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山東農業大學考研網

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考研

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考研

山東農業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相關專業

山東農業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山東農業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因為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山東農業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考研的同學注意: 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山東農業大學 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考研
081500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本學位點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設有: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和農業水土工程三個研究方向。
方向一:水文學及水資源。本方向主要研究領域為水文循環與水資源演變機理、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安全與水生態。重點開展了流域和區域中水文物理規律、水資源形成、演變及優化配置與調度、水資源勘探、水災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在水文地球物理與基巖構造水探測、雙標準梯級水庫聯合預報調度、包氣帶水文過程、地下水超采與漏斗恢復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優勢和特色,為我國干旱半干旱、濕潤半濕潤地區水科學問題的解決與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方向二:水利水電工程。本方向研究領域包括工程水力學、結構檢測、土石壩滲流與健康評價。主要開展了引黃管道輸水、溢洪道導流墻、跌坎消力池、梯級橡膠壩塌壩泄流等工程水力學,以及工程結構損傷檢測、土石壩防滲體破壞、平原水庫風險評價、滲流-應力耦合效應等研究。在導流墻改善溢洪道水流、不同消力池結構水流特性、梯級橡膠壩控制運用、板結構及小波與分形結合梁類結構損傷檢測等方面形成了優勢與特色,可為工程設計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
方向三:農業水土工程。本方向主要研究領域為灌排理論與技術、農業水土資源與環境、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重點開展氣候變化背景下農田水循環規律、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以水調質、引黃灌區泥沙高效利用和濱海鹽堿地治理等研究。在極端氣候條件下作物的需水規律分析、節水灌溉條件下作物品質變化機理和形成規律以及引黃灌區內渾水灌溉方法及其對灌區內土壤質量的影響等方面形成了優勢和特色,可為我國北方農田精準灌溉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領域代碼:085213
 
一、培養目標
建筑與土木工程碩士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建筑企、事業和工程建設部門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培養目標為:
1. 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學風嚴謹,努力為祖國建設服務。  
2. 本領域的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應掌握較為扎實和系統的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的基本理論及其寬廣的專業知識;了解相應學科的前沿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運用先進技術方法解決在相應工程領域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和維護方面的問題;具有獨立擔負相應工程領域的技術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 了解本學科的研究現狀、主要成果和發展方向,注重培養實踐研究和專業能力,增長實際工作經驗,規范地撰寫或創作研究論文或作品。
4. 掌握一門外國語,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
二、學科方向
建筑與土木工程是研究人類社會和生活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設計、建造和維護的工程領域,重點培養從事建筑與結構設計、城市和村鎮規劃、市政工程設計、地下與水工結構設計及其勘測、施工、維護等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了工程結構與新材料、巖土與地下工程、市政工程3個研究方向。
1. 工程結構與新材料
該研究方向綜合應用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有限元分析與地震工程學等基本知識和手段來設計解決工程建設中有關結構和材料問題的學科。涉及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及組合結構、大跨與空間結構、工程抗震、建筑施工技術與管理和高性能混凝土、環境友好生態混凝土、特種混凝土的配制和耐久性能等方面的研究。
2. 巖土與地下工程
該方向綜合應用巖石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學與基礎工程學的基本知識和手段,研究解決工程建設中有關巖體、土體變形及穩定問題等,涉及石油工程、礦山工程、邊坡工程、城市地鐵工程、交通隧道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基工程、深基坑維護工程等與巖土有關的工程學科領域。
3. 市政工程
該方向以水力學、水化學和水處理生物學為基礎理論,主要研究水處理理論與技術、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給排水工程系統及其優化、建筑給排水理論與技術、供熱行業設備創新、供熱管網優化運行及調度、城市燃氣輸配理論以及燃氣應用設備及產品開發等的理論及應用技術的研究。
三、培養方式
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設置體現厚基礎理論、重實踐應用、博前沿知識,著重突出專業實踐類課程和工程實踐類課程。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背景。
根據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的特點,課程學習和實踐教學均實行學分制培養模式,達到工程碩士學位具備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第三學期學生到校外實踐基地以頂崗實習兼科研的模式實踐,保證學生接觸生產實際的時間,穩固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關系。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二年,四年不畢業者作結業處理。
五、課程學習與必修環節
總學分不得少于32學分,最多不超過36學分。
1.課程學分
① 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
② 課程總學分不低于26學分,其中公共課(學位課程)7學分,領域主干課12~14學分,選修課5~8學分。
2.必修環節、校外實踐研究
課程設置(見附表1)。
校外實踐研究6學分。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全日制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6個月,不具有2年企業工作經歷的全日制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不少于1年。實踐研究結束后,研究生應撰寫不少于2000字的專業實踐報告。
3.補修課
跨學科或同等學力研究生,須在導師指導下補修2-3門本學科本科主干課程,計成績,不計學分。補修課程成績不合格者,不進行中期考核。
六、畢業與學位要求
畢業論文應具備一定的技術要求和工作量,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先進性、實用性。鼓勵實行雙導師制,其中一位導師來自本學院,另一位導師來自企事業單位的與本領域相關的專家。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論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導小組。
1. 論文評審應審核:論文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其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其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
2. 攻讀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獲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成績合格,方可申請論文答辯。
3. 論文除經導師寫出詳細的評閱意見外,還應有2位本領域或相近領域的專家評閱。
答辯委員會應由3~5位本領域相關的專家組成。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建筑與土木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學院院長(簽字:                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簽字
         學院(公章)                                         日期:
 

附表1                  
水利土木工程 學院 建筑與土木工程 領域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授課學院 備注


GZ0120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專碩) 2 32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GZ011002 英語(專碩) 3 32 1 外語學院  
GZ014001 工程倫理 2 32 1 水土學院  




SO14040F 高等巖石力學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021F 流體力學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005F 結構動力學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172 結構優化設計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150 水泥基材料物理化學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152 現代水處理理論與技術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105 厭氧生物處理理論與技術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138 高等工程熱力學 2 36 1 水土學院  


