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社會學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云南大學考研分數線、云南大學報錄比、云南大學考研群、云南大學學姐、云南大學考研真題、云南大學專業目錄、云南大學排名、云南大學保研、云南大學公眾號、云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云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云南大學社會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考生可以從各院校的研招網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考生應當仔細閱讀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云南大學社會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云南大學
云南大學社會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云南大學社會學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云南大學社會學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云南大學社會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云南大學社會學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云南大學社會學考研參考書目 云南大學社會學考研參考書目](http://img.okaoyan.com/云南大學/5.jpg)
2021云南大學806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生考試大綱
備注:本考試科目為0303所有考生考核使用,也就是改為所有社會學一級學科下的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二級學科必考科目。806-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科目考試大綱
(研究生招生考試屬于擇優選拔性考試,考試大綱及書目僅供參考,考試內容及題型可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上范圍,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考查目標
全日制攻讀社會學一級學科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專業碩士學位入學考試社會學科目考試內容包括西方社會學理論、人口理論、人類學理論、民俗學理論和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等內容,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社會學的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社會學理論(120分)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3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簡答題: 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分析論述題:3小題,每小題 30分,共90分
三、考查范圍
(一)社會學理論
(二)社會調查研究方法
四、考核大綱
《社會學理論》
一、考查目標
1、系統掌握社會學理論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流派的背景和主要觀點。
2、理解社會學理論的發展歷程、旨趣及其應對的問題。
3、能運用社會學理論的基本觀點和視角來分析相關聯的中國本土社會問題。
二、考查內容
(一)社會學專業方向
1、卡爾·馬克思社會理論
(1)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形態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題。社會變遷理論和階級斗爭理論的主要觀點。
(2)馬克思對現代性的考察。資本主義的基本特點、內在矛盾和危機。解決資本主義危機、超越現代性的途徑。
(3)馬克思的影響和評價。馬克思社會學理論的影響;進一步的爭論。
2、埃米爾·涂爾干社會理論
(1)涂爾干的基本理論關懷。19世紀西方社會轉型的危機;不同思想家的應對思路。
(2)失范理論。勞動分工產生的原因和社會后果;兩種社會團結類型:機械團結和有機團結;三種反常的勞動分工。
(3)職業群體與職業倫理建設。法人團體的涵義,其產生與衰落,激活職業群體的可能性。
(4)社會學研究方法論。社會現象(社會事實)、共變法、《自殺論》的類型劃分。
(5)宗教理論。圖騰崇拜的涵義、社會性質及其所表明的問題。
(6)對涂爾干社會學理論的評價。強調社會整合與社會秩序;將現代社會理解為工業社會,從功能角度分析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遷;其社會學方法論主張的貢獻;學術影響、社會影響及其局限性。
3、馬克斯·韋伯社會理論
(1)學術背景。新康德主義;德國歷史主義;尼采和馬克思。
(2)社會學方法論:區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韋伯與新康德主義的異同,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一致性和區別;2、價值學說,價值相關(價值關聯),價值中立;理解社會學,理解與解釋的關系,社會行動的定義、分類,個體主義方法論,理想類型及其方法論意義。
(3)理性與現代性。目的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區分;合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信念倫理與責任倫理;資本主義理性化過程的涵義。
(4)政治社會學。權力、統治、紀律;三種統治類型;科層制(官僚制)。
(5)宗教社會學。四種宗教類型的劃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問題、分析思路及局限。
(6)評價。韋伯的貢獻;其內在的思想矛盾。
4、格澳爾格·齊美爾社會理論
(1)《貨幣哲學》。齊美爾思考貨幣的前提;與馬克思唯物論解釋的關系;《貨幣哲學》的基本觀點、分析思路。
(2)文化理論。主觀文化、客觀文化;現代社會的文化悲劇與出路。
(3)評價。盧卡奇、阿多諾、哈貝馬斯、鮑曼對齊美爾的評價。
5、功能主義理論
(1)功能主義的思想淵源。早期社會學傳統;英國文化人類學功能學派。
(2)帕森斯的理論學說。社會行動理論要點;模式變量的定義、五對范疇;AGIL分析框架;社會變遷思想。
(3)默頓的功能分析。對早期功能分析假設的質疑;功能分析范式:顯功能與潛功能、正功能反功能分析。
6、社會沖突理論
(1)社會沖突理論的思想淵源。早期思想家:馬克思、韋伯、帕累托的沖突論思想;20世紀前半期的沖突論思想:帕克和凡勃倫的理論。
(2)米爾斯的理論學說。《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的主要觀點;《權力精英》研究。
(3)科塞的功能沖突論。社會沖突的根源:物質性和非物質性起因;沖突的社會作用,內部沖突與社會安全閥制度;社會沖突的正功能和反功能。
(4)達倫多夫的辯證沖突理論。兩種社會模式:核心要素與基本假定;基本概念:權威、權威結構、強制性協作組合、準團體和利益團體;辯證沖突論的主要理論命題。
7、社會交換理論
(1)社會交換理論的思想淵源。古典政治經濟學、人類學、行為心理學中的交換思想。
(2)霍曼斯的行為主義交換論。基本概念;六個基本命題;該理論的社會意義及其缺陷。
(3)布勞的結構主義交換論。基本概念;基本的交換過程;從微觀到宏觀的社會交換過程分析。
8、符號互動論
(1)理論背景。蘇格蘭倫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鮑德溫、杜威的思想。
(2)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庫利的“鏡中我”思想,“鏡中我”概念,初級群體思想;托馬斯的情境定義分析,情境定義,情境分析,情境涵義的變化;米德的符號互動思想,符號及其意義,“自我”的涵義,“主體我”與“客體我”區分,對兒童自我的形成發展過程的分析。
