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山西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山西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山西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山西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山西大學研究生招生]
[山西大學研究生分數線[2013-2020]]
[山西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山西大學研究生院]
[山西大學考研群]
[山西大學研究生學費]
[山西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山西大學研究生輔導]
[山西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考研國家線[2006-2020]]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經濟與管理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山西大學/4.jpg)
2020年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考研參考書目
經濟與管理學院 |
625 | 信息管理概論 | 《信息管理概論》(第二版) | 科學出版社 | 柯平 高潔主編 |
814 | 西方經濟學 | 《西方經濟學》(第六版)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高鴻業 | |
815 | 微觀經濟學 |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六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高鴻業 | |
848 | 運籌學 | 《管理運籌學》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韓伯棠 | |
849 | 管理信息系統 | 《管理信息系統》(第三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黃梯云 |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簡介
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簡稱IE)是工程領域技術與管理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工程技術領域。即工業工程是一門把工程的、定量的分析方法和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的知識相結合,對各種綜合系統(包括生產系統、服務系統、組織系統)進行設計和優化,以提高系統效率和效益為目標的工程學科。它是實現企業科學管理、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的關鍵工程技術。
工業工程領域的學科特征突出表現為“綜合性”,即它是由工程技術學科、管理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多種學科相互滲透、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綜合學科。該領域的技術特征是它的“集成性”,工業工程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復雜生產系統和服務系統,而這些系統是由人員、物料、設備、能源、信息和社會所組成的,其研究的內容是應用基礎的科學技術理論、先進的技術方法和現代的技術手段,對這些集成的系統進行分析、規劃、設計、管理和運作。工業工程領域服務的行業具有“廣泛性”,領域覆蓋面和適用行業面非常廣泛,沒有任何工程技術領域不用到工業工程,當然制造工程仍然是工業工程領域主要的傳統應用對象之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理論與方法的融入,工業工程的應用范圍已擴大到服務行業、公共事業甚至政府部門。
本碩士點研究方向主要為:
1.工效學與人因工程:包括勞動生理學、勞動心理學、勞動生物力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人、機、環境工程、可用性理論、人機界面、生產與安全工程、職業安全與健康。
2.生產及制造系統工程:包括現代制造工程、生產計劃與控制、質量管理與可靠性、現場管理優化、并行工程、先進制造系統等。
3.現代經營過程工程:包括工程經濟、成本工程、企業經營戰略管理、企業過程重組、管理信息系統、企業集成與信息化等。
4.工業系統分析方法與優化技術:包括運籌學、統計學、企業建模與仿真、信息系統、項目計劃與控制、風險分析與管理、系統優化等。
5.服務運作系統工程:在諸如通訊、銀行、交通、醫療衛生、教育、以及政府部門等,運用運籌學的基本方法,以提高系統效率、降低系統成本為主要目標,開展系統建模、數理統計、運作分析、系統優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圖書情報專業碩士簡介
圖書情報專業碩士(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簡稱MLIS)教育致力于培養全球化經濟和商業環境下既具備中國本土化實踐能力,又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型信息職業管理人才(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通過兩年的系統性培養,力爭為我國培養具備“良好職業操守、先進管理理念、營銷意識、服務戰略和策略及現代信息技術”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圖書情報專業碩士不僅須具有寬廣專深的專業基本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專業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信息資源管理與知識產權本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國內外發展趨勢等;知識產權在信息管理與傳播中的作用,以及知識產權研究的國內外動態和趨勢等。
2.信息研究與咨詢
本方向主要研究以經濟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分析與預測;信息管理研究方法論;web2.0理論與實踐;信息咨詢與方法;競爭情報策略與咨詢產業等。
3.計算機信息組織與檢索
本方向主要研究計算機對知識信息組織的原理、原則與方法;知識信息數據庫;計算機信息檢索系統;網絡信息檢索等。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物流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簡介
物流工程碩士(Master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簡稱:MLE)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的交叉、復合型的學科,它是集工程、信息、運輸服務、倉儲技術及現代管理技術等多學科為一體的新興學科。國外從二十世紀80年代開始興起,我國從二十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進行物流工程理論與實踐的探討。目前,物流工程已成為物流學科發展的新增長點。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趨勢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而高級物流工程專業人員已成為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最為緊缺的人才之一。
物流工程碩士(MLE)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專門從事物流企業及企業物流的物流決策、計劃、實施、運作等物流工程的、突出強調解決物流企業及企業物流活動中實際問題的高素質,強能力復合型、應用型高級物流工程管理專業人員。
物流工程學科主要領域介紹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物流系統的資源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控制、經營和管理的工程領域。
隨著經濟一體化和計算機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物流業的發展,使物流業迅速成為在全球具有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的新興服務產業,并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發展環境、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現代物流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科學,在發達國家已有較早、較全面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論和方法,在指導其物流產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現代物流業尚處在起步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除了市場環境、體制與機制等方面的原因之外,包括物流工程碩士在內的中高級物流人才緊缺是影響物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急需培養滿足企業與社會各個方面所需的物流工程專業中高級人才。
物流工程是管理工程與技術工程完美的結合,它與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環境工程、機械工程、工業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等領域密切相關。
物流工程的服務領域
物流工程的服務領域主要包括:
1、服務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城市或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公共物流節點、貨運通道規劃)、城市或地區物流信息平臺規劃、物流產業發展政策規劃等工作;
2、服務于物流企業:從事物流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物流企業的經營與管理、物流企業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物流解決方案設計、物流項目管理、運輸戰略規劃、庫存戰略規劃、國際物流管理等工作;
3、服務于生產企業或其他企業:從事采購與供應戰略規劃、企業物流的管理、企業物流方案設計、供應鏈的規劃、組織和控制等工作。
物流工程的研究方向
①物流規劃與設計:物流網絡、物流園區、國際物流管理、運輸管理、倉儲管理、配送管理、物流設施配置與運用、物流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
②物流系統運營與技術:物流企業的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信息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系統流程設計與優化;
③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系統財務分系、物流系統成本控制。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項目管理領域工程碩士簡介
在應對激烈競爭、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戰略管理和項目管理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作為實現組織戰略目標的手段,項目是完成某一項規定目標的、有組織的獨特性、一次性努力,項目管理就是在完成項目的各種活動中應用各種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科學技術和市場等資源以實現項目干系列人對項目的要求。項目無處不在,項目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掌握愈來愈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設的主要內容,項目綜合(集成)管理、項目范圍管理、項目時間管理、項目成本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溝通管理、項目風險管理和項目采購管理。
項目管理作為一種通用的管理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建設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農業工程、國防工程等工程行業,獲得了矚目的效率和效益。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競爭的加劇,需要以項目為單元進行精細的計劃與控制,即所謂基于項目的企業管理,所以項目管理已經引起了一場企業管理的革命。
本碩士點研究方向主要為:
1、煤礦安全項目管理:歸納出煤礦安全管理的特點與規律,將項目管理的理論結合煤礦安全管理實踐,以加強和保障煤礦生產安全。
2、電力工程項目管理:全面系統地研究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相關知識,包括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經濟合同制等
3、房地產項目管理:以房地產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為主線,全面闡述房地產項目前期策劃、組織、計劃、實施控制與協調、營銷與后期管理等方面的方法與手段。
4、體育項目管理:將項目管理的理論結合體育管理實踐,歸納出體育項目管理的特點與規律;突顯項目管理在體育領域主要項目中的應用。
5、風險管理:研究社會組織如何運用項目管理的理論提高應對危機特別是金融風險的能力。
6、企業投融資項目管理:研究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如何運用項目管理的理論對企業投融資項目進行科學管理。
7、公共項目管理:將項目管理的理論結合行政管理實踐,研究社會行政服務部門如何運用項目管理的理論提高行政服務能力。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科建設介紹
博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博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2003)
博士后流動站
管理科學與工程(2009)
山西省重點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2004)
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管理與決策研究中心(2004)