GS017002 中國傳統文化 2 36 1 文法學院  
GS016001 文獻檢索 1 18 1 圖書館  
SO14178 土木工程專業外語 1 18 1 水土學院  
S014181 工程數學軟件應用技術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048 結構非線性有限元分析 1 18 1 水土學院  
SO14182 工程結構耐久性及評價方法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183 結構加固理論和方法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184 巖土工程測試技術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103 水處理實驗新技術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185 給排水工程系統優化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146 熱濕環境理論與技術 1 18 1 水土學院  
SO14186 人工環境控制新技術 2 36 1 水土學院  
SO14187 能源利用技術與優化 2 36 1 水土學院  
必修
環節
QZ014001 校外實踐研究 6 96 2-4 水土學院  
  開題報告 0   2 水土學院  
  中期考核 0   3  
  實踐報告 0   4  
跨專業或同等學力補修本科生主要課程 BX014003 結構力學 不計學 分 81 2 水土學院  
BX014001 鋼筋混凝土結構 108 2 水土學院  
BX014017 建筑材料 54 2 水土學院  
BX014022 巖土力學 48 1 水土學院  
BX014012 建筑給水排水工程 60 2 水土學院  
BX014011 水質工程 54 1 水土學院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岳強,男 ,1970年4月出生,漢族, 副教授,博士,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從事專業為結構工程、道路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為地下結構抗震抗爆分析,路面結構分析。

  十余年建筑結構設計工作經歷,主持完成大中型工業及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五十余項,泰安市建筑工程評標專家。主要講授《隧道與地下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橋梁墩臺》和《橋梁維修與加固》等課程。指導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及泰安市大學生科創行動計劃項目多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多項,主持山東農業大學校級科研項目一項、教研課題一項。近年來,在國內一級或核心期刊公開發表科技論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入多篇,先后編寫出版教材《隧道工程》、《路基路面工程》2部。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李天科

  1.個人簡歷 教授、男、漢族、黨員、1957年4月出生于大連市。 1978年2月…1982年1月就讀于大連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工學士。 1998年…2000年參加合肥工業大學水工專業研究生班學習。 碩士研究生導師。 山東省建設工程評標專家-----水工專業 。山東水利科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水利學會水力學專業會員。
  2.主講課程:水工建筑物、水電站、水利工程施工等 。
  3.研究方向:水工結構工程、水電站經濟運行 。
  4.科研成果: 1)小水電站運行研究 省水利二等獎 主持人 2)土壩護坡技術研究 省水利二等獎 主持人 3)平原水庫優化設計 省教委三等獎 主持人 4)水庫滲漏分析研究 省水利三等獎 主持人 5)拱形網格護坡應用 省水利三等獎 。
  5 .主編高等學校精品規劃教材一部:《水利工程施工》;專著一部:《低水頭水工建筑物設計》。發表專業論文30篇。 
  6 .參加過近百項不同類型的水利工程設計、咨詢、事故處理。
  7 .人生目標: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愿踏遍祖國的山山水水。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趙興忠,男,漢族,1966年8月出生,工學碩士,副教授,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系主任,山東農業大學勘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1989年7月畢業于重慶建筑大學,同年分配到山東水利??茖W校,2000年并入山東農業大學工作至今。中國水利學會會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山東省市政工程協會會員。主要從事給水排水工程和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學科的教學、科研和生產服務工作。研究方向:建筑設備及水處理工程。先后主講《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建筑設備工程》及《建筑環境控制與設備》等多門課程。近年來,主編教材6部,參編校內教材2部;發表科研論文22篇;完成省級及以上科研課題6項,其中一項獲省水利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參與完成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環保工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監理及可行性研究多項。其中一項獲得1999年度全國“魯班獎”,三項獲得山東省規劃設計獎。

  聯系電話:0538-8249587
  Email: ??;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馮竟竟,女, 1981年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9年6月獲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工學博士學位,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清華大學土木系建材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兩年。

  主要研究領域為:復合膠凝材料的水化硬化機理、新型膠凝材料及其制品、特種膠凝材料的開發與應用、混凝土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等。作為主要研究成員,參加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一五”項目、國家“973”項目等縱向課題和“石油管道用混凝土裂縫修補液的性能測試與分析”、“特種水泥石抗腐蝕性能測試與分析”等橫向課題。對水泥的水化動力學、粉煤灰、礦渣的水化機理及對水泥水化的影響、水泥基材料微結構的表征、高性能補償收縮混凝土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SCI收錄4篇,EI/ISTP收錄8篇)。

  主要教授課程為:建筑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
  E-mail: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王素華簡介:

  姓名:王素華;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1年5月;
  民族:漢; 副教授,博士;從事專業:結構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巖體力學及巖土工程穩定方向的研究;開設課程主要有:建筑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結構動力學、彈性力學等。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橫向課題10余項,作為研究人員完成山東農業大學校級教研課題二項。近年來,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5篇,教學研究論文2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EI收錄2篇,ISTP收錄一篇。先后編寫出版教材3部,其中兩部獲山東農業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

  聯系電話:13581142368  E-mail:stnwsh@163.com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土木工程 [0814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山東農業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4]土木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巖土工程(02)結構工程
(03)市政工程
招生人數: 1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72)材料力學
備  注:


  李曉晨,男,山東臨沂人,1970年出生,副教授,工學博士,理學博士后。主要從事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城市河流治理以及湖泊富營養化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近年來,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4篇。主講課程為水質工程學、水處理微生物、地下水污染控制、水質監測、水資源與水環境評價等。

  近年來主持或參與的科研課題

 