(3)二戰后的符號互動論。布魯默的總結與發展,社會中的符號互動現象,符號互動論與功能主義理論的區別,符號互動論的三個基本論斷,“共同行動”概念,符號互動論的方法論原則;戈夫曼的擬劇理論,對兩類互動形式的研究,印象管理與表演理論,相遇式互動的特點與“角色距離”概念;標簽理論,標簽理論的主要觀點,勒默特的初次和再次越軌行為理論;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
9、現象學社會學理論
(1)理論淵源。胡塞爾、舒茨的學說。
(2)加芬克爾的常人方法學。常人方法學的定義、研究主題;“說明”和索引性表達;常人方法學的研究方法。
(3)彼得·伯格的社會建構理論。現實的社會建構;“疏離”概念與外化、客觀化和內化的涵義。
10、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
(1)語言本質與溝通理性。哈貝馬斯對實證論的批判;“共識真理論”與“理想溝通情境”。
(2)理性化的悖論。韋伯的理性化理論與哈貝馬斯的發展;三種世界領域的劃分;雙向理解模式。
(3)系統與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概念;生活世界理性化;“系統”概念;生活世界殖民化。
11、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
(1)結構化理論。以結構二重性代替二元論,結構二重性的涵義;反思性的行動“流”;例行化的日常生活與本體性安全;系統與結構的區分;社會整合與系統整合;社會變遷分析。
(2)現代性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時空形成;吉登斯對經典三大家的清理;現代性的三大動力機制;現代性制度的多維度分析;現代性的高度發展面臨的四個主要威脅。
(3)評價。社會理論的批判指向:吉登斯的觀點;對吉登斯的評價。
12、皮埃爾·布迪厄的社會學理論
(1)學術淵源。法國社會學傳統、結構主義與關系論、馬克思與韋伯的學說、哲學教育。
(2)布迪厄的理論分期。結構主義色彩的人類學階段;實踐理論;符號權力理論和反思社會學階段。
(3)實踐理論。實踐的邏輯;實踐的緊迫性、模糊性和總體性;從規則到策略;慣習、場域概念及二者關系;三種基本類型的資本劃分。
(4)符號暴力。符號權力概念;符號暴力;學術場域與權力場域的特點。
對布迪厄理論的評價。圍繞布迪厄理論展開的爭論。
13、米歇爾·福柯的社會學理論
(1)思想淵源和主旨。思想淵源:康德與批判哲學傳統、尼采、形式主義傳統、法國認識論傳統和新文學;福柯關注的三個核心問題。
(2)話語的考古學。知識考古學;真理體制或真理游戲的基本涵義。
(3)權力的譜系學。傳統權力理論的模式;福柯權力分析的基本思想;作為現代社會一項權力技術的紀律權力;話語鼓動作為另一種權力運作方式;權力技術與個體化的關系;治理術。
(4)自我、權力與知識分享。福柯的批判立場;實驗的倫理學;啟蒙與現代性分析。
(5)評價。福柯的廣泛影響;圍繞福柯展開的爭議。
14、讓·波德里亞社會理論
(1)思想淵源。馬克思、索緒爾、列維·斯特勞斯以及符號學的影響。
(2)研究議題。對消費社會中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控制關系、商品化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日常生活、以及定位于一些被組織到指意系統中的符號的符號學理論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3)消費社會。關注消費社會的建構以及它如何提供一個新的價值、意義和活動的世界。當后現代主義創建新的社會組織形式、思想和經驗時,消除了以往的工業社會模式中所有的邊界、分類以及價值。
(二)人口學專業方向
1、人口學基礎知識、基本概念與一般原理。
人口學基礎理論,以及人口數量、人口素質、人口結構、人口分布和人口遷移等方面理論與方法的知識水平與分析能力,考察考生掌握人口統計分析與計量工具應用的能力,以及人口動態演化一般過程。
2、人口學相關理論與分析方法。
人口轉變,人口紅利,人口遷移,人口城鎮化,生育模式,死亡模式,婚姻與生育歷史變化及影響因素,家庭結構類型及其演變。人口統計指標及分析方法的運用,人口統計學原理和人口分析技術。
3、人口與發展相關理論與分析方法。
人口與發展基礎理論,以及人口經濟學、人口社會學、質量人口學、結構人口學、世界人口學等等各分支人口學科的基礎理論。
4、人口與發展現實問題。
人口轉變與現代化,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發展,人口集聚與城鎮化,女性人口學與性別平等,人口受教育狀況與人口素質,人口遷移流動與人口區域分布,民族人口與社會發展,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人口在現代社會發展諸多領域中具有的影響與關聯性。
(三)人類學專業方向
1、人類學的內涵與本質。
何為人類學;人類學的研究領域及分支學科,人類學的認識論與方法論主題;田野調查方法,參與觀察法、訪談法、抽樣法、譜系法、個人生活史,主位與客位的方法,大傳統與小傳統,大規模社會與小規模社會,田野調查的倫理,田野調查的步驟與過程,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人類學的研究對象;人類學的倫理問題;人類學與當代生活。
2、文化的性質與內涵。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特征;文化的調適與變遷;文化復振與千禧年運動;文化多樣性;跨文化研究方法,如何在實地進行文化研究。文明的內涵,早期的城市和國家。
3、人類學的理論發展過程。
進化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觀點和理論缺陷;傳播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理論缺陷;涂爾干、莫斯的社會決定論的基本觀點及其代表著作;歷史特殊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觀點和理論缺陷;功能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觀點和理論缺陷等;新進化論、結構主義、象征人類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觀點和理論缺陷;結構馬克思主義與實踐理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觀點和理論缺陷;后現代主義與人類學理論的重構的內涵、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和主要觀點;人類學本體論轉向的相關理論;人類學的性別研究視角;
4、人類的體質基礎與人類文化起源。
體質人類學與生物人類學的研究領域與屬性;生命的物質基礎、進化、變異與選擇的含義和形式;人類的起源與發展過程;人體差異與人類文化之間的關系;人種和種族的內涵;靈長類的進化;人類的變異與適應;人類紀、人屬、新石器時代與舊石器時代;協同進化等。
5、考古與博物館學。
考古學、考古史和考古人類學、民族考古學的內涵及主要研究方法;中國考古學的發展脈絡及特征;博物的概念及其歷史變遷、研究內容和方法模式。
6、田野調查與民族志研究方法。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田野研究的類別;研究性質和田野倫理;田野調查方法的內涵;田野調查的過程;結構式訪談和半結構式訪談;參與觀察;田野資料的整理。民族志的種類,國內外經典的人類學民族志,民族志的結構,民族志的內涵及特點,反思民族志。
7、溝通與語言。
語言的內涵及結構;語言和言語,語言的特點;結構主義;語言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聯;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話語分析;交際民族志的內涵;非語言交際。
8、人格與文化。
自我與行為環境;人格、群體人格與國民性的內涵與特征;濡化與社會化、涵化的內涵與特點;文化中斷與文化適應。
9、生計模式與經濟生活
調適與生態適應;尋食生活方式(狩獵、采集)的內涵、特點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生產食物的生活方式(游牧、游耕、畜牧、小型園藝種植、集約農業、產業化農業)的內涵、特點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文化生態學與文化區。何為經濟人類學;生產中的勞動方式、技術和調整機制的內涵與特點;互惠、庫拉圈、再分配、市場交換的內涵及類型。鄉村人類學的內涵、研究領域與范圍;精耕農業與鄉村人類學之間的關系。
10、婚姻、家庭、親屬制度與社會組織
性別與社會性別;性關系的控制與亂倫禁忌;內婚制與外婚制;婚姻與家庭的關系;婚姻與交換的關系、婚姻的締結方式;婚姻的形式;離婚與再婚;家庭與家戶;家庭的功能;家庭的類型與形式;家庭與家戶內部的組織形式;繼嗣群體的類型、形式與功能;親屬稱謂的內涵及類型;居住原則的類型。社會組織的基本類型,包括年齡分群、性別分群的特點及表現形式;共同利益社團的內涵。
11、族性與社會分層
