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院學前教育專業介紹 正文
學前教育
2015-03-30 09:16 審核人: (點擊: 2319)
一、專業簡介
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唯一培養從事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人才的四年制本科師范專業。2000年開始招收專科生,2003年晉升為本科專業,2013年成為佳木斯大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培養卓越幼兒園教師,并于同年申請成功“中外合作聯合辦學”,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教材,與俄羅斯聯合培養高素質的雙語幼兒教師,并于2014年招收第一屆學生。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已達到了較高的辦學水平,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
二、師資隊伍:
學前教育專業目前共有專任教師13人(主要承擔部分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技能課程的授課任務,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11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10人。共享專任教師6人(主要承擔專業基礎課程的授課任務),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2,碩士研究生5人。許紅梅院長(教授)為專業負責人。教師隊伍整體梯隊較為合理,有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專業帶頭人,中青年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歷者占84%,本專業具有一支發展潛力極強的年輕生力軍。
在13位專任教師中專業理論教師7人,專業技能教師6人,擁有自己的專業技能教師是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在全國的學前教育本科專業中走在前列。
馬麗枝副教授簡介
女,1971年3月出生,碩士,副教授,學前教育教研室主任。1996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0年赴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進修學習,2005年就讀于東北師范大學教科院,2007年獲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
主講課程:教育學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等;
主要研究成果:
1.發表論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高師課程體系建設》、《教育質量: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有效保證》、《和諧發展:現代高等教育的理想價值取向》、《幼兒園雙語教學探索》、《荷蘭殘疾兒童的康復教育與啟示》、《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視域下的課程體系建構等。
2.編寫教材:《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教程》.第三主編(9萬字).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教育學》.參編(10萬字).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0-3歲嬰幼兒心理發展與教育》. 參編(10萬字).化學工業出版社等。
3.獲得獎勵: “教學評價模式研究”獲佳木斯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研究”獲佳木斯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7—11歲兒童分享行為”,獲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4.科研課題:主持佳木斯大學教學研究立項“教師有效教學的行為與策略研究”、主持佳木斯大學科技處立項“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主持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研究會“十二五”科研項目“卓越幼兒教師培養視域下的學前教育專業本科課程建設研究、參與完成黑龍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7—11歲兒童分享行為研究”的課題研究、參與完成佳木斯大學科研項目“小學兒童分享行為研究”課題研究、參與黑龍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 “突發災害條件下兒童青少年利他動機研究”。
張洪秀副教授簡介
女,1975年8月出生,副教授,碩士。1999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專業,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1年到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系進修學習一年,回校后一直擔任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
主講課程:教育學、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等。
主要研究成果:
1.發表論文:《操作法在幼兒數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國內反思性教學研究綜述》,《教學評價模式研究》,《論教育懲罰的合理性及其實現》,《構建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課程評價體系》,《我國高等教育評估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高校學前教育課程建構的思考》。
2.編寫教材:《教育測量與評價方法》.吉林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主編;《教育學導論》.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5月.第二主編;《教育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6)參編50,000字;《教育學原理》.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8)參編30,000字;《班主任管理》.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8)參編20,000字。
3.科研課題:主持佳木斯大學教務處課題“操作法在幼兒數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主持佳木斯大學科技處科研項目“我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研究”。參與完成黑龍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7—11歲兒童分享行為研究”的課題研究、參與完成黑龍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條件下--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參與完成黑龍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教師教育職前職后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參與完成黑龍江省新世紀教改工程項目“高校優質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參與完成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規劃課題“俄羅斯高等學校評估政策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參與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俄羅斯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研究”。
獲獎:
1.7-11歲兒童分享行為..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008-02;
