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碩士點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碩士點簡介

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碩士點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碩士點簡介 正文

碩士點簡介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研究生教育 > 碩士點簡介
     基礎醫學在原有病理與病理生理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和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四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的基礎上,2011年基礎醫學獲批一級學科碩士點,增設法醫學、放射醫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并自主設置了醫學心理學、醫學生物化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
 
基礎醫學院碩士學位授予學科設置情況表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專業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獲批時間
 
二級學科專業代碼
 
二級學科名稱
 
獲批時間
 
理學
 
0710
 
生物學▲
 
2011
 
071003
 
生理學
 
2006
 
醫學
 
1001
 
基礎醫學▲
 
2011
 
100101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2006
 
100102
 
免疫學
 
2006
 
100103
 
病原生物學
 
2003
 
100104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2001
 
100105
 
法醫學
 
2011
 
100106
 
放射醫學
 
2011
 
 
 
基礎醫學院自主設置碩士學位授予二級學科表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專業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獲批時間
 
二級學科專業代碼
 
二級學科名稱
 
獲批時間
 
醫學
 
1001
 
基礎醫學▲
 
2011
 
1001Z1
 
醫學心理學
 
2011
 
1001Z2
 
醫學生物化學
 
2011
 
“▲”標注為我校碩士學位授予一級學科 
 
生理學碩士點專業簡介
 
 
 
     生理學專業于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生理學科為浙江省重點學科。
 
     目前已形成比較穩定的科研方向,在呼吸生理學和循環生理學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有:①肺循環的調節機制與低氧生理學;②心肌缺血保護作用的機制;③高血壓的機制;④運動生理學;⑤神經生理學;⑥免疫調控的機制;⑦細胞癌變和細胞損傷的信號轉導機制。
 
     方向①~⑤依托機能實驗教學中心(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低氧醫學研究所、體育科學學院和生理學教研室,具有一支教學、科研實力較為雄厚,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與高級實驗師8人;博導2人,碩導4人。目前承擔國家與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2項,主編及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規劃教材多部,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科研儀器設備有PowerLab/8sp生物信號采集系統、膜片鉗放大器系統、激光多普勒血流監測系統、DMT微血管灌流系統、實時定量與梯度PCR儀、血氣分析儀、全波長酶標儀和熒光倒置顯微鏡等。現有科研實驗室多間(肺循環實驗室、細胞培養室、心血管功能實驗室、膜片鉗實驗室、低氧實驗室、血氣分析室、微循環實驗室等)。實驗儀器設備足以滿足培養高層次生理學人才的需要。
 
     方向⑥、⑦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聯合培養。課程結束后,在聯合培養單位完成課題工作。
 
     歡迎有志于生理學事業的醫學和非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報考。
 
<<返回頂部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碩士點專業簡介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于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人體解剖學教研室,共有教師1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8人,助教3人;有博士后1人,博士3人,碩士7人;留學歸國3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在教學之余,教研室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現有數字X線影像研究室、免疫組化研究室、臨床應用解剖學研究室等多個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研究室。教研室目前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省自然在內的各級科研課題20余項,公開發表教改、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英文36篇,SCI收錄論文35篇,影響因子65.666 (按2010年標準)。獲美國整形外科學會科技成果一等獎1次,加拿大顯微外科學年會論文一等獎1次;獲國內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省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2次。
 
     組織胚胎學教研室,共有教師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6人,;有博士6人,碩士1人。教研室高質量地完成對國內各醫藥學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為留學生進行全程英語教學,同時積極參加教材建設、精品課程建設,《人體組織胚胎學》2004年被評為校精品課程,2005年被評為浙江省精品課程。共主、參編數8部高等醫學院校教材。教研室老師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省自然在內的各級科研課題10余項,經費達100多萬元,公開發表教改、科研論文100余篇,并多次獲省、市獎。
 
     本學科目前有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有顯微外科解剖學(導師:唐茂林、陳世新)、神經內分泌學(導師:廖敏)、中樞神經系統的可塑性研究(導師:孫臣友)和影像解剖學(導師:陳成春)四個研究方向。
 
<<返回頂部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碩士點專業簡介
 
 
 
     方向一:病理學學科簡介
 
     本學科共有教授、主任醫師12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7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9名,留學歸國人員4名,兼職教授6名,曾獲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教壇新秀,溫州市551人才,溫州醫學院優秀教師,溫州醫學院青年骨干教師,溫州醫學院教壇新秀。
 
     本學科在科研上已形成了穩定的六個研究方向:臨床病理學、免疫病理學、生殖內分泌病理學、血液病理學、神經病理學和糖尿病及并發癥研究。近5年已完成和在研的課題有20余項,課題經費達300余萬元,其中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課題2項,主持省科技廳國際合作課題1項,主持、參與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主持衛生廳、省教育廳、省中醫藥管理局及溫州市人民政府、溫州市科技局等課題20余項,發表論文近200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出版專著10余部,獲省廳級科技成果獎7項。
 
