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5-0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三峽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三峽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三峽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藝術設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135108)
 
一、 專業簡介
三峽大學藝術設計專業領域教育自2000年構建以來,本著服務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為目標,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辦學理念和區域社會影響力。本領域培養專業類別適應社會發展對特定設計人才的市場需求,適應學生建立明確的職業規劃需求和持續發展性的職業能力條件。三峽大學藝術碩士(藝術設計領域)的專業研究領域包括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書畫藝術與設計三個方向,體現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前瞻性的藝術設計教育特點,強調藝術設計的實踐性,通過雙導師和團隊聯合培養方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創作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本學科現有教授3人,高級職稱教師38人,博士3人,楚天學者1人,行業合作導師10名。
二、培養目標
     1.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培養具備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掌握較扎實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設計創新技能,熟悉本學科國內外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分析、表達和解決問題的專業實踐研究能力。
     3.能夠勝任設計單位、院校、研究及政府等部門所需要的藝術設計實踐、管理、教學、藝術設計活動策劃和組織等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并具備自主創業的能力。
 4.藝術設計領域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旨在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系統專業知識和高水平藝術設計技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藝術設計專門人才。
三、招生對象
    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四、學習方式及年限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全日制基準學制為3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基準學制為4年,其中實習實踐環節不少于8個月。全日制最長學習年限為4年,非全日制最長學習年限為5年。
五、培養方式
     1.實行導師負責制及導師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聘請本領域有經驗的社會行業專家配合指導藝術設計實踐。
  2.突出專業特點,以實踐為主兼顧理論及素質培養,采用課堂講授、技能技巧訓練與藝術設計實踐等相結合的方式。
  3.創造藝術設計實踐條件,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加大實踐環節學時數和學分比例。
  4.課程學習和教學實踐環節,按教學要求進行考核??己朔譃榭荚嚭涂疾閮煞N方式。
  5.課程教學和專業實踐實行學分制。
六、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藝術設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應修總學分52學分,其中課程學分37學分,實踐環節15學分。其中通識基礎14學分,專業設計必修課程15學分,專業設計選修課程8學分(專業選修課6學分,公共選修課2學分),實習、實踐15學分。課程學分中學位課34學分(基礎課14學分,專業課15學分,畢業設計5學分)。
課程設置一覽表
課程模塊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考核方式 修課要求 開課學期 學期 備注




09000000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考試 必修 1  
0900000002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6 1 考試 必修 1  
1400000010 第一外國語 48 3 考試 必修 1  





 
1413510150Z 設計史論 32 2 考試 必修 1 學位
1413510151Z 設計方法與原理 32 2 考試 必修 1 學位
1413510152Z 設計美學 32 2 考試 必修 2 學位
1413510153Z 市場學 32 2 考試 必修 1 學位
專業課
 
 視覺傳達設計 1413510154Z 視覺設計思維表達 48 3 考查 必修 2 學位
1413510155Z 圖形語言研究 64 4 考查 必修 2 學位
1413510156Z 視覺信息設計 64 4 考查 必修 3 學位
1413510157Z 品牌設計 64 4 考查 必修 3 學位
 環境藝術設計 1413510158Z 環境藝術思維表達 48 3 考查 必修 2 學位
1413510159Z 地域建筑空間設計 64 4 考查 必修 2 學位
1413510160Z 傳統園林設計研究 64 4 考查 必修 3 學位
1413510161Z 景觀規劃設計 64 4 考查 必修 3 學位
書畫藝術與設計 1413510162Z 藝術語言研究 48 3 考查 必修 2 學位
1413510163Z 區域藝術實踐 64 4 考查 必修 2 學位
1413510164Z 視覺設計 64 4 考查 必修 3 學位
1413510165Z 傳統藝術與設計實踐 64 4 考查 必修 3 學位




1413510166Z 民族民間藝術 32 2 考查 選修 2 推薦
1413510167Z 非遺文化設計專題 32 2 考查 選修 3  
1413510168Z 特色民居專題研究 32 2 考查 選修 3  
1413510169Z 藝術語言表達 32 2 考查 選修 3  
1413510170Z 設計藝術實踐專題 32 2 考查 選修 3  
1413510171Z 書法臨摹 32 2 考查 選修 3  
1413510172Z 繪畫研究 32 2 考查 選修 3  
1413510173Z 交互設計 32 2 考查 選修 3  
1413510174Z 公共藝術專題 32 2 考查 必修 3  