碩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1993)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2005)
理論經濟學(2010)
工商管理(2011)
二級學科碩士點:企業管理(1996)
經濟史(1998)
圖書館學(1998)
情報學(2003)
政治經濟學(2004)
數量經濟學(2004)
會計學(2005)
檔案學(2005)
產業經濟學(2006)
西方經濟學(2011)
世界經濟(2011)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2011)
技術經濟與管理(2011)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工商管理專業學位(MBA)(2003)
工程碩士:物流工程領域(2007)
工業工程領域(2010)
工程管理碩士 (2010)
圖書情報碩士 (2010)
學士學位授權點
經濟學(1934)
國際經濟與貿易(1993)
金融學(2012)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978)
工商管理(1949)
會計學 (1950)
電子商務 (2002)
軟件工程(電子商務方向)(2011)
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方向)(2011)
國家教育部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
電子商務(2007)
山西省品牌專業
經濟學(2005)
會計學(2006)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007)
國際經濟與貿易(2007)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
汾酒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
山西省能源經濟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
山西大學資源型地區企業轉型研究生創新基地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應用經濟學 代碼:0202
一、培養目標
應用經濟學學科的碩士研究生,要求認真學習和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展觀,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具有集體主義觀念;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學風嚴謹,身心健康;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奉獻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要求掌握比較扎實的經濟學基礎理論,熟悉掌握計量分析和統計學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專業素養;熟練掌握1門外語,具有國際視野和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和基本素質,全面發展,成為符合國家社會需求的合格的高級人才。
產業經濟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要求掌握產業經濟學科系統知識體系,對產業組織理論要有深入的研究;要求運用定性及定量方法對產業組織變遷與產權制度演進、產業投資和產業轉移等技術層面領域具有獨立研究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量經濟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要求掌握系統的數量經濟學專門知識;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對金融、證券投資等現實經濟問題,基本能夠運用專用軟件或編寫計算機程序,建立經濟模型,進行分析與預測。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產業組織理論研究
本研究方向注重將產業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化有關產業組織及其及其動態研究的理論成果,運用定性的方法界定宏觀產權制度與微觀產權制度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闡釋其變遷的主要維度;同時運用博弈論研究產業組織受多個因素影響變化的規律;并運用定性及定量方法研究產業組織變遷與產權制度演進之間的互動關系,形成一個產業組織變遷的理論分析框架
2、跨國經營與產業轉移
本研究方向注重運用現代計量經濟方法研究當前跨國經營的特點、方式和發展趨勢及其與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關聯關系,尤其注重研究其對世界經濟中的產業轉移與升級的突出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側重從國際投資和貿易的角度研究影響我國產業轉移與升級的外在動力作用的程度以及一般規律性。
3、能源產業演化與產業鏈拓展
本研究方向準確把握能源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努力探索能源利用的多樣化、全球化、清潔化的有效途徑。正確規劃能源產業鏈的拓展,重點服務山西經濟走消耗小、污染少、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
4、金融計量與投資分析
該研究方向重點培養能夠運用統計與計量經濟方法,研究現代金融理論、資本市場微觀結構、資產定價理論與模型、金融異象、企業的財務活動和投融資決策等理論與應用,培養在經濟、金融、證券、銀行、保險機構、大型企業從事經濟分析、業務管理、金融投資與管理等工作崗位要求的高級管理決策人才。
5、經濟管理問題的數理分析方法
該研究方向重點培養具有扎實的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理論基礎、管理理論基礎以及相關學科的原理和知識,掌握運用分析方法(數學方法、統計方法和計算方法)對經濟管理問題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三、學習年限與學分
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為3年,在規定學制內,未達培養要求的,可以申請延長學習年限,但延長年限不能超過一年。延長期滿仍未完成學業者,按退學處理。
碩士研究生最低學分為課程學分31學分,教學實踐、科研實踐各1學分。
四、 課程設置與學分分配(參見附表“教學進度表”)
五、專業實踐和學術活動
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通過教學、科研實踐環節。教學、科研實踐經考核合格者,分別計1學分
(一)科研調查
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應該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和調查活動,科研活動可以參加導師或導師指定的課題組的研究項目,并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
(二)教學實踐
研究生在校期間應積極參加教學實踐活動,其形式可以是試講、領導課堂討論、指導學年論文、輔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等。
(三)學術活動
研究生在校期間應積極聽取院系舉辦的各種學術講座,展開學術交流活動,同時每位研究生還要在論文答辯之前根據自己的學科研究情況,在本科生、研究生或教師范圍內作一次學術報告。
研究生的教學、科研實踐與“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相接合,院系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和研究情況,確定采取何種形式,并根據有關規定具體負責安排、檢查、指導和考核。
六、學位論文
(一)開題報告
學位論文工作是全面培養研究生樹立嚴謹的科學作風、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養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環節。論文研究工作應注重培養研究生文獻檢閱能力,理論分析能力與實驗操作能力,并應特別注重培養和提高獨立工作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為此,碩士研究生應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閱讀數量經濟學科文獻資料,掌握數量經濟學科相關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動態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重大的數量經濟學課題,在導師(組)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提出論文選題,制定出論文工作計劃并獨立完成。
碩士研究生于第二學年的秋季學期末作開題報告,具體內容見《山西大學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由培養單位組織進行。
(二)論文撰寫
論文撰寫期間,導師要全面掌握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度,加強指導、督促和檢查。研究生每月至少向導師(或指導小組)匯報一次論文研究的進展情況。學位論文要按照《山西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要求》的規定撰寫。
(三)預答辯
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在第五學期末進行,答辯會應由導師主持,指導小組成員和本學科專家參加,也可根據需要邀請校內外其他專家參加。
(四)論文評閱
論文評閱遵照《山西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規定》。
(五)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答辯一般在最后一個學期進行。按照《山西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規定》進行。
七、必讀書目和主要學術期刊
碩士研究生每學期要閱讀本教材之外的參考書。導師通過讀書報告會、讀書筆記對其進行考核。
(一)教材書目
1、張樹民、李毅:《中級微觀經濟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湯學俊、吳進紅:《中級微觀經濟學》,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3、孫敬水:《中級宏觀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范金:《中級宏觀經濟學》,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5、范明、牛剛:《現代企業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6、(美)斯蒂格利茨:《信息經濟學:基本原理》(上、下),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
7、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三聯書店1997年版
8、王俊豪:《產業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0、張曉峒:《計量經濟學基礎》,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1、臧旭恒、林平:《現代產業經濟學前沿問題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12、吳漢洪:《產業組織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3、海聞、P.林德特、王新奎:《國際貿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
14、田銀華:《產業規制與產業政策理論》,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15、李美云:《服務業的產業融合與發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16、郭俊華:《產業融合與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版
17、龔六堂,《動態經濟學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8、Cheng Hsiao,《面板數據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9、普特曼,《企業的經濟性質》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
21、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社2012年
22、杰拉爾德·格林伯格,《組織行為》格致出版社,2011
23、詹姆斯 D. 漢密爾頓[美]著,《時間序列分析》劉明志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23、艾里克·拉斯穆森,《經濟博弈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張維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5、古亞拉提,《計量經濟學精要》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年
26、理查德·施馬蘭西 、羅伯特·D·威利格主編 李文溥譯:Handbooks in Economic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ume 1,2 (《產業經濟學手冊第1、2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27、泰勒爾等,《產業組織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28、艾里克.拉斯繆森著:《博弈與信息》,中譯本, 王輝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三聯書店 2003年版
29、阿維納什.K.迪克西特著:《策略思維 –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競爭》,王則柯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
30、托馬斯·A·普格爾:《國際貿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1、Williamson, O.E. 1991. The Nature of the Firm : Origins, Evolution , and Development. OxfordUniversity Press.