族群、民族與族性的涵義;國家與民族之間的關系;族群或民族身份的確立;族群特質與族群邊界(族界標志)的內涵與特點;族群認同的產生方式;族群理論與族群關系;民族主義與現代民族—國家興起及其內涵。社會分層的標準;社會分層的類型;社會分層的理論;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的內涵及特點。
12、政治組織與社會控制
權力與權威的內涵;權力與政治資源;政治組織的類型及特點;社會規范與控制機制;內化控制與外化控制;民間習慣法和法律的定義及功能;正式的社會控制與非正式的社會控制;政治制度的作用;政治制度的合法化問題;政治人類學的研究取向。
13、宗教與儀式
宗教的含義和宗教的總體特征;人類學如何對宗教進行研究;超自然存在和力量的表現形式及內涵;薩滿及宗教專業人員的職責與功能;儀式與慶典的內涵、種類及區別;儀式與象征;巫術的內涵及功能;巫術與宗教的關系;信仰維系的適應策略;宗教的功能;宗教與社會的關系;宗教與社會變遷;宗教與文化變遷。
14、文化展示
口述的內涵、類型與特征,人類學與口述之間的關系;如何研究口述;文化撰寫的三種模式;文化撰寫的建設性認識;民族志電影的實踐特點;影視人類學的定義;民族志電影的拍攝原則;藝術的文化轉換內容;藝術的形式與內容;人類學如何研究藝術;藝術的意義。
15、鄉村與城市
鄉村的內涵;城市的內涵;鄉村和城市的特點;精耕農業與鄉村人類學;大傳統與小傳統;恰亞諾夫理論;形式論與實質論;道義經濟;鄉村都市化的內涵;社區研究;網絡分析法、情境分析法、時間歷史分析法;城鄉推拉理論。
16、人類學的應用
人類學的應用歷程;人類學的應用范圍;人類學應用的職業與研究渠道;應用人類學的角色與工作模式;應用人類學的價值取向。國內外都市化問題研究的主要范疇;城鄉的推拉理論;城市的起源及城市中的社會關系;城市的本質;中國鄉村都市化與城鄉關系研究;中國都市過程及其研究;中國城市的階層與族群問題;世界上幾種農民進城的方式;都市人類學的研究方法。醫學人類學的主要研究領域與研究視域;人類學對于現代技術的研究及其取向;發展人類學的研究視域和主要領域等。
17、全球化以及人類學相關議題
全球化的內涵、特征以及發展過程;全球化的結果;跨國主義、跨國移民的內涵及特征;克里奧化與族群馬賽克;離散與聚合;人類學全球化研究的新議題及其相關民族志。現代世界體系;殖民主義與內部殖民主義的內涵;文明的沖突與競爭等。
(四)民俗學專業方向
1、民俗學基本概念、原理
什么是民俗,民俗與民俗學的關系,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社會功能;民俗與民俗學的關系,民俗學的產生與發展,民俗學的研究對象,民俗學的研究方法,民俗學研究主要流派;民俗分類的概念、內容及特征,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日民俗,人生儀禮,民俗信仰,民間科學技術,民間文學,民間語言,民間藝術,民間游戲娛樂等的概念、內容及特征;中外民俗學研究歷程、前沿與發展方向,中國民俗學研究的歷史,中國民俗學研究的當代特征和發展方向,歐美民俗學研究的特征,亞洲民俗學研究的特征。
2、民俗文化、文化資源及其保護利用
民俗文化的概念特征和類型;文化資源的概念及類型;民俗文化與文化資源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文化及文化資源的價值和傳承保護的意義;文化傳承保護的生態環境;文化傳承保護的主體;文化利用的路徑。
3、文化產業的基本概念及基礎理論
文化產業的基本概念及其演變,相關概念的辨析;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框架的對照研究;文化產業相關理論,包括法蘭克福學派、伯明翰學派、應用學派等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基本觀點;文化產業相關概念辨析;文化事業、公共文化與文化產業、公益性文化與經營性文化等的聯系和區別;文化產業的特征、價值、功能和屬性;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新發展,文化產業與產業升級,文化產業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文化產業與國家軟實力等的關系和相互作用;文化消費與文化市場,包括文化消費、大眾文化消費、文化市場、文化貿易、文化品牌等相關概念;文化生產,包括文化資源、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投資與融資、產業集聚、文化產業園區、文化企業、現代文化生產等相關概念及理論;文化政策,包括文化政策的概念、文化政策的結構、內容與作用等;國家近幾年出臺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關于促進文化與創意、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促進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布局文化產業集聚區(帶)發展的相關政策意見和措施;文化產業結構與業態,包括文化產業的主要門類、文化產業的業態等;文化人才,包括文化人才的概念、文化人才培養與管理等相關理論。
4、中外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歷程、結構與主要業態、基本特征與空間布局、發展的政策環境、區域性競爭與特色、發展新動向與新趨勢;世界文化產業發展整體狀況;美國、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業態、特征與趨勢;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向新趨勢。
5、文化產業理論運用與實踐分析
當今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熱點問題、典型案例等;現代科技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區域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發展;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保護傳承與文化產業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品牌、文化營銷與區域文化軟實力提升;資源配置與文化產業集聚;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現代文化產業服務體系的建立;現代文化企業的運營與管理。
6、非物質文化遺產
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時代語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態與特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歷史脈絡,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的國際實踐和中國實踐;文化急劇變遷。社會生境轉換,文化科技融合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全球文化共識等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
一、考查目標
主要考察社會調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式與基本方法,同時注意對實踐性內容和基本統計分析方法的考察。要求考生:
1、 掌握社會調查方法的基礎知識;
2、 熟悉社會調查的各個主要環節,具備研究設計、資料收集和分析、調查報告撰寫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 能正確進行基本的社會統計分析。
二、考查內容
(一)社會學、人口學專業方向
1、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
方法論、研究方式及具體方法和技術,社會研究方法體系各部分間的相關關系。
2、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
方法論背景、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比較。
3、理論與研究
理論及其層次、理論的構成要素、理論與研究的關系、理論建構與理論檢驗。
4、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
5、選擇調查課題
選題對社會調查所具有的意義,選題的標準及其相互聯系,選題的幾種主要方式及具體做法,課題明確化的含義及其在調查中的地位,課題明確化的方法。
6、調查設計
不同調查目的的調查設計概念,分析單位的概念、主要類型、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兩種錯誤,橫向調查與縱向調查的概念、特點及比較,調查具體方案的設計中應包含的主要內容。