2.教學評價模式研究.佳木斯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12;
3.高校優質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佳木斯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12。
朱莉講師簡介
女,漢族,1977年12月出生,講師,在讀博士。2000年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系學校教育專業畢業,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5年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學專業畢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現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攻讀學前教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主講課程: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幼兒教育科研方法等。
主要研究成果:
論文:《把藝術作為兒童的語言》、《談高校教師在教師職業專業化進程中的作用》、《試析兒童教育權與所有權歸屬的歷史演變——淺談兒童觀問題》、《淺析“幼兒作品”的含義及其分類》、《從單一走向多元——論學生評價方式的轉換》、《美國縮小入學準備差異干預研究對我國的啟示》等。
課題:“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結構研究”、“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研能力現狀及其培養研究”、“基于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的本科層次幼教師資培養研究”、“高中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問題研究”等。
3.獲得獎勵:2008年佳木斯大學板書大賽二等獎、2011年佳木斯大學優秀教師。
常亮講師簡介
男,漢族,1979年10月生,講師。2003年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畢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講授課程:學前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比較教育學。
發表論文:《全面做好幼兒入園準備》
參與課題:“我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研究” “教師有效教學的行為與策略研究” “大學生不良學習行為的心理學研究” 等。
郭蘋講師簡介
女,漢族,1983年1月生,教育學碩士,講師。2003年哈爾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9年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主講課程:幼兒教育史 幼兒社會性發展與教育
主要研究成果:
1.發表論文:《以園為本教研制度建設專題綜述》、《幼兒教師教學風格的類型特點》《幼兒藝術教育中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過程》、《論教育質量與教育公平的時代性》、《學年論文制與本科導師制相結合初探》、《幼兒教師教學風格的影響因素》、《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的結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模型初步建構》、《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現狀的調查研究》等。
2.教材:《幼兒心理學》、《幼兒社會性教育》、《幼兒園管理學》等
3.科研課題:佳木斯大學“幼兒園教師教學風格地域比較研究”
4.主持各級各類課題3項、參與9項。
5.獲得獎勵:2005年度佳木斯大學教學能手
李俊剛講師簡介
男,漢族,1980年8月生,講師。2005東北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2013年哈爾濱工程大學心理學專業畢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主講課程:幼兒游戲理論 幼兒園玩教具制作與環境創設
主要研究成果:
1.發表論文《幼兒藝術教育中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過程》、《論教育質量與教育公平的時代性》、《大學生不良學習行為的心理表現及特點》、《學年論文制與本科導師制相結合初探》、《幼兒教師教學風格的影響因素》、《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的結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模型初步建構》、《模糊評判技術在幼兒心理研究被試篩選中的應用》、《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現狀的調查研究》等。
2.出版教材:《心理學》(編委),《幼兒園環境創設》,《教育測量與評價方法》(編委)等。
3.參與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1項,廳局級課題4項,主持或校級課題6項。
4.獲得獎勵:2008年度佳木斯大學優秀實習教師、2010年度佳木斯大學優秀教師。
陳紅梅講師簡介
女,講師。2005年7月哈爾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11年7月,哈爾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主講課程:中外教育史、幼兒園課程等。
主要科研成果:
1.發表論文:《近十年來我國兒童社會退縮研究進展》、《計算機軟硬件學習方法》、《退縮氣質幼兒的問題行為和感覺統合能力相關研究》、《社會退縮兒童的社會認知發展》等十余篇。
2.科研課題 :主持并結題黑龍江省哲學社科項目。參與并主持省廳級課題 “退縮幼兒認知加工特點的研究” 等5項,主持并參與校市級課題“幼兒社會退縮與行為問題及感覺統合能力的關系”等十余項。
3.出版教材:《教育行政學》《教育統計學》等
張海波講師簡介
女,1978年生,漢族,講師,現任學前專業技能教研室副主任。1999年畢業于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2004年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函授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并于同年取得黑龍江大學行政管理學專業管理學學士學位。2004—2006年就讀于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研究生班。現從事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課樂理視唱、鍵盤課程的教學。
發表省級論文9篇。主持佳木斯大學教務處研究項目兩項、主持黑龍江哲學社會規劃項目一項、主持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一項、主持佳木斯大學科技處研究項目一項、參與省級立項三項。
李麗華講師簡介
女,1977年生,漢族,講師。1999年畢業于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 2003年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函授本科畢業;2002-2004年就讀于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學專業研究生班。現從事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課舞蹈、鍵盤課程的教學。
2010年獲得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舞考級教師1-10級教師資格證書,同年獲得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舞考級中心中級教師資格。2010年獲得北京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等級考試1-9級教師資格證書,獲得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中心高級教師資格。黑龍江省舞蹈家協會考級中心理事。舞蹈作品“蒲公英2009青少年優秀藝術新人選拔活動黑龍江省賽區《神奇》獲金獎,《太陽花》獲銀獎,《鵝,鵝,鵝》獲銅獎”;2010年作品《我最棒》榮獲黑龍江省東部六城市第三屆為“孩子鼓掌”少兒才藝大賽佳木斯賽區舞蹈大賽金獎,并多次獲得園丁獎。
主持佳木斯大學教務處科研課題《學前專業聲樂與即興伴奏課程整合的研究》。
孫英薈講師簡介
