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07 10:15: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湖南工業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關于《湖南工業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湖南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湖南工業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湖南工業大學官網來自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湖南工業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湖南工業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湖南工業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湖南工業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湖南工業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湖南工業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湖南工業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湖南工業大學專業排名]
[湖南工業大學考研群]
[湖南工業大學考研難嗎]
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官網:
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
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簡介
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簡介
商學院,創辦于1979年。經過40年多的發展,業已形成以工商管理學為主體,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公共管理三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基本格局。學院獲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十佳特色商學院”。商學院現有專職教師106人,教授、博士共79人。全國優秀教師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國家二級教授5名,湖南省芙蓉學者1名,湖南省芙蓉講座教授1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4人,湖南省優秀MBA教學團隊1個。擁有工商管理(學校博士建設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物流工程與管理3個專業碩士授權點,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5個本科專業(其中工商管理設國際商務雙語實驗班),其中市場營銷評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省級A類專業;工商管理為湖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評為C-。學院有4個經濟管理模擬實驗室,擁有全國包裝廣告研究基地、湖南省商學英才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湖南省包裝經濟研究基地、湖南省苗繡研究基地、株洲市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所、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旅游管理研究所等多個研究機構,是湖南省管理科學學會、湖南省系統工程與管理學會和人力資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
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學生1740人,研究生317人。學院秉承“明德勵志,博學弘商”的院訓,“求真務實,敢為人先”的院風,堅持“雙元培養、雙導領航、雙創驅動”的辦學理念,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在教學方面“嚴”字當頭,科研方面“勤”字當先。在狠抓教學“一化三提升”的同時,積極推進科研制度創新,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近年來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和省級各類競賽金獎15項,在國家級、省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0余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8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16項,國家自科基金4項;出版學術著作、教材59部;獲得各級獎勵100余項,有多篇本土開發案例入選中國優秀案例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案例庫。
學院深度服務于地方經濟,與蘇寧、順豐等30多家知名企業建立的戰略合作關系,曾被授予中部地區MBA卓越培養單位,MBA辦學十一年,為各類企業培養了大量優秀管理人才;MPA辦學四年,為政府和事業單位輸送了近百位現代優秀公共管理者。學院國際化程度高,已成建制招收本科和研究生國際留學生班,并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聯系。學院未來堅持“商學+”的辦學方向,注重跨界融合,推動商科專業的數字化轉型,培養更多符合市場需要的優秀商科人才。
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業大學內
管理員信箱:adminzhuzit@163.com
QQ:24375692
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歷史沿革
商學院的前身為管理工程科、經濟貿易系和經濟管理學院。早在1982年,學院招收第一屆企業管理班學生,揭開學院發展的歷史。1984年,是學院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管理工程科正式掛牌成立。1990年,管理工程科改名為經濟貿易系。2003年,是學院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經濟貿易系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發展成為了經濟管理學院。2008年,經濟管理學院經歷了學院搬遷、院系整合及高校改革等重大考驗,正式更名為商學院,開啟了學院發展的新篇章。學院歷任主任、院長為譚笑、謝遇生、江平、張應高、歐紹華。歷任書記為程為寶、江平、謝遇生、胡長根、袁莉、唐代喜、陳建國、田定湘。現任副院長王歡芳(主持行政工作)、陳建設、劉中艷、鄒筱,書記歐紹華,副書記傅麗華。
學院組織機構體系完整,層次分明,下設工商管理系、營銷管理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創新創業中心、湖南省包裝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所、政府地方治理研究所、旅游規劃與管理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商學院模擬實驗室、圖書資料室等教學研究機構及綜合辦、教務辦、學工辦、研究生部、學科建設辦、科研管理辦等行政機構;設5個教工黨支部、4個學生黨支部、院團委等黨團機構。