起 止 年 月 項目來源 項目名稱 經費額(萬元) 項 目 分 工
2001.1-2004.12 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50238050) 城市小區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優化及中水回用研究 120 主要完成人
2004.04-2006.12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BK2004115) 廢水生物處理厭氧反硝化機理及反應動力學研究- 7.5 課題負責人
2004.08--2006.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379012 水利工程對水生態系統凈污能力的影響規律及修復理論 120 主要完成人
2004.04-2007.03 國家"973"項目課題,2002CB412303 入湖小流域生態系統特征及水網生源要素輸移過程研究,   主要參與
2008.02-2009.12 與淮河水利委員會水資源合作項目 東平湖沉積物中營養元素的形態分布規律及其生態風險預測研究, 10 課題負責人
2009.01-2011.12 國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801203) 莠去津與鎘復合污染的生態毒理效應 20

主要參與(第二)

2009.01-2010.12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080431214) 重金屬離子對污水生物脫氮處理的影響研究 3.0 課題負責人
2008.07-1012.08 國家"973"項目子課題(2008CB418203-3-2) 湖泊沉積物中汞和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10 子子課題負責人
2009.01-2009.12 徐州市鼓樓區政府 徐州市鼓樓區水污染控制規劃 10 課題負責人


  近年來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
  1.Chao Wang, Xiao-Chen Li﹡, Hai-Tao Ma, et al. Distribution of Extractable F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Sludge During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6, 137(3):1277—1284. (SCI, 通訊作者) 
  2.Chao wang, Xiaochen Li﹡, et al. Total contents and extractable fraction of metals in sludges from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of China. Pedosphere, 2006, 16(6): 756--762.(SCI, 通訊作者) 
  3.Chao Wang, Xiao-chen Li﹡, Xin Hu, et al. Pb, Cu, Zn and Ni concentrations in vegetables in relation to their extractable fractions in soils in suburban areas of Nanjing, China.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06, 16(2): 199--207. (SCI, 通訊作者). 
  4.Chao Wang, Xiao-chen Li﹡, et al.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sediments of three typical shallow urban lakes in P.R. China.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08, 17:155-162. (SCI, 通訊作者). 
  5.李曉晨, 楊敏, 王超等. 城市污水H-A-O 生物脫氮工藝研究. 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34(4): 370—373. 
  6.李曉晨, 吳成強, 楊敏等. 用于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填料特性比較研究.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2005,6(1): 44--47. 
  7.李曉晨, 潘俊成. 水解作為污水生物脫氮預處理工藝的可行性研究. 江蘇環境科技, 2004,17(1): 1—3. 
  8.李曉晨, 楊敏, 吳成強等. 城市污水高效低耗生物脫氮工藝研究. 江蘇環境科技, 2003, 16(3):1—3. 
  9.李曉晨, 馬海濤, 馮士龍等. 污泥中Cd、Pb和Zn的形態分布及在小麥幼苗中的富集作用.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7, 30(3): 1--4. 
  10.朱 萍, 李曉晨, 王 超, 馬海濤等. 污泥中重金屬形態分布與可浸出性研究. 河海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35(2):121-124. 
  11. 李曉晨, 趙 麗等. 玄武湖中上覆水,間隙水和沉積物中的重金屬含量.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8, 31(5): 4—6. 
  12. 李曉晨, 趙 麗等. 浸提劑pH值對污泥中重金屬浸出的影響. 生態環境, 2008, 17(1): 190—194. 
  13. 李曉晨, 趙 麗等. 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泥的理化特性變化. 中國給水排水, 2008, 24(9): 78—82. 
  14. 郭志勇, 李曉晨, 馬海濤等. pH值對湖泊沉積物中P的釋放及形態分布的影響.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7,26(3):873- 877 E-mail: lixiaochen02@163.com 電話: 0538-8248763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水利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領域代碼:085214
一、培養目標
水利工程領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面向水利等相關行業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要求為: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掌握從事水利工程領域工作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該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工程管理的能力。了解本學科的研究現狀、主要成果和發展方向。
3.掌握一門外國語,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
二、培養方向
水利水電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農業水土工程
三、培養方式
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課程設置體現厚基礎理論、重實踐應用、博前沿知識,著重突出專業實踐類課程和工程實踐類課程。
實踐教學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不少于6個月,不具有2年企業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不少于1年。
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背景。
根據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的特點,課程學習和實踐教學均實行學分制培養模式。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制二年,四年不畢業者作結業處理。
五、課程學習與必修環節
總學分不得少于32學分,最多不得超過36。
1.課程學分
①總學分不低于32學分。
②課程總學分不得少于26學分。其中,公共課(學位課程)7學分,領域主干課12~14學分,選修課5~8學分。
2.校外實踐研究
校外實踐研究6學分。實踐教學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不具有2年企業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必須到相關企業進行不少于1年的實踐教學。
3.補修課
跨學科或同等學力研究生,須在導師指導下補修2-3門本學科本科主干課程,計成績,不計學分。補修課程成績不合格者,不進行中期考核。
課程設置(附表1)
六、畢業與學位要求
1. 學位論文
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背景,可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論文的內容可以是:工程設計與研究、技術研究或技術改造方案研究、技術軟件或應用軟件開發、工程管理等。論文應具備一定的技術要求和工作量,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先進性、實用性。
論文工作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
鼓勵實行雙導師制,其中一位導師來自本學院,另一位導師來自企事業單位的與本領域相關的專家。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論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導小組。
2. 論文評審與答辯
(1)論文評審應審核:論文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其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其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
(2)答辯資格審核: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任務、實踐環節,修滿規定學分,完成學位論文,經導師同意后方可申請答辯。學院對碩士研究生的答辯資格和科研原始資料(資料存檔地點由學院和導師協商)進行審核?!  ?br /> 3. 學位授予
對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按照《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要求,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推薦,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授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學院院長(簽字:                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簽字
         學院(公章)                                         日期:

 附表1                  
水利土木工程 學院 水利工程領域 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
類別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學期 授課學院 備注


