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法學院導師:劉 誠

發布時間:2021-10-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山大學法學院導師:劉  誠

中山大學法學院導師:劉 誠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山大學法學院導師:劉 誠 正文


  姓名:劉誠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7年
  職稱:副教授  學院:法學院  最后學歷:法學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學歷背景

1995-1999年 法學學士(中南政法學院)
1999-2002年 法學碩士(武漢大學)
2002-2005年 法學博士(武漢大學)


講授課程

本科生:法理學、行政法學、立法學、文學中的法律
研究生:法理學、行政法學、外國行政法學、西方法理學


著 作

1.現代社會中的國家與公民,法律出版社,2006年。
2.走向法治──廣東法制建設三十年(合著),2008年。


學術論文和書評

1.論當代中國法治實施的路徑,《中州學刊》,2001年第5期。(第二作者)
2.日常生活與公共生活——以法國大革命期間民法的穩定性與憲法的變動性為例,《書屋》2002年第6期。
3.法治國家下的自由實踐,《人權研究》(第三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法律淵源的方法論思考,《江西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5期。(第二作者)
5. 論法律淵源——以法學方法和法律方法為視角,《法律科學》,2005年第2期。
6.盧梭的兩個世界——對盧梭國家觀和社會觀的一個初步解讀,《學術書評》(第二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
7. 為國家主義法制觀正名,《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
8.大國的共和之道——以美國立憲為例,《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六卷),2007年。
9.溝通與融合:中西法律思想之間的精神漫游——評任強《知識、信仰與超越:儒家禮法思想解讀》,《學術研究》,2008年第5期。


譯 作

1、編譯影印版法學基礎教材《法理學基礎》,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2、法官是說謊者嗎?——對德沃金《法律帝國》的維特根斯坦式批評,《法制與社會發展》,2005年第5期。(第二作者)


教材及其他

1、參編《依法治國方略實施問題研究》,撰寫第十章“依法治國的實施與依法行政”,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2、參編《網絡法研究》,撰寫第三章“網絡與當代憲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
3、參編《法理學》,撰寫第二十二章“法律監督”,第二十三章“法律解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
4、參編《新中國法制建設的回顧與反思》,撰寫“從刑法治理到刑法法治——1949年以來的中國刑事立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5、參編《西方憲法思想史》,撰寫“孟德斯鳩憲法思想”、“盧梭憲法思想”和“托克維爾憲法思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參編《司法權論——當代中國司法權運行的目標模式、方法與技巧》,撰寫第五章“司法權的創新”,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
7、參編《政治文明戰略化研究》,撰寫“政治文明法治化戰略選擇的目標定位”
8、參編《法理學》,撰寫法律與民主、法律與政治兩章,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獲 獎

1、2002年獲“國家‘十五’重點圖書”獎,2004年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獲獎項目為國家重點研究項目《依法治國方略實施問題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2、2004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八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獲獎圖書為《網絡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


主持/參與科研項目

1.主持項目:村民自治與婦女權益救濟,中山大學,2006年。
2.主持項目:文學中的法律,中山大學素質教育課程建設項目,2008年。
3.參與項目: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研究(98BFX001.),教育部,1998年。
4.參與項目:新中國法制建設的歷史回顧與反思(01JAZJD820002),教育部,2001年。.
5.參與項目:政治文明建設法治化戰略與對策研究,(04BFX001),教育部,2004年。
6.參與項目:當代中國司法權運作目標模式、方法與技巧研究(106232573),中國法學會,2004年。
7.參與項目:政治文明建設法治化戰略與對策研究(04BFX001),教育部,2004年。
8.參與項目:廣州市婦女權益保障實施條例,廣州市婦女聯合會,2005年。
9.參與項目:廣東改革開放30年叢書,廣東省,2007年。


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法學院
郵政編碼:510275
E-Mail:liuxiaoliu@163.com

中山大學

添加中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山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山大學報錄比、中山大學考研群、中山大學學姐微信、中山大學考研真題、中山大學專業目錄、中山大學排名、中山大學保研、中山大學公眾號、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shandaxue/daoshi_47507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