   
研究生院統一公布
        2 至少修滿2學分
          2
          2



1413510175Z 藝術考察 3周 1 考查 必修 2  
1413510176Z 專業實習實踐 8月 6 考查 必修 2-5  
1413510177Z 學術活動 5次 1 考查 必修 1-6  
1413510178Z 畢業設計、畢業論文   5 考查 必修 5-6  
1413510179Z 專碩創新創業或社會實踐或學科競賽或助管和學生輔導員   1 考查 選修    
1413510180Z 設計學科競賽   1 考查 選修   推薦


1413510182Z 基礎設計 32 0 考查 必修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研究生至少補修2門且不計學分(根據本科生課表安排)
1413510183Z 平面構成 32 0 考查 選修  
1413510184Z 色彩構成 32 0 考查 選修  
七、實踐環節
1、藝術考察 
藝術考察計1學分。
藝術考察課程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程,是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理論聯系實踐的有效途徑。通過藝術考察加深對國內外設計藝術特色的了解,從發展過程中掌握全面、系統的設計藝術面貌,達到收集素材、開擴眼界、提高素養的目的,為進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打下基礎。藝術考察目的要明確,時間由導師根據課程安排帶領外出。藝術考察結束后提交一篇不低于3000字的藝術考察報告,要求圖文并茂,第六學期開學統一核查藝術考察報告,材料合格并通過者,給予1學分。
2、專業實習與社會實踐
專業實習實踐計6學分。
專業實習實踐是培養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創作能力的重要環節,各專業方向學生須進行專業實習實踐。研究生必須從事不少于8個月的專業實習實踐,專業實習實踐可以在認定的專業設計機構進行,在社會導師指導下進行結合專業實踐進行論文和專業設計研究。
其他社會實踐:計3學分。
社會實踐的形式是在各研究方向專業實踐課程的基礎上,結合社會項目、學術活動、藝術設計賽事、展覽等進行專業實踐、出版專著、設計作品應用、發表、參展、獲獎等。,同時也可以是參與導師的項目研究、教學和課堂討論,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崗位以及指導本科生的課程設計、輔助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等,導師根據學生參與次數和表現給予學分,單項最高計3學分。每次藝術實踐之后,學生須提供一份實踐報告,必須有導師的評語??己送ㄟ^者取得學分。
序號 藝術實踐形式 學分 畢業審核要求
1 科研項目(縱向/橫向) 1項1學分
最高3學分
主持或參與項目,已結題項目需提供結項文件,其中要明確標明本人撰寫(完成)的部分;未結題需提供項目公文、申報書,并加蓋項目認證部門的公章;橫向課題還需提供委托文件及經費到賬認證,交由導師認定。
2 競賽/論文獲獎 1項1學分
最高3學分
提供獲獎證書原件及復印件,交由導師認定。
3 作品/論文參展、發表、應用、專利,出版專著 1項1學分
最高3學分
作品/論文發表、應用、出版專著提供刊物或專利證書原件及復印件,作品參展需提供參展證書,作品應用需提供實踐單位的應用證明,交由導師認定。
4 指導本科生的課程設計 1項1學分
最高2學分
交由導師認定。
5 輔助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設計(論文) 1項1學分
最高2學分
交由研究生管理辦公室認定。
6 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崗 1項1學分 由學工和導師確認
7 其他形式:設計相關成果 1項1學分 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交由導師認定。
3、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計1學分。
學術活動包括聽取學術報告、開展學術沙龍活動等。參與學術活動及應用研討是提高專業認識和素養,積累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必要環節。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聽取有關學術報告取得相應學分,沒有學術活動學分的研究生,不能畢業。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生在學期間應至少參加5次學術活動,每參加一次學術活動,必須在活動結束一個月的時間之內,請導師簽字,成績評定按“通過”、“不通過”兩級計分。在研究生第六學期開學初,進行畢業資格審查時統一進行核查,未完成聽取學術活動者,不予參加畢業設計(論文)正式答辯。材料完整并符合要求的,給予1學分;材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的,必須在第六學期補足;否則不給予學分。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研究生按照個人培養計劃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和規定環節獲得規定學分后,進入學位論文之前,對研究生品質、專業情況進行的全面考核。一般在第三學期進行,它是檢查、督促研究生加強自身修養,順利完成學業,保障培養質量的有效機制,考核不合格將不能進入學位論文工作。
九、畢業考核
畢業設計與畢業論文:計5學分。
     畢業考核包括畢業設計展示和學位論文答辯。研究生必須在課程學習環節取得規定的學分并通過中期考核后方可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與答辯)階段。學位論文撰寫、畢業創作一般從第三學期開題報告會通過后開始,必須保證有一學年的撰寫時間。
  1.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選題應努力體現本專業的學科前沿、社會發展與文化建設的需要,有一定的科學意義或學術價值,有利于研究生對所學的專業理論和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對問題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2.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學位論文的寫作,須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要有明確的主題和完整的論述,要圍繞自己的畢業創作展開研究性的調研與分析,要從與創作相關的美學、歷史、文化等多種角度展開理論思考和深入研究。學位論文應建立中期審查制度,學位論文初稿及中期檢查應在第五學期結束之前完成,第六學期中旬定稿。
3.學位論文(設計)要求