女,1983年生,漢族,講師。2005年7月畢業于佳木斯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在讀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與哈師大聯合辦學在職碩士研究生。現從事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課英語課程的教學。發表省級論文二篇。參與校級立項一項。
周瑩講師簡介
女,1982年生,漢族,講師。2004年7月畢業于佳木斯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7月天津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高等教育專業畢業,并取得教育學學士學位。2010年考入長春師范學院外語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英語方向),取得碩士學位。現從事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課英語課程的教學。發表省級論文一篇,參與校級立項一項。
鄒若維講師簡介
男,1981年生,漢族,講師。2004年畢業于長春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獲得文學學士學位,2010年考入長春師范學院攻讀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并取得碩士學位。目前主要從事幼兒繪畫、兒童美術欣賞、兒童美術教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省級論文1篇。參與校級立項一項。
三、培養方案:
1.專業代碼及名稱
專業代碼:040106
專業名稱:學前教育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思想道德品質良好,能掌握扎實的人文社會科學和教育心理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學前教育專業理論素養和精湛的專業技能素養,有較強的從事學前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3.培養要求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能勝任學前兒童教育機構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相關兒童教育機構、教育行政與教科研部門等從事教育、科研、培訓、管理和康復等工作,同時具有在學前教育及相關教育學科方向繼續深造的學術能力。
知識要求:掌握從事學前教育專業所需要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理解學前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能系統全面地掌握有關學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了解本專業前沿理論發展動態。
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較強的自學能力,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具有幼兒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掌握觀察與分析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基本能力;熟悉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對兒童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實施幼兒園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的教育教學能力;具有編制和實施教育方案的能力。
素質要求:達到國家體育鍛煉的標準,身體健康,具有健全的體魄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自覺創新、自主創業的精神,具有不斷獲取知識、開發自身潛能、適應崗位變更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協調能力,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與交往的能力。
4.主干學科
教育學、心理學。
5.核心課程
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發展科學、幼兒園課程、學前教育史、學前兒童保育學、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特殊兒童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與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學前兒童游戲理論、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等。
6.學制及學位的授予
學制四年;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規定的175學分方能畢業,達到學位要求者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7.學分要求及學時比例
課程模塊
學分
學時
學時比例
通識教育課程
49
788
33%
學科基礎課程
47
854
36%
專業課程
專業必修課
33
536
22%
專業選修課
6
220
9%
實踐性教學環節
40
40周
合計
175
2398
四、主要課程簡介:
1.學前教育學:學前教育學課程從學前教育的宏觀與微觀領域,從理論與實踐方面,系統闡明學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則和實施要領與細則,是高等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
通過學前教育學課程的教學,應使學生形成對學前兒童教育問題的基本認識和態度,初步掌握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相關理論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既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當代學前教育發展的前沿信息,掌握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而且要通過見習等形式使學生了解當代學前教育的實踐,在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中發展學生從事學前教育的各種能力。
2.學前兒童發展科學:學前兒童發展科學是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基礎課程。它是結合我國幼兒園教育的具體實際,介紹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基本原理,探討學前兒童心理學教學規律的一門核心課程。學好本門課程是畢業生將來到工作崗位上做好學前教育工作必備的基本條件之一,本門課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學生掌握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相應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熱愛兒童、熱愛學前教育事業的專業思想,提高學生自覺地分析解決幼兒教育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運用觀察、實驗、測驗、社會調查等方法,探索發現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的能力及創新能力。
3.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本課程設置的目的是使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了解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一般理論,掌握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功能、語言的發生發展和語言教育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以及評價等有關知識,為正確地設計與實施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提供理論背景,提高學生從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實踐和研究的專業素養。