GZ0120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專碩) 2 32 1 馬克思主
義學院
 
 
GZ011002 英語(專碩) 3 32 1 外語學院  
GZ014001 工程倫理 2 32 1 水土學院  




S014021F 流體力學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037F 有限元法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173 水工建筑物新技術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022F 灌排理論與技術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175 土壤水動力學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131F 近代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學 2 36 1 水土學院  
GS015002F 數值分析 2 36 1 信息學院  
S014025F 高級水利經濟學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179 水力數值模擬技術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048 結構非線性有限元分析 1 18 1 水土學院  
S014032 灌排試驗設計與試驗數據分析論 1 18 1 水土學院  
S014172 結構優化設計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171F 地下水動力學與數值模擬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043F 水資源系統優化規劃與管理 2 36 1 水土學院  
S014180 節水灌溉設備與應用 1 18 1 水土學院  
S014068 建設項目管理 1 18 1 水土學院  
S014176 水工模型試驗理論與方法 1 18 1 水土學院  
GS016001 文獻檢索 1 18 1 圖書館  
GS017002 中國傳統文化 2 36 1 文法學院  
必修
環節
QZ014001 校外實踐研究 6 96 2-4 水土學院  
  開題報告 0   2 水土學院  
  中期考核 0   3
  實踐報告 0   4
跨專業或同等學力補修本科生主要課程 BX014005 農田水利學 不計學分 60 2 水土學院  
BX014006 水工建筑物 70 1 水土學院  
BX014007 水泵與泵站 60 1 水土學院  
BX014024 工程水文水利計算 50 2 水土學院  
BX014009 水文預報 45 1 水土學院  
 


  王春堂簡介
  王春堂,男,1965年9月出生,副教授,水利系主任,全國水利注冊監理工程師。1988年7月畢業于武漢大學農田水利工程專業,2005年6月獲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碩士學位?,F任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土工程、結構工程、水利工程等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土工程科研、教學工作,主講《農田水利學》、《節水灌溉技術》、《水泵與水泵站》等十幾門專業課程,以及承擔歷屆畢業設計、畢業實習及專業認識實習工作;指導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一項,指導大學生SRT創新項目多項;榮獲2011年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特等獎優秀指導教師。
  近幾年主持及參與省教育廳“涌流灌溉水力自動裝置系統研究”、國家973課題“小麥-玉米周年高產高效的栽培學機制與途徑”、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課題“夏玉米農田水碳耦合關系及其調控機制”、山東省高等學??萍加媱?ldquo;冬小麥水力提升調控機理與深層土壤水利用”等課題十多項;以第一作者在《中國工程機械學報》、《中國農學通報》等期刊發表核心期刊論文40余篇,EI收錄6篇;榮獲山東省水利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獲得國家專利兩項。
  主講全國電子音像教材《低壓水輪發電機組運行與維修》一部;主編全國高等院校水利水電類精品規劃教材《水泵與水泵站》一部;副主編全國高等院校水利水電類精品規劃教材《水電站》一部,編寫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規劃教材《農田水利學》、《水泵與水泵站》兩部。主編專著《裝飾抹灰工程》、《河道工程施工管理維護》二部,副主編新農村建設叢書《農村水利與節水灌溉》、《水電站》兩部。
  負責水利水電工程山東省試點專業、山東省特色專業、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專業建設工作,2009年獲山東農業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發表教研論文兩篇。
  主要研究方向有節水灌溉技術與設備、灌溉排水理論與技術、泵站技術、水土資源與環境等。
  E-mail: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082800農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本學位點為本學院與我校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合辦,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本學院設有:灌溉排水理論與新技術一個研究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領域為灌排理論與技術、農業水土資源與環境、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重點開展氣候變化背景下農田水循環規律、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以水調質、引黃灌區泥沙高效利用和濱海鹽堿地治理等研究。在極端氣候條件下作物的需水規律分析、節水灌溉條件下作物品質變化機理和形成規律以及引黃灌區內渾水灌溉方法及其對灌區內土壤質量的影響等方面形成了優勢和特色,可為我國北方農田精準灌溉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劉福勝;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4年9月;民族:漢; 教授,博士;從事專業:水利工程,結構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結構非線性分析,流體和固體的耦合分析;主要社會兼職:中國水利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巖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農業顧問團成員、建設監理工程師、山東省建筑工程評標專家、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開設課程主要有:理論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優化設計、結構動力學、塑性力學等。主持或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完成“863計劃”、“國家十五”、“國家十一五”、省科技攻關項目等12項。主持國家教育部教研和山東省教學改革試點項目4項,主持山東農業大學校級教研課題二項,近年來,公開發表科技論文40余篇,教學研究論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1篇,先后編寫出版教材5部。先后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山東省水利科技進步獎”等獎勵8項。

  聯系電話:13581142368  E-mail:stnwsh@163.com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085214水利工程(專業學位)
本學位點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水利工程領域主要面向水利行業及相關工程部門,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山東省是水利大省,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任務艱巨,工程管理和施工單位對高層次人才需求旺盛,本學位點具有廣闊的社會需求空間。
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水利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水利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培養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掌握從事水利工程領域工作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該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工程管理的能力。
辦學特色:確立了立足山東、服務北方、面向全國的辦學定位;構建了“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培養方案;形成了工程特色、區域特色明顯的,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
 081400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本學位點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設有:結構工程、巖土工程兩個研究方向。
方向一:結構工程。本方向研究領域包括村鎮建筑新技術與理論、混凝土材料與結構耐久性、結構檢測與加固、工農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再生利用等。在村莊規劃與空心村整治、農村廁所改造與新型生態廁所建造集成技術、農村新型住宅研發、農村垃圾處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近5年本研究方向共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8項,經費1000余萬元,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專利1件。圍繞廢棄磚瓦、農作物秸稈、工業廢渣等工農業固體廢棄物,在新型保溫建筑材料、混凝土材料與結構耐久性、工程結構損傷診斷等方面開展了大量應用基礎研究,近5年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經費800余萬元,發表論文40余篇。
方向二:巖土工程。本方向研究領域包括巖土工程結構變形與破壞機理、地下巖土工程穩定性控制、巖土工程結構穩定性監測與評價等。在建(構)筑物基礎穩定性分析、土工構筑物的安全控制、監測與管理、基于流變特性圍巖分類的地下巖土工程非線性破壞機理及其穩定性控制與監測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基礎應用研究,研究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近5年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20余項,經費500余萬元,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3部。