32、Martin, Stephen, 2002. Advanced Industrial Economics, 2nd ed.,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33、Dennis W. Carlton, Jeffrey M. Perloff, Moder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Fourth Edition, Pearson Addison Wesley, 2005.
34、Tirole, Jean, 1988.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 MIT Press.
(二)主要學術期刊
1、《中國社會科學》 中國社科院
2、《產業經濟評論》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3、《產業組織評論》 東北財經大學
4、《復旦產業評論》 上海人民出版社
5、《經濟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6、《管理世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7、《中國工業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8、《中國軟科學》 中國軟科學研究會
9、《外國經濟與管理》 上海財經大學
11、《國際貿易》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雜志社
12、《世界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
13、《經濟學動態》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14、《外貿經濟、國際貿易》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
15、《北京大學學報》 北京大學
16、《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
17、《經濟評論》 武漢大學經濟學院
18、《中國經濟問題》 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
19、《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20、《財貿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
21、《南開經濟研究》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22、《經濟科學》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光華管理學院
23、《經濟問題》 山西社科院
24、《經濟管理》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25、《產業經濟學雜志》(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該雜志創刊于1952年,同時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英國倫敦經濟學院設編輯部,它可通過 http:∥www.jstor.ac.uk/journals網頁進行瀏覽。它主要發表產業組織、市場功能、企業行為與政策方面的創新性研究成果。主要領域包括:寡頭壟斷理論:產品差異與技術進步;企業理論與內部組織;規制、壟斷與兼并等。 26、《經濟學與管理策略雜志》(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它可通過 http:∥mitpress.mit.edu 進行瀏覽。它側重于對管理者競爭策略和企業組織結構的研究,包括產業組織的理論與實證,應用性博弈論和管理策略等方面。
27、 《國際產業組織學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該雜志側重于研究歐洲、日本和美國的情況,包括對傳統的市場結構和績效的研究,也包括對企業內部組織、技術進步、生產率分析、以及各種產業結構的宏觀經濟涵義的研究。該雜志與“歐洲產業經濟學研究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Industrial Economics)聯系密切。可通過 Http://www.elsevier.nl進行瀏覽。
28、《法律與經濟學雜志》(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該雜志由芝加哥大學1958年創刊。它重點探討法律與經濟學間的復雜關系,尤其是規制和法律制度對經濟體制運行的影響,帶有很強的公共政策涵義。可通過 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網頁進行瀏覽。
29、《法律、經濟學與組織雜志》(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該雜志可通過 http://www.law.yale.edu網頁進行瀏覽。它鼓勵進行法律、經濟學與組織學的跨學科研究,由美國耶魯大學主辦。
30、《蘭德經濟學雜志)(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原名為《貝爾經濟學雜志》(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可通過 http://www.rje.org網頁進行瀏覽。
31、《產業組織學評論》(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它是“產業組織學學會”的專門刊物,可通過 http://kapis.www.wkap.nl網頁進行瀏覽。它發表廣義的產業組織學領域的研究論文,包括競爭和壟斷的形式和過程,及其對效率、創新和社會的影響。范圍可以是從企業的內部組織到國際比較。在公共政策方面,關注反壟斷、規制、放松規制、公共企業、私有化等方面問題。在方法方面,歡迎經濟計量學實證和案例分析以及實際調查。
32、《SSRN產業組織與規制文摘》(SSR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Abstracts)。可通過 http://www.ssrn.com網頁進行瀏覽。該雜志專門發表產業組織學與規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文摘,包括市場結構、企業策略、技術進步的原因、各種形式的規制、反壟斷政策以及特定產業的專門研究。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研究生培養方案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代碼:1205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并具有堅實寬廣的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基礎理論知識,較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且能夠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國際化、研究型、應用型高層次信息管理專門人才。
具體要求是:1.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立志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服務。2.掌握系統的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實際工作的專門技術水平;具有使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全面了解所從事的領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能獨立進行科學研究,能勝任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或在大中型文獻情報機構的中高層管理工作,也可在各類企業、政府部門從事信息的組織、分析、評價與管理工作。3.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較強的心理素質。
二、學習年限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在規定基本年限內,未達培養要求的,可以申請延長學習年限,但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一年。延長期滿仍未完成學業者,按退學處理。延長學習年限的學生須按學年交納延長期學費。
三、研究方向
1.信息生態與信息法律
信息革命促進了信息管理學跨學科研究領域的形成。本研究方向以信息生態學、信息政策與信息法律為主要研究內容。在分析信息生態系統及其平衡機制的基礎上,探索信息人文管理的方法,對信息政策、信息公開、信息安全、知識產權等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及重大問題進行理論研究。
2.信息組織與數據挖掘
本研究方向以信息處理技術為主要研究內容,重點研究網絡信息的組織與檢索、網絡數據挖掘、信息計量及科學評價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各類社會信息進行評價,評價方法的探索和具體領域的應用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3.信息服務與質量評價
本研究方向涉及的研究領域有:用戶的信息行為及信息需求的服務方式,基于用戶感知和評價各類數字信息服務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探索科學可行的服務管理策略的制定方法,以提高各類型圖情檔機構的數字信息服務水平為最終目的。
四、課程設置(參見附表 “教學進度表”)
1、課程設置
在規定學習年限中,課程總學分需修夠31-34個學分(不包括專業實踐及學術活動環節學分)。具體課程與學分分配情況如下:
(1)公共基礎課,共7個學分
(2)學科基礎課,共9個學分
(3)專業課,共9個學分,圖書、情報檔案專業共同上。
(4)選修課,共22個學分,按專業選修,每人至少選3門課。每門課2個學分
2、補修課程
跨專業或同等學歷錄取的研究生,必須補修3門本專業本科主要課程(三門課程為:信息管理基礎,信息分析,信息檢索),補修時間一般安排在研究生一年級。具體由相關本科任課教師負責安排并評定成績,但不計算學分。
五、專業實踐和學術活動
在3-4學期內組織研究生為本科生講授或輔導相關課程的部分章節,或輔導本科生的實習、畢業論文寫作等,或參與導師主持的縱橫向科研課題,總時數不得少于20學時。研究生的專業實踐活動采取統一安排、分步實施的原則進行,在研究室的統籌協調和導師的指導下進行。要求碩士研究生在三年學習期間,至少發表CSSCI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范圍內的學術論文1篇(學生第一作者或者導師第一作者,學生第二作者)。
學生應該參加指導教師至少1項相關科研項目的具體工作,在導師的安排指導下,從最基本的資料收集、信息檢索、課題跟蹤等方面做起,在學術研究的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與科研水平;參加教學實踐活動,鍛煉與提高演講口才,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積極參加學術會議,把握學科前沿理論問題,提升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
六、學位論文
(一)論文開題
應于第二學期末完成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的時間與論文通訊評閱的時間間隔不應少于8個月。 開題報告的審查應重點考查碩士生的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碩士生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作進展報告,并在導師的指導下不斷完善論文。進展報告最少2次,附論文指導記錄單,論文需打印,保留初稿、修改稿,要有修改痕跡。
(二)預答辯
在正式答辯前1個月左右,組織學生參加學位論文預答辯。預答辯專家由3名左右校內外高級職稱專家組成。預答辯通過者方可參加論文評閱。
(三)論文評閱
全部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都需要查重檢測,檢測不符合學校標準者,按學校相關規定執行。在查重檢測基礎上,全部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都需要盲審,盲審專家須為校外具有高級職稱的相關領域專家,專家數量為2-3人。只有盲審專家都同意參加答辯時方可最終進入答辯環節。
(四)論文答辯
研究生完成培養計劃規定的課程并修夠40個學分后,撰寫好開題報告、學位論文等后,方可申請論文答辯。答辯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答辯委員會由3-5人組成,均為高級職稱,由導師主持。論文答辯未通過者,應修改論文,并再次申請答辯,兩次答辯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半年。其他要求見《山西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規定》。
七、必讀書目和主要學術期刊
(一)主要經典學術著作目錄
序號
|
作者
|
著作名稱
|
出版機構
|
1
|
(美)斯蒂芬·P·羅賓斯等著,孫健敏等譯
|
管理學(第7版)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
2
|
趙文明等
|
