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曲阜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曲阜師范大學報錄比、曲阜師范大學考研群、曲阜師范大學學姐、曲阜師范大學考研真題、曲阜師范大學專業目錄、曲阜師范大學排名、曲阜師范大學保研、曲阜師范大學公眾號、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曲阜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考生可以從各院校的研招網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考生應當仔細閱讀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曲阜師范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曲阜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柳士彬,教授,現任曲阜師范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曲阜師范大學"16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員,兼任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理事、晉冀魯豫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研究會秘書長。2005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并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07年,赴韓國參加了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開展的職業教育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訓練項目(“The UNESCO Regional Center Project 2007 KRIVET TVET & HRD Training Program for Experts”),并獲得相關資格認證。在成人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領域具有較大影響。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曲阜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文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11)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
招生人數: |
2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教育學基礎綜合(自命題) ④(--)無 |
備 注: |
|
五、學習年限
學習期限一般為3年,最長不超過4年。課程學習與學術活動應至少修滿40學分,第4-6學期應從事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的選題、開題、寫作及答辯工作。
六、課程設置
1. 學分要求和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及學時、學分分配表
課程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開 課
單 位 |
A公共學位課 |
18000201 |
第一外國語
The First Foreign Language |
136 |
6.00 |
2 |
公共院系 |
18000202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
34 |
2.00 |
1 |
公共院系 |
B專業學位課 |
18040100201 |
教育基本理論研究
Studies on educational principles |
51 |
3.00 |
1 |
公共院系 |
18040100202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
51 |
3.00 |
1 |
公共院系 |
18104040100201 |
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研究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54 |
3.00 |
2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02 |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54 |
3.00 |
2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03 |
信息化教學設計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54 |
3.00 |
2 |
傳媒學院 |
C指定選修課 |
18000203 |
自然辯證法概論
Conspectus of Nature Dialectics |
17 |
1.00 |
2 |
公共院系 |
18104000209 |
專業外語文獻精讀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Literature Reading |
36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05 |
教育技術學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06 |
網絡教育應用
Application of Web-Based Education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07 |
基于計算思維的程序設計
Program Design Based on Computational Thinking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D任意選修課 |
18000205 |
論語選讀
Selected Reading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17 |
1.00 |
1 |
公共院系 |
18104040100208 |
信息技術教材研究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09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0 |
教育技術哲學
Philosoph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1 |
數字化學習資源設計與開發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2 |
技術革新教育專題研究
Monographic study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ducation |
54 |
2.00 |
2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3 |
智慧學習研究
Research on Smart Learning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4 |
在線課程設計與開發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Online Curriculum |
54 |
2.00 |
2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5 |
網絡與數據庫基本原理與關鍵技術
Basic Principle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Network and Database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6 |
虛擬現實教育應用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Education |
54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7 |
虛擬社區教育研究
Research on Virtual Community Education |
54 |
2.00 |
2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8 |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
Research on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