 
  徐學東,男,工學碩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農業大學村鎮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建筑學會小城鎮分會理事,中國建設勞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程造價管理協會水電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建設工程標準造價協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招標投標協會理事。 
  一、主講課程:工程預算與報價、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筑施工技術,施工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與造價管理。 
  二、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經濟與造價管理;施工技術與項目管理;村鎮建設管理。 
  三、目前的研究項目: 
  1、國家級項目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村鎮整治關鍵技術研究” 課題 “舊村改造與空心村綜合整治關鍵技術研究”子課題主持人(任務編號2006BAJ05A07);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環渤海新興工業區空心村再生技術應用研究” 課題 “山東沂蒙新興工業區空心村綜合改造與空置宅基地經濟化利用技術應用示范” -子課題主持人(任務編號2006BAJ05A12); 
  (3)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村鎮信息化體系框架研究”課題子課題主持人(任務編號2006BAJ09B10); 
  (4)新聞出版總署“十一五”國家重點出版計劃、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新農村建設叢書”叢書主編。 
  2、省部、地市級項目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村莊整治技術手冊》(13冊套書)組織與編寫,項目負責人(項目編號:建村[2006]16號); 
  (2)泰安市科技計劃項目“農村生活污水與垃圾處理適宜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負責人(2008)。 
  四、相關研究成果: 
  (1)山東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研究”(任務編號2004GG2208159),項目負責人,通過省級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山東省軟科學計劃項目“建筑業勞務公司管理體制與市場對策研究”(任務編號A200623),項目負責人,通過省級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3)“利得超級預算員工程預算軟件包(單用戶/網絡版)”,項目主持人,通過省級科技鑒定,獲國家第五屆工程設計優秀軟件銀獎(建設部: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評選委員會,1999)、山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山東省建委,1998); 
 ?。?)山東省教委科技發展項目“水工砼結構中鋼筋防腐涂層的試驗研究”,項目主持人,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山東省科委,1998); 
  (5)“建設項目電子招標與投標管理體系的研究”,項目主持人,獲山東省軟科學成果三等獎(山東省科技廳,2005); 
 ?。?)“建設項目智能招標評標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項目主持人,泰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泰安市人民政府,2005); 
 ?。?)工程預算與報價課程教學改革,課題主持人,山東農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2004; 
  (8)工程預算計算機輔助教學,課題主持人,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山東省教委,1995;  
  五、專著、教材、論文 
 ?。?)徐學東編著,《建筑工程估價與報價》,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徐學東、姬寶霖主編“高等學校精品規劃教材”《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3)徐學東主編《建設項目信息管理》,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2; 
 ?。?)參編“全國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培訓教材”《建筑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工程部分),全國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培訓教材編寫委員會,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應試指南》,副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執業資格考試復習精要》,副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7)人民交通出版社“全國高等學校土建學科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規劃教材”編委會成員?!豆こ添椖抗芾砘A》副主編、《工程項目管理》副主編、《工程定額管理》副主編,2007。 
 ?。?)在《建筑經濟》、《中國農村水利水電》、《小城鎮建設》、《人民黃河》、《人民長江》、《中國公路》、《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等科技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E-mail:   電話:0538-8249908 13854825919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農業大學水利土木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55年7月成立于濟南的山東省濟南水利學校,1958年遷址泰安,1999年與山東農業大學合并成立山東農業大學水利土木工程學院。歷經六十余年的發展,依托山東農業大學辦學優勢和特色,形成了水利工程優勢突出、農業水土工程特色鮮明、土木工程協同發展,在國內外有較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高水平工科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114人,其中專任教師91名,教授14名,副教授44名,具有博士學位的41名?,F有本科生24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
學院設有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筑學等7本科專業,其中水利水電工程和土木工程為山東省特色專業。水利水電工程被批準為“山東省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計劃”和“山東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設工程”建設專業,兩次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土木工程專業(群)被山東省教育廳批準為自籌經費立項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現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13門,校內外教學科研實踐育人基地40多個。
學院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100余項,完成橫向課題200余項,經費3000余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學院現有農業水利工程博士點,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土木與水利工程領域專業學位授權點。水利水電工程和結構工程為山東省重點學科,土木工程為山東農業大學“十三五”重點培育學科。
學院現有山東省農田水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村鎮住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和巖土工程與土壤物理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5000余萬元,實驗室面積10000余m2?,F有水利水電工程結構與材料研究所、生態水利與農業水土工程研究所、水環境保護與污染控制研究所、巖土工程研究所、工程水利學研究所、水文與水資源研究所、智慧水利研究所、生態水利研究所、土木工程結構與材料研究所、村鎮住宅工程技術研究所、市政用水安全研究所、建筑智慧化研究所、綠色建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巖土工程災害預防控制研究中心等14個科研機構。
學院與普渡大學、南弗羅里達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阿爾伯塔大學、西澳大學、里爾大學等國外院校,以及河海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山東省水利廳、山東省水文局等國內高校和科研單位在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孫勇,男,漢族,1973年12月出生,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師。在教學中,為本科生講授《結構軟件應用》、《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鋼結構》、《混凝土結構》、《基礎工程》、《結構抗震》、《結構實驗》等多門課程,為研究生講授《高層建筑結構理論》、《高等鋼結構》等課程。在教學之余積極進行教學研究,論文“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研究”,獲得“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優秀論文一等獎。結合現代知識更新發展狀況和課程特點,主編高等學校“十二五”精品規劃教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及土木工程新世紀精品教材《基礎工程》等教材多部,主編《綠色建筑》叢書等科技圖書多部。在科研上,主要進行高層建筑結構、結構抗震、預應力結構的設計實踐及科研工作。撰寫科研論文多篇,其中“Application Research on External Prestressing Acted on Laminated Concrete Beams in Aseismic Strengthening”于2010年被科技會議引文索引CPCI-S收錄,“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r Engineering Site Option”于2012年被工程索引EI收錄。參加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村莊整治關鍵技術研究”(2006BAJ05A07),并主持其中“艾特美芯樣板房結構體系開發與設計”。參加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超細粉煤灰在水泥基復合膠凝材料的水化硬化過程中的作用機理”(ZR2012EEQ014)。主持橫向課題“泰山文化藝術中心抗震與抗連續倒塌性能研究”。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趙星明,男,漢族,1964年2月出生,副教授,給排水系主任和系黨支部書記,畢業于青島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專業,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市政工程工學碩士,主要從事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水處理技術與工程、給排水管網優化和計算機應用等,主講給水工程、排水工程、給水排水管網系統、水工藝設備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環境工程設計等專業課程,主持完成《排水工程》校級精品課程建設,主持完成了給排水實驗室的規劃建設。主編《給水排水工程CAD》和編著《土木工程CAD》等高校規劃教材。先后在《中國給水排水》、《環境工程》等雜志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完成“中水技術應用研究”、“水處理實驗模擬系統”、“青島市城陽區供水管網現狀評價與節能優化研究”、“C-M甲殼素螯合微生物復合劑效能研究”等多項縱向課題和企業橫向課題,并獲得多項山東省水利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三等獎和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等。完成十余座大中型給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的工藝設計。獲水利部優秀教師稱號,榮立山東省水利廳三等功。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土木工程     專業代碼:0814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土木工程

