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遼寧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介紹

遼寧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遼寧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介紹 正文

遼寧科技大學
_控制科學與工程_學科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代碼:0811)
一、學科簡介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我校傳統優勢學科之一。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學科于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被評為省高校重點學科;系統工程二級學科于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于201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于2011年獲批省先進金融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2013年獲批國家金融安全及系統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2014年獲批省金融安全及系統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本學科早期研究方向為大功率交交變頻器、多變量系統參數優化自整定、工業過程儀表檢測和計算機控制等,多次獲得國家、省部級獎。憑借我校毗鄰東北老工業基地“鞍鋼集團公司”和省金融高新技術企業“科大聚龍集團”的優勢,在采選燒優化方面取得重大貢獻,在金融智能裝備技術領域取得重大原創性技術突破,并首創金融物聯網技術,先后多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近年來,以國家工程中心、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為依托,本學科逐步形成了以包括復雜工業過程建模、控制與優化,復雜群體系統行為涌現與抑制,非線性控制系統理論研究與應用,金融智能裝備檢測技術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等研究方向,形成了具有鮮明的面向“冶金過程”和“金融智能裝備”特色的研究方向。
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完成科研經費達4000多萬元,完成46個新產品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通過省科技成果鑒定10項,省新產品鑒定6項,發明專利1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5部,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其中被SCI、EI檢索100多篇。
本學科現有教師及實驗人員88人,其中長江學者1人,省攀登學者1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優秀專家2人,中科院及省百人層次各1人,教授25人,博士生導師1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4人,形成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學術梯隊。本學科實驗室的使用面積達到2400多平米,固定資產達到1635萬元。
本學科所培養的人才和研究技術,滿足了冶金行業和金融裝備行業的需求。這些對于全面振興老工業基地及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水平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對于我校凝聚和穩定優勢特色學科,發展和提升我省高等教育水平、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模,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二、培養目標
本學位點面向冶金行業和金融裝備行業的重大需求,瞄準國際學科前沿,秉承服務遼寧省地方經濟宗旨,培養具有較強的獨立從事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及相鄰學科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層次研究開發人員。具體要求是:
1、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
2、掌握堅實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理論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具有專業方面的創新能力和先進控制工程技術應用技能;
3、掌握一門外語,能夠閱讀本領域的國內外科技資料和文獻,進行必要的國際學術交流,掌握和了解本領域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4、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承擔專門工程技術工作的能力,有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能勝任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三、研究方向
1、復雜工業過程建模、控制與優化
針對復雜冶金工業過程所具有的多變量、強耦合、強非線性、不確定性、生產邊界條件變化大等綜合復雜性,將控制理論與方法和智能方法(模糊推理、數據與知識挖掘、專家系統等)相結合,研究建模、控制、優化、決策與仿真的理論、方法與技術,包括工業過程的先進控制和優化、智能建模與控制、軟測量、監測與故障診斷、安全運行控制、智能維護、流程模擬與仿真優化、知識自動化、大數據分析與處理以及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
2、復雜群體系統行為涌現與抑制
針對復雜群體系統的非線性、隨機性、無窮維、強耦合、多層次和不確定等復雜特征進行研究,同時研究群體系統的群集、一致和涌現等現象,逐步形成了控制科學、系統科學、機器人科學與行為科學交叉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內容涉及:同質群體系統群集的隊形控制、一致性控制、動態路徑規劃和異質群體對抗控制等方法,微納米機器人的制備、磁控、運載和微納米群體機器人的協調等方法,人類群體在行為金融決策和行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理性意識涌現與非理性行為抑制的仿真分析方法以及復雜大系統的分散控制、魯棒控制等。
3、非線性控制系統理論研究與應用
研究非線性系統、隨機非線性系統、切換非線性系統、奇異非線性系統以及非線性大系統等的最優控制、智能自適應魯棒控制、容錯控制和多智能體控制等問題,并針對機器人、飛行器等實際控制系統對象研究非線性控制理論的應用。
4、金融智能裝備檢測技術與控制
研究大型金融智能裝備的智能鑒偽識別方法、大容量進出鈔、自動扎把、蓋章、分配、整理、輸送、捆鈔等金融設備模塊關鍵技術的設計與研發,研究人民幣信息追蹤系統、銀行反假數字識別系統的核心技術的開發。
5、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以人工智能領域的模式識別、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相關理論為指導,重點開展跨媒體彩色圖像表征的一些關鍵技術,計算機視覺、圖像處理、多模態智能感知、工業視覺檢測、大數據深度學習、智能優化與進化計算、系統仿真、傳感器網絡等理論研究。
6、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
研究系統工程的理論與方法、現代優化方法、大系統的優化調度、生產制造執行系統、信息系統的綜合自動化以及系統的非線性、混沌等特性的分析與控制。針對物流系統的建模、規劃、仿真與控制,綜合先進的管理、自動化與計算機技術,油氣輸運自動化等物流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四、學習年限及培養方式
研究生在校學習全部課程,論文開題報告、論文答辯等非課程環節以及大部分論文研究工作也在校內完成。學習年限一般為2.5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課程學習一般為1年,論文工作時間不少于1年。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具體見課程設置一覽表)
研究生課程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和補修課。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生需獲得的總學分不少于38學分,最多不超過42學分,其中課程總學分不得少于28學分,不高于32學分(碩士學位必修課不得少于10學分,碩士學位基礎課及專業課總計不少于10學分)。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全日制研究生必須補修本專業本科生2門。補修課程成績必須合格但不記學分。
碩士研究生一般用1學年完成課程學習,一般應在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前修完課程學分,在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完成全部學分。
六、必修環節
必修環節包括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答辯、學術活動和實踐環節等。
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環節各2學分,答辯環節3學分,各環節具體要求見《遼寧科技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
學術活動是研究生的必修環節記1學分,成績按通過/不通過登記。研究生必須參加5次以上學術活動,學術活動須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完成,每次參加學術活動應有書面記錄,做學術報告應有書面材料,并交導師簽字認可。在申請學位前,經導師簽字的書面記錄交學院研究生教學秘書保管,并記相應學分。
七、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論文所研究的題目應涉及本學科的前沿和熱點,應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實際應用價值。論文應提出新見解或使用創新性的方法對所選課題進行研究,并得到科學的實驗數據和合理的分析結論。論文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應得到本學科同行專家的認可。滿足下列幾個方面的質量要求:
1、了解國內外研究動態,對文獻資料的評述得當,研究成果應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應用價值。
2、學位論文具有新的見解或使用創新性的方法對所選課題進行研究,基本觀點正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研究開發或實驗工作充足。
3、學位論文反映出作者已掌握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特別是所涉及的研究方向上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初步掌握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特定方向上的科學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能,具有獨立進行科研或承擔工程技術工作的能力。
4、學位論文行文流暢,邏輯性強,符合科技寫作規范,表明作者已具備學術論文寫作的能力。
一般要求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以遼寧科技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本人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公開發表(或有編輯部正式錄用通知)的能反映學位論文工作的中文核心期刊學術論文、EI檢索會議論文或外文期刊論文至少1篇或與論文內容相關的專利至少1項。
 
遼寧科技大學

添加遼寧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遼寧科技大學大學考研分數線、遼寧科技大學報錄比、遼寧科技大學考研群、遼寧科技大學學姐微信、遼寧科技大學考研真題、遼寧科技大學專業目錄、遼寧科技大學排名、遼寧科技大學保研、遼寧科技大學公眾號、遼寧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遼寧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遼寧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liaoningkejidaxue/yanjiushengyuan_26227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