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導師:彭虹斌

發布時間:2021-10-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導師:彭虹斌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導師:彭虹斌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導師:彭虹斌 正文


  姓名:彭虹斌
  系別:教育經濟管理系
  職稱:教授
  學位及授予單位:教育學博士
  
  學術特長(主要研究方向):
  教育管理學、教育領導學、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
  
  學術兼職:
  廣東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
  
  學術活動:(教學經歷)
  1995.9——1998.6月 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攻讀外國教育史專業碩士學位,方向
  為比較教育學;
  1998.7——2001.9 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教學管理、教育科研、學報編輯等工
  作;
  2001.9——2004.6 在華南師范大學教科院攻讀教育學原理專業博士學位,2004
  年畢業并獲博士學位。
  2004年7月起在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系工作,同年晉升
  
  副教授,擔任碩士生導師。
  2009年晉升教授。
  
  
  1、2001年10月參加了在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召開的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基本理論專業委員會第八屆年會;
  2、2003年10參加了在蘭州西北師范大學召開的兩岸三地課程研討會;
  3、2003年9月參加了在東北師范大學召開的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基本理論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年會;
  4、2005年8月參加了在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召開的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基本理論專業委員會第十屆年會;
  5、2006年9月參加了在沈陽師范大學召開的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第五屆學術年會;
  
  6、2006年11月參加了在上海師范大學召開的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會會第十三屆年會。
  7、2007-2010年分別參加了中國教育分會的比較教育年會、教育管理分會的學術年會、教育政策與法律年會
  
  主講課程:
  研究生課程《比較教育管理》《教育督導學》
  本科生課程《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管理》《教育督導學》
  
  科研項目:
  1、主持廣州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關于廣州市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改革狀態的調查研究”,科研經費:1.5萬元(2006.9–2007.9)。
  2、主持華南師大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與建設辦公室求實工程項目課題“新課程背景下的校長課程領導” 專題資源,科研經費:1萬元(2004.12–2005.12)。
  3、參與黃崴教授主持的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4年招標課題“廣東省教育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研究”(2004.6–2004.12)。
  4、主持廣州市社科聯課題2007年資助課題“教育管理的文化路向”,科研經費:0.5萬元(2007–2008)。
  5、主持華南師大教務處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本科生研究性學習模式探究”,科研經費:0.3萬元(2006-2007)。
  
  發表論文:
  
