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介紹

發布時間:2016-08-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公共衛生學院
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介紹

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介紹 正文

     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正式成立于2011年5月20日,是以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原醫學院預防醫學系為基礎組建的。首任院長為夏寧邵教授,書記為滕伯剛教授。
  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6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8名。學院共有中央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QR”入選者1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名,“閩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F有預防醫學本科專業,并已獲得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授權。
  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擁有堅實的科研基礎。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具備突出自主創新研發能力,服務國家重大科技需求和地方社會經濟。近年來,先后承擔包括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支撐計劃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省重大科技專項等十余項。在PNAS、Lancet、JID、JCM 等專業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申請發明專利數十項;先后研發出以“艾滋病毒(HIV)診斷試劑”、“ 戊肝診斷試劑”、“甲型H1N1流感病毒免疫診斷試劑盒”和“重組戊型肝炎疫苗”、“宮頸癌疫苗”為代表的十數種診斷試劑和疫苗;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十數項獎勵。
  創辦于2004年的預防醫學系已培養出100多名本科畢業生,除升學讀研外,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衛生行政管理等國家機關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等事業單位是主要就業去向。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預防醫學系均于2005年開始培養研究生,已有 41名碩士和7名博士畢業。目前,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有在讀本科生161名,碩士生77名,博士生18名。
  2011年,學院完成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五年制)50名招生計劃。根據學院規劃,自2012年起,學院將增設檢驗與檢疫學專業本科生(四年制),同時招收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各專業碩士生;自2013年起,開始招收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各專業博士生;在適當時間,將招收公共衛生碩士(MPH)專業學位生。預計五年內公共衛生學院在校生規模將超過700人。
  【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廈門大學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2005年科技部批準組建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9年以“優秀”通過科技部驗收,2011年獲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中心長期從事疫苗和診斷試劑產品的研發及病毒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免疫學和細胞生物學相關的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中心目前擁有3000平方米的專用實驗室,以及3500多萬元的專用儀器設備。已建立起成熟的基因工程、單克隆抗體、細胞模型、實驗動物、蛋白質結構、生物信息工作站、診斷技術等關鍵技術平臺。現已發展成擁有年輕精干的科研團隊、較為完善的技術平臺和基礎設施的現代化生物工程實驗室。2009年中心入選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基地、國家級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并擔任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
  近五年來,中心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重大項目等13項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年均科研經費2000余萬元。已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0)”、“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等在內的各級各類科技獎勵15項。先后在PNAS、Lancet、PLoS Pathogens等SCI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16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30項(其中13項國際專利),已獲得授權專利10項;獲得新藥證書/注冊文號17項,其中包括3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3項歐盟CE認證產品,并均已實現產業化,被廣泛應用于國內多家臨床單位。擁有多項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新藥重組戊型肝炎疫苗是國內外第一個完成III期臨床試驗的同類疫苗,被評為2010年度國內十大醫學成果;研制的重組人乳頭瘤病毒16/18型雙價疫苗(宮頸癌疫苗),是世界第3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預防性宮頸癌疫苗。
  中心目前在傳染病診斷試劑和疫苗的相關研究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為該領域國內領先的實驗室之一,尤其在科研成果的原創性和成果的轉化率、轉化速度、轉化規模和產品市場占有率方面在國內具有顯著優勢,已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預防醫學系】
  預防醫學系成立于2004年5月。預防醫學專業學制5年,畢業后授予醫學學士學位。課程設置主要包括:預防醫學導論、衛生統計學、衛生毒理學、流行病學、衛生法規、公共衛生學、社會醫學、醫學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預防醫學綜合實驗、社區衛生學醫學人口學健康教育學、衛生經濟學、衛生事業管理、公共衛生信息學等。
  預防醫學系共設兩個學科群,其一為公共衛生學科群,包括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少與婦幼衛生學、衛生毒理學;其二為疾病控制學科群,主要包括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預防醫學系為預防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等專業學生承擔15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承擔多門全校性選修課,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30余部。
  預防醫學系擁有ICP-MS、GC-MS、液相色譜儀、溶劑快速萃取系統、離子色譜儀等,可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預防醫學專業重點實驗室分為5個功能實驗區:理化因素監測檢驗室、生物因素監測檢驗室、環境因素生物學效應檢測室、分子流行病學實驗室、疾病預防控制與數據處理中心。
  預防醫學系的科研工作緊緊圍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開展防控研究,主持和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在SCI或EI收錄20余篇。
  預防醫學專業實踐性強,目前已經建成的實踐教學基地有175醫院、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廈門市衛生監督所和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并通過實踐教學、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等多種方式來建設、鞏固和發展實習基地。
  【學院發展前景】
  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立足于高起點和國際化視野,以人才培養和產學研結合為支撐點,以國家和海西重大戰略需求為目標,瞄準世界公共衛生科技創新前沿,發揮既有優勢,堅持特色方向,努力在重大疾病的診斷與預防、創新疫苗的研發、公共衛生政策與管理、環境與公眾健康保障、老年人口健康促進策略等方面,走出一條具有廈大特色的公共衛生發展之路,建設國內有特色、國際有影響的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
  根據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十二五規劃,學院定位為研究型。到“十二五”末期,全日制在校學生數達735人,其中,本科學生450人,碩士研究生220人、博士研究生65人。教師總數65人左右,生師比為14.0:1;實驗技術人員15~20人。翔安校區將建成總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公共衛生學院教學大樓和科研大樓。學院將增設檢驗與檢疫學本科專業,申報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力爭申報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博士后流動站,開辦公共衛生碩士(MPH)專業學位教育,并積極探索(MPH+MBA)/(MPH+MPA)雙學位教育,同時,接受外國留學生、訪問學者和研究生,探索與國外合作、聯合培養人才的渠道和模式。在疾病診斷和創新疫苗相關學科的多個研究方向上,學院將繼續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具備一定國際地位,取得若干國際領先的標志性成果;在公共衛生政策與管理、環境與公眾健康保障、老年人口健康促進策略方面,努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力爭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廈門大學

添加廈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廈門大學考研分數線、廈門大學報錄比、廈門大學考研群、廈門大學學姐微信、廈門大學考研真題、廈門大學專業目錄、廈門大學排名、廈門大學保研、廈門大學公眾號、廈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廈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廈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amendaxue/yanjiushengyuan_3871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