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碩導:邱揚

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碩導:邱揚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碩導:邱揚 正文
邱揚老師簡歷
職稱:博士 副教授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外大街19號 100875
電話:(010)58807455-1243 (010)58807657
傳真:(010)58806955
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專業特長與研究興趣
專業:地理學、生態學
整體框架:時空尺度—景觀格局—生態過程
土地利用:時空格局、驅動因子與尺度變異,土地持續利用評價與規劃
植物/植被:植物生理機制,植物種群時空結構與生態功能,植物群落時空結構與生態功能,植被時空格局與干擾狀況,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生態評價與景觀規劃
土壤/土地:多重尺度上土壤理化特征的時空分布格局(剖面、立地、坡面、集水區、小流域、區域),土壤保護與土地質量評價
水土流失:時空分布格局、影響因子與尺度變異,土壤侵蝕模型與預報,水土保持
遙感/GIS:分析研究的工具與平臺
教育簡歷與學位論文
1998.9—2001.7: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生態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邱揚. 2001.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地質量特征的時空變異及環境效應. 中國科學院博士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 248頁, 北京.
1991.9—1994.7:北京林業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生態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邱揚. 1994. 大興安嶺北部地區原始林自然火干擾狀況與植被格局. 北京林業大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 202頁, 北京.
1987.9—1991.7:北京林業大學林業系,林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邱揚. 1991. 華北地區松屬植物(油松、白皮松、華山松)針葉束水培育苗的試驗研究. 北京林業大學學士學位論文, 52頁, 北京.
工作經歷
2005.5—2005.6:比利時魯汶大學,自然地理學與生態學專業,合作研究
2002.7—今: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自然地理學與生態學專業,副教授
2001.7—2002.7:北京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系,自然地理學與生態學專業,講師
1996.7—1998.8:山西大學黃土高原研究,自然地理學與生態學專業,講師
1994.7-1996.7:山西大學黃土高原地理研究所,地理學專業,助教
教學經歷與教改項目
2007.1—2009.12: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基地,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專題主持人
2006.9—2101.8:植物地理學精品課程建設,北京師范大學教學改革項目,主持人
2003.9—2006.9:使用原版教材雙語教學(生態學),北京師范大學教學改革項目,主持人
2002.9—2004.9:植物地理學(第四版)修訂,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項目,參加人
2001.7—今(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植物地理學,生態學,植物與土壤野外實習,景觀生態學
1996.7—1998.7(山西大學黃土高原研究所):景觀生態學,植物生態學
1991.7—1994.7(北京林業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森林生態學,森林生態學野外實習
科研經歷與科研項目
2007.1—2011.12:中國主要水蝕區土壤侵蝕過程與調控研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973),專題主持人
2007.1—2011.12:村鎮退化土地生態恢復與防治關鍵技術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村鎮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參加人
2006.9—2010.8:黃土丘陵區生態退耕的空間分異與尺度變異,中比政府間合作項目
2006.1—2008.12:黃土丘陵區景觀格局與土壤養分流失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加人
2005.1—2007.12: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質量的空間變異與尺度變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參加人
2004.1—2006.12:土地整理與土地質量分析,國土資源部百人計劃資助項目,主要參加人
2003.1—2005.12:異質景觀中水土流失的空間尺度變異及其影響因子研究,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主持人
2003.1—2004.12:黃土丘陵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多尺度空間分異特征,中國科學院系統生態開放實驗室基金,主持人
2003.1—2004.12:中國西部土地質量指標體系研究,國土資源部重大項目專項,主持人
2003.1—2004.12:縣級土地資源評價研究,國土資源部重大項目專項,主持人
2002.1—2004.12:黃土丘陵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尺度變異研究,中國科學院開放基金,主持人
2002.1—2004.12:黃土丘陵溝壑區景觀格局演變與水土流失機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主要參加者
2002.1—2004.12: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國土資源部重大科技專項,主持人
2002.1—2003.12: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地質量的時空變異研究,北京師范大學青年基金,主持人
2002.1—2002.12: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分析,北京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系青年教師基金,主持人
2001.1—2003.12:黃土高原土地利用變化對區域生態系統的影響,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項目,主要參加人
2000.1—2002.12:異質景觀中非典源污染物空間擴散過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加人
2000.1—2004.12:長江上游土地利用變化與生物多樣性變化研究,國家科技部973重大項目,參加人
1999.1—2001.12:環渤海地區土地利用變化與持續利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參加人
1999.1—2001.12:山西省植被景觀格局變化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參加人
