中藥學(蒙藥學)博士特需項目招生授權,2022年獲得博士招生單位授權,現有中藥學(蒙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涵蓋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3個,分屬農業、中醫、公共管理、教育、體育、臨床醫學、中藥學、法律、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獸醫、藝術、護理13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24134人,其中普通本科學生21287人、普通專科學生202人、碩士研究生2500人、博士研究生24人、成人本專科生497人,留學生135人。學校現有教職工2020人,其中專任教師1286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67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48人。在教師隊伍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榮譽稱號6人;有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學校實施“柔性引進人才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學部委員3名、“長江學者”3名、國家杰青1名。我校現有博士生導師17人,碩士生導師634人。
學校堅持務實辦學、創新辦學、開放辦學、特色辦學理念,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專業1個,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項目專業6個;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1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1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39項,國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學成果獎12項。
學校現有省部級以上自然科學科研平臺26個;有省部級以上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平臺15個;有省部級科技創新團隊14個。“十二五”以來,獲批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4項;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66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4項、重點項目6項;獲省部級以上自然科學類獎勵3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1項、自治區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7項;獲得人文社科類獎勵110項,其中,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2項、二等獎29項、三等獎73項、國家民委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發明專利授權88項。有6個版本的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擴展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國首個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專業期刊。
學校是教育部確定的來華留學生漢語培訓基地,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及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單位,是內蒙古自治區“一級信譽等級涉外院校”。學校與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美國格林斯伯勒大學、日本上越教育大學、歐亞太平洋學術協會等35所國外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依托區位優勢,充分響應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蒙古國國立教育大學、俄羅斯布里亞特國立農業大學簽訂了博士教師聯合培養、本科生“2+2”、本碩人才“2+2+2”、“4+2”等合作辦學項目協議。
蒙醫藥是我校特色學科和優勢學科,蒙醫學、蒙藥學、蒙西醫結合臨床醫學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蒙西醫結合基礎醫學為國家民委重點學科。2015年蒙醫學專業獲批教育部“卓越醫生培養計劃”。2020年被評為蒙藥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2018年獲批國家發改委蒙藥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獲批國家藥監局中藥(蒙藥)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學校現有直屬附屬醫院1所,是國家三級甲等蒙醫綜合醫院,是全國唯一一家國家級重點蒙西醫結合醫院,也是國家執業醫師考試考點、國家首批蒙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臨床技能培訓示范基地,有衛生技術人員2125人,開放床位1530張。有非直屬附屬醫院4所。
近年來,學校獲得多項榮譽。2009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2012年被評為“全區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先進單位”,2017年被評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2014年附屬醫院和蒙醫藥學院分別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8年學校被評為教育部信息化試點高校優秀單位。2021年,學校以優秀等次通過自治區直屬高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評估驗收。
逐夢前行,再創輝煌。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根祖國北疆,深化綜合改革,推進內涵建設,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特色鮮明、區域一流、人民滿意的高水平大學。
熱忱歡迎全國廣大考生報考我校研究生!
一. 招生計劃
2023年我校擬招收碩士研究生878名(含“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4名),其中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269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486名,非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41名,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82名。因教育部將在2023年初下達最終招生計劃,以上招生計劃僅供參考。
二. 報考條件
1.符合教育部《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2〕3號)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當年報考錄取文件要求;且符合我校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備注條件的具體要求者。
2. 2023年我校所有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同等學力人員包括專科學歷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
3.臨床醫學各學科專業學位只接收符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規定的西醫臨床醫學(含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專業五年一貫制全日制統招應屆或往屆本科畢業生。本科為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專業的,如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只能報考相同的二級學科專業,具體要求如下:
本科為全日制醫學影像學(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放射影像學(105123)專業學位研究生;
本科為全日制(五年制)醫學檢驗(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臨床檢驗診斷學(代碼105108)專業學位研究生;
本科為全日制眼視光醫學(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眼科學(代碼105116)專業學位研究生;
本科為全日制麻醉學(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麻醉學(代碼105118)專業學位研究生;
本科為全日制放射醫學(醫學學位)專業的考生只能報考放射影像學(代碼105123)
其他要求:
①已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人員不得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②已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資格但未獲得合格證書的考生,如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并最終錄取,所產生的規培資格沖突等一系列問題均由考生本人承擔。
③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必須是符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參照當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
④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在協議規定的服務期內(包括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期間),不得報考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學位研究生。