百年管理思想精要
|
北京聯合工商出版社,2002
|
3
|
Robert K.yin,周海濤譯
|
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第3版)
|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
|
4
|
Floyd J.Fowler,Jr.孫振東譯
|
調查研究方法(第3版)
|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
|
5
|
王崇德
|
社會研究方法要論
|
學林出版社,1990
|
6
|
嚴辰松
|
定量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
7
|
(美)薩繆爾森著,蕭琛等譯
|
經濟學(第17版)
|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
8
|
(美)曼昆著,梁小民譯
|
經濟學原理(第3版)
|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
9
|
(美)邁克爾•波特,李明軒,邱如美譯
|
國家競爭優勢
|
華夏出版社,2002
|
10
|
(美)邁克爾•波特,陳小悅譯
|
競爭戰略:分析產業和競爭者的技巧
|
華夏出版社,1997
|
11
|
吳慰慈
|
當代圖書館學情報學前沿探尋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
12
|
王子舟
|
圖書館學是什么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
13
|
李冠強
|
數字圖書館管理論綱
|
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
14
|
吳慰慈
|
圖書館事業與圖書館學教育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
15
|
吳志榮
|
數字圖書館:從理論走向現實
|
學林出版社,2000
|
16
|
初景利
|
圖書館數字參考咨詢服務研究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17
|
詹德優
|
信息咨詢理論與方法
|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
18
|
李昭醇
|
數字參考咨詢服務初探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
19
|
徐引篪
|
現代圖書館學理論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
20
|
(美)麥迪.克斯羅蓬主編;沙勇忠等譯
|
信息資源管理的前沿領域
|
科學出版社,2005
|
21
|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著;梅盛普等譯
|
21世紀的信息革命
|
上海大學出版社,1998
|
22
|
高復先
|
信息資源規劃:信息化建設基礎工程
|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
23
|
杜佳
|
國家信息政策法規體系研究:基于"國家信息政策法規數據庫"的實證分析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24
|
鄭海燕
|
歐洲聯盟信息政策研究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
25
|
因內思·馬可-斯達德勒, J.大衛·佩雷斯-卡斯特里羅著,管毅平譯
|
信息經濟學引論:激勵與合約
|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
26
|
沈麗容
|
競爭情報:中國企業生存的第四要素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
27
|
繆其浩
|
市場競爭和競爭情報
|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1996
|
28
|
胡昌平
|
信息資源管理研究進展
|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
29
|
陶翔
|
國家競爭情報
|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
30
|
羅志勇
|
知識共享機制研究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
31
|
沈固朝
|
網絡信息檢索:工具、方法與實踐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32
|
黃如花
|
網絡信息組織:模式與評價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
33
|
沙勇忠
|
信息倫理學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34
|
包昌火
|
情報研究方法論
|
中國科技文獻出版社,1988
|
35
|
黃如花
|
網絡信息的檢索與利用
|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
36
|
馬海群等
|
信息法學
|
科學出版社,2003
|
37
|
劉永等
|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
科學出版社,2003
|
38
|
查先進
|
信息分析與預測
|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
39
|
程愛學等
|
麥肯錫咨詢方法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
40
|
史璞
|
管理咨詢理論、方法與實務
|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
41
|
(美)杰拉爾德·溫伯格著,李彤等譯
|
咨詢的奧秘(上、下)
|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
42
|
喬迪
|
蘭德決策
|
天地出版社,1998
|
43
|
陳禹、謝康
|
知識經濟的測度理論與方法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
44
|
包昌火
|
競爭對手分析
|
華夏出版社,2003
|
45
|
陳啟能
|
美國的思想庫和美國社會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7
|
46
|
吳寶康
|
檔案學理論與歷史初探
|
四川科技出版社,1986
|
47
|
馮惠玲,張輯哲
|
檔案學概論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
48
|
馮惠玲
|
電子文件管理教程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
49
|
胡鴻杰
|
中國檔案學理念與模式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
50
|
張輯哲
|
維系之道——檔案與檔案管理
|
中國檔案出版社,1995
|
51
|
陳永生
|
檔案學論衡
|
中國檔案出版社,1994
|
52
|
傅榮校
|
檔案管理現代化——檔案管理中技術革命進程的動態審視
|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
53
|
趙屹
|
檔案信息網絡化建設
|
北京圖書館,2003
|
54
|
宮曉東
|
“維系之道”的道之維系——檔案法治論
|
中國檔案出版社,2005
|
55
|
劉國能
|
檔案觀——檔案人生·檔案業務·世界檔案
|
中國檔案出版社,2000
|
56
|
劉國能
|
體系論——中國檔案事業體系
|
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
|
57
|
劉國能
|
悟與路——實踐檔案工作之感悟與途程
|
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
|
58
|
潘連根
|
數字檔案館研究
|
中國檔案出版社,2005
|
59
|
黃子林
|
檔案史料編纂學
|
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
|
60
|
余紫岡
|
檔案保護技術
|
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
|
61
|
黃子林等
|
檔案信息資源開發
|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
|
62
|
楊利華
|
檔案法學
|
中國檔案出版社,1999
|
63
|
肖文建、楊利華、何振等
|
現代檔案學理論與應用
|
中國檔案出版社,2002
|
64
|
仇壯麗
|
中國檔案保護史論
|
湘潭大學出版社,2007
|
65
|
邱均平,文庭孝等
|
評價學:理論、方法、實踐
|
科學出版社,2009
|
66
|
邱均平,文庭孝等
|
知識管理學
|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
67
|
邱均平
|
網絡計量學
|
科學出版社,2010
|
68
|
邱均平
|
信息計量學
|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
69
|
劉昆雄
|
國家信息實力論綱
|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5
|
70
|
周淑云
|
信息資源知識產權制度研究
|
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
|
71
|
肖冬梅
|
信息資源公共獲取制度研究
|
海洋出版社,2009
|
(二)主要學術期刊
序號
|
報刊名錄
|
主辦單位
|
1
|
中國圖書館學報
|
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國家圖書館
|
2
|
管理世界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
3
|
中國社會科學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4
|
新華文摘
|
人民出版社
|
5
|
經濟研究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
6
|
大學圖書館學報
|
北京大學、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
|
7
|
情報學報
|
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
8
|
檔案學研究
|
中國檔案學會
|
9
|
檔案學通訊
|
中國人民大學
|
10
|
中國軟科學
|
中國軟科學研究會
|
11
|
中國管理科學
|
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
12
|
管理科學學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
|
13
|
經濟學動態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
14
|
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
|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
15
|
光明日報(理論周刊版)
|
光明日報社
|
16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人民日報社
|
17
|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
|
18
|
圖書情報知識
|
武漢大學
|
19
|
圖書情報工作
|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
20
|
情報理論與實踐
|
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中國兵器工業第210研究所
|
21
|
圖書館
|
湖南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學會
|
22
|
圖書館雜志
|
上海市圖書館學會、上海圖書館
|
23
|
圖書館論壇
|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24
|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
天津市圖書館學會、天津圖書館、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
25
|
情報科學
|
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吉林大學
|
26
|
情報雜志
|
陜西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
27
|
情報資料工作
|
中國人民大學
|
28
|
圖書與情報
|
甘肅省圖書館
|
29
|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
30
|
管理現代化
|
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
|
31
|
管理工程學報
|
浙江大學
|
32
|
科研管理
|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