7、抽樣
抽樣的概念及基本術語,抽樣的意義,抽樣的主要類型,概率抽樣的基本原理,抽樣的基本步驟,幾種主要概率抽樣方法的操作方法、基本特點及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幾種主要非概率抽樣方法的做法、特點,如何根據公式計算樣本規模,實際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難是什么,哪些因素與樣本規模的確定有關,樣本規模與抽樣誤差之間的關系如何。
8、測量
測量的概念與基本要素,社會測量的特殊性,測量的四種層次及其特征,量表的作用及李克特量表的設計方法,測量的信度與效度概念、類型,概念、變量、指標及其相互關系,操作化的含義、作用及其實際運用。
9、問卷設計
問卷的概念及其結構,封面信的主要內容,問卷設計三大基本原則的內容及其意義,問卷設計的具體步驟,各種形式的問題及答案的實際設計方法,表達問題的語言及提問方式方面的幾條常用規則,確定問題數量和問題順序的方法,問卷設計中有那些常見錯誤,高質量問卷有哪幾條標準,提高問卷設計質量的方法。
10、資料收集
調查資料收集方法的類型,自填問卷法與結構訪問法的特點比較,實施個別發送、郵寄填答和集中填答方式及其優劣比較,當面訪問與電話訪問的做法、特點及優劣比較,在調查資料收集過程中還應注意哪幾點,調查員的條件及培訓方法。
11、資料處理
資料審核的內容與方法,資料復查的方法,問卷編碼的含義與作用,數據清理工作的幾種主要方式的含義。
12、單變量分析
頻率分布與頻數分布的含義,集中量數與離散量數的含義、類型及聯系,平均數、標準差、離散系數的計算方法,區間估計的含義及計算方法,總體均值與總體百分比的假設檢驗方法。
13、雙變量分析
相關關系的概念、方向、強度,因果關系的概念及判定條件,交互分類的意義及作用,消減誤差比例的含義,不同層次的變量間關系所對應的相關系數,對相關關系的檢驗。
14、多變量分析
詳析分析,偏相關分析,線性回歸分析,Logistic回歸分析。
15、撰寫調查報告
各種不同的調查報告類型及其特點,調查報告的撰寫步驟,普通調查報告的結構,調查報告標題的類型與特點,學術性調查研究報告的結構,如何選擇所評論的文獻,學術性調查研究報告的導言、方法、結果部分通常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調查報告的行文應注意什么問題。
(二)人類學、民俗學專業方向
1、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
方法論、研究方式及具體方法和技術,社會研究方法體系各部分間的相關關系。
2、定性研究
方法論背景、定性研究的特征
3、理論與研究
理論及其層次、理論的構成要素、理論與研究的關系、理論建構與理論檢驗。
4、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
5、選擇調查課題
選題對社會調查所具有的意義,選題的標準及其相互聯系,選題的幾種主要方式及具體做法,課題明確化的含義及其在調查中的地位,課題明確化的方法。
6、調查設計
不同調查目的的調查設計概念,分析單位的概念、主要類型、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兩種錯誤,橫向調查與縱向調查的概念、特點及比較,調查具體方案的設計中應包含的主要內容。
7、參與式觀察
深入到所研究對象的生活中,在實際參與研究對象社會生活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和記錄。
8、撰寫調查報告
各種不同的調查報告類型及其特點,調查報告的撰寫步驟,普通調查報告的結構,調查報告標題的類型與特點,學術性調查研究報告的結構,如何選擇所評論的文獻,學術性調查研究報告的導言、方法、結果部分通常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調查報告的行文應注意什么問題。
參考書目:
社會學專業方向:
1.楊善華、謝立中:《西方社會學理論》(上、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2.喬納森·H. 特納:《社會學理論的結構》(第7版),華夏出版社2006年版。
3.帕特里克·貝爾特:《二十世紀的社會理論》,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版。
4.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第十一版),華夏出版社2018年版。
人口學專業方向:
1.約翰·R.魏克斯 :《人口學概論》(第11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
2.李競能:《現代西方人口理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宋健:《人口統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4.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人類學專業方向:
1.艾倫·巴納德:《人類學歷史與理論》,華夏出版社2006年版。
2.威廉·A.哈維蘭:《文化人類學》(第十版),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版。
3.莊孔韶:《人類學經典導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大衛·費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第3版),重慶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民俗學專業方向: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胡惠林《文化產業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李炎、胡洪斌《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科瑞恩·格萊斯:《質性研究方法導論》(第4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021云南大學民族社會學0304Z5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云南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3]法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4]民族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全球化與邊疆民族社會 | |
招生人數: | 1 | |
考試科目: | 科目1 思想政治理論 科目2 英語一 科目3 民族學理論與方法 科目4 中國民族及其歷史 |
|
備 注: | 限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該專業為“民族學”一級學科下我校自主增設專業,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畢業時學位證書上的“學科(專業)”名稱 為其所屬的一級學科名稱: “民族學”。 |
2021云南大學632社會學基礎研究生考試大綱
備注:本考試科目為0303所有考生考核使用,也就是改為所有社會學一級學科下的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二級學科必考科目。632-社會學基礎科目考試大綱
(研究生招生考試屬于擇優選拔性考試,考試大綱及書目僅供參考,考試內容及題型可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上范圍,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考查目標
全日制攻讀社會學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社會學科目考試內容包括社會學一級學科目錄下的社會學、社會工作、人類學、人口學、民俗學等專業方向,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社會學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概念和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社會學的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社會學基礎 15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簡答題: 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分析論述題:3小題,每小題 30分,共90分
