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三峽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的介紹

三峽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三峽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的介紹 正文

學院辦學源于1978年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水利工程機械本科專業,2001年獲機械設計及理論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2010年獲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2012年機械工程學科獲批為湖北省重點學科,2016年獲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
 學院開辦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工程、機械電子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六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為國家特色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擁有機械工程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工程和控制工程兩個專業學位領域專業型碩士學位點,機械工程學科為學校立項建設博士點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10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6人、博士6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三峽大學特聘教授2人、三峽學者2人、“151”學術帶頭人8人、校學術骨干4人、博士生導師9人。
 學院擁有水電機械設備設計與維護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新型液壓氣動技術及產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湖北省新型石墨阻燃材料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宜昌市重點實驗室、高端石墨/石墨烯增材制造技術與裝備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籌建)五個科研平臺。擁有機械設計研究所、智能機器及系統研究所、先進成形技術與裝備研究所、數字化制造研究所、智能仿真優化與調度研究所、摩擦學研究所、機電系統診斷與控制研究所、核能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動力裝備研究所等校級科研機構。形成了一支職稱、學歷與年齡結構合理,具有高水平教學科研能力、團結協作的教學科研隊伍。
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1674人,在校研究生182人,來華留學生5人。至今已為國家輸送研究生、本科生7500多人,畢業生獲得了用人單位好評,畢業生已成為水電建設領域、能源建設領域、機械制造行業的企業領袖與現代工程師。本科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碩士研究生就業率100%。
 學院擁有機械創新實驗室、機械基礎實驗室、機械電子工程實驗室、工業工程實驗室、能源與動力實驗室、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實驗室、材料成型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實驗室建筑面積7000多平米,設備儀器總值6000余萬元,其中超過10萬元的設備50多臺(套)。
學院近年來承擔和參加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60余項,省(部)、市(廳)級科研項目120余項,受企業委托與合作研究項目400余項。近三年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檢索刊物收錄200余篇次,公開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0余部,獲批授權專利700余項。在復雜機械裝備設計及理論、增材制造技術、摩擦磨損及表面工程、新能源裝備工程等方面形成了科研特色,構建了機械+的科研體系。
學院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與英國帝國大學、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英國華威大學、法國centralesupelec大學、法國VALENCIENNES大學、德國柏林應用科技大學、德國凱澤斯勞藤應用科技大學、荷蘭TWENTY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延邊大學、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工程學院先進制造研究中心、日本北九洲國際交流中心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40年來的辦學實踐中,學院立足于水利、電力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培養“高素質、強能力、應用型”現代工程師為目標,形成了厚德、篤行、創新、卓越的文化氛圍,建立了講規矩、講落實、講業績、講奉獻的工作機制,確立了創新、創高、創富、創健的工作格局。全院師生齊心協力、克難奮進,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服務于水利電力行業、機械制造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學院而奮斗! 
三峽大學

添加三峽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三峽大學考研分數線、三峽大學報錄比、三峽大學考研群、三峽大學學姐微信、三峽大學考研真題、三峽大學專業目錄、三峽大學排名、三峽大學保研、三峽大學公眾號、三峽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三峽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三峽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anxiadaxue/yanjiushengyuan_27269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