|
33
|
科學學研究
|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
|
34
|
科技管理研究
|
廣東省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
|
35
|
科技進步與對策
|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
36
|
管理科學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
|
37
|
軟科學
|
四川省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
|
38
|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天津市科學學研究所
|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理論經濟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理論經濟學 代碼:0201
一、培養目標
1. 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較為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基礎、能夠勝任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政策的研究與咨詢、經濟投資環境與社會發展項目評估、勝任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領域的研究和教學等經濟與管理工作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2. 較為全面的掌握經濟學理論知識,了解學術動態及其發展趨勢,了解國內外經濟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現代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研究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和發展問題的能力。
3. 能熟練掌握和應用有關的計算機軟件及其他相關技能,具備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承擔技術工作的能力,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適應性及創新意識。
4. 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閱讀專業文獻,初步具有從事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5.身體健康,心理素質良好,能夠適應學習、工作的需要。
二、專業方向及簡介
1.經濟史
本研究方向涉及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內容相當豐富。該研究方向注重多學科交叉與滲透的問題,擁有經濟學、人口學、社會學、生態學等方面的研究人員。重點通過對晉商經濟、政治、文化、教育、建筑等多角度、全方位研究與整和,建立了繼徽學、敦煌學之后的另一新興學科——晉商學。運用經濟學理論進行研究,以史學和史料為支撐,從全新視角探討明清時期經濟的發展、人口變遷,以及當代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與發展、經濟史學理論演變等內容,為現實經濟發展提供歷史啟示。
2.政治經濟學
本研究方向主要側重于現代企業經濟研究和現代市場經濟研究。現代企業經濟研究主要探討現代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體現公平和效率的現代企業分配制度以及現代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關系、勞資關系、企業與顧客關系等主要經濟關系。通過對現代企業經濟主要方面的研究,使學生對現代企業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有一個比較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具備從事現代企業經濟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現代市場經濟研究主要探討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市場經濟理論和方法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體實踐相結合,分析研究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理論和現實問題,使學生在比較深入系統地掌握現代市場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具備研究現代市場經濟現實問題的能力。
3.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本研究方向以人口流動為切入點,綜合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從人口學、經濟學、資源學、環境學、地理學的視角,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人口流動、投資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并以山西為重點研究對象,分析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當前投資狀況,為山西經濟轉型和環境保護提供理論支持和應用型人才。
4.西方經濟學
本研究方向主要側重于研究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歷史、發展趨勢、主要前沿理論、流派和研究方法,包括理性預期理論、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失業理論、貨幣主義、通貨膨脹理論和相關經濟政策等,為判斷經濟形勢、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和決策建議。并通過教學和科研,使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啟發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5.世界經濟學
該專業主要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國際投資的理論和政策、跨國公司的運行規律和經營管理模式、中國對外貿易的理論和實務問題等,包括利用外資、對外直接投資、金融、資本運營、跨國公司理論、跨國公司經營管理等。重在使學生掌握相關理論和管理知識,同時培養分析、決策及解決問題的實際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藝術水平。培養熟悉跨國經營知識和跨國公司管理技能的專業人才。
三、學習年限與學分
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為3年。在規定學制內,未達培養要求的,可以申請延長學習年限,但延長時間不得超過1年。延長期滿仍未完成學業者,按退學處理。
碩士研究生最低學分要求為課程31學分,其中公共基礎課7學分,學科基礎課9學分,專業課9學分,選修課不低于6學分。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分配(參見附表 “教學進度表”)
五、補修課程
以同等學力入學和跨專業考入的碩士研究生,必須補修《初級微觀經濟學》和《初級宏觀經濟學》2門專業基礎課程,與本科生同時上課并參加考試。補修課程不計入學分。
六、培養方式與方法
碩士生培養方式靈活多樣,應充分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發揮學術群體作用的培養機制。在培養過程中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研究生必須參加一定的學術講座、學術報告、學術討論班、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加強對研究生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七、考核方式
(一)課程考核
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方式。必修課程必須進行考試,考試可采用開卷或閉卷等形式。考試形式按照教學計劃的規定進行。任何形式的考試需保留相應的文字材料,如試卷、論文等,沒有文字材料的不能計成績。評分采用百分制,成績達到70分以上者,方可取得相應的學分。必修課一門不及格,允許重修一次,兩門必修課不及格,終止學習。
(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二學年的春季學期末進行,根據考核結果對研究生的學習情況、科研能力、學習年限等提出進一步的建議。中期考核的內容和要求是:
1.思想政治方面要通過綜合考察學生的個人思想小結、考核小組的評語、基層黨組織的意見等,對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思想水平做出評定。
2.業務方面應檢查各門課程學習情況及考試成績,并進行學科綜合考試。學科綜合考試的內容包括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相關學科知識、學科前沿知識,同時考察其科研能力。學科綜合考試的方式可以是口試,也可以是口、筆兼試,按合格和不合格兩級評定成績并寫出評語。考核組成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贊成為合格。
3.身體健康。
中期考核的結果,作為是否繼續攻讀學位和碩士研究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的依據。
八、科研實踐、教學實踐、學術活動
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通過教學、科研實踐環節。教學、科研實踐經考核合格者,分別記1學分。教學實踐的形式可以是試講、輔導、領導課堂討論、指導實驗、指導學年論文(課程設計)、輔助指導本科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科研實踐可參加導師或導師指定的課題組的科研項目,并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研究生的教學、科研實踐與“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相結合,具體形式為:每位研究生必須助課兩周,參與導師課題2-3項,每學年坐班一個月,并定期安排、檢查、指導和考核。
九、學位論文工作
學位論文工作是全面培養研究生樹立嚴謹的科學作風、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養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環節。論文研究工作應注重培養研究生文獻查閱能力、理論分析能力與實驗操作能力,并應特別注重培養和提高獨立工作能力和開拓創新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在導師組的指導下(以導師為主)由研究生獨立完成,出現如抄襲、拼湊等質量問題由導師負責。
(一)論文選題的要求
學位論文題目應在導師組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擬定,根據導師組的要求制定。論文工作計劃文選題要求符合經濟史的研究范疇,同時與現實有一定的聯系,有創新之處,能對現實有具體的指導意義,同時又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能為本學科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議和指導。
(二)開題報告
研究生于第二學年的秋季學期末做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的撰寫要求寫出所選題目的研究綜述,列出論文的結構框架和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歸納總結出文章的創新之處,同時要求寫出論文的準備情況。
(三)中期檢查
論文工作期間,導師要全面掌握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度,加強指導、督促和檢查。論文進行中應按計劃由研究生在一定范圍內作論文階段報告,匯報論文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四)論文撰寫
按照《山西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要求》的規定撰寫。要求結構布局合理,語言通順,論證充分,證據確鑿、史料詳實,格式規范,有英文摘要和目錄。
(五)學位論文答辨
學位論文答辯在最后一個學期末進行。要求能對所提問題有個基本的了解,語言流暢,思路清晰,概念清楚。
十、參考書目(含主要期刊文獻)
主要參考著作:
《國外經濟學名著譯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哈佛劍橋經濟學著作譯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Advanced Macroeconomics,David Roemer.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Press,2003,2nd edition.