36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19 |
教育軟件工程
Educational Software Engineering |
36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20 |
中外教育技術比較研究
Research on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36 |
2.00 |
1 |
傳媒學院 |
18104040100221 |
創客教育與人工智能
Maker Educ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36 |
2.00 |
1 |
傳媒學院 |
F其他課 |
18104000207 |
學術活動
Academic activities |
34 |
2.00 |
2 |
傳媒學院 |
I實踐類課程 |
18104000208 |
實習實踐
Practical Training |
34 |
2.00 |
2 |
傳媒學院 |
2.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可靈活多樣,倡導實行講授與研討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研討方式在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中的作用。
3.課程考核
課程學習必須通過考核,成績合格方可獲得學分。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采用百分制。學位課程必須為閉卷考試,以70分為合格,非學位課程采用考試或考查的形式,以60分為合格。為充分發揮課程學習在強化碩士生研究訓練方面的作用,提倡以要求學生撰寫文獻閱讀報告、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等形式加強過程考核,以課程論文等形式進行期末考核。
所有考核形式都必須具有科學的評價標準以及交學院存檔的試卷或作品。
4.課程安排
公共學位課由研究生處統一安排授課時間。專業學位課和選修課由信息技術與傳播學院根據課程的內在聯系、系統性和銜接性靈活安排,并要保證各個學期的課程量相對均衡。
1998 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我校獲得了成人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填補了山東省成人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點的空白,成為繼華東師范大學之后全國第2個成人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2006年和2011年,我校的“成人教育學”學科先后被評為山東省“十一五”和“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是目前山東省唯一的成人教育學省級重點學科。
目前,本學位點共有研究生導師8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5人。研究方向主要有:成人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成人教學論研究、教師教育研究、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研究。
自1999年開始招生以來,本學位點共招收了159名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35名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學員,所培養的研究生多數到高校從事成人教育科研、管理及教學工作,其中不少畢業生已成為所在單位骨干力量。另有15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招生單位名稱:教育學院
聯系人:張老師
聯系人辦公室電話:0537-4456710
所在校區:曲阜校區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曲阜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20)化學課程與教學論 |
招生人數: |
1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教育學基礎綜合(自命題) ④(--)無 |
備 注: |
|
聯系我們
山東省曲阜市靜軒西路57號 郵編:273165 電話:(0537)4456711 傳真:(0537)4456711
教育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碩士點簡介
【點擊量:662 | 發布日期:2014-12-26】
應用心理學專業于2003年獲碩士學位授權點,自2006年開始連續被評為山東省“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學科,是山東省唯一的應用心理學重點學科。擁有雄厚的發展基礎和悠久的歷史淵源,并且具有濃郁的東方文化和地域特色,多年來畢業的研究生大都到各類和企事業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心理咨詢與輔導、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等各類心理學應用工作,或者繼續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攻讀博士學位等。目前,該學位點擁有碩士生導師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3人,講師7人。該學位點的指導教師有:韓仁生教授、楊昭寧教授、井維華教授、李傳銀教授(兼)、張雯副教授,設有如下5個研究方向:
人力資源管理:運用心理科學原理,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學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總和。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人力資源的預測與規劃,工作分析與設計,人力資源的維護與成本核算,人員的甄選錄用、合理配置和使用,還包括對人員的智力開發、教育培訓、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等;
管理心理學:是把心理學的知識應用于分析、說明、指導管理活動中的個體和群體行為的工業心理學分支,主要研究領域有員工需要、動機與態度、激勵理論、工作積極性和倦怠、群體凝聚力、群體中的人際關系和溝通、士氣、組織心理以及領導風格、影響領導效果的因素、跨文化管理心理學等;
中國傳統文化與心理咨詢及測量: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適合中國本土的心理咨詢理論研究、實證研究與干預效果研究,注重適合中國“本土化”的心理咨詢與測評的理論、實證與干預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有舞動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踐、中國人群的主觀幸福感、自我和諧、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心理健康的啟示、儒釋道取向的心理治療方法探究、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中國傳統文化與心理咨詢、表達性藝術治療、企業EAP(員工幫助計劃),心理測評的理論及應用等;
應用社會心理學:運用社會心理學的方法、理論、原則對現實社會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的學科,主要研究領域有政治心理學、經濟心理學、宗教心理學、工業社會心理學、教育社會心理學、臨床社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法律心理學、廣告與消費者心理學、宣傳心理學、家庭幸福的社會心理學等;
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咨詢理論與實踐:主要研究領域有求職咨詢、就業咨詢、創業指導、人才素質測評、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心理咨詢等一系列相關業務的人力資源開發咨詢服務等。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曲阜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數學科學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18)數學課程與教學論 |
招生人數: |
1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教育學基礎綜合(自命題) ④(--)無 |
備 注: |
|
繼續教育學院簡介
一、歷史沿革與辦學成就
