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Add 浙江財經大學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浙江財經大學考研資源下載:浙江財經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浙江財經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浙江財經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浙江財經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2024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相關資訊,以下是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和招生簡章,在這里你可以了解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的專業和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報考要求。具體請下載附件,查看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點擊下載:2024年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2023年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2022年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附件【附件1:浙江財經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doc】
浙江財經大學坐落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體,經、管、文、法、理、工、藝、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87年獲準成立浙江財經學院,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2014年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下沙、文華、翠苑和長安4個校區,占地2300畝,總建筑面積57.06萬平方米(不包含下沙紫園生活區)。設置有17個學院,1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4個研究院。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在校普通全日制學生19000余人(不含獨立學院)。自建有諾貝爾經濟學獎文獻館、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文獻館、政府管制文獻館、浙財文庫、專業經典閱讀文庫5個特色庫。
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核心資源,不斷提高師資隊伍實力。在校教職工1700余人,專任教師1200余人,正高級職稱180余人,副高級職稱37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770余人。設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特級專家、省“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人選等省級以上人才150余人。另聘有10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確立了“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創業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大類人才培養為方向,實施專業準入準出制度,突出學生培養路徑的自主性,努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不斷拓展、優化學生修讀主專業和輔修專業的途徑。設有45個本科專業,其中2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4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7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63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部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高等教育類)教材,14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等國家級教材,70部省級重點教材、“十二五”優秀教材、“十三五”新形態教材,15個省級以上校外實驗、實踐教育基地,10個省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學校堅持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龍頭,大力加強學科和學位點建設。擁有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法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城鄉規劃學等1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稅務、會計、資產評估、審計、公共管理、金融、保險、工商管理、國際商務、法律、應用統計、漢語國際教育、翻譯、社會工作、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工程管理、藝術等1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應用經濟學為省優勢特色學科,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等2個學科為省A類一流學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等4個學科為省B類一流學科。
學校堅持把科研創新作為強校之路,不斷提高社會服務能力。擁有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新型重點專業智庫1個,省新型高校智庫3個,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創新團隊1個,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3個。先后有4位教師的獨著或合著成果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近年來,學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13項,承擔國家級科學研究項目437項、省部級科學研究項目1150余項,哲學社會科學類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數位居浙江省屬高校前列,眾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級以上領導的重要批示,為國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與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深入開展戰略合作,大力加強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累計獲得校友和社會捐贈1.8億元。
學校堅持把開放辦學作為橋梁紐帶,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33個國家和地區的137所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際關系,開展教師互派、學生互換、科研合作等國際交流,舉辦中加會計學本科教育項目、中美市場營銷本科教育項目、中英金融學本科教育項目以及中新應用金融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等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留學生數量逐年增長,先后有7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來校學習。擁有浙江省最早的ACCA、CGA考試中心,被認證為ACCA白金級認可教育機構。
浙江財經大學秉承“進德修業,與時偕行”的校訓,踐行“明德篤學,經邦濟世,崇實創新,勇立潮頭”的浙財精神,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10萬余名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被譽為浙江財稅干部的“黃埔軍校”、會計師的搖籃、金融家的沃土、企業家的殿堂。學校正在大力實施“黨建領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創新強校、文化榮校、校友名校”的發展戰略,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財經大學。
一、培養目標
培養富有開拓精神和學習能力,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通曉國際規則與地方經驗,兼備較強政策分析及執行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二、基本學制
學術學位專業為3年,專業學位專業為2.5年,其中“金融”、“保險”、“法律(非法學)”、和“法律(法學)”專業為3年。
三、招生專業及招生名額
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四、報考條件
(一)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二)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碼為125601]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4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三)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2.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以及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報考)。