1998.1—2000.12:黃土高原土地持續利用的系統研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參加人
1998.1—2000.12:中國黃土高原土壤侵蝕模擬、土地評價、參與式水土保持規劃以及土地持續利用研究,歐洲聯盟國際合作項目,主要參加人
1997.1—2000.12:中國生態區劃研究,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項目,參加人
1997.1—1999.12:景觀破碎化與景觀穩定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加人
1996.1—1998.12:黃土丘陵溝壑區景觀格局對土壤侵蝕與養分遷移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參加人
1996.1—2000.12: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農業發展,國家科技部九五攻關項目,主要參加人
1996.1—1998.12:山西省森林植被的結構與功能,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主要參加人
1995.1—1997.12:山西省生物多樣性研究,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主要參加人
1992.1—1994.12:大興安嶺北部地區原始林火干擾狀況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專項基金,主要參加人
1991.1—1993.12:大興安嶺北部地區原始林興安落葉松年齡結構及其與火干擾關系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參加人
1990.1—1994.12:大興安嶺興安落葉松林采伐更新研究,內蒙古科技重大項目,參加人
專著、教材與論文
專著與教材
1 郭旭東, 邱揚, 劉世梁, 呂一河. 2007. 土地生態學綜述. 土地科學學科發展藍皮書: 2006年 (中國土地學會等編). 北京: 中國大地出版社. pp. 165-220.
2 武吉華, 張紳,江源, 康慕誼, 邱揚. 2004. 植物地理學(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82頁.
3 傅伯杰, 陳利頂, 邱揚, 王軍, 孟慶華. 2002. 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結構與生態過程. 北京: 商務印書館. 302頁.
4 邱揚,傅伯杰. 2001. 景觀生態學與土地持續利用. 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 (傅伯杰等編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pp. 269-309.
文章 (英文)
1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Liding, Chen Chen, Hu Baodong. 2005.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on runoff and soil nutrient losses in a gully catchment of the hilly areas: implications for erosion contro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15(4): 396-404.
2 Fu Bojie, Meng Qinghua, Qiu Yang, Zhao Wenwu, Zhang Qiuju and D.A. Davidson. 2004. Effect of land use on soil erosion and nitrogen loss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 15: 87-96.
3 Qiu Yang, Fu Bojie, Wang Jun, Chen Liding. 2003. Spatiotemporal predic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for an event-based hydrology model in a gully catch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Catena. 54(1-2): 173-196.
4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Liding. 2003.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and its patterns on soil properties in a small catch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5(2): 263-266.
5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Liding. 2003. Analysis on soil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Da Nangou catch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Catena. 54(1-2):17-30.
6 Fu Bojie, Wang Jun, Chen Liding, Qiu Yang. 2003. Influence of land use on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on a small catch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Catena. 54(1-2):197-214.
7 Meng Qinghua, Fu Bojie, Qiu Yang, Zhao Wenwu. 2002. Land use effects on soil erosion and phosphorus loss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Proceddings of 12th ISCO Conference, Process of Eros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 (Volume II).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8 Qiu Yang, Fu Bojie, Wang Jun, Chen Liding.2001.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in relation to topography and land use in hillslope catch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240(3-4):243-263.
9 Qiu Yang, Fu Bojie, Wang Jun, Chen Liding. 2001.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its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indices in a semi-arid gully catch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49: 723-750.
10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Liding. 2001. Soil nutrients variation in relation to land use and topography in gully catchment o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48: 537-550.
