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在北京】“大齡”中醫學科留學生的“中國夢”--北京中醫藥大學

發布時間:2018-08-0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韓國人在北京】“大齡”中醫學科留學生的“中國夢”--北京中醫藥大學

【韓國人在北京】“大齡”中醫學科留學生的“中國夢”--北京中醫藥大學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韓國人在北京】“大齡”中醫學科留學生的“中國夢”--北京中醫藥大學 正文

【韓國人在北京】“大齡”中醫學科留學生的“中國夢”--北京中醫藥大學
  去年,在中國大學學習的外國留學生人數接近38萬。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共有來自203個國家和地區的37萬7054名留學生在我國的775所高校就讀。

  按國家來分,韓國留學生有62923人,所占比例最大。排在第二至五位的分別是美國(24203人)、泰國(21296人)、俄羅斯(17202人)和日本(15057人)等。
  外國留學生最多的前5名城市或省份分別是北京(74342人)、上海(55911人)、天津(25720人)、江蘇(23209人)以及浙江(22190人)。

  中韓兩國地理位置臨近,加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等因素,吸引了很多韓國人前來求學。從最初單純學習中文的語言研修生,到立志學習中國文化、經濟、法律、歷史、哲學、美術、音樂等的留學生,來自韓國的留學生幾乎遍布所有學科領域。

  28歲的韓國學生明世紀就是為了學習韓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中醫而來到了中國。韓國人眾所周知的韓醫其實起源于中醫,而且中醫有著韓醫所沒有的特性。所以對中醫感興趣并且想學習中醫的韓國留學生不在少數。

  2007年3月初,明世紀第一次來到中國,在遼寧省沈陽市開始學習中文,為后來的專業學習打下了語言基礎。返回韓國服完兵役的明世紀2010年再次來到中國,成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一名“大齡”新生。

  今年已經是明世紀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第五年。即將畢業的他回想起剛開始學習中醫的時候不由地感嘆:“從學科特點上來看,中醫里的文言文比任何一個學科都多。中醫是一門集中國人的文化、生活、哲學思想為一體的學科,要完全理解真的很難。”當被問到為何在萬千學科中選擇了中醫時,他坦言:“我的姓是‘明’,這本來就是中國的姓氏。而每年明氏家族宗親會的時候,我都會去重慶參加祭祀活動。所以中國對于我來說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親近。提起東方醫學,就必然會提到中國,因此我決定在作為東方醫學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學習中醫。”

  今年7月即將畢業的明世紀決定繼續讀研,而他也在這一過程中遇到了難關。“沒有導師的同意,考試成績再好也讀不了研。而我的專業是中醫婦科,這個專業很難找導師。而且病人通常會忌諱男醫生,所以這個專業不怎么招男生。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堅持去找老師,‘三顧茅廬’,又給老師寫了一封長達3頁的中文信才最終打動老師,得以讀研。”正式開始醫學道路的明世紀也向記者表達了他的理想:“我想在讀研的過程中,跟著老師學習更多的知識,同時積累各種臨床經驗。希望今后我能成為一名這樣的醫生:能打動病人的心,不僅醫好他們身體上的疾病,也能撫平他們心靈的傷痛。”

  明世紀還表示,通過參加北京中醫藥大學一個名為“神農本草”的學術社團組織的藥草采集活動,走訪了中國很多農村,到了許多日常難以輕易接觸到的中國的角落。在這一過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真誠的中國人。“相較事物表面,中國人似乎更加重視事物本身和人性。中國人口眾多,因此人們看待事物的觀點也很多元,這是不同于韓國的魅力。中國是一個多元事物共存、包容性很強的國家。”

  明世紀認為中醫和韓醫最大的不同在于中醫的中西醫結合診療體系發展得非常好。他表示:“中國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研究費,用于支持(相較西醫)中醫治愈率更高的疾病研究。因此,中醫的發展趨勢應該會越來越好。不僅如此,在澳大利亞,中醫學的地位獲得了法律上的認可。這說明中醫學的海外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大。最近,隨著中國政府允許獲得中國醫師資格證(中醫和西醫)的外國人在中國國內行醫,為外國人在中國從事醫生職業開辟了道路。”對此,他十分開心,因為包括自己在內的中醫學生們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雖然西方醫學對增進人類健康的貢獻最大,但現在也有很多分析認為其發展已經到達了極限。因此,很多西方國家開始將目光轉向中醫這樣的東方醫學,也對中醫進行了很多相關研究。明世紀對自己選擇的道路充滿了信心:“中醫學現在已經進入到一個全速發展階段。我相信今后中醫學研究將取得更豐富的成果,為人類的疾病治療做出巨大貢獻。”

  有時候,韓國留學生的故事總是讓人心生遺憾。因為缺勤過多得到休學處分,或者因為糟糕的成績難以畢業,這都是一些忘記學生本分的行為。但是,“大齡”學生明世紀對學業的挑戰,以及向著夢想前進的旅程,讓我們記住了那些默默為夢想而奮斗的韓國留學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

添加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北京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北京中醫藥大學排名、北京中醫藥大學保研、北京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bucm/yanjiushengyuan_10823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