專業介紹

北方工業大學為例
 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涵蓋內容非常寬泛的研究領域,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其涉及的技術領域還在不斷地拓展新的學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礎理論和高新技術不斷地融入,使本學科的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得到發展,廣泛應用到工程實際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分析技術、全球衛星定位、遙感技術、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節能技術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領域。包括空間技術在內的各個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土木工程技術,因此,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是永恒的“朝陽產業”。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成立于1984年,2004年開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畢業碩士研究生200多名,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專業在校碩士生近200名。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涵蓋了巖土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四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并形成了“巖土與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結構設計、建筑節能與環境”和“工程防災減災”三個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與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養領域。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就業及升學率連年達到100%,畢業生因其良好的綜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學科特色
服務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學科組在巖土工程領域先后承擔國家重點項目中的大型巖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礦山工程中的高邊坡、松散介質工程、以及地下工程開挖誘發地質災害評價及其控制技術等重要研究項目。在建筑結構及其抗震領域先后承擔了建筑結構設計及其災害評價、工程抗震設計及其安全評價等許多重大工程項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多項,其中一等獎10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0余項,出版專編著及教材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受到社會的好評。
優秀的研究成果帶動了研究生教學質量的飛躍,一方面能夠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學術理論和技術方法;另一方面又通過工程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能力;從實踐活動中提升研究生理論創新能力的培養,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學成果獲得2012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孫世國教授的帶領下,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下圖是孫世國教授作為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受到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并合影留念。
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余項
授權專利30余項
重視學生能力培養、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學科依托國家科技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部級項目和各類企業工程課題進行研究生培養工作,通過“產、學、研、用”的基地建設,為土木工程領域工程建設的一線科研、設計和生產單位培養和輸送優秀人才。培養方案立足工程實際,以注重能力培養為目標,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訓練,注重學生發現科學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學位論文選題重視與土木工程設計和前沿研究領域的生產實際問題相結合,全方位強化研究生的實戰能力與學術水平訓練;提升研究生就業的競爭力,更好的為工程建設和經濟發展服務。
學科優勢
研究方向廣、科研綜合實力強
本學科現有巖土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四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畢業后統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專業畢業證書。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蓋了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下屬全部六個二級學科。
師資隊伍學術水平高、科研條件優良
學科現有高級職稱教師27名,其中博士學位教師占70%,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7名,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2名。另聘請北京市人才強校特聘教授1名,講座教授4名,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5名,整個師資隊伍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術梯隊建設合理,并形成了較強的創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及省部級和各類企業課題百余項。學科依托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甲級建筑設計院及礦山安全與巖土工程研究所。試驗儀器設備總值2000多萬元。在物探與勘查、路基檢測、隧道襯砌支護檢測、結構動力特性測試與分析、清潔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國內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分析軟件。
E60EM綜合電磁法儀
擬動力實驗系統
激光隧道斷面儀
動力應變數據采集系統
動力應變/ICP數據轉換系統
研究領域
巖土與地下工程
巖土與地下工程專業是國家基礎工程建設、資源開發等工程建設領域的重要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項基礎工程和人居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與鐵路、地鐵、地下工程、堤壩、高邊坡、各類復雜基礎工程和礦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巖土工程理論與技術方法。區域性巖土或特殊條件下的土工問題則是針對非常規、非普遍的環境工程地質條件和非傳統的土工問題。
21世紀人類生存面臨著人口、糧食、資源和環境的四大挑戰。土地資源有限且利用率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間小、難度大。人類向地下深部開發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無奈的選擇,由此也給巖土與地下工程領域巨大的發展機遇。國家“十二五”期間和中長期發展規劃(2001-2020),對交通基礎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設進行重點傾斜,公路建設重點發展“五縱七橫”計劃3.5萬公里、鐵路建設重點發展“四縱四橫”計劃累計里程1.3萬公里、2015年之前擬建設地鐵線路總長2259公里,從而極大地推動巖土與地下工程領域技術的發展,到2020年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擬在公路鐵路、地鐵工程建設等領域投資10萬億以上,因此本研究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孫世國教授