G.M.Meier.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away, David and L. Alan Winters. Survey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4。
H•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上海三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Hal.Varian W.W.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Norton Company.
J.E.米德:《國際收支》,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
J•戈萊比:《國際金融市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Jean-Jacgues Laffont.Fundamentals of Public Econom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ean-Jacgues Laffont.Incentive and Political Econom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G.德弗里斯:《國際收支調整》,中國金融出版社,1990。
Madura, J.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7th Edition. Peking University Press/Thomson Learning, 2003。
R.Drnbusch and S.Fischer.Macroeconomics,Mcgraw-Publishing Company.
阿爾都塞等:《讀〈資本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埃里克·弗魯博頓,魯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經濟學——一個交易費用分析范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埃里克·羅爾:《經濟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埃瑞克·G·菲呂博頓等:《新制度經濟學》,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艾倫:《數理經濟學》,北京:商務出版社,1979年.
安德森等:《環境與貿易—生態、經濟、體制和政策》,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奧利維爾 瓊 布蘭查德:《宏觀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巴澤爾:《產權的經濟分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
保羅·克魯格曼,矛瑞斯·奧伯斯法爾德:《國際經濟學(第四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保羅•克魯格曼:《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保羅•克魯格曼:《市場結構和對外貿易政策——報酬遞增、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上海三聯出版社,1993。
保羅•克魯格曼:《蕭條經濟學的回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貝克爾:《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彼得羅布森:《國際一體化經濟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伯蒂爾•俄林:《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伯納德•霍克曼,克爾•考斯泰基:《世界貿易體制的政治經濟學:從關貿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1995.中譯本.法律出版社,1999。
博迪:《投資學》(第6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布羅姆利:《經濟利益與經濟制度》,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蔡玲著:《國際經濟與中國地區經濟合作的協調機制》,武漢出版社,2000.
查理斯•P•金德爾伯格:《經濟過熱、經濟恐慌及經濟崩潰——金融危機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陳寶森著:《當代美國經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陳寶森著:《美國經濟與政府政策》,世界知識出版社,1988.
陳憲:《經濟學方法通覽》,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
陳亞溫,李雙:《歐元論》,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
陳巖:《國際經濟一體化》,商務印書館,2001。
陳郁:《所有權、控制權與激勵》,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池元吉主編:《世界經濟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大衛•格林納韋:《國際貿易前沿問題》,1996.中譯本.中國稅務出版社與北京騰圖電子出版社,2000。
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商務印書館。
戴金平:《國際金融前沿發展:理論與實證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戴維•赫爾德等:《全球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社會科學出版社。
丹尼爾•貝爾《后工業社會的來臨》,新華出版社,1997.
道格拉斯·C·諾思 ,羅伯斯·托馬斯:《西方世界的興起》,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道格拉斯·C·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丁伯根.《諾貝爾經濟獎金獲得者講演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觀經濟學》,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多恩布什•費希爾•斯塔茲:《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法博齊•莫迪利亞尼:《資本市場—機構與工具 》(第3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仿福前:《公共選擇理論——政治的經濟學》,經濟學前沿系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費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商務印書館,1997。
費孝通:《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馮金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弗里德曼:《價格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甘道爾夫:《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上下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高山晟(Takayama):《經濟學中的分析方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古亞拉提:《計量經濟學精要》,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古扎拉蒂:《計量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哈特:《企業、合同與財務結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西方現代思想叢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書元:《應用時間序列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何自力等著:《比較制度經濟學》,南開出版社,2003.
亨利•威廉•斯皮格爾著,晏智杰譯:《經濟思想的成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洪遠朋:《新編〈資本論〉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
胡代光:《西方經濟學術的演變及其影響》,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代光:《西方經濟學說的演變及其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黃少安:《產權經濟學導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1995.
黃少安:《產權人權制度》,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黃險峰:《真是經濟周期論》,經濟學前沿系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蔣德恩著:《世界貿易組織中的爭端解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9.
蔣中一:《數理經濟學的基本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蔣自強等:《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杰弗里·薩克斯等:《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金明善:《日本走向現代化》,遼寧大學出版社。
金明善:《現代日本經濟論》,遼寧大學出版社,1996.
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康芒斯:《制度經濟學》(上、下),商務印書館,1962.
科斯:《論生產的制度結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科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克拉克(Clark.E.):《國際金融》(第2版,英文影印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克魯格曼:《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克尼斯、鮑威爾:《環境質量與殘余物管理——關于經濟、技術和體制的研究報告》中國展望出版社,1979;
克尼斯等:《經濟學與環境——物質平衡方法》,三聯書店,1991;
魁奈:《魁奈經濟著作選集》,商務印書館,1979.
蘭德爾:《資源經濟學》,商務印書館,1989。
勞倫斯•S•科普蘭:《匯率與國際金融》(第3版),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雷諾茲:《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商務印書館,1962.
李雪松著:《博弈論與國際貨幣政策協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
厲以寧:《宏觀經濟學的生產和發展》,湖南:湖南出版社,1997.
列維奇:《國際金融市場》,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林康:《跨國公司與跨國經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
劉建生、劉鵬生、燕紅忠等:《明清晉商制度變遷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劉建生、劉鵬生等:《晉商研究》第二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劉建生、劉鵬生等:《山西近代經濟史》,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5.