三、考查范圍
社會學基礎
(一)考查目標
1.掌握社會學的基礎知識,了解社會學研究領域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
2.激發對于社會學的興趣,為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社會學打下基礎;
3.學會運用社會學的觀點、社會學的概念和理論分析、認識社會現象,解決社會問題;
4.通過學習社會學,增強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考查內容
一、社會學的對象與學科性質
1.什么是社會學
社會學的產生與發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2.社會事實
社會學研究的對象。指可以度量或其因果可以度量的社會總體現象。超越于個人和個人行為;并以外在的形式“強制”和作用于個人行為,即對個人有約束作用;普遍地或廣泛地貫穿于一個社會中,即社會事實是共有的,不是唯一的個別特征。社會事實是“事物”,它不能用生理學、個體心理學的觀點來解釋,只能用其他社會事實作因果解釋。
3.社會學奠基人物及其基本觀點
孔德確立了實證主義哲學,認為社會學的目標就是發現社會“不可更改的規律”,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秩序。
斯賓塞認為,社會就像一個有機體,由簡單向復雜進化,各部分具有各自的功能。
馬克思認為,社會是由沖突而形成的,現代社會是資本剝削無產者剩余價值產生的,其病癥在于資本主義造成嚴重的階級分化,應通過階級斗爭達成人的解放,直至自由人的聯合。
涂爾干認為,社會是由宗教集體情感形成的,現代社會是有機團結的社會分工形成的,其病癥在于社會分工紊亂、強制社會分工泛濫導致社會失范,應通過職業倫理教育和法律加以規范。
馬克斯·韋伯認為,現代社會是新教徒資本主義精神推動資本積累、社會理性化形成的,病癥在于形式理性壓倒了實質理性,到處是沒有心肝的專家,出路在于每個人恪守職業倫理。
二、社會學三種常見理論視角
1.功能主義視角
這一視角中包含了三個要點:
第一,社會與生物有機體一樣都具有結構。一個動物由細胞、組織和器官構成;與其類似,一個社會由群體、階級和社會設置構成。
第二,與生物有機體一樣,一個社會要想得以延續就必須滿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例如,一個社會必須要有能力從周圍的環境中獲得食物和自然資源,并且將它們分配給社會成員。
第三,與構成生物有機體的各個部分相似,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也需要協調地發揮作用以維持社會的良性運行。信奉者都堅持任何系統都會自然地趨向均衡或穩定的觀點,同時,社會中的各部分對社會的穩定都發揮了一定的功能。因此,從功能主義的視角來看,社會是由在功能上滿足整體需要從而維持社會穩定的各部分所構成的一個復雜的系統。
當代功能主義把社會看作是一個由道德價值觀上的共識來規范的一種特殊的有機體。功能主義還是英國文化人類學的創建者們所持的主要理論視角。在美國,功能主義被發展為社會學分析中一個全面而系統的理論:一個社會只有滿足了四個基本需求,才能發揮其功能,也就是說才能維持其秩序和穩定。其改進理論強調,從分析社會結構中的一個特定單位入手,社會系統中并非所有組成部分都發揮著正功能,當社會結構中的某一單位阻止了整個社會或其組成部分的需求滿足時,它則是反功能的。
功能主義在許多問題上受到了批評,批評家指責功能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社會的不滿和社會沖突。
2.沖突論視角
在古典社會學家,特別是馬克思等人有關沖突的思想的基礎上,批評和修正結構功能主義的片面性,認為沖突是一種社會結合形式,沖突具有正功能和負功能。在一定條件下,沖突具有保證社會連續性、減少對立兩極產生的可能性、防止社會系統的僵化、增強社會組織的適應性和促進社會的整合等正功能。
沖突論有三個重要分支:
①辯證沖突論,以達倫多夫為代表,認為社會內部權力分配不均是產生沖突的根源,沖突是社會生活中自發的、普遍的、基本上不能消除的因素,它應得到國家和社會的承認,并使其制度化。
②積極功能沖突論,以科塞為代表,認為沖突對社會的組合、 保持群體團結、鞏固人際關系、控制社會變遷等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具有促進相互理解的功能。
③一般沖突論,以博丁為代表,認為沖突是由財富的匱乏和道德的淪喪引起的,主張克服和限制沖突,并把克服沖突的希望主要寄托于對抗各方的理智、道德和相互諒解上。
3. 互動論視角
社會互動即社會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會關系背景下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等在心理、行為上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強調其動態性。
互動理論認為,社會并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種客觀存在的模式或制度體系。社會不過是人們的互動行為模式化了的互動。“模式化”的內容扎根于人頭腦中,表現為人們的“角色互動”行動中。個人與他人結成有多少種互動關系,對個人來說,就有多少種“社會”。因此,在互動理論看來,社會是具體的、微觀的。社會變遷,是人們的“需求”、“動機”、“價值觀念”以及人們的社會行為發生變化,導致原有的“互動模式”的內容發生變化。
三、人的社會化
1.社會化概述
社會化的定義、社會化在人與社會相互關系中的作用、社會學研究社會化的三種角度
2.社會化的生物基礎
人具有思維能力、人具有語言能力、人具有學習能力、人有較長的生活依賴期
3.社會化的社會機構
家庭、學校、工作單位、同齡群體、大眾傳播媒介和社區等。
4.社會化的過程和內容
社會化過程的劃分、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四、社會互動
1.社會互動的涵義與類別
2.社會互動的理論
符號互動論、社會交換論、擬劇論、人際互動理論
3.集合行為
集合行為的一般特征、集合行為的理論、幾種典型的集合行為、集合行為與社會運動的區別
五、初級社會群體
1.社會群體概述
什么是社會群體、社會群體存在的基礎、社會群體的類型(共同利益社會、種族、族群、民族等)
2.社會群體結構及其作用過程
群體凝聚力、群體規范、群體內部關系、群體領導與決策
3.初級社會群體
初級社會群體研究的發展、初級社會群體的基本特征、初級社會群體的形成條件、初級社會群體的功能、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初級群體
六、家庭
1.家庭概述
家庭的概念、家庭的起源與發展、家庭形成的基礎——婚姻
2.家庭關系與家庭結構
家庭關系、家庭結構與類型
3.家庭的功能
持續、專一地滿足性生活、生育子女,教育子女以及贍養老人、組織家庭成員的生產與消費、提供家庭成員休息和娛樂的特殊場所,滿足家庭成員感情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4.轉型社會中的家庭
轉型社會中家庭的變化趨勢、轉型社會中的家庭問題
5.家庭的未來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非馬克思主義的主要觀點
七、社會組織
1.社會組織概述
社會組織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社會組織的涵義與構成要素、社會組織的分類、社會組織的運行過程
2. 社會組織的目標
組織目標的涵義與分類、組織目標的制定和實施、影響組織目標的因素、組織目標的實現程度與評估
3.社會組織的結構
組織結構的涵義、組織的正式結構、組織中的非正式結構、我國社會轉型期的組織結構
4.社會組織的管理
組織管理的涵義、組織管理理論的發展、組織管理的方式、官僚主義問題
八、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1.社會分層概述
社會地位及其差別、社會分化及其類型、階級、階層與社會不平等
2.社會分層研究的兩大理論傳統
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西方社會學的分層理論
3.正確認識我國現階段階級、階層狀態
對我國社會結構進行分層研究的必要性、我國現階段的平等原則及其實施過程
4.社會分層研究的主要內容
分層的方法和標準、層內關系和層間關系的定性研究、對多元分層結構進行量化分析、在社會轉型中調整社會分層結構
5.社會流動
社會流動的涵義、社會流動的類型、影響人們獲得社會地位的因素、合理的社會流動是社會良性運行的重要協調機制
九、社會制度
1.什么是社會制度
社會制度的涵義、社會制度的構成、社會制度的特征、社會制度的類型
2.社會制度的功能分析
社會制度的功能、考察社會制度功能的角度
3.社會制度與社會轉型
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政治制度與社會轉型、教育制度與社會轉型、宗教制度與宗教政策
十、社區
