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3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簡介

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簡介 正文

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始建于1954年的地理專業,1957年建立地理系,2001年7月正式更名為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下設地理系、旅游系、地理信息系、遙感科學與技術系、環境系,擁有9個地學類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2016年, 獲批國家外專局-教育部“地球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化示范學院”。2017年,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數學學科群,地理信息系統專業首批入選北京市一流專業。在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第4輪)中,地理學評估結果為B+(在全國位于前10%-20%之間)。
  學院現有在編教師97人,其中北京市特聘教授3人,博士生導師26人,碩士生導師64人,正副教授72人。2001年,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研究員,名譽院長。團隊成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UNESCO Chair and Co-chair in Hydroinformatics for Ecohydrology、“萬人計劃”、“國家杰青”、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理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學者等; 13位中青年教師入選“北京卓青計劃”、“北京長城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等;多位教授在UNESCO、歐洲空間局ESA、國際水協會、國家減災委等國內外重要的學術組織及科學計劃中擔任專家。2013年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學院現有4個本科專業,分別為地理科學(師范)、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科學、遙感信息與技術,在讀本科生共474人。學院以開設野外課程實踐、師范教學實踐、社會專業實踐為專業特色。2007年,“地理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首批入選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6年,“城市環境過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入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擁有國家精品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國家特色專業—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地理學教學團隊;2008年,“地理學實驗教學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實踐”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擁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地理學博士后流動站;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3個博士點以及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與工程、旅游管理、水利工程(專業學位)、測繪工程(專業學位)、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環境工程(專業學位)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在讀博士生88人、學術型碩士346人、專業學位碩士121人、教育碩士16人。博士論文曾獲國家百篇優博提名獎,在讀博士生研究成果被SCIENCE LETTER報道。
  建有9個地學類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教育部三維信息獲取與應用重點實驗室”(2003)、“教育部空間信息技術應用工程研究中心”(2007)、“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環境生態過程分中心”(2005)、資源環境與GIS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001)、災害評估與風險防范民政部重點實驗室(2009)、城市環境過程與數字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10)、水資源安全北京實驗室(2014)、北京成像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對地觀測遙感成像分中心(2015)、地面沉降機理與防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8)。學院在“三維空間信息獲取、處理與表達”、“地下水-地面沉降遙感與機理”、“城市環境過程立體監測與數字模擬”、“區域環境演化和生態環境調控”、“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
  近五年,主持和參加國家863項目、973項目、科技支撐項目等8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6項,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4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優秀獎1項。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救災應急工作中,出色完成國家減災中心、國家遙感中心交付的遙感災情監測任務,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
  國際合作方面,2016年獲批國際化示范學院。與UNESCO、ESA、美國USGS、俄羅斯工程院等緊密合作。2005年以來,主持中國科技部與ESA在遙感領域的最大合作項目 —“龍計劃”的課題,承辦ESA與科技部的“陸地遙感培訓”;2009年,ImageInfo被UNESCO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與管理部選用,做為其開展全球水資源科學管理和教育培訓平臺軟件;2013年以來,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荷蘭特文特大學ITC、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學院合作,開展本科生、研究生雙學位聯合培養;2014年以來,地理信息科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理學三個本科專業入選北京市外培計劃。目前,已有51名本科生、研究生參加國內外聯合培養項目。
  辦學六十多年來,學院培養各級各類人才7000余人,分布在首都的各條戰線上,成為各行業的骨干。2009年、2017年學院兩次獲得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面向社會需求,學院將不斷提升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能力與水平,發展優勢學科,創建新興學科,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努力創建特色鮮明的一流學科與專業群。
首都師范大學

添加首都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首都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首都師范大學報錄比、首都師范大學考研群、首都師范大學學姐微信、首都師范大學考研真題、首都師范大學專業目錄、首都師范大學排名、首都師范大學保研、首都師范大學公眾號、首都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首都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首都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cnu/yanjiushengyuan_30742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