11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Liding. 2001.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oil moisture variability in space and time on Da Nangou catchment of loess plateau, China. Environmental Geology, 41: 113-120.
12 Chen Liding,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2001. Land-use change in a small catchment of Northern Loess Plateau,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 & Environment, 86(2): 163-172.
文章 (中文)
1 邱揚, 傅伯杰, 王軍,張希來, 孟慶華. 2007. 土壤水分時空變異及其與環境因子的時空關系. 生態學雜志. 26(1): 1-8.
2 邱揚, 李湛東, 張玉鈞, 徐化成, 于汝元,張希來. 2006. 大興安嶺北部地區原始林白樺種群世代結構的研究. 植物生態學報. 30(5): 753-762.
3 邱揚, 李湛東, 張玉鈞, 徐化成, 于汝元. 2006. 火干擾對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下層植物多樣性的影響. 生態學報. 26(9): 2863-2869.
4 王軍, 邱揚. 2005. 土地質量的空間變異與尺度效應研究進展. 地理科學進展, 24(4): 28-35.
5 郭旭東, 邱揚, 連鋼, 王靜. 2005. 基于"壓力-狀態-響應"框架的縣級土地質量評價指標研究. 地理科學. 25(5): 579-583.
6 邱揚, 傅伯杰, 王軍, 陳利頂. 2004.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蝕的時空變異及其影響因子. 生態學報. 24(9): 1871-1877.
7 邱揚, 傅伯杰. 2004. 異質景觀中水土流失的尺度變異及尺度轉換. 生態學報. 24(2): 330-337.
8 邱揚, 傅伯杰, 王軍, 陳利頂. 2004. 黃土高原小流域土壤養分的時空變異及其影響因子. 自然科學進展. 14(3): 294-299.
9 朱源,邱揚, 傅伯杰,張英. 2004. 河北壩上草原東溝植物群落生態梯度的數量分析. 應用生態學報. 15(5): 799-802.
10 郭旭東, 邱揚, 連鋼, 王靜, 張愛萍. 2004. 基于PSR框架針對土壤侵蝕小流域的土地質量評價. 生態學報. 24(9): 1884-1893.
11 李雙才,羅利芳,張科利,邱揚,劉宇. 2004. 黃土溝壑丘陵區退耕對土壤侵蝕影響的模擬研究. 水土保持學報. 18(1): 74-77.
12 邱揚, 傅伯杰, 王軍, 陳利頂. 2003.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時空分布及其與地形因子的關系. 自然資源學報. 18(1): 20-29.
13 邱揚, 李湛東, 張玉鈞, 徐化成, 于汝元. 2003. 大興安嶺北部地區興安落葉松種群世代結構的研究. 林業科學. 39(3): 15-22.
14 郭旭東,邱揚,連綱,劉康. 2003. 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質量指標體系研究進展與展望. 地理科學進展, 22(5): 479-489.
15 王軍, 傅伯杰,邱揚,陳利頂, 余莉. 2003. 黃土高原小流域土壤養分的空間分布格局-Kriging插值分析. 地理研究. 22(3): 373-379.
16 邱揚, 傅伯杰, 王勇. 2002. 土壤侵蝕時空變異及其與環境因子的時空關系. 水土保持學報. 16(1): 108-111.
17 邱揚, 傅伯杰, 王軍, 陳利頂. 2002.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質的空間變異. 地理學報. 57(5): 587-594.
18 傅伯杰,邱揚,王軍,陳利頂, 2002.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地理學報. 57(6): 717-722.
19 孟慶華, 傅伯杰,邱揚. 2002. 黃土丘陵溝壑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徑流及磷流失研究. 自然科學進展. 12(4): 393-397.
20 王軍, 傅伯杰,邱揚,陳利頂, 余莉. 2002. 黃土高原小流域土壤養分的空間異質性. 生態學報. 22(8): 1173-1178.
21 王軍, 傅伯杰,邱揚,陳利頂. 2002. 用空間內插法研究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時空分布特征. 自然科學進展. 12(4): 430-433.