學校于1958年8月成立函授部創辦了成人教育,1990年5月函授部改為成人教育處,1993年改為成人教育學院,2001年3月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2008年6月將繼續教育學院與職業教育學院合并為職業與成人教育學院,2017年7月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經過幾代成教人的不懈探索和艱苦努力,成人教育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蓬勃發展,創造了成人教育的品牌特色,為國家和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人教育事業一直以辦學歷史悠久、招生規模大、管理獨具特色、教學質量優異、重視理論研究、科研實力雄厚而享譽省內外,成為展示學校教育形象的重要窗口。目前已形成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并舉,函授教育、自學考試、教育培訓等多種繼續教育形式互補,專科、本科和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教育多學歷培養層次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學院建有教育學、法學2個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省級品牌專業;有教育心理學、高等數學、中國法制史、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網絡、教學論、中國教育史、民法學、教育科研方法共9門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課程。學院在繼續教育方面已累計培養了15萬余名合格的本專科函授畢業生、3千多名高職學生、2萬多名中職學生;為12萬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三溝通”培訓;作為山東省中學教師助學自考以及山東省中小學教師自學考試的主考院校,共培訓10萬余名中小學教師。
二、職能與機構設置
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院的繼續教育主要包括學歷繼續教育(函授)、自學考試、非學歷繼續教育(技能培訓)三種形式。繼續教育學院是學校繼續教育的實施與管理機構,承擔繼續教育人才培養、繼續教育科學研究及全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工作管理等任務。繼續教育學院設有黨政辦公室、教務部、教學部、自考培訓部4個科室,擁有1個科研及研究生培養機構——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院。
三、辦學規模
學院現有教職工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在籍本、專科函授生2萬余人,近三年來每年畢業自考生1千余人;在校碩士研究生30余人。
四、學歷繼續教育
學院立足學校教師教育辦學優勢,以山東省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及企事業單位人才需求為導向,面向社會經濟發展,構建了以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教育學及漢語言文學為主體的成人高等教育專業體系。2018年在省教育廳獲得備案的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招生專業有35個,其中專科起點2.5年制本科專業21個、高中起點5年制本科專業11個、高中起點2.5年制專科專業3個。
五、自學考試
學院探索創新辦學模式,實現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多元化發展。連續兩次接受山東省教委委托,承擔山東省中小學教師助學自考主考工作。構建并實施了成人專科學歷教育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嫁接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2013年以來完成了與齊魯師范學院合作主考的教育學、漢語言文學兩個專業6000多人的自考論文指導答辯工作。
六、非學歷繼續教育
服務于學生就業,積極開展在校大學生從業資格證培訓。教師資格證考前培訓輔導工作,已進入良性循環階段,規模穩中有升,培訓質量逐步提高。踐行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積極開展從業技能繼續教育培訓。近年來,曲阜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積極拓寬辦學思路,有效整合全校的師資資源,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頂層設計,架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創新發展模式。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積極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實踐探索,特別是在中小學教師傳統文化教育培訓、干部政德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面向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中小學、幼兒園干部,先后為重慶市、廣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湖南省等省市開辦了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特色的素質提升培訓班。工作案例《新時代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獲得2018年中國高校繼續教育優秀成果及特色案例獎,入選《山東省高校繼續教育改革實踐與探索》論文集。
七、學科建設與研究成果
學院成人教育學學科建設和科學理論研究碩果累累。擁有1個成人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全國第二個獲批的成人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山東省唯一的“十一五”和“十二五”成人教育學省級重點學科。共發表論文900余篇,出版著作70余部;主持承擔了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40余項,其中國家級課題7項。獲得各種教學、科研獎勵4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12項。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于1997年和2001年連續兩屆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八、獲得榮譽
學院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注重改革與創新,強化內涵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無論在教育管理體制、教學管理模式,還是在教育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教育理論研究領域,都探索出一整套科學有效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多次受到表彰。在1995-1997年的全國普通高校函授教育評估中,我校函授教育各項評估綜合成績位居全國第六名、山東省第一名,1997年被原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稱號。曾先后被評為“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中小學教師‘三溝通’培訓先進單位”、“山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職教與成人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山東省自學考試巡視檢查先進集體”等。2004-2005年山東省函授夜大學辦學水平評估中成績優秀,2011年山東省高等教育自考助學機構評估成績優秀,2011年被評為“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2018年獲得中國高校繼續教育優秀成果及特色案例獎。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曲阜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傳媒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21)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教育學基礎綜合(自命題) ④(--)無 |
備 注: |
|