4.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具體研究對象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包括: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內涵;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相關理論;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途徑;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策略與方法;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環境的創設;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評價等內容。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學前兒童對科學教育活動的認識,全面掌握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理論、內容、方法、活動設計和評價等專業知識,從而具有進行該課程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相關研究的初步技能。
5.學前兒童游戲理論:學前兒童游戲理論是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課。它是研究幼兒游戲現象、揭示幼兒游戲發展規律,探討幼兒游戲價值和指導方法的一門科學。學好幼兒游戲理論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來在工作崗位上作好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和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
通過幼兒游戲理論的教學,使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掌握從事幼兒游戲與實施工作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初步形成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幼兒游戲設計與實施工作中的問題的能力,以及研究幼兒游戲理論與設計的能力。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幼兒園游戲的分類、發展、價值,理解和掌握各類游戲的組織與指導。本門課既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能力,又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6.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也是一門專業課。它研究學前兒童的機體與其生活和學習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促進學前兒童健康成長的衛生要求和衛生措施的制定。《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是健康學和教育學的交叉學科。
通過學習《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生應全面掌握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運用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一般規律去分析和解決各種常見的幼兒園健康教育中的實際問題,能夠運用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設計、實施及評價幼兒園的健康教育活動。
7.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與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與教育是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是研究關于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一門科學。高水平的掌握學前兒童社會化知識是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將來到工作崗位做好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也是深入學習其他幼兒專業知識的基礎。
教學目的和任務是:幫助學生了解、掌握學前兒童社會化與教育的基本理論、規律,了解當前國內外學前兒童社會化與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與動態;引導學生對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問題的關注,對兒童成長、教育與社會關系的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8.樂理與視唱:樂理視唱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屬于必選課。
樂理視唱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該專業學生必修的音樂基礎理論課程,樂理是指導音樂教育實踐的,是使音樂教育更符合音樂藝術規律和特點的基礎。視唱影響教育實踐中歌唱聲音的質量與感情的表達。樂理與視唱是緊密配合的,它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來做好育兒教育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
9.鍵盤:鍵盤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讓學生掌握鋼琴的基本彈奏法,能夠熟練地雙手配合彈奏初、中級程度的樂曲,并同時提高鋼琴音樂的審美表達能力。學習歌曲伴奏、范唱技能,尤其是學前兒童歌曲的范唱和伴奏編配法,并同時發展創造性參與音樂藝術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10.幼兒繪畫:幼兒繪畫是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講授繪畫、藝術設計等基礎知識,使學生掌握美術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使其具有從事幼兒園教育活動,通過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需求,在課程內容上,注意到即有一定的高度,又有具體的實際操作,力求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點,以適合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使用。
11.幼兒舞蹈:幼兒舞蹈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舞蹈課程要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基本技能和舞蹈的素材,能夠按人體基本活動規律和舞蹈的表現規律做動作組合及跳集體舞蹈;了解民族、民間舞的風格與特點,學習具有典型性的民族、民間舞蹈及動作素材。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必須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舞蹈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自身素質提高的必修內容,而且也是未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職業技能。
五、畢業去向
近三年一次就業率達90%左右,畢業生遍布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佳木斯等大中小城市,擔任托幼機構教育工作者、學前教育科研機構研究者、學前教育培訓機構培訓者、學前教育行政管理機構管理者,以及相關服務部門的兒童工作者,也可以繼續研讀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六、專業特色與優勢:
1.專業發展特色
依據學前教育的發展對師資的需求,我們以深化專業理論、強化專業技能、優化藝術特長為教育主線,形成了“基礎理論+專業技能+藝術特長”的特色培養模式。追求扎實的專業理論和嫻熟的專業技能的高度統一,積極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既有升學能力,又有就業本領和專長。以三條教育主線為骨架,形成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的課程網絡,保證培養的學生理論扎實、技術過硬,就業前景廣闊的同時,培養出本地基礎教育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幼教師資,更好地發揮本專業對全省及全國幼教師資培養的作用。
2.專業發展優勢