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強調設計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畢業設計是學生們專業實踐能力的專門展示,應在畢業前舉辦畢業設計展覽,組織專家組3-5人,進行評分,成績按百分制記分。設計作品須具備較強的專業水平,作品數量由各專業方向導師協商確定。為保證畢業設計質量,畢業創作階段的時間不得少于一年。畢業設計階段有設計選題、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答辯等幾個關鍵環節。藝術設計實踐類:應符合選題內容,要求提交一定數量的原創藝術設計作品,體現出設計理念、過程和一定的工作量。各個研究方向的專業能力展示均應根據專業特點,完成一定工作量或時長的實踐過程的專門展示。
學位論文應是對畢業作品設計實踐所進行的理論思考的全面闡釋。學位論文的核心部分(本論、結論)字數不少于7000字(不含圖、表及附錄)。論文選題報告、印刷格式及體例要求按學校的規定執行。學位論文須符合學界共識的學術規范、標準及體例,杜絕一切不端學術行為,查重率不得大于30%。
4、學位申請
    藝術設計領域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申請者,在修學規定課程和獲得規定學分的同時,在國內外省級以上專業期刊、學報發表署名三峽大學,導師為第一作者論文一篇,完成專業能力展示和學位論文答辯的畢業要求。專業能力展示和學位論文答辯共同作為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申請人專業水平的評價依據。專業能力展示體現申請人的專業技能水平,學位論文答辯體現申請人對應用專業技能所表現出的綜合素質和理論闡述能力。專業能力展示和學位論文答辯均應公開進行,可以是專業能力展示達到合格水平后再進行論文答辯,亦可同時進行。
完成學位論文(或畢業論文)答辯、畢業資格審核、學位申請條件審核,畢業考核委員會由相關領域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考核學位申請人專業能力展示和學位論文答辯是否達到合格水平。通過所有課程考核、修滿規定學分、達到畢業創作規定要求,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討論通過,可以授予藝術碩士專業學位,頒發藝術碩士專業學位證書和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十、選讀的著作、學術期刊
1.主要參考書目
[1]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0.
[2] 李硯祖.外國設計藝術經典論著選讀(上下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 杭間.中國工藝美學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
[4] 柳冠中.事理學論綱[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2006.
[5] 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 [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
[6] 翟墨.人類設計思潮[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7.
[7]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8] Geoffrey and Susan Jellicoe.圖解人類景觀——環境塑造史論[M].劉濱誼,譯.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6.
[9] 朱建寧.西方園林史——19 世紀前[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8.
[10] 王曉俊.風景園林設計(第三版)[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
[11] 陳望衡.環境美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7.
[12] 簡召全.工業設計方法學(第三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4.
[13] [日]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朱鍔,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14] [日]杉浦康平.造型的誕生[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
[15] 江湘蕓.設計材料及加工工藝(修訂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16] [美]大衛·瑞茲曼.現代設計史(第2版)[M].王栩宇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17] 楊向東.產品系統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8] [美]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M].梅瓊,譯.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
[19] [美]比爾·巴克斯頓.用戶體驗草圖設計[M].黃峰,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9.
[20] [美]庫帕.交互設計之路:交高科技產品回歸人性[M].Chris Ding,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6.
[21] [美]約翰·O·西蒙茲.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M].(原著第5版).朱強,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4.
[22] 王向榮.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3] [美]約翰·派爾.世界室內設計史[M].劉先覺,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4] 王貴祥.東西方的建筑空間[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6.
[25] 魏鵬舉.文化創意產業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
[26] 張德.企業文化與 CI 策劃(第 4 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
[27] [英]賈斯汀·奧康諾.藝術與創意產業[M].王斌,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3.
