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物理系院系簡介

發布時間:2016-03-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物理系
浙江大學物理系院系簡介

浙江大學物理系院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大學物理系院系簡介 正文


浙江大學物理系成立于1928年,王淦昌、束星北、顧功敘、胡寧、吳健雄、胡濟民、盧鶴鈸、程開甲、李政道、呂敏、賀賢土等物理學家先后在此工作和學習,創造了中國物理學歷史上的輝煌。199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在浙江大學創建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并親自擔任主任, 為物理系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1998年,教育部倡導在杭四所重點高校合并為新浙大,中國科學院賀賢土院士任理學院院長和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副主任,大大推動了物理系的發展,使物理系的科研教學全面走上了新臺階。

  浙大物理系現有教職工119人(其中教授51人),在校學生近630人,(其中本科生約350人,碩士生約120人,博士生約160人)。教師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賀賢土、唐孝威、王育竹),千人計劃學者2人(張富春、陳騮),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8人(李有泉、鄭波、許祝安、羅民興、劉熒、袁輝球、陳啟瑾、斯其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李有泉、鄭波、許祝安、羅民興、劉熒、王曉光、馮波),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和新世紀人才5人(李有泉、羅民興、陳慶虎、王曉光、趙道木),中科院百人計劃引進人才2人(吳惠楨,馬志為),以及二十多位活躍在各個研究領域、年齡在40歲左右的青年教授。此外,16位國際著名物理學家也加盟浙大,先后受聘為浙大物理系曹光彪講座教授或曹光彪特聘教授。如張富春(香港大學)、E W Plummer(美國科學院院士,橡樹嶺國家實驗室)、D.P. Landau(美國喬治亞大學)、陳騮(加州大學)、朱詩堯(香港浸會大學)、張首晟(斯坦福大學)、湯子康(香港科技大學)、來穎誠(亞歷桑那州立大學) 、 文小剛(麻省理工大學)等。他們有的與物理系教授長期合作,有的每年多次來訪舉辦講座,使物理系的研究課題始終保持在國際前沿。與此同時,一批優秀的海外年輕學者正在奔赴浙大,成為浙江大學物理系新的成員。

  浙大物理系的學科方向涵蓋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電子與無線電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其中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是國家重點學科,光學、等離子體是浙江省重點學科。浙大物理系具有物理學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并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浙大物理學科在2006年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名列全國高校物理學科排名第五。物理系下設五個研究實體: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凝聚態物理研究所、光學研究所、電子與無線電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學聚變理論與模擬中心。還設有學科會聚中心,如唐孝威院士組織的"交叉學科實驗室"和籌備成立的"量子科學與量子工程中心"等。2009年與美國Rice大學等國際單位合作成立了浙江大學國際量子物質合作中心。學科的發展和會聚緊緊圍繞國際科技的前沿領域、國家中長期科學發展規劃以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三個主題。浙大物理系設有大學物理實驗中心和大學物理教學中心,負責全校的物理教學和實驗。中心的實驗和教學設備先進,是教育部211工程和世界銀行貸款的建設重點。物理系還是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工科大學物理教學基地。在基地的建設過程中,"物理學與人類文明"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大學物理"被評為浙江省省級精品課程。

  近五年來,浙大物理系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80多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參與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6項。教育部跨世紀和新世紀人才基金3項,教育部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項,教育部優秀青年基金1項,國家量子調控重大專項和973項目(子項目負責人或學術骨干)9 項,863重大項目課題等項目12項,教育部創新團隊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0余項。年科研經費達到1000萬元。浙大物理系在物理學前沿學科領域取得了突出成果,李有泉教授等人關于SU(4)自旋軌道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獲得了200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吳惠楨等人關于ZnO基材料生長和p型摻雜方面的研究工作獲得了200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王紹民教授等人完成的真空激光自動監測大壩變形技術獲得了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它獲獎有教育部的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中國青年科技獎1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霍英東青年教師三等獎1項。浙大物理系教師已在《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B,C,D,E》、《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等物理學國際頂級刊物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羅民興教授關于標準模型精確檢驗和超對稱統一場論的工作單篇論文已被引用超過千次;許祝安教授關于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材料能斯特效應的實驗工作在《NATURE》發表,單篇引用次數已超過230次;鄭波教授關于非平衡態動力學的一組研究論文被引用1000余次,陳啟瑾教授關于強相互作用下費米冷原子氣體的熱力學相變的研究自2005年于《SCIENCE》上發表以來已被引用200多次。近五年浙大物理系教師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論文21篇,完成的單篇SCI論文引用次數超過50次的10余篇。此外,近三年來,物理系研究生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3人次,入選浙江省研究生優秀論文獎5人次,獲得竺可楨獎學金等各種高層次獎學金的研究生人數一直持續增長。

科研研究機構
浙江近代物理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
        粒子物理與場論          統計物理                 量子物理
        理論凝聚態物理-理論與模擬
凝聚態物理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
         超導物理          低溫物理         量子相變      表面科學
        納米材料          薄膜計算          軟物質
光學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
         冷原子物理與量子光學    激光物理及應用   光信息傳輸與處理
電子與無線電物理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
         半導體電子材料物理與器件     發光與顯示     生物信息物理
聚變理論與模擬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
         磁約束核聚變等離子體物理      慣性約束聚變等離子體物理
         空間等離子體物理和基礎等離子體物理
浙江大學

添加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大學報錄比、浙江大學考研群、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浙江大學考研真題、浙江大學專業目錄、浙江大學排名、浙江大學保研、浙江大學公眾號、浙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ejiangdaxue/yanjiushengyuan_3022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