我校“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領域以國家安全生產專家、博士生導師孫世國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科研團隊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5人。該團隊主要以礦山安全與巖土工程計算理論及其應用技術為重點,在礦山安全、地基工程、高邊坡穩定性、地下工程理論與控制技術、巖石工程開挖對周邊環境安全的影響規律與評價方法、三維動態變形監測技術與預測理論等領域已形成了非常明顯的特色和優勢。
目前該科研團隊以第一承擔單位負責“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陡邊坡風險辨識與雷達干涉監測技術及裝備研發”、以及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和國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聯合項目70余項科研課題。形成了師資力量結構合理、經驗豐富、梯隊建設科學的研究隊伍,其研究成果先后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7項,獲國家授權專利和軟件著作權20多項,出版專編著及教材20余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會議上公開發表論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成果,為企業解決了許多關鍵技術難題,取得了近10億的經濟效益,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有力推動了該學科領域的經濟發展與進步。
該團隊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邊坡穩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聯采綜合作用下邊坡穩定性評價與分析、露天邊坡風險分級分析與評價、高陡軟巖邊坡智能匹配優化設計、大型松軟堆積體安全評價、控制與加固技術等;
2)井下突水預測與控制技術,主要包括復雜斷裂帶存在對上覆巖體的破壞規律及其誘發導水通道的評估與預測、安全開采控制技術與措施;
3)尾礦庫災變機制及其預測預警技術,主要包括尾礦壩重大事故隱患的現場診斷技術、尾礦庫潰壩環境脆弱性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尾礦壩浸潤線抬升及壩體涌水開裂緊急險情處置技術、渾水滲流作用下尾礦壩淤堵機理及其穩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設計、加固技術及施工風險評估;地下資源開發上覆巖體破壞規律及其對環境影響的評價與控制技術;
5)巖土工程的變形智能監測及其災害預測預警技術:三維實體預測及其安全判別技術;
6)巖土工程的理論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術的研發等 ;
7)巖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統及其評價體系的創建等;
8)各類基礎工程的設計、震害評價、以及控制技術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結構設計、建筑節能與環境
為了減少災害對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嚴重危害,結構在正常使用和受災時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整體性,以便有效地發揮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撐作用,保證室內工作人員能夠安全地撤離和盡可能少的經濟損失。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工業建設的蓬勃發展,新型結構設計及其防災研究方向發展空間巨大。而且,經濟發展面臨的能源約束矛盾和能源環境問題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視,因此建筑節能問題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并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因此,強化新型建筑結構、建筑節能和環境保護領域的學術問題研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王曉純教授
“新型建筑結構設計、建筑節能與環境”特色團隊以博士生導師王曉純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科研團隊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2人。該團隊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結構設計、新材料的開發、結構防火技術研究;在復雜結構設計、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石化建筑結構火災安全評估領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承擔或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50余項。同時,該特色團隊在綠色建筑、熱泵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有著長期成果的積累,并取得較好的創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鋼結構與組合結構抗火性能;
2)鋼結構防火性能化設計;
3)地源熱泵設備開發;
4)石化鋼結構抗震性能分析;
5)鋼結構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體加固技術;
7)纖維復合材料修復管道技術;
8)新型建筑材料的開發、復雜建筑結構的設計與性能研究。
工程防災減災
工程防災減災是土木工程學科中的邊緣學科研究領域,對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重要作用。該研究領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和發展用以提高工程結構和工程系統抵御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科學理論、設計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未來災害可能造成的破壞,保證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保障災后經濟恢復和發展的能力,提高國家重大工程的防災能力。隨著國家可持續發展計劃的實施,該研究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屈鐵軍教授
“工程防災減災”特色團隊以屈鐵軍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科研團隊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5人。該團隊在結構振動與抗震研究領域長期從事地震地面運動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論、城市生命線地震工程的理論與實驗、城市軌道交通高架橋梁抗震設計及行車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先后承擔或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輸入及反應”、“GFRP增強水泥模板-混凝土復合剪力墻的受力機理與設計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軸破壞準則與本構模型的試驗與理論研究”以及“地震地面運動非平穩性對結構反應影響的試驗研究”、“百萬千瓦機組直接空冷風機組風機振動特性與減振研究”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0余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3部,授權專利6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同時在橋梁、隧道等結構穩定性計算方面的設計軟件在相關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線工程的抗震與防災減災;
2)建筑結構的檢測、加固與改造;
3)鋼管混凝土結構;
4)建筑結構的隔震、減震與控制;
5)鋼筋混凝土結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
6)纖維增強水泥模板復合結構;
7)鋼筋混凝土結構非線性數值模擬分析與優化設計技術;
8)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術
9)橋梁設計理論及應用與仿真分析、大跨度橋梁結構、鋼橋的疲勞、既有橋梁評估與加固、舊橋檢測加固維修理論及設計施工研究。

