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診斷學碩士點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1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診斷學碩士點介紹

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診斷學碩士點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診斷學碩士點介紹 正文

中醫診斷學科1986年被授予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87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是我校較早獲準的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為安徽省重中之重學科(中醫學學科)、國家新增博士學位授權建設學科(中醫學學科)的主干二級學科之一。學科所在的中醫學專業2004年被評為安徽省教改示范專業,2008年成為第一批國家教育部特色專業,中醫學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中醫診斷學課程1999年被評為安徽省重點課程,2006年被遴選為省級精品課程。現已培養出50余名碩士研究生,10余名碩士研究生在讀。
學科先后承擔國家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安徽省教學研究項目5項,主編、副主編與參編各級各類教材及學術專著20余部,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中華中醫學會學術著作一等獎1項、安徽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參與國家“973”計劃項目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基金項目2項;承擔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6項,科研經費30余萬元。上個世紀80年代,與解放軍105醫院合作研制成功慢性胃炎新藥:“益胃舒”、“養胃舒”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先后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中醫藥科技進步四等獎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明專利1項。
本學科積極探索中醫診察和辨證規律,在已形成穩定的研究方向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在中醫證候學研究及舌診、脈診的基礎研究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在病證相關性及證候是指研究方面,以中醫學基本理論為指導,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以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及慢性腎病綜合征等為切入點,通過制造證候動物模型及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從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兩個方面的揭示相關疾病的證候在整體、器官、組織、細胞、分子等不同層次的演變規律,探索中醫證候本質科學內涵。在四診客觀化及規范化研究方面,對舌象、脈象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的變化的規律及其內在機理進行研究,探討中醫舌診、脈診等特色診法在現代疾病診斷中臨床意義及客觀化和規范化。在病證辨治規律研究方面,立足中醫基本理論和特色,以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為切入點,結合相關文獻整理及新安醫家的相關診療特色的總結,探索相關疾病的診治規律,指導臨床的辨證治療。針對中醫護理的特點,以辨證施護及其規律研究為切入點,應用中醫基本理論研究中醫護理機制。
學科還擁有安徽省優秀教師1名、省級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1名、安徽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2人。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講師1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已經形成了合理的教學與科研梯隊。
主要研究方向:1.四診及其客觀化的研究;2.證候實質及辨證微觀化的研究;3.證候規范化的研究;4.常見病的辨證規律的研究;5.虛證的免疫學機制研究;6.中醫護理辨證施護與規律研究;7.新安醫家診斷方法及其學術思想研究。
 

安徽中醫藥大學

添加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安徽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安徽中醫藥大學排名、安徽中醫藥大學保研、安徽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ahzyydx/yjsy_25006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