(四)我校招收符合報考條件的“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招生專業僅限全日制專業碩士。
(五)原則上招生單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五、報名方式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招生單位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生源缺額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4.考生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2.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工作人員,根據核驗工作需要,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等,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4.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5.考生應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6.考生應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招生單位審查考生網上報考信息后,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發放準考證。 招生單位將在復試時對考生學歷證書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再次審查,對不符合教育部規定者,不予復試。對弄虛作假者,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六、初試
(一)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
(二)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
(三)地點:由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區)教育考試院確定。
(四)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七、復試
(一)時間、地點、科目、方式由我校確定,近三年我校復試分數線如下:
(二)為全面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擇優錄取,我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實行差額復試,具體辦法以學校研究生院網站2023年復試公告為準。
(三)復試環節各專業均需筆試一門專業課(詳見招生專業目錄)。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的統考考生(MPA、MBA、MEM專業除外),在復試時還需加試兩門大學本科主干課程(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八、體格檢查
考生根據復試的通知,到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體格檢查。
九、錄取
根據“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進行錄取。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十、收費及獎助政策
(一)收費政策
學校向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開辟“綠色通道”,確因家庭經濟困難而無法按時繳納學費的研究生,允許其通過“綠色通道”先辦理入學手續。
(二)獎助政策
研究生獎助體系的獎助對象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研究生。獎助主要內容包括:獎學金、助學金和榮譽稱號三類。
1.國家獎學金
主要用于獎勵學業成績特別優秀、科學研究成果顯著、社會公益活動表現突出、綜合素質優異的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獎勵標準為碩士研究生20000元/年。
2.學業獎學金
獎勵對象為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學校根據新生和高年級研究生的具體情況,確定相應的獎勵標準。MBA、MPA、MPAcc、MEM等非全日制專業研究生的學業獎學金辦法由所在學院另行制定并報學校備案。
3.專項獎學金
(1)勵學獎勵計劃
主要用于獎勵研究生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學科及創新創業競賽、學位論文評選中獲獎,考取博士研究生及赴國(境)外訪學等情況,獎勵標準與評定比例參照《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勵學獎勵計劃管理辦法》。
(2)社會獎學金
社會獎學金的具體名稱、獎勵額度、評審辦法等由設獎單位和我校協商決定,費用由設獎單位承擔。學校鼓勵各學院積極爭取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資助,設立院級研究生社會獎學金。
4.國家助學金
發放對象為所有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用于補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按照基本學制年限發放。補助標準為:每年6000元,按照10個月、600元/月發放。
5.“三助一輔”崗位助學金
學校設有“三助一輔”(助教、助研、助管和兼職輔導員)崗位。新生入學后,可根據自身情況和崗位要求,應聘“三助一輔”崗位,崗位津貼按照實際工作量計發。
6.助學貸款
符合條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貸款額度、辦理方式等以國家政策和主辦銀行的要求為準。學校開辟入學“綠色通道”,確保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順利入學。
7.困難補助
研究生困難補助包括特別困難補助和臨時困難補助。特別困難補助每學年審定一次,分為兩個等級,補助標準為一等2000元/人,二等1500元/人。臨時困難補助單次不超過5000元/人。
8.榮譽稱號
研究生榮譽稱號用于表彰在校期間綜合表現優異的研究生,包括三好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干部、優秀畢業研究生等。研究生榮譽稱號由學校發文并頒發證書,不發放獎金。
十一、就業
全日制碩士生畢業后,采取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學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薦。
近年來,雖受疫情影響,我校碩士研究生初次就業率仍穩定在95%以上,其中進入機關或事業單位的占11.59%,進入金融機構的占29.12%,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在省屬高校中領先。從就業區域看,杭州就業畢業生占40%,其余畢業生就業區域分布于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深圳等20多個省市,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
十二、其它
(一)若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有變化,按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執行。
(二)若學校相關政策有變化,按最新政策執行。
(三)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生,按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四)招收港、澳、臺人士和外國來華留學碩士生的具體辦法另訂。
(五)我校不提供專業課參考書目及歷年專業課試卷的郵購。
十三、聯系方式
(一)研究生院招生辦聯系方式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學源街18號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郵編:310018
電話:0571-86754635, 87557116
傳真:0571-86754626
電子郵箱:yjs@zufe.edu.cn
網址:http://gs.zufe.edu.cn/
(二)各學院聯系方式
2023年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2022年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浙江財經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學校概況
浙江財經大學坐落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體,經、管、文、法、理、工、藝、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87年獲準成立浙江財經學院,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2014年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下沙、文華、翠苑和長安4個校區,占地2300畝,總建筑面積57.06萬平方米(不包含下沙紫元生活區)。設置有17個學院,1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4個研究院,2所附屬幼兒園、2所附屬小學、1所附屬中學。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在校普通全日制學生20800余人(不含獨立學院)。自建有諾貝爾經濟學獎文獻館、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文獻館、政府管制文獻館、浙財文庫、專業經典閱讀文庫5個特色文庫。