專業點分布

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燕山大學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 大連大學 沈陽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吉林建筑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華僑大學 福建工程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 煙臺大學 濟南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三峽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深圳大學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廣西科技大學 陸軍勤務學院 西南科技大學 空軍工程大學 新疆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814 土木工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56 所,本次參評54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34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247 同濟大學 A+
2 10286 東南大學 A+
3 10003 清華大學 A
4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A
5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6 10335 浙江大學 A
7 10056 天津大學 A-
8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A-
9 10294 河海大學 A-
10 10532 湖南大學 A-
11 10533 中南大學 A-
1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A-
13 90006 解放軍理工大學 A-
14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B+
15 10107 石家莊鐵道大學 B+
16 10153 沈陽建筑大學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B+
18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19 10422 山東大學 B+
20 10486 武漢大學 B+
21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22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B+
23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24 10611 重慶大學 B+
2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26 11078 廣州大學 B+
2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B
28 10016 北京建筑大學 B
29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B
30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31 10386 福州大學 B
32 10429 青島理工大學 B
33 10459 鄭州大學 B
34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B
35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B
36 10610 四川大學 B
37 10618 重慶交通大學 B
38 10710 長安大學 B
39 10731 蘭州理工大學 B
40 10732 蘭州交通大學 B
4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B-
42 10145 東北大學 B-
43 10280 上海大學 B-
44 10332 蘇州科技大學 B-
45 10361 安徽理工大學 B-
46 10385 華僑大學 B-
47 10424 山東科技大學 B-
48 10430 山東建筑大學 B-
49 10593 廣西大學 B-
50 10616 成都理工大學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B-
52 10704 西安科技大學 B-
53 11075 三峽大學 B-
5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55 10080 河北工業大學 C+
56 10147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C+
57 10255 東華大學 C+
58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C+
59 10404 華東交通大學 C+
60 10500 湖北工業大學 C+
61 10534 湖南科技大學 C+
62 10590 深圳大學 C+
63 10674 昆明理工大學 C+
6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C+
65 10792 天津城建大學 C+
66 10878 安徽建筑大學 C+
67 11845 廣東工業大學 C+
68 10009 北方工業大學 C
69 10078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C
70 10183 吉林大學 C
71 10191 吉林建筑大學 C
72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C
73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7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75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C
76 10384 廈門大學 C
77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C
78 10560 汕頭大學 C
79 10596 桂林理工大學 C
80 10657 貴州大學 C
81 11646 寧波大學 C
82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C-
83 10128 內蒙古工業大學 C-
84 10188 東北電力大學 C-
85 10216 燕山大學 C-
8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C-
87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C-
88 10427 濟南大學 C-
89 10460 河南理工大學 C-
90 10488 武漢科技大學 C-
91 10555 南華大學 C-
92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C-
93 11066 煙臺大學 C-
94 11117 揚州大學 C-

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試科目:
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系)考研科目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僅供參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4結構力學(含動力學基礎)
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兩份試卷二選一):1混凝土結構(含預應力混凝土)、鋼結構(含鋼結構穩定);2彈性力學(含有限元)
 
土木工程考研參考書:
 以武漢大學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僅供參考: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參考書目
825 建筑工程經濟:
《建筑工程經濟與企業管理》何亞伯,武漢大學出版社
826 給水排水水力學:
《水力學》,西南交大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827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張南鷺編著,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
801 材料力學:
《材料力學》鄧訓,武漢大學出版社或《材料力學》孫訓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918 結構力學:
《結構力學教程1,2》龍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803 工程地質: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楊連生 武漢大學出版社
488 水力學:
《水力學》李煒,武漢大學出版社
 
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就業:
  土木工程行業前景
盡管我國經濟與社會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但目前還是屬于發展中國家,各項基礎建設工作仍需要不斷完善,城市化進程仍在推進之中。因此,土木工程建設前景廣闊。
1.城市建設
維基百科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的城市化率為51.27%,排在世界第113位,遠低于美國的82%、德國74%,法國的77%。相應的城市建設還有很大的空間。城市建設中的土木工程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業與民用建筑)、城市軌道交通、市政工程等的建設與維護。相應的工作將會吸引大量的畢業生工作。
2.公路建設與維護
近30年來,我國的公路建設發展迅猛,公路總里程達到了4,106,387公里,排在美國68,937,575公里和歐盟5,814,080公里之后。其中高速公路我國已經超出10萬公里,排在世界第一。
盡管公路建設發展良好,我們還必須看到,國內公路發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區及山區的公路網仍然薄弱,不利于國家的均衡發展。鑒于國內龐大的人口數量,相應公路建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關的建設工作必然帶來大量的土木工程專業就業機會。
另外一方面,既有里程龐大的公路規模,隨著路橋年齡的增長,相關路橋檢測、維護、加固等工作量需求巨大,同樣能吸收大量的土木工程專業就業人員。
3. 鐵路建設與維護
目前,我國的鐵路總里程約10萬公里,仍遠低于美國的22.6萬公里。換算為人均鐵路里程長度則遠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多年來,我國高速鐵路發展迅猛,目前高鐵里程已經突破1萬公里,是其他國家高鐵里程的總和。我國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的特點使得高鐵成為較適合我們的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鐵路將會不斷的發展。
總體而言,國內鐵路網仍然處于相對稀缺的狀況,分布仍不均勻。因此,無論是普通鐵路與高速鐵路,其建設空間還很大。
持續不斷的鐵路建設工作必然帶來大量的土木工程專業就業機會。既有的鐵路基礎設施的維護同樣需要大量的就業人員。
4.機場建設與維護
在所有的基礎建設中,我國的機場建設相對較慢,資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201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機場總數為497個,遠低于美國的15,079個,巴西的4,105個。盡管大規模的航空運輸并不是適合我國國情,但目前的國內的機場數量太過稀少,不利于經濟發展及戰備與救災等工作。機場建設工作同樣可以吸引大量的土木工程就業機會。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山東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農業大學報錄比、山東農業大學考研群、山東農業大學學姐、山東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山東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山東農業大學排名、山東農業大學保研、山東農業大學公眾號、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考研 推薦

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山東農業大學考研網由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山東農業大學土木工程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購買指南 發貨信息 關于我們 - 研究生兼職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 在线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精品国产 | 日本人视频网站一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97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 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 | 欧美理论片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草视频在 | 999久久久 | 欧美性videofree精品 | 欧美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高清区 | 68久久久久欧美精品观看 |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97影院理论在线观看 | 手机看片手机在线看片 | 污美女网站www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洋老外米糕国产一区二区 | 鸥美毛片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a |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 a爱视频| 美国一级毛片完整高清 | 国产免费自拍 | 97婷婷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一级免费视频 | h亚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久久777国产线看是看精品 | 操美国女人 | 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 偷拍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一级爱爱片一级毛片-一毛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一级白嫩美女毛片免费 | 高清性色生活片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