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1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簡介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簡介 正文

生命科學學院成立于1995年12月,前身是1957年建校時成立的生物學系。學院設有生物學系、農學系和生命科學本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3個教學單位以及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工程中心、蒙古高原動物遺傳資源研究中心等3個研究單位。

1957年,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北京大學李繼侗教授率領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專家學者來到內蒙古大學,創建了生物學系。1977年,由李博院士主持設立了全國第一個生態學本科專業。生物學系堅持“面向草原、旁及農林”的辦學方針,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出版了《內蒙古植物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2年)和《內蒙古動物志》、出版了《內蒙古植被》和《內蒙古自然資源系列圖》;參與了《中國植被》和《中國植被圖》(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1年,第2完成單位)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實施,完成了“中國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動態監測系統”(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7年)和“中國北方草地退化與恢復機制及其健康評價”(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8年,第2完成單位)。1985年,被譽為“試管山羊之父”的旭日干院士創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物高科技研究基地—“內蒙古大學實驗動物研究中心”。先后培育出我國首批試管綿羊和試管牛、首例首批克隆與轉基因絨山羊、轉基因奶牛、轉基因綿羊,國內首批規模化克隆肉牛與肉羊,形成了以育種與推廣為主的草原家畜產業化技術體系。引領和支撐國內草原家畜體外受精和高效克隆技術研究和應用,為“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與繁育國家重點實驗”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目前,學院以建設生物學一流學科為長遠目標,堅持“立足草畜,旁及醫藥,創建一流”為辦學特色,遵循“有夢想的科學研究和有態度的教學”的辦學理念,大力提升學科影響力和科學研究水平。并以培養具國際視野的高水平創新人才為目標,實踐“以學生為本、重能力、求創新、個性化培養”的教學理念,建立了完整的生物學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一批知名的學者專家和科研團隊。有“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和“轉基因高產肉牛新品種培育”科技部創新團隊,“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技術”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和“細胞的分子調控”自治區高等學校發展計劃創新團隊。現有教職工116人(未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員),其中教學科研人員94人,教輔人員14人,管理人員8人。教學科研人員中教授(含研究員)33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25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學科研人員總數62%;具有博士學位教師83人,占教學科研人員總數的88%;現有博士生導師26人、碩士生導師44人。有中組部QR教授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稱號1人,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3人。有自治區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全區深入生產第一線作出突出貢獻科技人員2人,內蒙古杰出人才獎獲得者3人,自治區“333人才引進工程”首席科學家2人,有17人入選自治區“草原英才”人才工程。

學院擁有較強的學科實力和科研平臺。有動物學國家重點學科,生物學自治區重點學科;生物學為內蒙古大學“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也是“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有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與繁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自治區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自治區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自治區細胞分子調控重點實驗室。有內蒙古自治區中蒙藥材規范化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內蒙古自治區細胞分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院是內蒙古自治區動物學會和內蒙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依托單位。

學院擁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生物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被批準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國家理科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設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園藝學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科學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技術為邊疆民族地區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國家級生命科學本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生物學野外實習、生物化學系列課程和遺傳學課程群等3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分子生物學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生物化學、動物生物學與實驗、遺傳學、生物學野外綜合實習、生殖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生物學等7門自治區精品課程;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多項。現在校生14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0人、碩士研究生300人、本科生980人,另有學歷教育留學生21人。自1957年生物系成立以來,學院各類畢業生累計近7000人,為國家和自治區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有一部分已成為行業帶頭人或骨干。

學院科學研究目標明確,科研方向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緊密圍繞草牧業生物學及生物技術相關研究領域,以解決我國北方地區草牧業資源與生產以及蒙醫藥生物學的重大關鍵問題為主要研究目標,現已形成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草原家畜遺傳繁育、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學及生物技術、醫藥細胞分子生物學等研究方向,在良種家畜繁育關鍵技術集成、優良家畜新品種培育等方面產出一批高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和應用示范成果,成為國家和自治區在本學科領域解決重大科技問題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院自“十二五”規劃以來,承擔重大科研項目能力和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能力不斷提升。累計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近300項,其中國家重大(863、97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26項,獲批科研經費累計約2.3億元;發表學術論文千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60余篇,部分成果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J Clinical Investigation、Cell Research、PNAS、EMBO Reports、Plant Physiology、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Bioinformatics 等國際頂級期刊上,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40多部,獲得專利(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28項,8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內蒙古大學

添加內蒙古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內蒙古大學考研分數線、內蒙古大學報錄比、內蒙古大學考研群、內蒙古大學學姐微信、內蒙古大學考研真題、內蒙古大學專業目錄、內蒙古大學排名、內蒙古大學保研、內蒙古大學公眾號、內蒙古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內蒙古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內蒙古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menggudaxue/yanjiushengyuan_27861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