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8月,是曲阜師范大學內設科研機構,掛靠繼續教育學院。其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曲阜師范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成人教育研究室,2001年更名為曲阜師范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成人教育研究所。
研究院的發展目標:建成省內領先、國內有重要影響的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基地、職業與繼續教育決策咨詢與專業服務智庫、職業與繼續教育高端人才培養培訓高地、職業與繼續教育合作交流平臺,為山東省乃至全國職業與繼續教育改革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推動山東省乃至全國職業與繼續教育快速持續發展。
研究院的功能和職責:聚焦職業與繼續教育現實問題,承擔職業與繼續教育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形成高質量、標志性研究成果,為職業與繼續教育實踐提供指導與支持;開展職業與繼續教育政策研究和分析,為教育行政部門落實國家職業與繼續教育政策、科學決策職業與繼續教育發展,提供專業咨詢服務;開展成人教育學高層次人才培養,打造職業與繼續教育高端人才培養培訓高地;加強校校、校地、校企乃至國際之間的職業與繼續教育交流與合作,聯合國內外研究力量,開展跨地域、跨行業的職業與繼續教育合作項目。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曲阜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7)成人教育學 |
招生人數: |
7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教育學基礎綜合(自命題) ④(--)無 |
備 注: |
|
教育科學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點簡介
【點擊量:417 | 發布日期:2014-12-26】
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于2006年獲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山東省該專業最早設立的碩士學點。該專業自設立以來一直致力于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建設研究,職業教育基本理論研究,職業教育管理研究以及職業技術教育學各專題研究等,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目前,該碩士點有指導教師3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3人,講師3人,指導教師有:張奎明副教授、何愛霞教授(兼)、楊玉春教授(兼)。
目前,該碩士學位點工設有如下2個研究方向:
職業技術教育基本理論研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研究,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和教學研究,職業技術教育就業指導工作研究,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的比較研究,新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人文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等。
職業技術教育管理研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職業技術教育制度管理研究,職業技術教育經濟管理研究,職業技術教育的政策法規研究,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研究,職業技術教育的文化管理等。
關閉打印
七、培養方式
1.在碩士生培養過程中,應合理安排課程學習、論文工作和實踐活動等各個環節。
(1)充分發揮經典文獻閱讀在夯實碩士生本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中的作用。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方向碩士生必讀經典文獻,采用培養方案指定與指導教師指定及個人自選相結合、中文文獻與外文文獻相結合、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每位碩士生必須在第二學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2份不少于5000字的書面文獻閱讀報告。
(2)充分發揮個人學習與研究計劃在引導和促進碩士生自主學習和研究中的作用。個人學習與研究計劃包括學習計劃和研究計劃,應在入學后第一學期內完成。
(3)課程學習環節應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4)論文工作環節應側重于對碩士生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訓練,培養碩士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實踐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關注實踐、立足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和提高的態度和能力。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生的學術視野;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和促進研究生的自主和個性化發展。
3.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在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后,以研究生的培養計劃為依據,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的一次綜合考核,按照《曲阜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八、實踐活動
研究生必須參加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應完成的教學工作量一般不少于36課時,計2學分,時間安排在第4學期。
九、學術活動
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參加各類學術講座、學術沙龍活動累計10次以上;研究生在論文答辯之前要結合自己的科學研究情況,在本科生、研究生或教師范圍內作一次學術報告;在導師指導下撰寫至少1篇本人研究方向(或領域)的學術論文。
辦公地點:曲阜師范大學家屬區“北區16號樓”東側對過,期刊中心樓三層
通信地址:山東省曲阜市靜軒西路57號曲阜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郵編:273165
電話:0537-4458103
郵箱:jxjy@qfnu.edn.cn
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簡介
【點擊量:7226 | 數據更新至2018年11月07日】
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設學孔子故里、東方圣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東曲阜。其前身為1955建校伊始成立的教育理論研究室,1978年招收首批教育基本理論方向碩士研究生,1983年從全校本科生中招收首批教育學專業師資班,1984年經山東省教育廳批準成立教育系,1985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1989年3月教育科學研究所成立,1995年系所合并組建教育科學學院,2011年與新成立的教師教育學院合署辦公,2013年4月改為教師教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2017年7月改為教育學院。
從20世紀50年代陳信泰、陶愚川、李國榕、朱本諸先生扎根曲阜、開疆拓土,到1979年招收碩士生,到2016年招收大數據與教育統計博士生,再到2017年同時獲批教育學博士一級學科、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教育學院已經成為全國教育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積淀形成了“近圣賢·好讀書”“俯首躬耕·學而不厭”的敦厚學風。