22 邱揚, 傅伯杰, 王軍, 陳利頂. 2001.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間異質性及其形成機制. 應用生態學報. 12(5): 715-720.
23 邱揚, 傅伯杰, 王軍, 陳利頂. 2001.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間預測研究. 地理研究. 20(6): 739-751.
24 王軍, 傅伯杰,邱揚,陳利頂, 2001. 黃土丘陵區土地利用與土壤水分的時空關系. 自然資源學報. 16(6):521-524.
25 邱揚, 傅伯杰, 王軍, 陳利頂. 2000.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時空分異與環境關系的數量分析. 生態學報. 20(5): 741-747.
26 邱揚, 傅伯杰. 2000. 土地持續利用評價的景觀生態學基礎. 資源科學. 22(6): 1-8.
27 邱揚, 張金屯, 鄭鳳英. 2000. 景觀生態學的核心: 生態學系統的時空異質性. 生態學雜志. 19(2): 42-49.
28 邱揚, 張金屯. 2000. DCCA排序軸分類法及其在關帝山八水溝植物群落生態梯度分析中的應用. 生態學報, 20(2): 199-206.
29 王軍, 傅伯杰,邱揚,陳利頂, 2000.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時空變異特征-半變異函數. 地理學報. 55(4):428-437.
30 傅伯杰, 邱揚, 陳利頂. 2000. 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及應用.(中國地理學會自然地理專業委員會編),全球變化--區域響應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pp366-385.
31 傅伯杰,邱揚. 2000. 英國環境變化監測網絡簡介. 資源生態環境網絡研究動態. 11(3):1-4.
32 張金屯, 邱揚, 鄭鳳英. 2000. 景觀格局的數量研究方法. 山地學報, 18(4): 346-352.
33 張金屯, 邱揚, 鄭鳳英, 柴寶峰. 2000. 呂梁山嚴村低中山區植物群落演替分析.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 9(2): 34-39.
34 張金屯, 柴寶峰, 邱揚,陳廷貴. 2000. 呂梁山嚴村流域摞荒地植物群落演替中的物種多樣性變化. 生物多樣性, 8(4): 378-384.
35 邱揚, 張金屯. 1999. 關帝山八水溝天然植物群落時空梯度的數量分析.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5(2): 113-120.
36 邱揚, 張金屯, 柴寶峰, 鄭鳳英. 1999. 晉西油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與生產力的研究. 河南科學, 17(增): 72-76.
37 邱揚, 張金屯, 畢全喜. 1999. 山西省森林資源的現狀、評價及發展對策.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2(1): 91-96.
38 邱揚, 馬正巖, 張金屯. 1999. 山西森林資源的動態變化分析.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2(4): 387-392.
39 柴寶峰, 張金屯, 邱揚, 鄭鳳英. 1999. 晉西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物量與生產力的研究. 河南科學, 17(增): 68-71.
40 邱揚. 1998. 森林植被的自然火干擾. 生態學雜志, 17(1): 54-60.
41 邱揚, 李湛東, 于汝元. 1998. 白樺種群的穩定性與火干擾關系的研究. 植物研究, 18(3): 321-327.
42 邱揚, 張金屯. 1998. 地理信息系統(GIS)在景觀生態學研究中的作用. 環境與開發, 13(1): 1-4.
43 邱揚, 張金屯. 1997. 自然保護區學研究與景觀生態學基本理論. 農村生態環境, 13(1): 46-49.
44 邱揚, 杜建林, 王曉軍. 1997. 植被動態的格局與過程.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4): 440-451.
45 邱揚, 杜建林. 1997. 林木種群年齡結構研究在森林生態學中的應用.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 107-110.
46 邱揚, 李湛東, 徐化成. 1997. 興安落葉松種群的穩定性與火干擾關系的研究. 植物研究, 17(4): 441-446.
47 徐化成, 李湛東, 邱揚. 1997. 大興安嶺北部地區原始林火干擾歷史的研究. 生態學報, 17(4): 337-343.
