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導師:郭冰茹

發布時間:2021-10-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導師:郭冰茹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導師:郭冰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導師:郭冰茹 正文


  姓名:郭冰茹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4年12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中文系  最后學歷:文學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20世紀小說史、社會性別研究、電影史

基本情況 

  1974年12月出生,199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0年在中山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2004年獲文學博士學位。
  研究興趣:20世紀小說史、社會性別研究、電影史

開設課程 

  本科基礎課程:20世紀中國文學史(當代部分)
  本科選修課程:女性小說專題研究,閱讀十七年
  碩士研究生選修課程:中國當代小說敘事研究

主要著作 

  1.《中國當代小說敘事演變史》(第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2.《革命敘事與現代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
  3.《十七年小說的敘事張力》,長沙:岳麓書社,2007
  4.譯著《革命加戀愛——20世紀中國小說史中的女性身體與主題重述》,上海:三聯書店,2009。
  5.《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

主要論文 

  期刊論文:
  《性別的消隱與呈現》,《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蕭紅小說話語方式的悖論性與超越性》,《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6
  《異邦的榮耀與尷尬》(筆談),《上海文學》,2011,5
  《傳統敘事資源的壓抑、激活與再造》,《文藝研究》,2011.4;《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8全文轉載。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in the Seventeen Years Period” Words and Their Stories?, Handbook of   Oriental Studies. Section four, volume 27, Brill: Leiden?Boston, 2011
  《論新時期女性主義批評的局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1,1
  《女性解放話語建構中的悖論》,《文藝理論研究》,2010,5
  《丁玲與中國當代文學的發生和轉型》,《文學評論》2010,4
  《“潛在寫作”的命名與當代文學研究空間的拓展》,《當代作家評論》2010,4
  《丁玲早期小說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6
  《方法與政治:新時期文學批評研究》,《當代作家評論》,2009.5——入選《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9年文學批評(選本)》,韓忠良、林建法主編,春風文藝出版社,2010.《“新家庭”想象與女性的性別認同》,《文學評論》,2009.3
  《女性主義理論中國化之反思》,《當代作家評論》,2008.6
  《革命敘事的轉換、揚棄與消解》,《當代作家評論》,2008.6
  《論祝勇的“新散文”創作》,《文藝爭鳴》,2008.4
  《革命加戀愛:政治與性別身份的互動》,(譯文)《當代作家評論》2007.5
  《日常的風景——論王安憶的文革敘述》,《當代作家評論》,2007.3;《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7全文轉載
  《陳翔鶴小說論》,《文學評論》,2007.1
  《尋找一種敘述方式——論莫言長篇小說對傳統敘述方式的創造性吸納》, 《當代作家評論》,2006.6
  《革命敘事中的愛情——〈三家巷〉中的愛情話語與時代語境》,《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6
  《論十七年小說的敘事張力》,《當代作家評論》,2006.5
  《十七年(1949-1966)中國大陸小說的敘事研究》,Social Science Research Journal(中文版)(美國),2005.2
  《〈暴風驟雨〉的敘事裂縫》,《長江學術》(第六輯),2004年5月
  《文本闡釋與時代錯位——從朱老忠形象談起》,《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專號),2003
  《文革后女性寫作的主題流變與書寫策略》,《思想文宗》(第八輯),2003年4月
  《當代文學批評的學院品格》,《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1

 

  會議論文:
  《“十七年”文學中的“個人話語”》,《十七年文學的人文闡釋與文化價值》,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4
  《個人話語的執著堅守者——陳翔鶴論》,《中山人文學術論叢》(第八輯),出版,2006年7月。
  《十七年小說的敘事分析》,《中山人文學術論叢》(第七輯),澳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其他研究成果 

  參與撰寫:
  程文超主編《新時期文學的敘述轉型與文學思潮》,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楊匡漢主編《中國當代文學》,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6。
  王堯《文學與歷史的雙重見證》,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參與編選:
  《樹葉上的陽光——中山大學學生文學作品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科研項目 

  1.十七年長篇小說的敘事張力,中大青年,2002—2004(已結項)
  2.中國當代小說的敘事演變,廣東省規劃,2004—2006(已結項,評定成績為“良好”)
  3.中國當代小說與傳統敘事資源,中大青年,2006—2008(已結項,項目編號0609053)
  4.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廣東歷史文化名人叢書》(廣東省委宣傳部),2008(已結項)5. 中國當代小說與敘事傳統,廣東省規劃(青年)(項目編號:08YJ-01)
  6.中國當代小說與本土敘事資源關系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編號:09CZW057)
  7.中國當代文學轉型研究——以革命敘事為中心,中山大學高?;緲I務費青年教師培育項目。(2010)

獲得獎勵 

  中山大學青年教師授課大賽二等獎,2008
  《方法與政治——新時期文學批評研究》獲“當代作家評論年度優秀論文獎”,2009
  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五批培養對象,2008
  第三屆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養對象,2010

學術交流 

  2010.1—2011.1 Visiting Scholar in Stanford University

  工作郵箱:guobingru@126.com
 

中山大學

添加中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山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山大學報錄比、中山大學考研群、中山大學學姐微信、中山大學考研真題、中山大學專業目錄、中山大學排名、中山大學保研、中山大學公眾號、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shandaxue/daoshi_47477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