[28] [美]維克多·帕帕奈克.為真實的世界設計[M].周博,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9] [美]利昂·G·希夫曼等著.消費者行為學[M].江林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0] [英]哈德森.產品的誕生[M].劉碩,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31] [美]前田約翰.簡單法則[M].張凌燕,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32] [美]比爾·莫格里奇.關鍵設計報告[M].許玉鈴,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3] [英]彼得·多默.1945年以來的設計[M].梁梅,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4] [美]菲利普·李·拉爾夫.世界文明史(上下冊) [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35] [美]溫迪·克里斯坦森.古代埃及帝國 [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36] 周啟迪.文物中的古埃及文明 [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37] [美]吉爾魯巴爾卡巴.瑪雅諸帝國 [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38] [美]芭芭拉·A.薩默維爾.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諸帝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39] [印]D.P.辛加爾.印度與世界文明(上下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40] [美]米夏埃爾·比爾岡.古代波斯諸帝國 [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41] [法]勒內·格魯塞.草原帝國 [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42] [英]阿諾德·湯因比.希臘精神——一部文明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43] [德]特奧多爾·蒙森.羅馬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44] [法]基佐.歐洲文明 [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5] [法]基佐.法國文明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46] [美]羅賓·多克.伊斯蘭世界帝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47] [美]戴維·C.康拉德.中世紀西非諸帝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48] [美]伯納德·J.巴姆伯格.猶太文明史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49] 趙林.基督教與西方文化 [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50]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 [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51] [俄]拉夫連季.往年紀事:古羅斯第一部編年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52] [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53] [美]查爾斯·比爾德 瑪麗·比爾德.美國文明的興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54] [法]弗雷德里克·馬特爾.論美國的文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2.外文學術期刊
[1] Form. 德英雙語. 德國《form》雜志社.
[2] DESING ISSUE. 德國《DESING ISSUE》雜志社.
[3] GRAPHIS. 瑞士《GRAPHIS》雜志社.
[4] I-D. 英國《I-D》雜志社.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NTUS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ublication. 國際設計雜志.
[6] The Design Journal. Rachel Cooper, Lancaster University, UK. 設計雜志.
[7]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Oxford Journals. 設計史雜志.
[8] The Design Management Review. DMI(Design Management Institute) .設計管理評論.
3.中文學術期刊
[1] 文藝研究. 中國藝術研究院.
[2] 裝飾.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3] 中國陶瓷. 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
[4] 包裝工程. 中國兵器工業第五九研究所.
[5] 美術研究. 中央美術學院.
[6] 包裝學報. 湖南工業大學.
[7] 世界建筑. 清華大學.
[8] 建筑學報. 中國建筑學會.
[9] 風景園林. 北京林業大學
[10] 中國園林.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11] 藝術評論. 中國藝術研究院.
[12] 藝術百家. 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所.
[13]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南京藝術學院.
[14] 美術觀察.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三峽大學

添加三峽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三峽大學考研分數線、三峽大學報錄比、三峽大學考研群、三峽大學學姐微信、三峽大學考研真題、三峽大學專業目錄、三峽大學排名、三峽大學保研、三峽大學公眾號、三峽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三峽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三峽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anxiadaxue/yanjiushengyuan_27552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