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http://img.okaoyan.com/安徽理工大學/6.jpg)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關于《安徽理工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安徽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安徽理工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安徽理工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導師:嚴家平
姓名:嚴家平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測繪學院
研究方向:礦山井巷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礦山地質災害與防治.礦區地質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
招生專業
地質工程.環境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環境科學
人物簡介
嚴家平,男,安徽理工大學教授。1977年畢業于淮南礦業學院地質系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并留校任教。1987年考取淮南礦業學院地質系研究生,1990年研究生畢業并獲工學碩士學位。1995年晉升副教授,1999年晉升教授。 現任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院長.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礦山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主持并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及大型企業委托開發的橫向科研項目四十余項。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6項。國內學術期刊及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合著出版學術專著兩部。獲省部及教學與科研獎4項。目前主要從事地質工程.環境工程學科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已指導碩士研究生17名,指導博士研究生2名。
主要研究方向
礦山井巷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礦山地質災害與防治.礦區地質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
承擔的科研項目
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治理的基礎研究(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的非接觸預測研究(安徽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淮南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研究(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項目),以及與企業橫向合作項目。
主要論著
1.FEATURES AND MINING GEOLOGY SIGNIFICANCES OF THE COAL SEAM SLIP FOLD STRUCTURE IN XU-HUAI DISTRICT,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1999.01
2.含煤地層中一種樹根結構體的成因及意義,煤田地質與勘探,1999.05
3.裂隙含水層疏排水鉆孔的爆炸洗孔試驗研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0.05
4.利用煤田鉆孔測井信息判識祁東煤礦構造煤的理論與實踐,煤炭科學技術,2003.10
5.淮河淮南段河道沉積物中幾種重金屬元素模擬淋溶實驗研究,能源環境保護,2003.10
6.淮南煤礦開采沉陷地土地資源環境問題,煤炭科學技術,2004.11
7. 淮北地區馬家溝組電石灰巖礦床特征研究,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5.4
8.DISTRIBUTION CHARACTERS OF HEAVY-METAL ELEMENTS IN DEPOSITS OF HUAINAN SECTION HUAIHE RIVER,Conference Proceeding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1New Orleans
9.Pollution Features and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from Middle-lower Reach of Huaihe River,Conference Proceeding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etal in the environment, 2005.4 vilnius
獲獎情況
1.“礦井疏排水鉆孔爆炸洗孔技術試驗研究” 1998年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2.“淮南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2005年國土資源部科研成果一等獎
3.“淮南八公山主要地質遺跡特征及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研究”2002年獲 淮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4.“高素質地質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教學研究項目成果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
社會兼職
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礦山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安徽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淮南市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擔任《安徽理工大學學報》.《安徽地質》.《資源與礦產》刊物的編委會委員。
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導師:余學祥
姓名:余學祥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5年12月
職稱:教授
學院:測繪學院
研究方向:GPS變形監測自動化; GPS/GIS集成; 災害監測與防治; 礦山空間信息技術。
人物簡介
余學祥,男,1965年12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理工大學教授,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為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副院長,分管科研與教學。測繪與空間信息工程系主任.安徽理工大學導航定位技術應用研究所所長.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教育與發展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測繪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交通工程測量學術研究會理事.安徽省測繪學會理事.淮南市測繪協會理事.中國海外全球定位導航協會(CPGPS)會員。先后在《東南大學學報》.《中國礦業大學學報》.《測繪學報》.《武漢大學學報》等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兩部,獲軟件著作版權兩項,承擔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及大型企業委托的橫向科研項目十余項。“衛星測地技術用于礦山變形監測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獲 “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教育背景
博士學位:1999.09~2002.07,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
碩士學位:1993.09~1996.07,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工程系,測量工程專業
學士學位:1984.09~1988.07,中國礦業大學測量物探系,礦山測量專業
教學情況
講授博士.碩士生課程 :《開采地表沉陷的空間分析》.《GPS定位原理與數據處理》.《遙感數字圖像處理》.《小波理論與應用》.《專業英語》.《現代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等; 講授本科生課程:《工程測量》.《GPS定位原理與應用》.《工程測量學》.《攝影測量學》.《遙感原理與應用》.《攝影測量與遙感》等課程; 承擔本科生其它教學環節:多次承擔了測繪工程專業的《工程(礦山)測量生產實習》.《礦山測量課程設計》.《畢業實習》.《 畢業設計》等教學任務。
主要研究方向
GPS變形監測自動化; GPS/GIS集成; 災害監測與防治; 礦山空間信息技術。
承擔的科研項目
近年來承擔或參與省部級及其他橫向課題十余項。
主要有:
1.國土資源部,直接提取變形量的高精度快速GPS解算軟件的研制(20001020304)。
2.國土資源部, GPS(監測)網綜合數據處理軟件包的研制(國地防災 [2003]031709)。
3.國土資源部,土地變更調查現代化技術方法研究(200210102)。
4.安徽省教育廳,基于GPS/GIS集成的公共安全監測系統的理論與應用研究 (2004kj113)。
5.湖北省地調局,長江中游水患區大地形變(構造沉降)GPS監測。
6.安徽國投新集劉莊礦業有限公司,首采面地表移動觀測站的建立與數據處理分析。
獲獎情況
“衛星測地技術用于礦山變形監測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獲”在2004年度獲 “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GPS單歷元直接解算變形信息軟件—GQuickS 1.0”獲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號:2003SR2165)。
“GPS(監測)網數據處理軟件GMDPS 2.5”獲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號:2003SR12398)。
出版論著
出版各種專著.論文累計達50余篇,主要有:
1.余學祥,呂偉才.GPS監測網動態數據處理抗差Kalman濾波模型(EI檢索).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0,29(6):553-557.