著名教育學者陶愚川、李國榕、陳信泰、朱本及劉世峰 、楊啟亮、蘇富忠、張武升、韓延明、宋廣文等120余位教授在這里工作、學習。36年來,歷屆學人秉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育人傳統,篳路藍縷,勵精圖治,勤奮治學,不斷加強專業與學科建設,積極探索素質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一課一本” 計劃、“一年級計劃”,培育了一大批能力突出、德才兼備、深受社會認可的高水平人才,先后為社會輸送了7000余名本科生、1500余名碩士研究生,130余人晉升教授,畢業生遍布全國各高等院校及各行各業,為山東省乃至全國的教育科學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武漢大學發布的《中國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中,教育學學科研究生教育2002、2009年分別排名第14、15位;2018、2019年由軟科正式發布的“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學科連續位列全國第15位,進入全國前10%。
教育學院是培養教育學、心理學人才的多學科、多層次、綜合性學院。擁有教育學博士一級學科授予權、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設有教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教育學、心理學2個碩士一級學科授予權,設有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高等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教育經濟與管理、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1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及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應用心理等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在學博士生生29人、碩士生360余人。
教育學院現有教育學、心理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四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生1400余人。教育學是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山東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專業、山東省特色名校建設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建設專業群、山東省教師教育基地之主干學科、曲阜師范大學高峰學科;心理學是“十一五”、“十二五”山東省重點學科,教師教育、應用心理學為曲阜師范大學科研創新團隊。
教育學院設有教育學系、心理學系、日照校區教師教育教學部、心理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機構,設有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山東省教師教育基地、曲阜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曲阜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學廟與傳統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與學術平臺,是中國教育大數據研究院、中國教師博物館核心共建單位。
教育學院擁有一支學歷、學術與教學水平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71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8人、講師19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49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9人;兼職教授36人;有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督學1人,泰山學者1人,山東省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專家2人。先后承擔了29項國家級課題、60余項部省級課題、180余項廳級課題。出版學術著作130余部,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一千余篇,獲得包括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全國教育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3項)、山東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0項)等在內的各類獎項260余次。
教育學院十分重視人才培養的國際化視野,與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及我國臺灣、香港的高等院校有學術交流,每年都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院開展學術交流,派出研究生到美國、臺灣等國家或地區進行3—6個月的短期訪學。
教育學院十分注重本科生專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培育,分階段、有目標地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與研究能力,一直是學院穩定的教育傳統和辦學目標。近年來,學院按照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和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大膽進行專業和課程改革,推行“一課一本”計劃,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學術影響顯著提升,一大批優秀學子脫穎而出,本科生考研率連續穩定在40%以上。畢業生以基礎扎實、素質厚實、作風樸實、為人誠實及思想過硬、政治可靠而為社會普遍認可。
教育學院十分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濰坊、濟寧、泰安、臨沂、棗莊、萊蕪、青島等地市中小學建立了18個教育實踐基地和17個研究生流動站,增強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同時,不斷加強與中小學與基礎教育管理部門的合作,主動服務社會的能力顯著提高。
教育學院教學科研條件優越。現有心理學實驗室、認知與學習實驗室、心理咨詢實驗室、電教室、微機室,圖書資料室。學院的計算機校園網、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等一批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科研、學習條件。
目前,學院正以內涵發展為著眼點,以教育學博士一級學科、教育博士學位點、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為重點,不斷深化學科、課程、教學及管理體制的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辦學效益與社會影響。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學院將抓住國家及山東省教育綜合改革的政策機遇,以教育學博士一級學科、教育博士專業學位建設為龍頭,保持教育學、心理學兩大學科培養質量穩步提高,穩定本科教育規模,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模,凝練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方向,穩步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優化學科建設體系,力爭將學院建成本科教育基礎厚實、研究生教育質量過硬、教師教育特色鮮明、學科發展省內領先、社會服務成效顯著的國內重要的教育科學人才培養基地、學術研究基地、社會服務基地。
地址:山東省曲阜市靜軒西路57號,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郵政編碼:273165;傳真電話:0537-4456711
網 址:http://jky.qfnu.edu.cn
College of Education At a Glance
Our history