學院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合理、學歷結構優化、年齡結構老中青搭配,陣容齊整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102人,專任教師94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1人,具有副高職稱以上人員占專任教師人數的53.19%;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76人,其中博士22人,在讀博士12人,占專任教師人數的80.85%;35-45歲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8.08%;有碩士生導師17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湖南省社會科學“百人工程”人選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4人。同時,學院還聘請了千金藥業股份公司董事長朱飛錦、中國包裝總公司總經理劉永旭、唐人神集團董事長陶一山等多名省內外知名企業領導擔任兼職導師。
學院學科建設遵循“彰顯特色、以特色托優勢”的發展思路, 堅持“特有、獨有、需要”和“特色、交叉、高水平”的基本原則。 經過30多年的建設,目前已形成以工商管理學為主體,工商管理學、公共管理學和經濟學三大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本科專業數目上,總的說來,經歷了一個由少到多,再由多趨于合理的過程。1984年-1990年,管理工程科設有黨政專修科、企業管理、會計、市場營銷、中文秘書等5個專業;1990年-2003年,經濟貿易系設有企業管理、會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經貿秘書等5個專業;2003年-2008年,經濟管理學院設有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貿易、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等8個本科專業;2008年至今,學院設有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等5個本科專業及由三個學校(株洲工學院、師專學院、冶金學院)合并劃分而來的旅游管理、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4個專科專業。其中,工商管理專業于199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市場營銷專業于199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于200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于200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專業于200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旅游管理專業于2001年開始招收專科生,營銷與策劃專業于2002年開始招收專科生,電子商務專業于2002年開始招收專科生,市場營銷專業(專科)于1998年開始招收專科生。
學院擁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企業管理、會計學、旅游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區域生態系統管理等5個二級學科授權點及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物流工程 等3個專業碩士授權點,工商管理系校級重點建設學科,目前正積極申報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
專業建設上,學院在廣泛持續的專業調查基礎上,明確提出“為企事業單位培養應用型經營管理人才”的專業定位,即在層次定位上要向企事業單位中層管理崗位傾斜,在知識定位上要突出“應用型”,在能力定位上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管理能力、執行能力和創新能力。并根據人才市場需求和專業定位,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同時學院不斷提升專業教育質量,培育優勢明顯、特色鮮明專業,逐步形成專業品牌和特色,其中市場營銷專業為我校特色專業,辦學時間長,積累了較多的辦學經驗,學生的動手能力強,就業率高。
學院堅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辦學方針,確定教學的中心地位,積極推進教學研究與改革,并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學院歷年推行教學制度化管理,一方面完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體系,實施《商學院教學質量管理辦法》,全面考核教師教學質量,并由學生評出學院“十大受歡迎的教師”、由老師評選出學院的教學之星、教學新秀,另一方面引入“傳幫帶”制度,以老帶新,注重青年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堅持院、系領導聽課制度,從而切實提高了教學質量。
學院重視實踐教學,進一步加強了實驗、實習基地建設,著力改善辦學條件。2003年,學院建成電子商務及財會模擬實驗室、管理及金融模擬實驗室、人力資源測評實驗室等3個經濟管理模擬實驗室。近四年來共開設期貨和期權、報關實務、人員測評理論與方法等實驗課程32門,實驗開出率達98%,實驗累計開放機時達12570小時;自2005年以來,學院先后建立了株洲經仕集團、株洲化工集團、株洲冶煉集團等實習基地17個;目前學院已裝備了電腦近300臺,擁有用于多媒體教學的教室10間,用于案例教學和討論的教室2間,均配備先進的無線網絡系統。另外,學院還建有專門的資料室,藏有專業書籍1萬余冊,國內外專業期刊71種。
為了完善課程體系,加強課程建設,近幾年來,學院通過多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使課程體系更加規范、科學,基本適應專業人才培養要求,比較好地處理了單門課程建設和系列課程建設與改革的關系。其中“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2門課程被列為校級重點課程,組織行為學、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公共關系學、統計學等5門課程被列為校級精品課程。
在教學改革方面,學院銳意創新,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努力推進雙語教學,充分發揮學院開展雙語教學的優勢與條件。目前,國際營銷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等3門雙語課程被列為校級質量工程建設課程;努力構建“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科研活動”三位一體的教學運行機制,逐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及創新能力。其中羅秋明、田定湘、唐代喜等老師都曾組織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加強教學改革研究。近四年來,學院先后承擔省部級、校級教改課題15項,發表教學改革論文35篇,其中羅秋明教授主持的校級課題《工商管理類專業主干課程研究型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2005年獲省教學改革成果二等獎,歐紹華教授主持的校級課題《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2016年獲省級教學改革成果三等獎。