2.余學祥,呂偉才.抗差卡爾曼濾波模型及其在GPS監測網中的應用.測繪學報,2001,30(1): 27-31.
3.余學祥,徐紹銓,呂偉才.GPS變形監測信息的單歷元解算方法研究.測繪學報, 2002,31(2):123-127.
4.余學祥, 王慶,萬德鈞,徐紹銓,呂偉才.GPS變形監測信息高精度快速解算方法研究(EI檢索).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 33(6):758-762.
5.余學祥,萬德鈞,王慶,徐紹銓,呂偉才.GPS變形監測信息單歷元解算的抗差估計方法研究(EI檢索).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34(5):618-622.
6.余學祥,徐紹銓,呂偉才.三峽庫區滑坡體變形監測的似單差方法與結果分析.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5,30(5):538-542.
7.余學祥,徐紹銓,呂偉才. GPS變形監測的SSDM方法的理論與實踐.測繪科學,2006, 31(2):32-35.
8.Yu Xuexiang,Xu Shaoquan,Lu Weicai. New Method for Solving GP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at single Epoch.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3, 13(2):159-165.
9.Yu Xuexiang,Xu Shaoquan,Gao Wei,Lu Weicai.Similar Single- difference Model and its Algorithm for Solving GPS Monitoring Information Directly at single Epoch.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2003,6(4):51-56.
10.余學祥,徐紹銓,呂偉才. GPS監測網基準點位移及觀測粗差的抗差估計方法.測繪通報, 2002(8):28-31.
11.余學祥,徐紹銓,呂偉才.似單差法對起算數據的精度要求.工程勘察, 2003 (5):43-45.
12.余學祥,徐紹銓,呂偉才.似單差模型中接收機鐘差的單歷元算法.礦山測量, 2004(1):9-12.
13.余學祥,徐紹銓,呂偉才.似單差模型的誤差分析與算法改進.鐵路航測, 2002, 28 (3):1-4.