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核心資源,不斷提高師資隊伍實力。在校教職工1800余人,專任教師1300余人,正高級職稱190余人,副高級職稱37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870余人。設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重點人才計劃人選、國家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特級專家、省“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人選等省級以上人才160余人。另聘有10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確立了“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創業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大類人才培養為方向,實施專業準入準出制度,突出學生培養路徑的自主性,努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不斷拓展、優化學生修讀主專業和輔修專業的途徑。設有45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國家特色專業,2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18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31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部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高等教育類)教材,7部省“十二五”優秀教材,44部省重點教材、21部省“十三五”新形態教材、31部省“十四五”“四新”重點教材,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8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1個省級以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省級以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4個省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學校堅持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龍頭,大力加強學科和學位點建設。擁有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法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城鄉規劃學等1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稅務、會計、資產評估、審計、公共管理、金融、保險、工商管理、國際商務、法律、應用統計、漢語國際教育、翻譯、社會工作、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工程管理、藝術等1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應用經濟學為省優勢特色學科,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學、公共管理學等4個學科為省A類一流學科,法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4個學科為省B類一流學科。
學校堅持把科研創新作為強校之路,不斷提高社會服務能力。擁有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新型重點專業智庫1個,省新型高校智庫3個,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1個,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3個。先后有4位教師的獨著或合著成果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近年來,學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17項,承擔國家級科學研究項目541項、省部級科學研究項目1450余項,哲學社會科學類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數位居浙江省屬高校前列,眾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級以上領導的重要批示,為國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與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深入開展戰略合作,大力加強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累計獲得校友和社會捐贈近2億元。
學校堅持把開放辦學作為橋梁紐帶,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34個國家和地區的144所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際關系,開展教師互派、學生互換、科研合作等國際交流,舉辦中加會計學本科教育項目、中美市場營銷本科教育項目、中英金融學本科教育項目以及中新應用金融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等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留學生數量逐年增長,先后有7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來校學習。擁有浙江省最早的ACCA、CGA考試中心,被認證為ACCA白金級認可教育機構。
浙江財經大學秉承“進德修業,與時偕行”的校訓,踐行“明德篤學,經邦濟世,崇實創新,勇立潮頭”的浙財精神,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20余萬名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被譽為浙江財稅干部的“黃埔軍校”、會計師的搖籃、金融家的沃土、企業家的殿堂。學校正在大力實施“黨建領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創新強校、文化榮校、校友名校”的發展戰略,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財經大學。
(數據截至2023年9月)
一、培養目標
培養富有開拓精神和學習能力,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通曉國際規則與地方經驗,兼備較強政策分析及執行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二、基本學制
學術學位專業為3年;專業學位專業為3年,其中應用統計、國際中文教育、英語筆譯、新聞與傳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專業為2.5年。
三、招生專業及招生名額
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四、報考條件
(一)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二)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 [代碼為125601]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4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三)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 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
2. 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報考)。
(四)我校招收符合報考條件的“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招生專業僅限全日制專業碩士。
(五)原則上招生單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五、報名方式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專業。
4.考生應按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如實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含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當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復試前須向招生單位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進行復核。
8.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要求:
1.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具體確認工作由相關報考點組織實施。
2.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有關補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六、初試
(一)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
(二)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三)地點:由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區)教育考試院確定。
(四)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七、復試
(一)時間、地點、科目、方式由我校確定,近三年我校復試分數線如下:
(二)為全面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擇優錄取,我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實行差額復試,具體辦法以學校研究生院網站2024年復試公告為準。
(三)復試環節各專業均需筆試一門專業課(詳見招生專業目錄)。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的統考考生(MPA、MBA、MEM專業除外),在復試時還需加試兩門大學本科主干課程(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八、體格檢查
考生根據復試的通知,到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體格檢查。
九、錄取
根據“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進行錄取。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十、收費及獎助政策
