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13 16:01: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電子科技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電子科技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電子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電子科技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電子科技大學官網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電子科技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電子科技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電子科技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電子科技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電子科技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電子科技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電子科技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電子科技大學專業排名]
[電子科技大學考研群]
[電子科技大學考研難嗎] [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官網: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簡介: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成立于2018年1月,根據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要求和學校推進“新的辦學結構改革”的統一部署,在原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的基礎上,整合校內電氣工程學科教學和科研力量,由原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和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組建而成。
經過50余年的發展,學院學科特色鮮明,專業優勢突出,下設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工業工程系。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權點、“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機械”工程博士、工程碩士授權點。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工業工程”、“機器人工程”5個本科專業,以及深圳市大疆創新有限公司聯合開設的機器人特色實驗班、“互聯網+”智慧能源復合型精英人才培養計劃。自1964年以來,學院培養的人才供不應求,已為社會輸送本科生10000余名,研究生3000余名。
目前擁有“機電與控制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程訓練”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新能源與智能電網”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研究所、智能感知與控制研究所、智能設計與仿真研究所、可靠性與設備健康管理研究所以及智慧電力與能源研究所等5個研究所;建有四川智能服務機器人2011協同創新中心、四川省智能服務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安全生產智能服務機器人工程實驗室、四川省電力系統廣域測量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校級系統可靠性與安全性、機器人特色研究中心、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智能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等一批教學和科研機構。
學院以智能制造、機器人、新能源與智能電網作為主攻領域,在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先進制造技術、機器人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方向具有較好的科研基礎,體現出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的特色;在電力系統建模與優化、廣域測量與測試裝備研發、大電網穩定分析等方向具有豐富的科研與工程經驗。在先進制造裝備與控制、機器人技術、可靠性工程、智能機電系統集成和智能電網與能源互聯網等方面已經形成穩定的研究方向。
學院已與美國密歇根大學、羅格斯大學、馬里蘭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德克薩斯大學、田納西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德國亞森工業大學、卡爾斯魯厄應用科技大學、法國巴黎中央理工-高等電力學院、南特中央理工大學等國外多所大學建立合作關系。與美國Intel、德國西門子、日本SMC、法國達索、國家電網等世界500強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和技術中心,與中電集團、中航工業等多家研究院所和骨干企業開展了密切的產學研項目合作。
在“互聯網+”、工業4.0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歷史機遇面前,按照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目標與要求,學院將積極謀劃,聚心協力,不斷創新進取,堅定不移地推動學院內涵式發展,為建設國際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和面向制造業的精英人才培養而努力奮斗!為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國家重大工程和國防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西區)西源大道2006號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主樓C1區 郵編:611731
聯系電話:028-61830229
傳真號碼:028-61830227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發展歷程:
1964年6月,建立電子機械系,(七系),下設無線電設備結構與工藝、電真空機械設備專業。
1970年,電子機械系由學校實習工廠托管。
1972年11月,改稱無線電機械工程系,(四系);恢復無線電專用機械設備設計和無線電設備結構設計與工藝專業。
1971年-1976年,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2年,恢復無線電專用機械設備設計和無線電設備結構設計與工藝專業。
1977年,設置自動控制專業。
1979年,招收電子機械專業碩士研究生,下設7個研究方向。
1984年,設置電子專用機械設備專業,并更名為電子精密機械專業,原無線電設備結構設計與工藝調整為電子設備結構設計。
1985年,新增工業與民用建筑專科專業。
1986年,自動控制專業調整到自動化系(十四系)。
1988年,增設電氣技術專科專業,該專業與1992年轉為本科專業。
1992年,經國家教委審批,電氣技術專科專業轉為本科專業。
1992年,設置機電一體化工程和機械制造工藝兩個專科專業。
1994年,電子精密機械和電子設備結構設計兩個專業合并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2000年,機械電子工程被評為信息產業部重點學科。
2000年,增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精密儀器及機械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2001年,原電子機械系的基礎上成立機械電子工程學院,下設機械工程系、電力電子系、工業工程系。
2002年,成立工程訓練基地。
2003年,獲準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005年,“機械設計及理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科榮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新增機械設計及理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兩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2008年,機械工程被評為四川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2008年,建設電力系統廣域測量與控制重點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為學院第一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平臺。
2009年,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11年,機械工程被批準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與自動化工程學院聯合申請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從而建成精密儀器及機械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1年,電氣工程獲準成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1年6月,成立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下設智能電網系、能源材料系。
2011年,設立碩士學位點7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3個博士學位點(控制科學與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二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1年,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開始招生。
2012年,一級學科電氣工程開始招收研究生。
2013年,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首批招生。
2013年,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和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獲批“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
2013年增加1個博士學位點: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減少1個博士學位點: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二級學科)。
2013年,形成以“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為主導,“控制工程”“材料工程”為從屬的學科分布格局。
2014年,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2018年1月,根據學校“雙一流”建設要求,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服務效能,整合校內學科力量,成立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添加電子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電子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電子科技大學報錄比、電子科技大學考研群、電子科技大學學姐微信、電子科技大學考研真題、電子科技大學專業目錄、電子科技大學排名、電子科技大學保研、電子科技大學公眾號、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電子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