14.余學祥,徐紹銓,呂偉才.GPS變形監測數據處理自動化——似單差法的理論與方法.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4.10
成果點滴
在國土資源部科研項目的資助下,研制了“GPS單歷元直接解算變形信息軟件(GQuickS 1.0軟件)”和 “GPS綜合數據處理軟件包(GiantS軟件包)”。2005年9月,國土資源部長江三峽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組織專家(組長為劉廣潤院士)對“GPS(監測)網綜合數據處理軟件包的研制”項目進行驗收,認為該項目取得了以下兩個創新點:①填補了國內滑坡監測專用軟件的空白,具有顯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②似單差理論與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這一獨創的方法從解算思想的提出.原理的論證.數學模型的推演.編程實現,都享有自主版權,至今國內外未見有類似的報道,有獨創性,其成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GQuickS軟件以GPS監測網的首期觀測成果為基礎,不需要解算基線向量,也不必進行網平差,即可獲得監測點的變形信息,從而提高了數據處理的響應速度。由于采用單歷元解算,從而避免了周跳的探測和修復等棘手問題;由于采用了單歷元解算,因此當監測點上的接收機處于動態狀態時,能實時地反應監測點的變化狀態。2005年10月27日至31日,國土資源部長江三峽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組織六家單位20多人參加了“GPS單歷元直接解算變形信息軟件”培訓。目前已在長江三峽滑坡監測中得到了應用。 GiantS軟件包由“GPS變形監測快速解算辦公系統軟件(GQuickS 1.0的升級版本,簡稱GQuickS軟件)”.“GPS網坐標系統轉換軟件”.“GPS(監測)網數據處理軟件”.“GPS網高程系統轉換軟件”.“常規平面(監測)網數據處理軟件”.“水準(監測)網數據處理軟件”和“GPS事后差分RTK軟件(DGPSRTK軟件)”等七個軟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實現不同的功能和滿足不同的需要。根據用戶的授權,這些軟件可以單獨安裝運行,也可以組合在一起運行。DGPSRTK軟件是為滿足國土資源調查而開發的事后動態差分數據處理軟件,以根據基準站的位置和流動站的瞬時近似位置單歷元解算流動站真實位置。
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導師:楊世清
姓名:楊世清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測繪學院
研究方向:
招生專業
測繪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導師:王列平
姓名:王列平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測繪學院
研究方向:
招生專業
測繪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導師:呂偉才
姓名:呂偉才
性別:女
出生年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測繪學院
研究方向:
招生專業
測繪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導師:徐良驥
姓名:徐良驥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測繪學院
研究方向:
招生專業
測繪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導師:鄭禮全
姓名:鄭禮全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測繪學院
研究方向:
招生專業
測繪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導師:劉星
姓名:劉 星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測繪學院
研究方向:
招生專業
測繪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導師:葉松
姓名:葉 松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8年8月
職稱:教授
學院:醫學院
研究方向:創傷感染與免疫
男,1958年8月出生,安徽桐城人,中共黨員,教授,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創傷感染與免疫。1983年畢業于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從事外科學、急救醫學和創傷感染與免疫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研究方向為淮南煤礦煤工塵肺合并結核感染。主持科研課題8項,通過省級科研成果鑒定5項,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4部。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導師:李朝品
姓名:李朝品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6年10月
職稱:教授
學院:醫學院
研究方向:
男,1956年10月出生,安徽省碭山縣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導,安徽省首批學科拔尖人才,省政府津貼專家,安徽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977年畢業于蚌埠醫學院并留校任教,1986 年畢業于蘇州醫學院獲醫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博士學位。1996年晉升為教授。自1977年畢業至今,一直從事《人體寄生蟲學》、《免疫學》、《傳染病學》等教學科研工作,正式出版著作及教科書20余部。承擔省教研課題6項,獲省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二項。承擔省、部等縱橫向科研課題19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發表SCI論文10余篇。有10余項科研成果通過省、部鑒定。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3項、自然科學三等獎4項,省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先后主編、出版著作18部。1986年至今連續多年被評為校優秀教師(或教書育人先進個人),1990年被評為煤炭部(原名中國統配煤礦總公司)優秀青年知識分子,1991年被評為安徽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1995年獲安徽省“焦陂獎”優秀教師稱號,2001年獲安徽省優秀教師稱號。1995年被省教委批準為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及院免疫學重點課程負責人,是我院病原生物學碩士點的學科帶頭人,1995年起共指導碩士學位研究生30余名。現為國際系統與應用蜱螨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并任安徽醫學教育分會委員及淮南分會常務理事)、中華免疫學會理事等。其事跡先后被《健康報》、《安徽青年報》、《青春在煤海中閃光》、《中國當代高級專業人才大詞典》及《中國醫藥名人錄》等數家報刊和近30部名人傳記刊載。先后擔任中華醫學會安徽分會理事、中國動物學會寄生蟲學會理事、中國免疫學會常務理事、安徽預防醫學會醫學寄生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學會副主任委員、安徽動物學會理事、安徽昆蟲學會理事、國際蜱螨學會會員、國際蜱螨學雜志咨詢理事、國際系統與應用蜱螨學會會員、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員等;同時兼任安徽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熱帶病與寄生蟲學雜志、醫學動物防制雜志等18種期刊的常務編委或編委。
安徽理工大學
添加安徽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理工大學報錄比、安徽理工大學考研群、安徽理工大學學姐微信、安徽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安徽理工大學專業目錄、安徽理工大學排名、安徽理工大學保研、安徽理工大學公眾號、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img.okaoyan.com/gzh/安徽理工大學.png)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