(一)收費政策
學校向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開辟“綠色通道”,確因家庭經濟困難而無法按時繳納學費的研究生,允許其通過“綠色通道”先辦理入學手續。
(二)獎助政策
研究生獎助體系的獎助對象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檔案轉入我校的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獎助主要內容包括:獎學金、助學金和榮譽稱號三類。
1. 國家獎學金
主要用于獎勵學業成績特別優秀、科學研究成果顯著、社會公益活動表現突出、綜合素質優異的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獎勵標準為碩士研究生20000元/年。
2. 學業獎學金
獎勵對象為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學校根據新生和高年級研究生的具體情況,確定相應的獎勵標準。MBA、MPA、MPAcc、MEM等非全日制專業研究生的學業獎學金辦法由所在學院另行制定并報學校備案。
(1)新生學業獎學金
新生學業獎學金主要根據學生的入學考試成績評定。獎勵標準與評定條件如下:
表一:新生學業獎學金獎勵標準
(2)學業獎學金(二、三年級)
二、三年級學業獎學金主要根據上一學年的綜合素質測評表現來評定。獎勵標準與評定比例如下:
表二:二、三年級學業獎學金獎勵標準
3. 專項獎學金
(1)勵學獎勵計劃
主要用于獎勵研究生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學科及創新創業競賽、學位論文評選中獲獎,考取博士研究生及赴國(境)外訪學等情況,獎勵標準與評定比例參照《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勵學獎勵計劃管理辦法》執行。
(2)社會獎學金
社會獎學金的具體名稱、獎勵額度、評審辦法等由設獎單位和我校協商決定,費用由設獎單位承擔。目前學校設有“浙農-陽光”獎學金、“泰隆之星”獎學金等社會獎學金。
4. 國家助學金
發放對象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納入國家研究生招生計劃的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用于補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按照基本學制年限發放。補助標準為:碩士研究生每年6000元,按照10個月,600元/月發放。
5.“三助一輔”崗位助學金
學校設有“三助一輔”(助教、助研、助管、兼職輔導員)崗位。新生入學后,可根據自身情況和崗位要求,應聘“三助一輔”崗位。崗位津貼根據碩士研究生助教、助研助學金500元/月、助管18元/小時、兼職輔導員600元/月的標準,按照實際工作量計發。符合崗位要求的研究生均可申請。
6. 助學貸款
符合條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貸款額度、辦理方式等以國家政策和主辦銀行的要求為準。學校開辟入學“綠色通道”,確保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順利入學。
7. 困難補助
研究生困難補助包括特別困難補助和臨時困難補助。特別困難補助每學年審定一次,分為兩個等級,補助標準為一等2000元/人,二等1500元/人。臨時困難補助單次不超過5000元/人。
8. 榮譽稱號
研究生榮譽稱號用于表彰在校期間綜合表現優異的研究生,包括三好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干部、優秀畢業研究生等。研究生榮譽稱號由學校發文并頒發證書,不發放獎金。
十一、就業
全日制碩士生畢業后,采取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學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薦。
近三年來,雖受疫情影響,我校碩士研究生初次就業率仍穩定在96%以上,其中進入機關或事業單位的占29.12%,進入金融機構的占28.02%,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在省屬高校中領先。從就業區域看,杭州就業畢業生占47.72%,其余畢業生就業區域分布于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深圳等20多個省市,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
十二、其它
(一)若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有變化,按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執行。
(二)若學校相關政策有變化,按最新政策執行。
(三)招收港、澳、臺人士和外國來華留學碩士生的具體辦法另訂。
(四)我校不提供專業課參考書目及歷年專業課試卷的郵購。
十三、聯系方式
(一)研究生院招生辦聯系方式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學源街18號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郵編:310018
電話:0571-86754635, 87557116
傳真:0571-86754626
電子郵箱:yjs@zufe.edu.cn
網址:http://gs.zufe.edu.cn/
(二)各學院聯系方式
附件【附件2:浙江財經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業務課參考書目.doc】浙江財經大學坐落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體,經、管、文、法、理、工、藝、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87年獲準成立浙江財經學院,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2014年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下沙、文華、翠苑和長安4個校區,占地2300畝,總建筑面積57.06萬平方米(不包含下沙紫元生活區)。設置有17個學院,1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4個研究院,2所附屬幼兒園、2所附屬小學、1所附屬中學。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在校普通全日制學生20800余人(不含獨立學院)。自建有諾貝爾經濟學獎文獻館、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文獻館、政府管制文獻館、浙財文庫、專業經典閱讀文庫5個特色文庫。
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核心資源,不斷提高師資隊伍實力。在校教職工1800余人,專任教師1300余人,正高級職稱190余人,副高級職稱37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870余人。設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重點人才計劃人選、國家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特級專家、省“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人選等省級以上人才160余人。另聘有10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確立了“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創業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大類人才培養為方向,實施專業準入準出制度,突出學生培養路徑的自主性,努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不斷拓展、優化學生修讀主專業和輔修專業的途徑。設有45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國家特色專業,2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18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31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部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高等教育類)教材,7部省“十二五”優秀教材,44部省重點教材、21部省“十三五”新形態教材、31部省“十四五”“四新”重點教材,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8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1個省級以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省級以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4個省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學校堅持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龍頭,大力加強學科和學位點建設。擁有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法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城鄉規劃學等1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稅務、會計、資產評估、審計、公共管理、金融、保險、工商管理、國際商務、法律、應用統計、漢語國際教育、翻譯、社會工作、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工程管理、藝術等1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應用經濟學為省優勢特色學科,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學、公共管理學等4個學科為省A類一流學科,法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4個學科為省B類一流學科。
