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導師:胡勇有

發布時間:2021-10-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導師:胡勇有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導師:胡勇有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導師:胡勇有 正文

 
  姓名:胡勇有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   最后學歷: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水處理藥劑與材料;環境微生物技術;(廢)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安全供水技術

  胡勇有,男,1990年獲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博士學位,1990-1995年先后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從事訪問研究和博士后研究,1995年到華南理工大學工作。現任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華南理工大學“興華人才工程”環境工程學科帶頭人,市政工程二級學科負責人,水污染控制與給水凈化團隊負責人。華南理工大學第七屆學位委員會委員,第五、六屆科技發展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特(3600232號),是“千百十”省級梯隊人才。

  社會兼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高級會員,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專家,第四屆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工業給水排水委員會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環境工程微生物專業委員會委員(2006.10-2011.10),廣州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環境科學學報》第五屆編委,《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編委,《工業用水與廢水》雜志編委,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理事,華南師范大學顧問教授,廣州大學兼職教授(環境污染控制與同位素應用技術廣州市重點培育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環境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作組組長,教育部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6-2010),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客座專家(2008.7.15-),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常務理事。

  十多年來主要從事水環境化學、水污染控制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三門博士生和碩士生學位課和兩門本科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

  1985-1995年,主要研究化學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緩蝕劑和無機高分子絮凝劑。主持博士后基金項目“高純高性能聚合氯化鋁新工藝”研究和同濟大學創業基金項目“高效復合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研制”。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湯鴻霄院士領導下實現“一步酸溶法”生產高純高性能聚合氯化鋁新工藝,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重視。“絮凝理論與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獲中科院1995年科技進步二等獎,并獲1993年度上海市博士后獎勵基金一等獎。199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酸性溶液鋁鐵共存水解過程及聚合鋁鐵絮凝作用機理研究”,首次提出了聚合氯化鋁鐵絮凝劑,并成功地應用在生活污水、印染洗漂廢水和造紙廢水等工程實踐中。

  1997年起,開展微生物絮凝劑研究,“微生物絮凝劑的研制及其凈化作用機理研究”2000年第一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微生物絮凝劑研究獲政府多項資助下,“生物絮凝劑的研究”2003年通過廣東省環保局鑒定,2006年出版專著《微生物絮凝劑》。此外,還在生物增強技術(生物絮凝、生物吸附),厭氧技術(EGSB、厭氧氨氧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EGSB項目2004年通過了廣東省科技廳鑒定。2004年“厭氧氨氧化過程中微生態特性及其處理高氨氮有機廢水(50378039)、2006年“厭氧氨氧化(ANAMMOX)混培物共固定化及其特性的研究”等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廣東省科技資助。2004年負責國家863深圳水專項子專題“生態型堤岸構建與河道水生生態系統重建技術”。2009年負責主持“生物復合絮凝劑的制備和應用關鍵技術與工程示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點課題第三子課題。在環境微生物技術、廢水厭氧技術和河道治理與修復技術方面在國內有一定影響。

  1997年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AOP一體化常溫中、低濃度廢(污)水處理反應器研究”,此后又獲得廣東省及廣州市政府在低濃度污水處理研究方面的多項資助。在厭氧技術處理常溫低濃度污水方面取得了自有知識產權的成果,為我國南方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探索了一條新途徑。“生物陶粒曝氣生物濾池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2005年通過廣州市科技局鑒定,獲2007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主持廣東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泥減量和脫水關鍵技術與成套設備”和粵港關鍵領域重大突破招標項目(東莞)“新型生物陶粒懸浮填料移動床工藝(MBBR)污(廢)水處理集成技術與工程示范”,在生物陶粒污水處理技術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在飲用水凈化處理方面,2006年負責完成了“廣州市微污染水優化混凝研究”項目,2006年負責承擔了“南海飲用水水源突發性污染應急處理系統的研究開發和建立”的技術研究工作。在強化混凝技術、活性碳吸附深度處理技術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2009年主持“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河流主題)東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與水生態系統恢復技術與綜合示范”項目,東江快速發展支流區水污染系統控制技術集成研究與工程示范課題,課題編號:2008ZX07211-005”;參加“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流域水污染防治監控預警技術”與“綜合示范流域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評估體系研究與示范”,“東江流域(電子電鍍、化工涂料、制革等輕工行業)有毒有害污染物水污染防治技術評估研究與示范”,課題編號:2008ZX07529-002”;“微生物燃料電池同步降解偶氮染料與產電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多年來共主持政府資助科研項目32項, 工程和企業資助項目19項。獲批國家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已公示國家發明專利6項。主編專著2部,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1部,其中《微生物絮凝劑》2008年獲第十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科技圖書獎二等獎。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120余篇,其中19篇被SCI收錄,36篇被EI收錄。

  主要研究領域:1.水處理藥劑與材料;2.環境微生物技術;3.(廢)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4.安全供水技術。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華南理工大學

添加華南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南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理工大學報錄比、華南理工大學考研群、華南理工大學學姐微信、華南理工大學考研真題、華南理工大學專業目錄、華南理工大學排名、華南理工大學保研、華南理工大學公眾號、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南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uananligongdaxue/daoshi_50398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