劉建生等:《中國近代經濟史稿》,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2.
劉力、宋少華著:《發展中國家經濟一體化新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劉小怡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劉永佶:《政治經濟學方法論綱》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劉仲黎主編:《奠基--新中國經濟五十年》,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
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
羅伯特•吉本斯:《博弈論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羅默:《高級宏觀經濟學》,商務印書館,2001.
馬克思:《資本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上、下),商務印書館,1981.
馬中主編:《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邁克爾·帕金:《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邁克爾•波特:《日本還有競爭力嗎?》,中信出版社,2002。
邁克爾•梅爾文:《國際貨幣與金融》(第6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曼昆:《經濟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第6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繆勒:《公共選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3.
內森.凱菲茨著,鄭真真等譯:《應用數理人口學》(第二版),華夏出版社,2000年1月;
南亮進:《日本經濟的發展》,東洋經濟出版社。
尼科爾森:《微觀經濟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
帕金:《走近經濟學大師》,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潘國陵:《國際金融理論與數量分析方法-匯率決定理論與國際收支理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皮爾斯(Pearce•D•W)與沃福德(Wartord•J•J)合著,張世秋譯:《世界無末日:經濟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6;
平狄克等:《微觀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珀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普特曼:《企業的經濟性質》,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喬志強、行龍主編:《近代華北農村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橋本壽朗等著,戴曉芙譯:《現代日本經濟》,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青木昌彥,奧野正寬編:《經濟體制的比較制度分析》,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1999.
清木昌彥:《比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
日本通商產業省政策局編:《日本經濟的結構改革》,東洋經濟出版社,1997.。
瑞恩•麥克唐納:《世界貿易體制——從烏拉圭回合談起》,1998.中譯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薩繆爾森:《經濟分析基礎》,商務印書館。
薩繆爾森等:《西方經濟學經典選讀》,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薩伊:《政治經濟學概論》,商務印書館,1963.
三菱綜合研究所:《1998年的日本與世界經濟》,上海人民出版社。
佘群芝著:《貿易自由化與有效環境保護》,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盛斌:《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上海三聯出版社,2002.
史蒂文•普雷斯曼:《思想者的足跡——五十位重要的西方經濟學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世界銀行編:《東亞的復蘇與超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世界銀行發展叢書•研究系列報告,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東亞奇跡的反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宋紹英:《日本經濟國際化》,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宋則行、樊亢主編:《外國經濟史》,北京:中國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孫健主編:《中國經濟史論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
泰坦伯格著,嚴旭陽等譯:《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第五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2月;
譚崇臺:《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譚崇臺:《發展經濟學的新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陶大鏞:《世界經濟新格局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騰維藻,陳蔭枋:《跨國公司概論》,人民出版社,1991。
田青:《國際經濟一體化理論與實證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托馬斯A 普格爾等著:《國際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汪敬虞:《國外資本在近代中國的活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王國順等:《技術制度與企業效率》,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王國順等:《企業理論:契約理論》,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王鶴著:《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王如忠:《貧困化增長——貿易條件變動中的疑問》,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王志樂著:《跨國公司在華發展新趨勢》,新華出版社,2003.
威廉•蓋里•沃斯:《國際貿易與投資》,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韋伯:《經濟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吳承明:《市場、近代化、經濟史論》,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6.
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吳建偉:《國際貿易比較優勢定量分析》,上海三聯出版書店,1997。
吳易風主編:《西方經濟學》(研究生用書),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
伍超標:《經濟計量學導論》,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
西蒙·庫茲涅茨:《現代經濟增長》,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西斯蒙第:《政治經濟學新原理》,商務印書館,1977.
希克斯:《經濟史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現代日本經濟研究會編:《日本經濟的現狀》(1997—2002)學文社。
蕭琛:《全球網絡經濟》,華夏出版社,1999。
小島清:《對外貿易論》(中譯本),南開大學版社,1989。
小島清:《海外直接投資的宏觀分析》,文真堂,1989。
小島清:《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資—經濟學的角度》,文真堂,1985
小林規威:《日本企業海外經營之道》,花城出版社,1998。
小羅伯特·B·埃克倫德,羅伯特·F·赫伯特:《經濟理論和方法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肖衛國:《跨國公司海外直接投資研究:兼論加入WTO新形勢下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戰略調整》,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謝識予:《經濟博弈論》(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熊彼特:《經濟分析史》一、二、三卷.商務印書館。
徐滇慶、于宗先:《泡沫經濟與經濟違紀》,經濟學前沿系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徐滇慶:《泡沫經濟與金融危機》,經濟學前沿系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薛敬孝、白雪潔等著:《當代日本經濟產業結構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
嚴中平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楊帆:《人民幣匯率研究——兼談國際金融危機與涉外經濟》,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楊敬年:《西方發展經濟學概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楊小凱、黃有光:《專業化與經濟組織》,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楊小凱、張永生:《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經濟學前沿系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楊小凱:《當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小凱:《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伊特韋爾:《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
約翰.霍爾:《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產品》.華夏出版社,2000。
約翰·伊特韋爾,默里·米爾蓋特,彼得·紐曼:《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The New Palg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1987年出版,1991年修訂再版)》,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詹姆斯·M·亨德森,理查德·E·匡特:《微觀經濟理論—數理分析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
詹姆斯•L•多蒂:《市場經濟——大師們的思考》,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張保法:《經濟計量學(第四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張軍:《現代產權經濟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
張俊山:《經濟學研究的方法論》,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張培剛著:《微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張彤玉等:《〈資本論〉導讀》,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張五常:《經濟解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張薰華:《資本論脈絡》,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
張幼文:《世界經濟學》,立信會計出版社,1999。
趙靖主編:《中國經濟思想通史》,北京:中華書局,1980.
鄭道文:《人力資本國際流動與經濟發展》,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世界經濟中的中國》,清華大學出版社。
朱•弗登博格、讓•梯若爾:《博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朱國宏:《人地關系論——中國人口與土地關系問題的系統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朱延福主編:《宏觀經濟學》,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
朱延福著:《外資國民待遇導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朱延福著:《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中的計劃》,人民出版社,1996.
莊起善主編:《世界經濟學》,科學出版社,2003.