學校堅持把科研創新作為強校之路,不斷提高社會服務能力。擁有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新型重點專業智庫1個,省新型高校智庫3個,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1個,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3個。先后有4位教師的獨著或合著成果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近年來,學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17項,承擔國家級科學研究項目541項、省部級科學研究項目1450余項,哲學社會科學類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數位居浙江省屬高校前列,眾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級以上領導的重要批示,為國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與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深入開展戰略合作,大力加強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累計獲得校友和社會捐贈近2億元。
學校堅持把開放辦學作為橋梁紐帶,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34個國家和地區的144所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際關系,開展教師互派、學生互換、科研合作等國際交流,舉辦中加會計學本科教育項目、中美市場營銷本科教育項目、中英金融學本科教育項目以及中新應用金融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等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留學生數量逐年增長,先后有7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來校學習。擁有浙江省最早的ACCA、CGA考試中心,被認證為ACCA白金級認可教育機構。
浙江財經大學秉承“進德修業,與時偕行”的校訓,踐行“明德篤學,經邦濟世,崇實創新,勇立潮頭”的浙財精神,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20余萬名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被譽為浙江財稅干部的“黃埔軍校”、會計師的搖籃、金融家的沃土、企業家的殿堂。學校正在大力實施“黨建領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創新強校、文化榮校、校友名校”的發展戰略,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財經大學。
(數據截至2023年9月)
一、培養目標
培養富有開拓精神和學習能力,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通曉國際規則與地方經驗,兼備較強政策分析及執行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二、基本學制
學術學位專業為3年;專業學位專業為3年,其中應用統計、國際中文教育、英語筆譯、新聞與傳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專業為2.5年。
三、招生專業及招生名額
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四、報考條件
(一)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二)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 [代碼為125601]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4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三)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 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
2. 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報考)。
(四)我校招收符合報考條件的“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招生專業僅限全日制專業碩士。
(五)原則上招生單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五、報名方式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專業。
4.考生應按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如實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含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當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復試前須向招生單位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進行復核。
8.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要求:
1.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具體確認工作由相關報考點組織實施。
2.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有關補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六、初試
(一)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
(二)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三)地點:由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區)教育考試院確定。
(四)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七、復試
(一)時間、地點、科目、方式由我校確定,近三年我校復試分數線如下:
年度 | 復試分數線 |
2021年 | 行政管理361分,會計學350分,審計220分,法律(非法學)342分,應用統計354分,其他國家A類線。 |
2022年 | 行政管理355分,社會保障369分,城市管理357分,會計學365分,資產評估376分,審計227分,管理科學與工程355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380分,翻譯學382分,其他國家A類線。 |
2023年 | 稅務359分,土地資源管理349分,城鄉規劃學331分,會計學346分,審計221分,金融碩士(金融學院)361分,電子信息335分,國際商務362分,法學理論362分,憲法學與行政法學336分,民商法學350分,經濟法學332分,國際法學327分,法律(非法學)329分,法律(法學)327分,社會工作387分,數理統計學333分,應用統計362分,大數據統計方法與應用306分,其他國家A類線。 |
(二)為全面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擇優錄取,我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實行差額復試,具體辦法以學校研究生院網站2024年復試公告為準。
(三)復試環節各專業均需筆試一門專業課(詳見招生專業目錄)。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的統考考生(MPA、MBA、MEM專業除外),在復試時還需加試兩門大學本科主干課程(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八、體格檢查
考生根據復試的通知,到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體格檢查。
九、錄取
根據“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進行錄取。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十、收費及獎助政策
(一)收費政策
學習方式 | 專業類別 | 收費標準 |
---|---|---|
全日制 |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 | 8000元/年 |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 10000元/年 | |
非全日制 | MBA(工商管理碩士) | 全程收費10.8萬元 |
MPA(公共管理碩士) | 全程收費7.5萬元 | |
MPAcc(會計碩士) | 全程收費11萬元 | |
MEM(工程管理碩士) | 全程收費6.5萬元 |
學校向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開辟“綠色通道”,確因家庭經濟困難而無法按時繳納學費的研究生,允許其通過“綠色通道”先辦理入學手續。
(二)獎助政策
研究生獎助體系的獎助對象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檔案轉入我校的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獎助主要內容包括:獎學金、助學金和榮譽稱號三類。
1. 國家獎學金
主要用于獎勵學業成績特別優秀、科學研究成果顯著、社會公益活動表現突出、綜合素質優異的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獎勵標準為碩士研究生20000元/年。
2. 學業獎學金
獎勵對象為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學校根據新生和高年級研究生的具體情況,確定相應的獎勵標準。MBA、MPA、MPAcc、MEM等非全日制專業研究生的學業獎學金辦法由所在學院另行制定并報學校備案。
(1)新生學業獎學金
新生學業獎學金主要根據學生的入學考試成績評定。獎勵標準與評定條件如下:
表一:新生學業獎學金獎勵標準
類別 | 等級 | 標準(元/年) | 獎勵條件 |
碩士研究生 | 一等獎 | 12000 | 免試推薦研究生;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初試成績高于國家復試分數線總分50分及以上,單科最低分超過相應分數線10分及以上,錄取總成績排名本專業前三的考生(以錄取時的排名為準)。 |
二等獎 | 8000 | 其他考生。 |
二、三年級學業獎學金主要根據上一學年的綜合素質測評表現來評定。獎勵標準與評定比例如下:
表二:二、三年級學業獎學金獎勵標準
類別 | 等級 | 標準(元/年) | 比例(%) |
碩士研究生 | 一等獎 | 12000 | 20 |
二等獎 | 8000 | 30 | |
三等獎 | 6000 | 50 |
(1)勵學獎勵計劃
主要用于獎勵研究生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學科及創新創業競賽、學位論文評選中獲獎,考取博士研究生及赴國(境)外訪學等情況,獎勵標準與評定比例參照《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勵學獎勵計劃管理辦法》執行。
(2)社會獎學金
社會獎學金的具體名稱、獎勵額度、評審辦法等由設獎單位和我校協商決定,費用由設獎單位承擔。目前學校設有“浙農-陽光”獎學金、“泰隆之星”獎學金等社會獎學金。
4. 國家助學金
發放對象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納入國家研究生招生計劃的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用于補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按照基本學制年限發放。補助標準為:碩士研究生每年6000元,按照10個月,600元/月發放。
5.“三助一輔”崗位助學金
學校設有“三助一輔”(助教、助研、助管、兼職輔導員)崗位。新生入學后,可根據自身情況和崗位要求,應聘“三助一輔”崗位。崗位津貼根據碩士研究生助教、助研助學金500元/月、助管18元/小時、兼職輔導員600元/月的標準,按照實際工作量計發。符合崗位要求的研究生均可申請。
6. 助學貸款
符合條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貸款額度、辦理方式等以國家政策和主辦銀行的要求為準。學校開辟入學“綠色通道”,確保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順利入學。
7. 困難補助
研究生困難補助包括特別困難補助和臨時困難補助。特別困難補助每學年審定一次,分為兩個等級,補助標準為一等2000元/人,二等1500元/人。臨時困難補助單次不超過5000元/人。
8. 榮譽稱號
研究生榮譽稱號用于表彰在校期間綜合表現優異的研究生,包括三好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干部、優秀畢業研究生等。研究生榮譽稱號由學校發文并頒發證書,不發放獎金。
十一、就業
全日制碩士生畢業后,采取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學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薦。
近三年來,雖受疫情影響,我校碩士研究生初次就業率仍穩定在96%以上,其中進入機關或事業單位的占29.12%,進入金融機構的占28.02%,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在省屬高校中領先。從就業區域看,杭州就業畢業生占47.72%,其余畢業生就業區域分布于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深圳等20多個省市,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
十二、其它
(一)若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有變化,按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執行。
(二)若學校相關政策有變化,按最新政策執行。
(三)招收港、澳、臺人士和外國來華留學碩士生的具體辦法另訂。
(四)我校不提供專業課參考書目及歷年專業課試卷的郵購。
十三、聯系方式
(一)研究生院招生辦聯系方式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學源街18號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郵編:310018
電話:0571-86754635, 87557116
傳真:0571-86754626
電子郵箱:yjs@zufe.edu.cn
網址:http://gs.zufe.edu.cn/
(二)各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0571-) |
財政稅務學院 | 朱老師 | 86735176 |
公共管理學院(MPA學院) | 郭老師(全日制) | 86735200 |
章老師(非全日制MEM) | 86732303 | |
王老師(非全日制MPA) | 88922732 | |
會計學院(MPAcc學院) | 郭老師(全日制) | 87557030 |
田老師(非全日制MPAcc) | 86735185 | |
金融學院 | 葉老師 | 86735861 |
工商管理學院(MBA學院) | 徐老師 | 86732653 |
周老師、金老師(非全日制MBA) | 88922789、88922888 | |
信息管理與人工智能學院 | 楊老師 | 87557123 |
經濟學院 | 陶老師 | 87557441 |
法學院 | 陳老師 | 86754658 |
外國語學院 | 王老師 | 87557425 |
數據科學學院 | 蔣老師 | 87557159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劉老師 | 87557435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黃老師 | 87557315 |
藝術學院 | 童老師 | 87557482 |
中國政府管制研究院 | 陳老師 | 86732579 |
中國金融研究院 | 凌老師 | 86735252 |
浙江財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浙江研究院 | 呂老師 | 89877507 |
附件【附件1:浙江財經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doc】
浙江財經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學校概況浙江財經大學坐落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體,經、管、文、法、理、工、藝、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87年獲準成立浙江財經學院,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2014年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下沙、文華、翠苑和長安4個校區,占地2300畝,總建筑面積57.06萬平方米(不包含下沙紫園生活區)。設置有17個學院,1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4個研究院。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在校普通全日制學生19000余人(不含獨立學院)。自建有諾貝爾經濟學獎文獻館、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文獻館、政府管制文獻館、浙財文庫、專業經典閱讀文庫5個特色庫。
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核心資源,不斷提高師資隊伍實力。在校教職工1700余人,專任教師1200余人,正高級職稱180余人,副高級職稱37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770余人。設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特級專家、省“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人選等省級以上人才150余人。另聘有10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確立了“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創業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大類人才培養為方向,實施專業準入準出制度,突出學生培養路徑的自主性,努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不斷拓展、優化學生修讀主專業和輔修專業的途徑。設有45個本科專業,其中2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4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7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63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部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高等教育類)教材,14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等國家級教材,70部省級重點教材、“十二五”優秀教材、“十三五”新形態教材,15個省級以上校外實驗、實踐教育基地,10個省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學校堅持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龍頭,大力加強學科和學位點建設。擁有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法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城鄉規劃學等1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稅務、會計、資產評估、審計、公共管理、金融、保險、工商管理、國際商務、法律、應用統計、漢語國際教育、翻譯、社會工作、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工程管理、藝術等1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應用經濟學為省優勢特色學科,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等2個學科為省A類一流學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等4個學科為省B類一流學科。