學院堅持科研服務教學、科研促進教學的指導思想,大力推進科研制度創新,取得了較為豐富科研成果。近四年來,學院教師在《中國管理科學》、《管理科學學報》、《系統工程學報》、《中國工業經濟》、《南開管理評論》等國家級、省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0余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8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或自科基金8項,橫向課題50項;出版學術著作、教材31部,獲各類獎勵54項。同時,學院以湖南省包裝經濟研究基地、包裝經濟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為平臺,整合校內資源,在包裝經濟領域開拓創新,已產出一批質量較高、富有特色的科研成果。自2004年以來,出版包裝經濟方面的專著程4部,包括程為寶教授等撰寫的專著《包裝經濟學》、張應高教授撰寫的《市場經濟與商品包裝》、王潤球教授撰寫的《包裝與包裝企業發展戰略研究》、劉建國教授撰寫的《商品包裝新論》等;發表包裝經濟類論文近百篇,主持包裝經濟類課題17項。
學院非常重視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科研院所開展學術交流,積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戰略,目前已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學術聯系,與美國、英國、日本等國高校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合作,并先后邀請于光遠教授、衛興華教授、武力教授等國內知名學者來我院講學。
為了順應社會需求和時代要求,學院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服務于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學院先后組建了產業經濟、區域經濟、政府地方治理、旅游文化等研究機構,近3年來,學院共完成橫向課題20余項,為株洲老工業基地改造、湖南新型工業化、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等獻計獻策;為株洲及省內外30多家企業提供了高水準的專業培訓服務、專業咨詢服務。
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首位,堅持以"厚基礎、多方向、重素質、高能力"為指導思想,十分重視學生素質的拓展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大力拓展素質教育,既注重學生專業基礎、外語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又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一方面,積極推行“專業+技能+外語”的培養模式,實施“四證”工程,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學位證書的同時,獲取計算機等級證、經濟管理類職業資格證、外語等級證。另一方面,積極實施“KAQ”規劃,全面拓展大學生素質。早在2000年學院就推出了拓展大學生素質的“PMC磨力計劃”,在取得了初步成效后,又于2003年實施“KAQ規劃”,目的是通過一系列的素質拓展訓練,使學生具備較寬的知識、較強的能力及較高的綜合素質。PMC:Politics, Pen—指高尚的政治品格,也指寫作能力。Mouth—演講、推銷能力;Computer、Creation—計算機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KAQ:Knowledge—指知識;Ability—指能力;Quality—指素質。經過不懈努力,學院素質教育效果顯著,人才培養質量較高。近幾年來,先后有2000余名同學分別參加了各類技能培訓與考證,并有千余名同學考取了相關證書,考取率達50%。其中,人管042班章江同學,一人便取得了英語四、六級證、計算機一、二級證、人力資源管理師、保險代理人等十個技能證;近兩年來,學院200余人參加報關員考試,有近100人通過考試,通過率達50%以上,特別是在2007年全國報關員考試中,學院98名學生參加考試,80人達到合格分數線,通過率為81。6%。其中,更有張遠芳同學以174分的高分奪得全國報關員考試最高分。全國通過率平均在10%左右,湖南省通過率在20%左右。明顯增強了學生就業的競爭力;2006年,國際貿易專業03級學生邱石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湖南省賽區比賽中,獲得了特等獎的好成績,并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獲得銅獎;2007年,2008年,學院學生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大學生象棋比賽冠軍。
學院大力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學院現有律動舞團、創業先鋒社、愛心社、求學社等14個學生社團。其中,律動舞團是我校最大的學生社團,自2003年成立以來曾代表學校參加校內外大型文藝演出或社會公益活動達30余次,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促進了校園文化的發展。2003年,律動舞團參加了全國男子籃球甲B籃球寶貝舞蹈表演、湖南省CUBA籃球聯賽選拔賽籃球寶貝舞蹈表演等。
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高,社會反響較好。20多年以來,學院先后向社會輸送畢業生近萬人。畢業生以其良好的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一次性就業率均達90%以上,其中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歷年來保持在92%以上,2008年更是高達94.2%。
學院目前已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成為國家稅務總局、株洲財政局、中國包裝總公司、三一重工、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唐人神集團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骨干力量。其中,82屆會計專業畢業生龍岳輝同志現任國家稅務總局貨物與勞務稅司副司長,于1982年參加稅收工作,曾先后擔任稅務所所長、縣稅務局副局長、局長、湖南省長沙市國家稅務局副局長、湖南岳陽市國家稅務局局長、湖南省國家稅務局流轉稅處處長、國家稅務總局流轉稅管理司副司長等職務;干部培訓班90屆畢業生譚可敏現任湖南省株洲市財政局局長,曾作為株洲市第三批援藏干部前往扎囊,2006年,當選為炎陵縣縣長、縣委副書記,2007年,被評為株洲市抗洪救災先進個人,記二等功;中秘91屆畢業生蔣湘輝現任株洲市茶陵縣縣長、縣委副書記,于1991年參加工作,2006年獲得中南大學MBA碩士學位,曾先后擔任株洲市委辦公室秘書二科副科長、中共株洲市石峰區區委副書記、共青團株洲市委書記、黨組書記、中共茶陵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等職務;萬友根研究員現任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曾擔任學院總會計師;株洲市國土局土地登記發證中心主任王術明同志07年被評選株洲市十大杰出青年。
添加湖南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工業大學報錄比、湖南工業大學考研群、湖南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湖南工業大學考研真題、湖南工業大學專業目錄、湖南工業大學排名、湖南工業大學保研、湖南工業大學公眾號、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南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湖南工業大學.png)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