(1)發展形勢的優勢
隨著我國幼教事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普及學前義務教育的任務要求,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
為落實發展規劃對普及三年學前義務教育的任務要求,國務院于2010年11月發布了《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共計十條意見,簡稱國十條,進一步明確了相關部門在發展學前教育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意見》精神,加快發展黑龍江省學前教育,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入園難”問題,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結合黑龍江省實際,我省制定了《黑龍江省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到2013年,全省幼兒園總數達到5500所以上,其中公辦和具有公辦性質的幼兒園新增1500所,達到2400所以上,公辦幼兒園數量達到幼兒園總數的40%以上;專任教師新增1.6萬人。在這一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學前教育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驟增,學前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學生就業前景非常好。
(2)師資隊伍的優勢
建成一支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合理,職稱結構適當,知識與能力結構相當,“專兼結合、數量夠用、層次較高”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專業長足發展的必要保證。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共有專任教師13人,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11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10人。教師隊伍整體梯隊較為合理,有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專業帶頭人,中青年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歷者占84%,本專業具有一支發展潛力極強的年輕生力軍。
3.目標定位的優勢
在專業發展之初,我們就提出了以培養基礎扎實,專業面寬,適應性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人才為目標,這一定位清晰、準確、合理,適合時代發展對學前教育的需求。
在承接原有辦學優勢的基礎之上,在培養方案中力求突出兩大專業辦學特色:
厚基礎:以科學文化素養和專業文化理論素質培養為主線,構建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培養高素質人才;
強技能:注重學生基本技能與實際教學能力的培養;教育實踐貫穿整個課程教學,并有專業參觀、觀摩、見習、實習及專業技能競賽、考核等,幫助學生實現從學校到崗位之間零距離適應。
4.課程與教學優勢
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綜合性強、知識面寬、相關學科互相滲透的特點,在課程設置與教學等方面,本專業按照“基礎理論教學以應用為目的,強化理論的系統性和先導性;專業課教學內容加強針對性、應用性”的原則,強調課程體系的綜合性、完整性、基礎性和應用性,做到加強基礎,拓寬口徑,注重綜合,體現前沿,促進發展。構建以學前教育崗位核心能力為導向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標準,充分體現出淡化傳統專業意識、拓寬專業口徑、強化綜合化和通識化教育、構建多種模式培養人才等理念。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基礎理論課程、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
針對學生文化課基礎較為薄弱,學習能力不足的特點,加強相關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增加基礎理論課程學時,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專業文化素養和專業理論素養,以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求。
(2)注重專業技能課程開設的連貫性、層次性與實用性
本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豐富,開設了鍵盤、舞蹈、繪畫、樂理與視唱、玩教具制作等眾多技能課程,并強調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訓練以及實踐能力的強化,且專業技能課程都設有專用設備,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以外的練習和強化。必修課程強調基礎性和實用性,要突出學前教育的特色。之后,根據學生專業技能達到的層次,選修相關的選修課程,以期形成完備的專業技能素養。
(3)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增強技能和教學能力
在專業理論課程授課的過程中,理論的講授必須聯系教育教學實際,既要求教師進行案例教學,結合幼兒的發展和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實際,滲透理論知識,也督促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和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引領學生在實際觀摩和觀看教學錄像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幼兒園活動方案的設計和幼兒園活動組織的模擬訓練。最后,向技能課要實效。
在實踐教學方面,本專業表現出很強的綜合性、多樣性、靈活性等特點,將規定性實踐環節與自主實踐環節有機地結合;將模擬實習、幼兒園各領域教學工作實習、幼兒園班級管理實習、幼兒園保育實習等不同實習重點結合起來,使各種實習內容相互補充,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
本專業還提出了樸素的質量標準“20個幼兒故事,20首幼兒歌曲(能夠會彈唱),20支幼兒舞蹈,20幅簡筆畫,20句英語短句”。形成了“行必體現技能,言必談技能”的氛圍,這樣的要求和訓練使學生更多地具備了準幼兒教師的氣質。
(4)構建“模塊”延伸課程,突出發展方向
根據學生的就業方向,構建特色鮮明的學前教育課程體系,合理配置課程模塊,注重多學科交叉和課程的綜合性與應用性,形成全新的課程方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將來的就業方向自主選擇,使課程設置體現出靈活性和實用性。
七、實踐教學情況
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延長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時間,豐富教育實踐活動的時間和方式,突出專業教學的實踐性與現場性,規定實踐環節(集中實踐環節和課內實踐環節)與自主實踐環節(專業技能訓練、專業技能展示、畢業匯報演出、社團實踐活動等)有機地結合;將模擬實習(試講等)、幼兒園各領域教學工作實習、幼兒園班級管理實習、幼兒園保育實習等不同實習重點結合起來,使各種實習內容相互補充,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探索幼兒園見習實習的形式,將集中見實習、分散見實習、穿插見實習、預崗實習結合,強調教育見實習安排的創新,以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加強實踐實訓指導,為學生配備指導教師并定期考核和評價,實行專業規劃和引領,邀請教育專家和幼兒園一線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零距離接觸。
佳木斯大學
添加佳木斯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佳木斯大學考研分數線、佳木斯大學報錄比、佳木斯大學考研群、佳木斯大學學姐微信、佳木斯大學考研真題、佳木斯大學專業目錄、佳木斯大學排名、佳木斯大學保研、佳木斯大學公眾號、佳木斯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佳木斯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img.okaoyan.com/gzh/kyp.jpg)
本文來源:
http://m.btfokj.cn/jmsdx/yjsy_26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