學校堅持把科研創新作為強校之路,不斷提高社會服務能力。擁有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新型重點專業智庫1個,省新型高校智庫3個,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創新團隊1個,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3個。先后有4位教師的獨著或合著成果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近年來,學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13項,承擔國家級科學研究項目437項、省部級科學研究項目1150余項,哲學社會科學類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數位居浙江省屬高校前列,眾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級以上領導的重要批示,為國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與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深入開展戰略合作,大力加強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累計獲得校友和社會捐贈1.8億元。
學校堅持把開放辦學作為橋梁紐帶,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33個國家和地區的137所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際關系,開展教師互派、學生互換、科研合作等國際交流,舉辦中加會計學本科教育項目、中美市場營銷本科教育項目、中英金融學本科教育項目以及中新應用金融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等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留學生數量逐年增長,先后有7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來校學習。擁有浙江省最早的ACCA、CGA考試中心,被認證為ACCA白金級認可教育機構。
浙江財經大學秉承“進德修業,與時偕行”的校訓,踐行“明德篤學,經邦濟世,崇實創新,勇立潮頭”的浙財精神,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10萬余名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被譽為浙江財稅干部的“黃埔軍校”、會計師的搖籃、金融家的沃土、企業家的殿堂。學校正在大力實施“黨建領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創新強校、文化榮校、校友名校”的發展戰略,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財經大學。
一、培養目標
培養富有開拓精神和學習能力,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通曉國際規則與地方經驗,兼備較強政策分析及執行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二、基本學制
學術學位專業為3年,專業學位專業為2.5年,其中“金融”、“保險”、“法律(非法學)”、和“法律(法學)”專業為3年。
三、招生專業及招生名額
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四、報考條件
(一)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二)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碼為125601]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4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三)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2.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以及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報考)。
(四)我校招收符合報考條件的“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招生專業僅限全日制專業碩士。
(五)原則上招生單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五、報名方式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招生單位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生源缺額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4.考生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2.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工作人員,根據核驗工作需要,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等,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4.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5.考生應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6.考生應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招生單位審查考生網上報考信息后,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發放準考證。 招生單位將在復試時對考生學歷證書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再次審查,對不符合教育部規定者,不予復試。對弄虛作假者,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六、初試
(一)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
(二)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
(三)地點:由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區)教育考試院確定。
(四)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七、復試
(一)時間、地點、科目、方式由我校確定,近三年我校復試分數線如下:
年度 | 復試分數線 |
2020年 | 稅務357分,行政管理350分,資產評估347分,審計203分,金融碩士(金融學院)358分,憲法學與行政法學354分,國際法學354分,應用概率統計329分,其他國家A類線。 |
2021年 | 行政管理361分,會計學350分,審計220分,法律(非法學)342分,應用統計354分,其他國家A類線。 |
2022年 | 行政管理355分,社會保障369分,城市管理357分,會計學365分,資產評估376分,審計227分,管理科學與工程355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380分,翻譯學382分,其他國家A類線。 |
(三)復試環節各專業均需筆試一門專業課(詳見招生專業目錄)。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的統考考生(MPA、MBA、MEM專業除外),在復試時還需加試兩門大學本科主干課程(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八、體格檢查
考生根據復試的通知,到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體格檢查。
九、錄取
根據“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進行錄取。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十、收費及獎助政策
(一)收費政策
學習方式 | 專業類別 | 收費標準 |
全日制 |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 | 8000元/年 |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 10000元/年 | |
非全日制 | MBA(工商管理碩士) | 全程收費10.8萬元(以物價部門批復為準) |
MPA(公共管理碩士) | 全程收費5.6萬元 | |
MPAcc(會計碩士) | 全程收費8萬元 | |
MEM(工程管理碩士) | 全程收費6.5萬元 |
(二)獎助政策
研究生獎助體系的獎助對象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研究生。獎助主要內容包括:獎學金、助學金和榮譽稱號三類。
1.國家獎學金
主要用于獎勵學業成績特別優秀、科學研究成果顯著、社會公益活動表現突出、綜合素質優異的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獎勵標準為碩士研究生20000元/年。
2.學業獎學金
獎勵對象為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學校根據新生和高年級研究生的具體情況,確定相應的獎勵標準。MBA、MPA、MPAcc、MEM等非全日制專業研究生的學業獎學金辦法由所在學院另行制定并報學校備案。
3.專項獎學金
(1)勵學獎勵計劃
主要用于獎勵研究生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學科及創新創業競賽、學位論文評選中獲獎,考取博士研究生及赴國(境)外訪學等情況,獎勵標準與評定比例參照《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勵學獎勵計劃管理辦法》。
(2)社會獎學金
社會獎學金的具體名稱、獎勵額度、評審辦法等由設獎單位和我校協商決定,費用由設獎單位承擔。學校鼓勵各學院積極爭取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資助,設立院級研究生社會獎學金。
4.國家助學金
發放對象為所有全脫產學習全日制研究生,用于補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按照基本學制年限發放。補助標準為:每年6000元,按照10個月、600元/月發放。
5.“三助一輔”崗位助學金
學校設有“三助一輔”(助教、助研、助管和兼職輔導員)崗位。新生入學后,可根據自身情況和崗位要求,應聘“三助一輔”崗位,崗位津貼按照實際工作量計發。
6.助學貸款
符合條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貸款額度、辦理方式等以國家政策和主辦銀行的要求為準。學校開辟入學“綠色通道”,確保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順利入學。