College of Education (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locates in Qufu, the hometown of Sage Confucius,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Great Oriental City. College of Education grew out of the Research Center of Teaching Theories established in 1955, and in 1978 it launched its first graduate program in teaching theory studies. In 1983 it started to offer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to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nrolled in Qufu University.A year later,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as created with the approval of Shandong Minister of Education, and it enrolled its first group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1985.In March 1989,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was founded, and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were merged into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in 1995.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expanded again by integrating newly founded Teacher’s College in 2011. The name of the combined college was changed into Teacher’s College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in April 2013 and College of Education in July 2017.
Since the 1950s, the first group of leading scholars, including Chen Xintai, Tao Yuchuan, Li Guorong, and Zhu Benzhu, began to teach andlead researchhere. Afterwards, a new influx of nationally prestigious scholars joined into the pioneer faculty of CE, including Liu Shifeng, Yang Qiliang, Su Fuzhong, Zhang Wusheng, Han Yanming, Song Guangwen and other 120 professors. During the past thirty-three years, all these vigorous scholars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of Education through cooperatively overcoming the challenges of resource shortage and remodeling teacher preparation. With their persistent efforts, College of Education evolvedinto a greater professional school dedicating to teacher education: from the first master program in 1979, to the first enrollment of doctoral student in big data and educational statistics in 2016, and the authorization and accreditation of both the doctoral program and the first-class doctoral discipline in education in 2017. CE attracted more than 700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1200 graduates, and it sent a great deal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K-12 schools across China. Our faculties and graduates steadily contributed to education at both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level. CE met and anticipated the needs of the subsequent eras, serving as a trustworthy source of teacher preparation. The past accomplishments constituted our current dynamic CE, a distinctive institution that held thereputation of wisdom pursuing, energetic of learning, well-preserved, and hard-working.
Our students and programs
College of Education is a multilevel and comprehensive institution that anchors in the training of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sts. Currently, there are 1400 undergraduate and 460 graduate students enrolled at CE.It provides four undergraduate programs: educational studies, psychology, pre-primary education, and primary education.Besides the doctoral-level programs of PhD and EdD, CE also offers master’s degree programs spanning various specialties such as educational studie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history of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of children and youth,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administration, gener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applied psychology. In addition, CE provides five credentialed professional degrees, includ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pre-primary education, and applied psychology. The programs in education at CE have received a series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awards, and the program of applied psychology was awarded as the province-level key discipline.
In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CE has advanced its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universities. Leading scholars from the U.S.A., Canada, Australia, Japan and Korea were invited to CE to deliver lectures; the CE faculties and students were also sent as visiting scholars to these countries to foster a broad vision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CE has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ed students, and the stable postgraduate exam success rate of 40% earns CE the prestige of strong undergraduatetraining.