4. 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5. 報考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本科畢業生,以及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報考)。
6. 報考非全日制專業的考生須是在職定向就業人員,網報時報考類別選擇“定向就業”,定向單位必須填寫具體工作單位;復試時需提交《關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的聲明》和定向就業協議等證明材料。
7. 報考地處二區招生單位且畢業后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向就業的少數民族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或者工作單位和戶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業單位為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可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符合并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并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及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報考點對相關考生資格進行初審,我校在復試(含調劑)前進行復審。少數民族考生身份以報考時查驗的身份證為準,復試時不得更改。少數民族地區以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為準。
三. 學習(培養)方式
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根據國家招生政策和我校招生簡章自主報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年限內,全脫產在校學習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四. 學制(修業年限)
我校規定所有專業的研究生基本學制均為3年。
五. 學費標準及獎助政策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財政廳 教育廳 關于規范我區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內發改費字[2017]1436號)文件精神,我校研究生學費標準及獎助政策說明如下。
(一)學費標準
1.學術學位研究生,每年8000元。
2.專業學位研究生,公共管理碩士每年18000元,中醫專業學位碩士、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每年12000元;其他專業每年10000元。
(二)研究生獎勵與資助政策
1.國家助學金 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范圍覆蓋招生計劃內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資助標準為每年8000元,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國家助學金。 2.國家獎學金、內蒙古自治區獎學金和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和內蒙古自治區獎學金用于獎勵學業成績特別優秀、科學研究成果顯著、社會公益活動表現突出的全日制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20000元,自治區獎學金標準為10000元;自治區設立全日制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獎勵標準為8000元,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獎學金。
3.研究生 “三助一輔”津貼 我校設立研究生助研、助管、助教和輔導員等“三助一輔”崗位,“三助一輔”津貼標準依據有關文件另行確定。
4.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
我校設有專項經費,支持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創新價值的研究課題,培養研究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六. 畢業就業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文件,我校根據社會需求自主確定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培養方式,根據培養要求分別制定培養方案,統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研究生畢業時,我校根據其修業年限、學業成績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相應的、注明學習方式的畢業證書;其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可以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證書。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22〕13號),2023年起不再發放《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我校積極改善培養模式,以市場為導向精細化培養研究生,大力開展研究生就業工作,形成學校、學院和導師三方合力,共同推進研究生就業。
七.辦學地點和住宿情況
內蒙古民族大學坐落在內蒙古通遼市,研究生各培養專業辦學地點主要在我校的霍林河校區和西拉木倫校區。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規培基地設在臨床(蒙)醫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通遼市)、第二臨床醫學院(牙克石林業總醫院、牙克石市)、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呼倫貝爾市)、內蒙古民族大學赤峰臨床醫院(赤峰學院附屬醫院、赤峰市);中醫專業學位碩士規培基地設在臨床(蒙)醫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通遼市)、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呼和浩特市)、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錫林浩特市)、呼倫貝爾市蒙醫醫院(呼倫貝爾市)。學校主校區以及各研究生培養基地統一安排全日制研究生住宿。
八.注意事項
1.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我校2023年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備注中公布的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2.網報時請準確填寫所有信息,手機號碼不要隨意變更或者停用。
3.2023年我校“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只在公共管理碩士、教育管理碩士和學科教學(思政)中招生且學習方式為非全日制,其他專業不招收該專項計劃考生。
4. 報考類別為“定向就業”且定向單位是具體工作單位的考生,報考前須征得定向單位同意后方可報考,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的,我校不承擔責任。
5.符合國家規定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報系統“備用信息2”欄注明加分政策名稱和服務期滿年月。
6.其它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及自治區有關文件執行。
其他相關事宜請考生關注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院網站發布的信息。
招生單位代碼:10136
招生單位名稱:內蒙古民族大學
通訊地址: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霍林河大街西536號
郵政編碼 028043
聯系電話:0475-8313508

添加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分數線、內蒙古民族大學報錄比、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群、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姐微信、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真題、內蒙古民族大學專業目錄、內蒙古民族大學排名、內蒙古民族大學保研、內蒙古民族大學公眾號、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2024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全文

90%的同學都瀏覽了: 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招生簡章 內蒙古民族大學聯系方式 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復試 內蒙古民族大學成績查詢 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專業 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報錄比 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分數線 內蒙古民族大學專業排名 內蒙古民族大學參考書目 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導師 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問題 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真題 內蒙古民族大學考研經驗

因為內蒙古民族大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一對一輔導培訓機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