7.困難補助
研究生困難補助包括特別困難補助和臨時困難補助。特別困難補助每學年審定一次,分為兩個等級,補助標準為一等2000元/人,二等1500元/人。臨時困難補助單次不超過5000元/人。
8.榮譽稱號
研究生榮譽稱號用于表彰在校期間綜合表現優異的研究生,包括三好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干部、優秀畢業研究生等。研究生榮譽稱號由學校發文并頒發證書,不發放獎金。
十一、就業
全日制碩士生畢業后,采取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學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薦。
近年來,雖受疫情影響,我校碩士研究生初次就業率仍穩定在95%以上,其中進入機關或事業單位的占11.59%,進入金融機構的占29.12%,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在省屬高校中領先。從就業區域看,杭州就業畢業生占40%,其余畢業生就業區域分布于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深圳等20多個省市,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
十二、其它
(一)若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有變化,按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執行。
(二)若學校相關政策有變化,按最新政策執行。
(三)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生,按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四)招收港、澳、臺人士和外國來華留學碩士生的具體辦法另訂。
(五)我校不提供專業課參考書目及歷年專業課試卷的郵購。
十三、聯系方式
(一)研究生院招生辦聯系方式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學源街18號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郵編:310018
電話:0571-86754635, 87557116
傳真:0571-86754626
電子郵箱:yjs@zufe.edu.cn
網址:http://gs.zufe.edu.cn/
(二)各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0571-) |
財政稅務學院 | 朱老師 | 86735176 |
公共管理學院(MPA學院) | 郭老師(全日制) | 86735200 |
黃老師(非全日制MEM) | 86735210 | |
王老師(非全日制MPA) | 88922732 | |
會計學院(MPAcc學院) | 郭老師(全日制) | 87557030 |
田老師(非全日制MPAcc) | 86735185 | |
金融學院 | 葉老師 | 86735861 |
工商管理學院(MBA學院) | 徐老師 | 86732653 |
周老師、金老師(非全日制MBA) | 88922789、88922888 | |
信息管理與人工智能學院 | 楊老師 | 87557123 |
經濟學院 | 陶老師 | 87557441 |
法學院 | 陳老師 | 86754658 |
外國語學院 | 王老師 | 87557425 |
數據科學學院 | 蔣老師 | 87557159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劉老師 | 87557435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黃老師 | 87557315 |
藝術學院 | 童老師 | 87557482 |
中國政府管制研究院 | 陳老師 | 86732579 |
中國金融研究院 | 凌老師 | 86735252 |
浙江財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浙江研究院 | 呂老師 | 89877507 |
添加浙江財經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財經大學報錄比、浙江財經大學考研群、浙江財經大學學姐微信、浙江財經大學考研真題、浙江財經大學專業目錄、浙江財經大學排名、浙江財經大學保研、浙江財經大學公眾號、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財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2024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全文
90%的同學都瀏覽了: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院 浙江財經大學招生簡章 浙江財經大學聯系方式 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復試 浙江財經大學成績查詢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專業 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分數線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導師 浙江財經大學專業排名 浙江財經大學參考書目 浙江財經大學考研經驗 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報錄比 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問題 浙江財經大學考研真題
因為浙江財經大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一對一輔導培訓機會。
相關推薦
- 2024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 2024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 2024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
- 2024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專業目錄
- 2024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及招生人數
- 2024浙江財經大學考研科目
- 2024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有哪些專業
-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2024
-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參考書
-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及人數
-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復試
- 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浙江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2024
- 浙江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浙江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2024
- 2024浙江財經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2024中央戲劇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大連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北部灣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湖北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西南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湖北文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湖南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寧夏師范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甘肅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金陵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北京聯合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沈陽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南寧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聊城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川北醫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三峽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煙臺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西藏藏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遼寧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哈爾濱商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黑龍江東方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合肥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湖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寧波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哈爾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臨沂大學研究生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