獎勵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植物地理學(第四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2005
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北京師范大學,2004
第七屆勵耘獎學助學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獎,北京師范大學,2005
第七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中國地理學會,2003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教育部,2002
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中國科學院,2001
優秀研究生,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000
添加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師范大學報錄比、北京師范大學考研群、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北京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師范大學排名、北京師范大學保研、北京師范大學公眾號、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師范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beijingshifandaxue/daoshi_509962.html
推薦閱讀
-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導:宋素紅
姓名:宋素紅職稱: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新聞事業新聞傳播法律法規個人簡歷年,師從新聞史學泰斗、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方漢奇先生攻讀博士學位;年月至今,在北京師范大……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導:閆蘋
姓名:閆蘋職稱: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語文教學論、語文教材研究個人簡歷年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做語文教師;年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語文教學法教研室任助教、講師……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導:鄭國民
姓名:鄭國民職稱: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語文課程改革政策、中國語文教育發展史、中外語文課程與教學比較等方面個人簡歷年月北京師范大學畢業,獲博士學位,留校工作。哈佛大學訪問學……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導:劉淼
姓名:劉淼職稱: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教育心理學,語文教育學,語文學個人簡歷年參加工作,年到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執教至今。曾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晁福林
個人簡介晁福林,教授。年生,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年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先秦史。代表性論文:《從上博簡詩論看文王受命及孔子天道……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寧欣
個人簡介寧欣,女,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歷史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自年起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現為歷史學院)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任……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汝企和
個人簡介年生,江蘇蘇州人。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年本科畢業,年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后留于該系任教至今,現任歷史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歷史文獻教研……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何茲全
個人簡介何茲全,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生于年月,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史。代表性論文:《中古時代之中國佛教寺院》,《中國經濟》第卷第期,年。《魏晉時期莊園……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王子今
個人簡介王子今,年月生。年月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年月西北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長城學會理……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趙世瑜
個人簡介趙世瑜,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鄉土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出生于年月,文學(民俗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曹文柱
個人簡介曹文柱,男,年月生,漢族,北京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年畢業留校,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室任教至今……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王東平
個人簡介王東平,教授,歷史學博士。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理事,中國元史研究會會員。年生。至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學術研究。研究方向為中國北方民族史、西域史、中國……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張榮強
個人簡介張榮強,男,年生,河北藁城人。至年,師奉胡如雷教授學習隋唐史,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年在武漢大學三至九世紀研究所,攻讀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獲博士學位。年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倪玉平
個人簡介倪玉平,年生于湖北漢川,年、年和年,先后畢業于蘭州大學、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學歷史系,相繼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其中博士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陳琳國
個人簡介陳琳國,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生于年月,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史、民族史。代表性論文:《庶族、素族和寒門》,《中國史研究》,年月。《論魏晉南北朝都……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王培華
個人簡介王培華,女,漢族。山東省文登市人。歷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古代史中心成員。專門史(中國社會史與環境史方向)、歷史文獻學專業碩士生指導教師、歷史文獻學博士生……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張升
個人簡介張升,男,年月出生,廣東陽春市人,文學學士、歷史學碩士,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歷史文獻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明清史。已出版專著二……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李梅田
個人簡介李梅田,副教授、歷史學博士。、年就讀于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先后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年月起至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主講《考古學通論》、《漢唐考古》等課程,兼任北師……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王開璽
個人簡介王開璽,教授,博士生導師。年生,碩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晚清政治史。代表性論文:《關于王韜上書太平天國之我見兼與楊其民同志商榷》,《近代史研究》,年第期。《清統治集……
日期:11-02 閱讀量:20 -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導:張皓
個人簡介張皓,教授,中國現代史教研室主任。博士學位,出生于年月,土家族。致力于中國現代政治史的研究。代表性論文:《論國民黨新軍閥的內部矛盾對紅軍戰略轉移的影響》,載《中共黨……
日期:11-02 閱讀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