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介紹

發布時間:2020-06-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介紹

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介紹 正文

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是原長春地質學院儀器系。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幾代前輩教師及儀電人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顯示度的成果。已成為我國培養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領域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累計已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逾萬人。
學院涵蓋儀器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和電氣工程3個一級學科,擁有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省重點學科)、精密儀器及機械、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的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能源動力類一級工程博士點,擁有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和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等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電子信息類(儀器儀表工程)、能源動力類(電氣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現有測控技術與儀器(國家特色專業、吉林省一流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兩個本科專業,按儀器類招生。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獲得B+成績,2017年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被列入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流學科群建設,2018年儀器科學與技術入選吉林省“十三五”高水平學科A類,電氣工程學科入選吉林省“十三五”高水平學科優勢特色B類建設。
學院歷經多年發展,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為主體,年齡結構合理、綜合素質強的教師和專業技術隊伍。現有教職工114人,其中教師76人,教授26人,副教授41人,工程(實驗)技術系列19人,中青年教師比例達到80%以上。教師隊伍中有雙聘院士2人,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自然資源部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1人,第十五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1人,省部級優秀教師1人,吉林省教學名師1人;吉林省2018年青年科技獎1人;吉林省高級專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3人,吉林省首批高校“學科領軍教授”1人,吉林省杰出青年1人,長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教育部儀器類專業教指委委員1人,教育部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指委委員1人。國內外兼職、客座教授10人(外籍2人),校內雙聘教授11人。“儀器專業主干課程與創新實踐教學團隊”獲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核磁共振找水儀的研制與開發團隊獲“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獎。電磁探測儀器及技術應用團隊獲得2015年度“吉林省高校創新團隊”。學院擁有一支儀器、電氣、光學、機械、地球物理等多學科交叉的教學科研隊伍。
學院擁有國家地球物理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球信息探測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地球探測技術及儀器重點實驗室、吉林省測控儀器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學智能儀器與測控技術研究所等多個研究開發基地(平臺)。學院在核磁共振找水儀器、地震勘探儀器、地面時頻域電磁和弱磁測量儀器、航空電磁和弱磁探測儀器、光電檢測儀器、分析儀器及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技術等領域具有鮮明的研究特色和雄厚的科研能力。
學院第一代儀電人曾孝箴教授團隊,研制了我國第一臺航空核子旋進式磁力儀和第一臺光泵磁力儀、我國第一套航空綜合測站;第二代儀電人林君教授團隊研制了我國第一臺電磁驅動可控震源系統、分布式遙測地震儀、國際一流的地下磁共振成像儀、國內第一臺時頻域地空電磁探測系統、研制了國內第一臺吊艙式直升機航空電磁探測儀。學院先后獲得全國科技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國家級獎勵6項,省部級獎20多項,授權/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0余項。學院先后主持承擔了國家重大儀器專項、深部探測專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國家“863”計劃等重大項目和課題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等40多項。
經過六十年的發展,學院的基礎建設和專業實驗條件不斷完善,擁有吉林省儀器電氣實驗教學中心、吉林省電子電工實驗教學中心、吉林省儀器電氣大學生課外創新示范基地等多個實踐教學平臺,建立了電子技術實驗室、嵌入式系統實驗室、電力系統動態模擬實驗室、清潔能源與電氣測試實驗室等一批現代化教學實驗室。建有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長春吉大·小天鵝儀器有限公司、長春光機數顯技術有限公司、長春光機醫療儀器有限公司、吉林大學興城實踐教學基地、遼寧紅沿河核電站、吉林市渤海灣變電站等本科生校外認識實習基地。
學院以建設國內一流、爭創世界一流專業為宗旨,依托吉林大學相關學科群優質資源及地學儀器領域優勢特色,面向未來社會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動化需求,培養信息傳感、測量控制、儀器系統方面創新實踐能力突出的復合型卓越人才。學院形成了從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突出“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強化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辦學特色。學院的人才培養還得到知名企業和校友的支持,學校和學院每年為品學兼優和家境較困難的學生提供“國家獎學金”、“李四光(富德)獎學金”、“芯旺獎學金”等各類獎學和助學金。學院培養的本科畢業生中,有40%以上到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攻讀碩博士研究生,有30%的畢業生在電子信息、電氣工程、汽車或軌道客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科研單位等部門工作。學生就業形勢良好,就業率近100%,社會對畢業生滿意率超過95%以上。
學院非常注重國內、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學院每年有10%以上研究生到美國、加拿大等進行國際聯合培養,30%以上研究生到美國、丹麥等國家進行短期交流或參加國際會議,70%的本科生前往臺灣逢甲大學和韓國漢陽大學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學院每年選派多名專家、學者出國講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訪問和進修;聘請了多位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為名譽教授、兼職教授,每年邀請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同時接收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訪問學者及留學生來院工作與學習。
在以智能化、網絡化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工業文明的浪潮中,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將繼續強化學科優勢,以一流人才培養為根本,搶抓機遇,勇于創新,迎接挑戰,積極發揮學科交叉綜合的優勢,不斷提高教學與科研水平,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學院。
吉林大學

添加吉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吉林大學考研分數線、吉林大學報錄比、吉林大學考研群、吉林大學學姐微信、吉林大學考研真題、吉林大學專業目錄、吉林大學排名、吉林大學保研、吉林大學公眾號、吉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吉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吉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jilindaxue/yanjiushengyuan_33254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