  1.《從教育管理到教育領導——教育領導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創立》,《外國教育研究》,2010年6期
  2.《我國公立中小學“去法人化”改革研究》,《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8期
  《農村中小學冗員問題研究——以湖北省洪湖市A鎮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0年11期
  3.《美國學校品格教育的現狀、特點及其對我國品格教育的啟示》,《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1期
  4.《校長行為與學生成績之間的關系研究》,《外國中小學教育》, 2010/03
  5.《就近入學與擇校:兩難問題何去何從》,《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0年1期
  6.《農村校長的“官僚”角色及其負面效應——基于湖北H市A鎮的民族志研究》
  .《中小學管理》 2009年11期
  7.《論本科教學中研究性學習與課程結構的整合》,《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9/04
  8.《20世紀中期美國科學課程改革及其成效》,《教育學報》 2009年5期
  9.《農村中小學校長的角色、類型與生活方式研究——基于湖北省洪湖市A鎮的民族志調查》
  .《教育科學研究》 2009/09
  10.《高等學校學生評教存在問題與對策分析——以N大學為個案》,《當代教師教育》 2009年2期
  11.《美國學校品格教育的立法沿革與現狀》,《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9/07
  12.《教育管理中人治問題根源與應對策略》,《教育學術月刊》 2009年3期
  13.《論教育管理中主客體的關系屬性》《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9年1期
  14.《美國兒童在家上學合法化演變歷程與現狀》,《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9年1期
  15.《對教育管理學研究對象的反思》,《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年5期
  16.《西方教育領導學:現狀、問題與展望》,《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年8期
  17.《教育管理的文化轉向》,《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8年Z2期
  18.《論課程的學習經驗邏輯》,《教育科學研究》 2008年Z1期
  19.《美國學校效能研究的軌跡》,《教育評論》 2008年3月
  20.《“有效學校”研究的歷史演進》,《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年3期
  21.《我國公立大學校長權力約束機制初探》,《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6期
  22.《蔡元培大學精神及其文化根源》,《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年1期
  23.《論教育理論向政策的轉化》,《教育科學研究》,2007年第11期
  24.《美國特許學校與中國公校轉制的比較分析》,《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年第8期
  25.《關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改革狀態的調查研究》,《現代教育論叢》,2007年第7期
  26.《歐美教育政治學的進展與反思》,《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27.《新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改革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第1期
  28.《英美學校賦權式領導:進展與啟示》,《外國教育研究》,2006年8期
  29.《擇校權實現的差序格局》,《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30.《英國擇校:進展與問題》,《外國教育研究》,2006年7期
  32.《論“課程管理學”的學科性質及研究范疇》,《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第4期
  33.《學校領導的新進展:從教學領導到轉型領導》,《外國教育研究》,2006年2期
  34.《論確立中小學在課程管理中的主體地位》,《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第11期
  35.《新課程背景下的校長課程管理》,《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1期
  36.《西方大學自治與高校內部體制改革》,《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37.《我國公辦中小學轉型選擇》,《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2005年第2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小學教育》2005年第10期全文轉載
  38.《新課改中的校長領導》,《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39.《西方五國大學自治的演變及特征》,《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4 期;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2002年第8期全文轉載
  40..《略論國外中小學的班級管理》,《高等函授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4期
  41.《教育的公益性、產業性、營利性分析》,《集美大學學學報》(教科版),2002年第3期
  42.《從西方大學自治看電大的改革和發展》,《探求》,2002年第3期
  43.《教育營利問題的體現、原因及政策建議》,《教育與經濟》,2002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02年第9期全文轉載
  44.《中小學教育階段營利問題分析》,《教育研究與實驗》,2002年第1期
  45.《日、美私立教育營利問題分析及啟示》,《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46.《教育產業化,不能一概而論》,《教育與職業》,2000年第1期
  47.《西方大學自治與外部環境的關系》,《高等函授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5期
  48.《教育理論與實踐:分離之根源與解決策略》,《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第8期
  49.《高校人文社會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探討》,《集美大學學報》(教科版),2006年第2期
  50.《教育規律內涵的再認識——復雜哲學的視野》,《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04年第5期全文轉載
  51.《教育交往:人性的啟示》,《湖南師范教育科學學報》,2003年第1期
  52.《文化哲學視野下的教育交往》,《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53.《文化傳統對教育信息化的影響》,《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第1期
  54.《開放教育本科德育工作的思考》,《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55.《文化傳統與職業教育》,《教育與職業》,2001年第11期
  56.《淺論創新教育的實施》,《教育導刊》,2001年7月
  57.《現代化教育思潮述評》,《高等函授學報》,1999年第4期
  58.《高中新課程實施論綱》,《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第6期
  59.《學科課程的理論基礎與組織原理》,《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年4期
  60.《新課程經驗化與學習環境建構》,《課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2期
  61.《我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改革芻議》,《大學教育科學》,2007年第2期
  62.《論學習經驗在課程組織中的意義與轉化》,《武漢市教育科學院學報》,2006年第7期
  63.《從“實體”到“關系”——論我國當前課程與文化的定位》,《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64.《論課程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12期
  65.《我國當前課程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對策》,《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9期
  66.《課程實施的特點及必要條件分析》,《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67.《高等學校課程改革本質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2期
  68.《比較教育功能的時代轉換:從借鑒到理解》,《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69.《20世紀90年代以來智利中小學教育改革評析》,《外國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70.《近代英國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落后的原因及啟示》,《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4期;又載《教育導刊》2002年第1期
  71.《電大遠程教育中的阻礙因素分析》,《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72.《美國選擇性評價的發展及對未來評價的設想》,《教學與管理》,2000年第3期
  
  專著與教材:
  1、《新課程經驗化——課程組織范式的發展》,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管理學的文化路向》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年
  3、《流變與博弈》,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年
  
  通訊地址:廣州市中山大道華景路156號麗景苑B座401
  或廣州大學城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管系
  郵編:510006
  聯系電話:13078871782;020-85562934
  電子郵箱:;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華南師范大學

添加華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師范大學報錄比、華南師范大學考研群、華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華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華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華南師范大學排名、華南師范大學保研、華南師范大學公眾號、華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南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uananshifandaxue/daoshi_50358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