1.社區概述
社區概念的涵義、社區的類型、社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2.社區與社會的差別
3.社區自身的協調發展
地域環境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中人的因素、文化與社區發展
4.社區互動與協調發展
城市的興起與城市化、城市社區與鄉村社區的差異、城鄉協調發展的理論、轉型期社區的協調發展
5.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
費孝通分析傳統中國社會結構的概念,指發生在親屬關系、地緣關系中的,以自己為中心像水波紋一樣推及開,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縮的社會格局,且它隨自己所處時空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圈子。
十一、社會變遷與社會現代化
1.社會變遷
社會變遷的涵義、類型、影響因素、根源與機制、有計劃的社會變遷與社會協調發展、宗教與社會變遷、文化與社會變遷、全球移民、移民與族際互動、全球化與社會運動
2.社會現代化
社會現代化的概念及由來、社會現代化的涵義
3.社會現代化過程的基本特征
現代化過程的一般特征、發達國家現代化的新趨勢、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特點
4.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中國現代化的歷程、中國現代化的目標、中國現代化的模式選擇。
5.后現代主義
后現代主義社會理論是以現代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學概念和研究方法,挖掘后現代主義思想中所蘊含的社會學觀念,并直接運用到現實社會結構、社會互動、社會關系、社會組織等社會學領域,對傳統的社會學理論進行改造的理論。該理論雖不是一個統一的體系,但其依然具有大致共同的內容和主要特征,表現為消解傳統社會學對于社會結構、社會分層、社會組織的理解方式,對“客觀的、可觀察的、可觸知的、可控制的空間”提出詰難。在對社會的微觀分析中,強調差異、多元、片段、異質分裂;注重分析現代權力運作和制度的復雜性;對社會系統、社會概念加以拒斥,對在社會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資本、國家、階級、制度等社會因素進行重新理解。
十二、社會問題
1.社會問題概述
什么是社會問題、社會問題的一般特征、社會問題的基本類型
2.社會問題的理論解釋
社會病理學、標簽論、價值沖突論、社會解組論、建構論
3.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社會問題
當代中國社會問題存在的普遍性、兩大類型的社會問題、正確認識轉型社會中的社會問題
十三、社會控制
1.社會控制概述
什么是社會控制、社會控制的一般特征及其類型、社會控制的功能、社會轉型與社會控制
2.社會權威的類型
傳統型權威、克里斯瑪型權威、法理型權威
3.社會控制體系
社會控制手段、社會控制的基本過程、社會控制的維度、政府與現代民族—國家、國家的概念、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
4.越軌行為與社會控制
越軌行為的涵義及其類型、越軌行為產生的原因、越軌行為的控制
十四、社會工作與社會保障
1.社會工作概述
社會工作的基本涵義、社會工作的起源和發展、社會工作的功能與價值
2.社會工作的對象、內容和方法
社會工作的主要對象、社會性工作的主要內容、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3.社會保障概述
社會保障的涵義、社會保障的構成、社保障的歷史沿革、社會保障的基本模式、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意義
4.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新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成就、現有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及其方向
參考書目:
1.《社會學概論》編寫組:《社會學概論》,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安東尼·吉登斯:《社會學》(第五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彼得·伯格:《與社會學同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4.齊格蒙特·鮑曼、蒂姆·梅:《社會學之思》(第3版),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版。
2020年云南大學社會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2020年云南大學社會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uploads/allimg/201020/83-2010200946021M.jpg)
云南大學社會學030301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云南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3]法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3]社會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組織與社區研究 02(全日制)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 |
|
招生人數: | 12 | |
考試科目: |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32 社會學基礎 4.806 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
|
備 注: | 限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
云南大學民族社會學0304Z5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云南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3]法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4]民族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全球化與邊疆民族社會 | |
招生人數: | 1 | |
考試科目: |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1 民族學理論與方法 4.817 中國民族及其歷史 |
|
備 注: | 同等學力加試:①中國文化概論②中國通史。 該專業為“民族學”一級學科下我校自主增設專 業,按照教育部相關規 定,畢業時學位證書上的 “學科(專業)”名稱為其所屬的一級學科名稱: “民族學”。 |
2021云南大學社會學030301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云南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3]法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3]社會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魁閣社會學思想史 02(全日制)農村社會學 03(全日制)社會人類學 04(全日制)發展社會學 05(全日制)社會心理學 06(全日制)移民與社會治理 |
|
招生人數: | 14 | |
考試科目: | 科目1 思想政治理論 科目2 英語一 科目3 社會學基礎 科目4 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
|
備 注: | 限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
2020年云南大學民族社會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2020年云南大學民族社會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uploads/allimg/201020/83-201020092449509.jpg)