莊宗明:《世界經濟學》,科學出版社,2003。
主要參考期刊
綜合性經濟科學類
1、世界經濟
2、世界經濟與政治
3、世界經濟文匯
4、世界經濟研究
5、世界經濟導刊
6、日本學刊
7、現代日本經濟
8、國際金融
9、國際金融研究
10、國際經濟合作
11、國際經濟評論
12、國際貿易
13、國際貿易問題
14、國際商務研究
15、外國經濟與管理
16、東北亞論壇
17、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世界經濟導刊》
18、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外貿經濟與國際貿易》
19、現代國際關系
20、中國經濟史研究
21、中國社會科學
22、經濟學季刊
23、經濟研究
24、管理世界
25、經濟學動態
26、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英文期刊
1、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Econometrica
3、Economic Journal
4、Economics Prospective
5、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6、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7、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8、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
10、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2、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13、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4、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5、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6、World Economics
17、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歐洲經濟評論
18、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美國經濟評論
19、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經濟學
20、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y數理經濟學
21、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理論經濟學
22、Economic Quarterly 經濟學季刊
23、Econometrica 計量經濟學
24、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管理科學與工程 代碼:1201
一、培養目標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是為了實現管理目標,應用數學、工程技術科學、經濟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等學科知識,將人力資源、物資設備、技術能力、能源和信息等組織起來,針對各種管理問題進行設計、評價、決策、改進、實施和控制的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現代科技背景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在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應用技能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碩士學位獲得者應有較高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技能;了解本學科發展前沿動態;具備一定的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運用本學科的方法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滿足科學研究、政府及行業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
二、學習年限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在規定基本年限內,未達培養要求的,可以申請延長學習年限,但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一年。延長期滿仍未完成學業者,按退學處理。延長學習年限的學生須按學年交納延長期學費。
三、研究方向
1、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
本方向運用數學、經濟學及統計學的方法,研究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管理理論與技術,解決金融資源有效配置問題。研究內容包括:金融產品設計與資產定價、金融復雜性與金融市場統計分析、技術創新與企業投融資決策等。
2、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
本方向以生態學理論、合作管理理論、復雜性理論為基礎,運用博弈論、計算機仿真、社會網絡分析等方法,研究企業的內部穩定性與外部適應性問題。研究內容包括企業內及企業間的合作模式、知識管理、組織學習、組織演化等。
3、供應鏈管理
本方向運用系統綜合集成、優化理論等方法,研究供應鏈系統的規劃設計、資源優化配置、供應鏈管理技術與方法等問題。研究內容包括:供應鏈協調發展路徑設計,供應鏈戰略伙伴關系管理、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等。
4、排隊與運作管理
本方向運用運籌和優化方法,從排隊角度研究服務機構的服務資源配置,解決系統運作的設計和控制問題,提出改善服務效率的對策。研究內容包括:排隊模型指標分析、排隊優化設計和決策行為、排隊應用研究等。
5、預測、決策與評價
本方向運用數學、統計學和系統科學等方法,研究解決社會、經濟、科技和環境等復雜系統面臨的各種預測決策、績效評估和系統優化等問題。研究內容包括:預測、決策與評價的理論與方法、績效評估、大數據建模與分析等。
四、課程設置(參見附表 “教學進度表”)
1、課程設置(參見附表 “教學進度表”)
2、補修課程
跨專業入學者必須補修與本學科相關的本科生核心課程:《運籌學》、《數理統計》、《微觀經濟學》、《管理學》。
補修課程不計學分。
五、專業實踐和學術活動
為了拓寬學術視野,了解學科前沿動態,增強學術研究和實踐能力,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參加專業實踐和學術活動。
1、專業實踐:包括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
在學期間,研究生應參加助課、輔導、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驗或課程論文、輔助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等教學實踐活動。
在學期間,研究生應圍繞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參加調研、設計、技術開發、咨詢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
專業實踐達到規定要求的記2學分。
2、學術活動:包括參加學術會議、學術前沿講座及專題討論班等。
在學期間,研究生應參加10次以上的學術活動,校外學術活動不少于1次。要求每次提交指導教師不少于500字的小結,同時填寫“碩士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經導師簽字后自己留存,申請答辯前提交學院,憑此記錄登入成績。
學術活動達到規定要求的記2學分。
六、學位論文
(一)論文開題
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必須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了解本方向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選題及預期目標,經導師審核同意,申請開題。開題報告會由學科組織,專家組集體討論做出是否通過開題的決定。
(二)預答辯
擬畢業研究生在申請正式答辯之前必須通過預答辯環節。研究生認真完成學位論文之后,通過查重達到要求,經導師審核同意,申請預答辯。學位論文預答辯應由學科組織,專家組集體討論做出是否通過預答辯的決定。
(三)論文評閱
學位論文通過預答辯之后,經過認真修改,導師審核同意,方可進入論文評閱環節。學位論文全部實行外審盲評,評閱人由2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外單位同行專家擔任,論文評閱實行一票否決制。
(四)論文答辯
研究生根據論文評閱專家意見或建議,認真修改,經導師審核同意,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論文答辯及其他相關要求按《山西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規定》執行。
七、必讀書目和主要學術期刊
1、必讀書目(15本)
[1] Barry E. Rend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2011
[2] David Simchi-Levi, S. David Wu, Zuo-Jun Max Shen, Handbook of Quantitative Supply Chain Analysis: Modeling in the E-Business Era, Springer. 2004.
[3] 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3rd edition),Darrell Duffi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4] F. Robert Jacobs and Richard B,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10
[5] Hannan, M.T. and J. Freeman Organizational Ec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6] Hideaki Takagi. Queueing Analysis: A Founda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Volume 1: Vacation and Priority Systems,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91.
[7] Investments,Zvi Bodie,Alex kane,Alan Marcu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9
[8] Nicola De Bellis.Bibliometrics and Citation Analysis: From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to Cybermetrics. Scarecrow Press, 2009
[9] Nonaka, Ikujiro, Takeuchi, Hirotaka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 Porteus, E. L. Foundations of stochastic inventory theory. Stanford Business Books, Stanford, CA. 2002.
[11] Refael Hassin and Moshe Haviv, To queue or not to queue: Equilibrium Behavior in Queueing Systems, Boston: Klum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12] Robert Axelrod. The complexity of cooperation: agent-based models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New Jersey: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13] S Christian Albright. Data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 South-Western, 2010.10
[14] Shaler Stidham, Jr. Optimal Design of Queueing Systems. New York: CRC Press, Tayor & Francis Group. 2009
[15]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 Financial Markets , Frederics Mishkin, Pearson Publication company, 2003
[16] 馬士華、林勇. 供應鏈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17] 雅各布斯、蔡斯,任建標譯. 運營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18] 岳超源,決策理論與方法,科學出版社,2003
[19]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等. 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0] 田乃碩、徐秀麗、馬占友. 離散時間排隊論,科學出版社,2008
2、學術期刊
(1) 國際期刊(10種)
序號 期刊名稱 國別
1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美國
2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美國
3 Accounting Review 美國
4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美國
5 Journal of Finance 美國
6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美國
7 Management Science 美國
8 M&SOM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美國
9 Operations Research 美國
10 Scientometrics 匈牙利
(2)國內期刊(27種)
序號 期刊名稱 主辦(管)單位
1 管理科學學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
2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3 管理世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4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5 中國軟科學 中國軟科學研究會
6 金融研究 中國金融學會
7 中國管理科學 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
8 系統工程學報 天津大學
9 會計研究 中國會計學會
10 系統管理學報 上海交通大學
11 管理評論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12 管理工程學報 浙江大學
13 南開管理評論 南開大學
14 科研管理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15 情報學報 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
16 管理科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17 科學學研究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
18 中國工業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19 管理學報 華中科技大學
20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
21 研究與發展管理 復旦大學
22 數理統計與管理 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
23 經濟管理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24 經濟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25 南開經濟研究 南開大學
26 統計研究 中國統計學會
27 中國社會科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4、考核辦法
經典著作與文獻閱讀由導師負責組織和考核。研究生在學期間,須撰寫文獻閱讀總結5篇,在專題討論班匯報前沿文獻5篇,形成一篇較為成熟的文獻綜述。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