Our faculty and research
College of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has four departmen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at Rizhao campus), and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center. CE collaborates with both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educationalinstitutions to set up practice and inquiry centers including the Base of Teacher Preparation in Shandong, Research Center of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of Teacher Training, and Research Academy of China Big Data.
College of Education has a group of innovative and vigorous faculty members to work together to address issues in education and to sup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Among our 66 instructional faculty members, 19 are full-time professors, 36 are part-time professors, and 23 are associate professors. We have two doctoral advisors and 26 tutors for master-students.Our honored and awarded faculty members include: one Leading Scholar in philosophical science of the National Ten-Thousand Scholars Accreditation, one National Talent by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hina, one Youth Changjiang Scholar, one New Century Talent awarded by Nation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e National Top Teacher, one National Teaching Supervisor, one Taishan Scholar, and other provincial and local honored scholars.Besides, our faculty members lead an outstanding record of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 26 national-level research projects, more than 60 provincial-level projects and about 180 province departmental-level projects, more than 120 published books and approximately 1000 academic articles, and more than 200 national and local honors and awards for academic practice.
Our Miss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has the tradition of emphasizing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Following this tradition, CE has continued to innovatively promote students’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capacities. Responding to the growing needs forexcellent and versatile educators of the future, CE recently transformed the undergraduate study plans and launched a new project “One course, one notebook” to explore new models of teacher preparation. With the implement of the newly designed program, both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academic impact of CE have stably improved. The graduates of CE have been highly rated by the employers for their strong and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honesty, self-motivation, and diligence.
These central imperatives are reflected through our outside-campus training in 18 teaching practical bases founded in and cooperated with schools across Shandong province. At the same time, 17 graduate mobile stations were established and managed by CE to improve K-12 classroom in cities including Weifang, Jining, Taian, Linyi, Zaozhuang, Laiwu, and Qingdao. Additionally, CE has strengthened the collaboration with basic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s, providing an increasingly large range of service to the local communities.
Our vista
Our faculty members have engaged out students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ies, and we have strived to build up a supporting community not only for facilitating students’ learning but also positively impact personal growth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CE will work harder on many fronts, including:
To deepen the curriculum and administrative reforms based on the doctoral program construction;
To elevate the quality of both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ion education;
To build on our strengths, to embrace our distinctions and to champion for the leading school of educ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providemore flexible and reliable programs toserve children, parents,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To continue to create adynamic institution that treasures the past while transforming the future.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曲阜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物理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19)物理課程與教學論 |
招生人數: |
1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教育學基礎綜合(自命題) ④(--)無 |
備 注: |
|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曲阜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地理與旅游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23)地理課程與教學論 |
招生人數: |
1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教育學基礎綜合(自命題) ④(--)無 |
備 注: |
|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教育學 專業代碼:040100 門類/類別:教育學 學科/類別:教育學