社會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3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4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5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6 | 10280 | 上海大學 | A- |
7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 B+ |
8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9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10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11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12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3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14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B |
15 | 10294 | 河海大學 | B |
16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17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18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19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B |
20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B- |
21 | 10034 | 中央財經大學 | B- |
22 | 10053 | 中國政法大學 | B- |
23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24 | 10533 | 中南大學 | B- |
25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學 | B- |
26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27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C+ |
28 | 10345 | 浙江師范大學 | C+ |
29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30 | 10610 | 四川大學 | C+ |
31 | 10651 | 西南財經大學 | C+ |
32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33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34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C |
35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36 | 10635 | 西南大學 | C |
37 | 10672 | 貴州民族大學 | C |
38 | 10712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C |
39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40 | 10166 | 沈陽師范大學 | C- |
41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C- |
42 | 10418 | 贛南師范大學 | C- |
43 | 10542 | 湖南師范大學 | C- |
44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45 | 10742 | 西北民族大學 | C- |
社會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3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4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5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6 | 10280 | 上海大學 | A- |
7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 B+ |
8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9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10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11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12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3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14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B |
15 | 10294 | 河海大學 | B |
16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17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18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19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B |
20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B- |
21 | 10034 | 中央財經大學 | B- |
22 | 10053 | 中國政法大學 | B- |
23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24 | 10533 | 中南大學 | B- |
25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學 | B- |
26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27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C+ |
28 | 10345 | 浙江師范大學 | C+ |
29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30 | 10610 | 四川大學 | C+ |
31 | 10651 | 西南財經大學 | C+ |
32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33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34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C |
35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36 | 10635 | 西南大學 | C |
37 | 10672 | 貴州民族大學 | C |
38 | 10712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C |
39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40 | 10166 | 沈陽師范大學 | C- |
41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C- |
42 | 10418 | 贛南師范大學 | C- |
43 | 10542 | 湖南師范大學 | C- |
44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45 | 10742 | 西北民族大學 | C- |
社會學研究生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錄取分數線) | A+ |
