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介紹

發布時間:2020-06-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介紹

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介紹 正文

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聚焦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的理論和現實問題,依托吉林外國語大學學科優勢,整合相關平臺優質資源,服務于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的高水平科學研究中心,為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提供高滿意度咨詢服務、高效率信息交流和高端智庫。
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務是:
1.開展科學研究。圍繞東北亞企業對接“一帶一路”國家總體戰略及“長吉圖一體化”國家區域戰略、東北亞區域企業金融合作與創新、企業勞務合作與創新、博覽經濟及優特品牌發展、寒帶經濟及冰雪旅游發展、跨境電商及倉儲物流發展等問題,凝練主攻方向,進行長期追蹤,堅持開展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和前瞻儲備研究,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發揮研究中心儲備庫和蓄水池作用。
2.強化咨詢決策服務。突出問題導向,聚焦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和緊迫性問題,主動承接對策研究任務,面向吉林省相關部門及行業企業開展咨詢服務。建立健全咨詢服務的對接渠道,使研究中心的思想成果及時轉化為政府的決策和行業企業的發展戰略,拓寬咨詢范圍,增強咨詢服務實效。
3.推進專題數據庫建設。加強研究中心信息化建設,進行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相關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開展社會調查、統計分析、案例集成等專題數據庫的長期建設,定期出版年度報告,提高信息資源共享水平,形成國內領先的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數據信息中心。
4.匯聚優秀人才。探索建立開放、流動、合作的研究中心人才體系,吸引省內外一流學者、實踐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行業企業精英等不同領域的高端人才進入研究中心,吸納青年師生參與相關研究工作,發揮研究中心的人才儲備集聚功能。
5.積極引導社會輿論。發揮研究中心學科綜合優勢,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通過召開學術論壇、接受媒體采訪,打造立體式傳播平臺,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多維度的發聲渠道,積極釋疑解惑,引導社會輿論,擴大東北亞區域經濟與企業影響力。
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一帶一路”戰略與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長吉圖一體化”戰略與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東北亞企業金融合作與創新研究;東北亞企業勞務合作與創新;東北亞博覽經濟及優特品牌發展研究;東北亞寒帶經濟與冰雪旅游發展研究;東北亞跨境電商與倉儲物流發展研究等。
東北亞企業合作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的建設基礎:
1.具有良好的支撐平臺。擁有省重大需求協同創新中心、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省級研究平臺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0個,吉林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長白山學者講座教授1名,省級教學名師6名。
2.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目前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的130所高校和教育機構開展了合作交流。學校擁有“中國政府獎學金”“絲綢之路獎學金”“吉林省政府外國留學生獎學金”“孔子學院獎學金”招生資格。2015年學校與美國新澤西城市大學實施了金融學專業聯合辦學,并設立了孔子學院,與德國慕尼黑應用語言大學開展合作,實施了德語專業的聯合辦學。每年派出近600余名學生出國出境進行長、短期語言文化交流,開展本科雙學位和本碩連讀等留學項目,部分專業學生出國比例達到100%。
3.研究中心具有扎實的前期研究基礎。2016年以來,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科研人員在相關研究領域已承擔各級各類項目32項,到賬科研經費61萬元;發表論文43篇;其中C級論文6篇,出版學術著作9部。
吉林外國語大學

添加吉林外國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吉林外國語大學考研分數線、吉林外國語大學報錄比、吉林外國語大學考研群、吉林外國語大學學姐微信、吉林外國語大學考研真題、吉林外國語大學專業目錄、吉林外國語大學排名、吉林外國語大學保研、吉林外國語大學公眾號、吉林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吉林外國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吉林外國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jlhqwgyxy/yjsy_34082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