專業介紹
江蘇師范大學為例
教育學原理碩士點1999年開始招生。現有導師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博士2名。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理論知識扎實,教育科研能力較強,具有現代教育理念、開拓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勝任中小學教育研究和實踐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經過多年的學科建設,本碩士點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現設有基礎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德育與人格塑造、學校教育管理三個研究方向。本專業的培養特色是準確把握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和中小學教育的發展趨勢,重視培養適應中小學教育實踐工作的高水平、高學歷的研究型教師。12年來,本專業已招收研究生120多名,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100%。除部分攻讀博士學位和考取公務員的畢業生外,大部分畢業生在中小學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十一五”以來,本專業導師取得了一批較有影響的學術研究成果,先后主持10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出版多部學術專著,在核心期刊上發表50余篇學術論文,多次獲得省部級學術成果獎。
專業點分布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天津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北華大學 長春師范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江蘇師范大學 江蘇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淮北師范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魯東大學 河南師范大學 三峽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大學 中山大學 深圳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喀什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401 教育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參評30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01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A+ |
2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A+ |
3 |
10200 |
東北師范大學 |
A |
4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A |
5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A |
6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7 |
10028 |
首都師范大學 |
A- |
8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9 |
10574 |
華南師范大學 |
A- |
10 |
10635 |
西南大學 |
A- |
11 |
10003 |
清華大學 |
B+ |
12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B+ |
13 |
10345 |
浙江師范大學 |
B+ |
14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15 |
10445 |
山東師范大學 |
B+ |
16 |
10475 |
河南大學 |
B+ |
17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8 |
10542 |
湖南師范大學 |
B+ |
19 |
10718 |
陜西師范大學 |
B+ |
20 |
10736 |
西北師范大學 |
B+ |
21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22 |
10056 |
天津大學 |
B |
23 |
10065 |
天津師范大學 |
B |
24 |
10165 |
遼寧師范大學 |
B |
25 |
10166 |
沈陽師范大學 |
B |
26 |
10231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B |
27 |
10320 |
江蘇師范大學 |
B |
28 |
10414 |
江西師范大學 |
B |
29 |
10602 |
廣西師范大學 |
B |
30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B |
31 |
10075 |
河北大學 |
B- |
32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33 |
10346 |
杭州師范大學 |
B- |
34 |
10370 |
安徽師范大學 |
B- |
35 |
10394 |
福建師范大學 |
B- |
36 |
10446 |
曲阜師范大學 |
B- |
37 |
10476 |
河南師范大學 |
B- |
38 |
10637 |
重慶師范大學 |
B- |
39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B- |
40 |
10762 |
新疆師范大學 |
B- |
41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42 |
10094 |
河北師范大學 |
C+ |
43 |
10108 |
山西大學 |
C+ |
44 |
10118 |
山西師范大學 |
C+ |
45 |
10135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C+ |
46 |
10247 |
同濟大學 |
C+ |
47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48 |
10351 |
溫州大學 |
C+ |
49 |
11078 |
廣州大學 |
C+ |
50 |
11646 |
寧波大學 |
C+ |
51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C |
52 |
10167 |
渤海大學 |
C |
53 |
10203 |
吉林師范大學 |
C |
54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C |
55 |
10418 |
贛南師范大學 |
C |
56 |
10512 |
湖北大學 |
C |
57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學 |
C |
58 |
10663 |
貴州師范大學 |
C |
59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60 |
11117 |
揚州大學 |
C |
61 |
10066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C- |
62 |
10205 |
長春師范大學 |
C- |
63 |
10299 |
江蘇大學 |
C- |
64 |
10373 |
淮北師范大學 |
C- |
65 |
10451 |
魯東大學 |
C- |
66 |
10513 |
湖北師范大學 |
C- |
67 |
10590 |
深圳大學 |
C- |
68 |
10603 |
廣西師范學院 |
C- |
69 |
10759 |
石河子大學 |
C- |
70 |
11658 |
海南師范大學 |
C- |
教育學專業考研科目:
政治(100分)、英語(100分)和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300分)
教育學考研參考書:
1、教育學原理
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著:《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04年重印
2、教育史
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修訂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吳式穎著:《外國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教育心理學
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學研究生就業方向:
1.特殊教育學的就業是最好的,一般都不愁工作,別的方向除非你是學科類教學的那種專業碩士.
2.如果你本科有學科教學的背景,研究生階段再繼續深造,讀課教論,畢業后當個老師還是很不錯的。現在教育學就業形勢不樂觀,純原理方向的就業比較難,還是學一門學科教學,最差的打算也能當一名教師。
3.教育學本身就不是好就業的專業,近年之所以熱,是因為,對于想考研的考生來說,可以避開數學+統考的緣故。如果非得在教育學里找出容易就業的專業:學前教育,課程與教學論,特殊教育學。人力資源開發和教育也算不錯的。我覺得,與其三年后又為工作發愁,不如通過考研博一下,考個容易就業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