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導師:康志新

發布時間:2021-10-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導師:康志新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導師:康志新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導師:康志新 正文


  姓名:康志新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最后學歷: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制備、成形及計算機應用:金屬材料表面功能化與高性能化,納米功能薄膜,高性能鎂合金

  康志新,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致公黨。任教于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金屬新材料制備與成形重點實驗室,擔任廣東省金屬新材料制備與成形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康志新教授于1979年9月入學西安交通大學、1983年7月和1986年5月分別獲西安交通大學焊接專業工學學士和工學碩士學位,并留校在焊接研究所任助教,1988年12月任講師。1996年3月至1997年2月公派日本國立大阪大學接合科學研究所(JWRI)任訪問學者。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為日本國立巖手大學工學部客座研究員。1998年4月至2001年3月為巖手大學材料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任巖手大學工學部文部科學教官、助理教授。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任日本SR開發有限公司主任研究員。2003年5月作為學校引進人才回國繼續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

  主要從事金屬材料表面多功能化與高性能化、納米功能薄膜、高性能鎂合金、腐蝕與防護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在研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研)和自由申請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廣東省科技攻關計劃、廣州市科技支撐計劃(在研)等國家、省部級科學研究項目11項。在日本工作與學習期間,主持了日本經濟產業省“創造技術研究開發事業”重點項目1項;作為主要人員,參加的重大基礎研究和重點項目有:日本文部科學省特定領域研究項目1項、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基礎研究項目2項、日本經濟產業省項目1項、日本科學技術振興事業團(JST)項目1項、日本原科學技術廳項目1項等。

  在《Thin Solid Films》、《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Electrochimica Acta》、《金屬學報》、《物理化學學報》、《材料研究學報》、《Polymer Journal》、《Heteroatom Chemistry》、《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摩擦學學報》、《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中國有色金屬學報》、《功能材料》、《焊接學報》、《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鋳造工學》(日本)等國內外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SCI收錄20篇、EI收錄36篇(次)、ISTP收錄13篇(次);國際學術會議特邀報告8次。申請發明專利12件(4件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件(已授權)。

  發表的多篇論文被他引多次(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Materials Letters, Corrosion Science,Applied Surface Science, Wear,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Vacu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Polyhedr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Molecules, 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and Advanced Materials, Corros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Journal of Rare Earth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軽金屬(日本),塑性工程學報,功能材料,北京科技大學學報,材料工程,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等等)。

  是《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Applied Surface Science》、《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金屬學報》、《材料研究學報》、《摩擦學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Journal of Surface Engineered Materials and Advanced Technology》、《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Organometallic Polymers and Material》、《中國有色金屬學報》、《重慶大學學報》、《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等學術期刊和相關國際會議學術論文的審稿人。

  擔任《Journal of Surface Engineered Materials and Advanced Technology》和《材料科學》編委;分別擔任Pan-Yellow Sea Ri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gnesium Alloys系列國際學術會議的國際指導委員會委員、組織委員會委員和秘書長。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二等獎、日本高溫學會技術獎勵賞、陜西省原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等科技獎勵5項。

  講授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課程四門(現代材料加工原理、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進展、金屬材料加工先進技術、功能高分子薄膜及制備技術)和本科生課程兩門(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電產品市場營銷學)。獲校教學優秀二等獎、中集獎教金等教學獎勵4項。已指導的研究生中,2名連續獲首屆(2009年)和第二屆(2010年)“廣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名獲廣東省“南粵優秀研究生”、1名獲校首屆研究生十大“學術之星”、4名獲校“優秀研究生”,其去向為留美、留日、留校、Thomson Reuters、SABIC-IP、三一、中興通訊等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華南理工大學

添加華南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南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理工大學報錄比、華南理工大學考研群、華南理工大學學姐微信、華南理工大學考研真題、華南理工大學專業目錄、華南理工大學排名、華南理工大學保研、華南理工大學公眾號、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南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uananligongdaxue/daoshi_50387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