     本學科注重與國際的交流合作,2005年與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共同成立了溫州醫學院分子病理中心,并與耶魯大學醫學院、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 腫瘤中心、紐約州立大學石溪醫學院以及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四所國際一流的醫學院校在臨床新技術的開展、人才培訓以及科研方面建立了協作關系。
 
     方向二:病理生理學學科簡介
 
     本學科方向目前共有教授3人,主任醫師1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4名。擁有包括浙江省151人才、溫州市5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教壇新秀、溫州醫學院教學名師、溫州市優秀教師及溫州醫學院優秀教師等人員。部分專家擔任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常務理事、中華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炎癥、感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發熱、低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缺氧和呼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
 
     主要研究方向有臟器缺血-再灌注損傷發生機制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低氧性及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的研究;糖尿病并發癥發生機制及其防治等。
 
     近5年來共獲得各類科研課題60余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5項,獲縱向資助經費500余萬元;獲得各級科研成果獎30項,其中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發表論文300百余篇,其中SCI收錄1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授權2項。主編教材和參考書22部,參編教材和參考書15部。
 
     本學科方向注重與國際的交流合作,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生理學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亞特蘭大心血管研究中心在新技術的開展、人才培訓以及科研方面建立了協作關系。目前已培養碩士生40余人,其中3人獲浙江省優秀畢業碩士生。
 
<<返回頂部
 
 
 
 病原生物學碩士點專業簡介
 
 
 
     病原生物學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特別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持續資助下,在腫瘤相關病毒抗原和重要性傳播疾病病原體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及分子寄生蟲研究領域,已經具有較厚實的基礎積累和顯著的特色與優勢,并具有一定的學科影響力。已畢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去向為高校、疾控中心和醫院檢驗科等。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1)腫瘤相關病毒和重要性傳播疾病病原基因工程疫苗研究;(2)基因工程疫苗載體研究;(3)腫瘤相關抗原和重要性傳播疾病病原免疫信息學研究;(4)廣州管圓線蟲、弓形蟲等重要病原生物的分子寄生蟲學研究。內容涉及分子疫苗設計和免疫保護、免疫信息學、功能基因、免疫診斷和免疫病理機制研究及傳病蚊媒的microRNAs鑒定及其基因調控功能研究。
 
     本學科已建成了結構合理的學科團隊,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7人,碩士6人。目前,承擔著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衛生廳重點課題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完成25項課題研究,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雜志上發表100余篇論著,多項研究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浙江省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溫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等各級科技獎勵18項;并在此基礎上,于2002年成立了分子病毒與免疫研究所,寄生蟲病研究所;申請發明專利7項;數位本學科研究生分別在第24屆國際乳頭瘤病毒大會上獲” Fogarty Inter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award”獎。
 
     僅2009-2011年,本學科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7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5項,其它課題資助7項,獲資助總經費300余萬元;申請發明專利1項,進入實審階段的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22篇,其中SCI收錄7篇,影響因子(IF)總計達10分, 國內一級刊物發表論文10篇;進行國內外學術交流15人次,分別邀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專家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專家來溫進行學術指導訪問;培養研究生畢業11人。
 
 
 
<<返回頂部
 
法醫學碩士點簡介
 
 
 
   法醫學專業于201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溫州醫學院是浙江省唯一開設法醫學專業的高等院校。
 
   目前,法醫學專業有全職專業教師7名,其中高級職稱3名,中級職稱4名,博士3名,碩士3名,留學歸國人員1名,已在浙江省10個地市級公安機關和司法鑒定機構建立了實習基地,其中溫州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是司法部授權的浙江省司法鑒定人培訓基地,擁有法醫病理實驗室、法醫物證實驗室、硅藻實驗室、法醫圖像分析實驗室、法醫毒物實驗室等多個專業實驗室。
 
   本學科在法醫損傷學和吸毒毒理病理研究上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研究方向。參與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公安廳重大項目、省教育廳、溫州市科委資助的研究項目10多項,公開發表教學、科研論文百余篇,其中SCI收錄文章十余篇,獲得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參編了“十五”國家規劃教材《法醫毒理學》1部、“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法醫學》1部和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法醫學》1部。
 
   歡迎有志于法醫事業的法醫學專業、臨床專業、影像專業的畢業生報考。
 
溫州醫科大學

添加溫州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溫州醫科大學考研分數線、溫州醫科大學報錄比、溫州醫科大學考研群、溫州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溫州醫科大學考研真題、溫州醫科大學專業目錄、溫州醫科大學排名、溫州醫科大學保研、溫州醫科大學公眾號、溫州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溫州醫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溫州醫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enzhouyikedaxue/yanjiushengyuan_30248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