2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錄取分數線) | A+ |
3 | 10284 | 南京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錄取分數線) | A |
4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5 | 10246 | 復旦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參考書目) | A- |
6 | 10280 | 上海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錄取分數線) | A- |
7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考試大綱) | B+ |
8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9 | 10183 | 吉林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參考書目)(社會學錄取分數線) | B+ |
10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參考書目) | B+ |
11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錄取分數線) | B+ |
12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3 | 10558 | 中山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錄取分數線) | B+ |
14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考試大綱) | B |
15 | 10294 | 河海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參考書目) | B |
16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17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18 | 10486 | 武漢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錄取分數線) | B |
19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社會學錄取分數線) | B |
20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B- |
21 | 10034 | 中央財經大學 | B- |
22 | 10053 | 中國政法大學 | B- |
23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24 | 10533 | 中南大學 | B- |
25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學 | B- |
26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27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C+ |
28 | 10345 | 浙江師范大學 | C+ |
29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30 | 10610 | 四川大學 | C+ |
31 | 10651 | 西南財經大學 | C+ |
32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33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34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C |
35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36 | 10635 | 西南大學 | C |
37 | 10672 | 貴州民族大學 | C |
38 | 10712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C |
39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40 | 10166 | 沈陽師范大學 | C- |
41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C- |
42 | 10418 | 贛南師范大學 | C- |
43 | 10542 | 湖南師范大學 | C- |
44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45 | 10742 | 西北民族大學 | C-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1 | 北京大學 | A+ | 7 | 華中科技大學 | A | 13 | 廈門大學 | A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8 | 華中師范大學 | A | 14 | 北京師范大學 | A |
3 | 清華大學 | A+ | 9 | 南開大學 | A | 15 | 河海大學 | A |
4 | 南京大學 | A+ | 10 | 武漢大學 | A | 16 | 吉林大學 | A |
5 | 中山大學 | A | 11 | 復旦大學 | A | |||
6 | 上海大學 | A | 12 | 華東理工大學 | A | |||
B+等(24個):華中農業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福建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云南大學、蘭州大學、蘇州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貴州民族學院、湖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山東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京農業大學、長春工業大學、浙江師范大學 |
||||||||
B等(24個):安徽大學、廣西民族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四川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貴州大學、濟南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山西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福州大學、廣西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山西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黑龍江大學 |
||||||||
C等(16個):名單略 |
|
|
|
|
1 | 北京大學 | 5★ | 86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5★ | 86 |
3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86 |
4 | 清華大學 | 5★ | 86 |
5 | 上海大學 | 4★ | 86 |
6 | 南京大學 | 4★ | 86 |
7 | 中山大學 | 4★ | 86 |
8 | 復旦大學 | 4★ | 86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4★ | 86 |
10 | 武漢大學 | 4★ | 86 |
11 | 廈門大學 | 4★ | 86 |
12 | 華東師范大學 | 4★ | 86 |
13 | 河海大學 | 4★ | 86 |
14 | 吉林大學 | 4★ | 86 |
15 | 南開大學 | 4★ | 86 |
16 | 中國農業大學 | 4★ | 86 |
17 | 華東理工大學 | 4★ | 86 |
18 | 中央民族大學 | 3★ | 86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3★ | 86 |
20 | 西安交通大學 | 3★ | 86 |
社會學考研考什么
社會學專業研究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