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教育碩士教育管理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閩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教育碩士教育管理專業簡介

閩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教育碩士教育管理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閩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教育碩士教育管理專業簡介 正文

(一)教師隊伍
目前,教育管理領域的教師隊伍以教育學科教師為主,統籌商學院、馬克主義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等的師資力量,形成了一支學歷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相對合理的教學科研團隊。其中,專職導師3人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博士2名,平均年齡為40歲。3名專職導師皆是教育學科專業畢業,2名具有博士學位的導師分別畢業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和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畢業。因此,專職導師均具有教育學科背景或基礎教育科研與實踐經歷,能夠勝利該領域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學和論文指導工作。近3年內,所開設的公共學位課(除公共政治理論和公共外語課外)和專業必修課共7門課程,任課教師共有6位教師。其中,高級職稱5名,占任課教師比例的83%。這表明,任課教師具有相應的教育學科背景,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為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
此外,該領域的專職導師長期從事教育學科方向的科學研究工作,多年來形成較為豐富的科研成果。近3年,發表相關學術論文8篇;承擔省級以上基礎教育科研究項目7項(表1);獲得得校、市、省級教學或科研成果獎5項;出版專著《課程研究方法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1部。
(二)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有效開展的一切可被利用的條件,涉及經費、圖書、教學設備與場所、組織機構、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內容。培養經費是研究生教育中重要的教學資源保障,閩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各學科點的培養經費投入較為充足,能夠滿足培養工作的需要。教育管理專業領域注重人才培養中的實踐特征,在實踐教學設施保障上也達到了相應的要求。教育管理碩士研究生除了有專用的課程教學教室、實驗室以及微格教室之外,還可共享學校的教師職業技能實訓中心的設備與資源。實訓中心擁有多媒體教室21間,面積共計1500平方米;儀器設備數量 800 臺(件);專職實驗人員10人,可保證研究生的教學需要以及研究生和教師的科研需要。
此外,在網絡、圖書資料的保方面,學校擁有運行完好的校園網,提供免費無線上網。辦公室、教室、機房、學生宿舍的全部電腦均可免費上網。教育科學學院還購買了SPSS等多元統計軟件系統等供研究生和教師進行數據處理。本學科領域藏書量70萬冊。中文60萬冊, 其中校圖書館40萬、院資料室 20 萬;外文:10萬,其中校圖書館5萬、院資料室5萬。本學科期刊擁有量 80 (種)。中文:55,其中校圖書館40、院資料室15;外文:25,其中校圖書館15、院資料室10種。
教育管理領域擁有數量較充足和穩定的實踐基地。目前與漳州市教育局、漳州市龍文區教育局及漳州市教師進修學校簽字訂了實踐地協議書。每個基地不僅包括本體實踐場所還包括下轄的中小學校。比如漳州一中、漳州三中、漳州二中、漳州五中、龍文中學等。可達到每3人有一個實踐基地的標準,并且每個實踐基地都配備合格的實踐指導教師至少2人,盡可能滿足學生實踐教學的各種需要。
(三)教學管理
在管理機構、管理制度與檔案建設方面,教育科學學院成立了院一級的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配備了教學秘書,各領域點有專門的負責人進行管理,分工明確,管理到位。此外,輔之于各項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設,注重科學合理的制訂和有效的執行,招生、導師選拔、教學評估、考試、論文開題與指導、答辯及學位授予方面都有較為明確和科學的規章制度。
學院在學生的檔案建設與管理方面能做到規范、齊全。近3年的學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課表、試卷、成績、教學質量評估,論文開題等方面做到歸類存檔,利于檢查與總結。
(四)培養方案
教育管理領域的培養方案(2013級、2014級為三年制)整體設計符合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關于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教指委[2011]04號)文件精神,并根據本校的實際特點作了適當調整。由于教育管理領域碩士生不同于其他學科領域的研究生,在具體方案的設計與安排上也作了相應的調整。方案分為八大塊,包括培養目標、招生對象、學習方式、課程設置、實踐安排、學位論文與學位授予等方面的內容。
(五)課程教學
在課程設置問題上,本學科領域根據全國教指委的課程大綱,結合我校和我院的實情,以及教育管理專業的特性,按三年時間安排課程學習。課程設置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分為學位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四個模塊。其中學位基礎課5門,共10學分;專業必修課4門,共8學分;專業選修課開設18門,需修滿9學分總學分不得少于36學分。
每門課程都有規范和完整的教學大綱,規定了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安排等。任課教師的授課方式靈活多樣,除采取傳統的授受式教學方法外,很注重和提倡案例教學方法,習明納的研討式教學法以及教育調查等。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外,本學科領域點也根據培養方案要求聘請外校或外單位的相關專家、學者來校開設專題講座及報告。每年平均6次以上。
此外,教育管理領域在課程教學中的一大特色是定期開展的“讀書報告”活動。讀書報告會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培養學生文獻綜合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外文專業文獻閱讀能力,了解各學科領域國內外研究動態、最新進展與成果,活躍學術氣氛的有效途徑和方式。讀書報告會以全體碩士研究生為主體,活動采取碩士生閱讀名著,撰寫報告,宣讀報告,教師點評,師生共同討論的形式。每次報告會安排兩位碩士生作報告,每次活動時間為2小時,其中每位碩士生報告20分鐘,教師點評與師生現場互動討論40分鐘。目前已組織了16場讀書報告會,從學生的反饋情況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六)實踐教學
教育管理領域根據培養方案,認真細致地設計實踐教學計劃。實踐計劃(方案)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教育見習,占1分學。主要是了解教育行政部門或基礎教育學校的基本情況,收集見習點的相關資料;觀察教育行政部門或中小學校管理的情況,了解其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典型管理經驗;通過有針對性的訪談,重點了解教育行政部門或中小學校的師資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等基本情況。最后提交3份訪談提綱和訪談記錄。二是教師職業職能實訓與考評,占3學分。主要考察學生演講與口才能力以及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三是教育實習,占5學分。主要包括深入了解中小學和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基本運行情況、觀察發現管理問題;進入一線課堂課,觀察和記錄課堂教學管理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撰寫教育調查提綱和調查報告。

閩南師范大學

添加閩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閩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閩南師范大學報錄比、閩南師范大學考研群、閩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閩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閩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閩南師范大學排名、閩南師范大學保研、閩南師范大學公眾號、閩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閩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閩南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mnsfdx/yjsy_26280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