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網

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考研

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考研

浙江農林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相關專業

浙江農林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浙江農林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因為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浙江農林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考研的同學注意: 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浙江農林大學 建筑學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考研
建筑學 [0813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浙江農林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旅游與健康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3]建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建筑設計與理論(02)建筑歷史與理論(03)建筑技術科學
招生人數: 4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筑學基礎
④(501)建筑設計(6小時)
備  注:
現有教職工139人,其中,專任教師113人,其中正高職稱18人,副高職稱42人,具有博士學位48人。目前在讀本科生1954人,研究生449人,同時承擔357名留學生的教學任務。大多數教師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也有日本、韓國等著名高校博士。現已經形成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高的教學科研隊伍,在國內同類學院中處于前列。
學院以培養人居環境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高級專業人才為主要任務,現有園林、風景園林、環境設計(園林藝術設計)、城鄉規劃、建筑學、土木工程、旅游管理7個專業,其中園林、建筑學、土木工程、旅游管理被列為“三位一體”招生專業,園林專業2018年被中國校友會網評為中國一流專業、中國五星級專業。2018年園林、風景園林、建筑學、土木工程等專業均在一段線完成招生任務,研究生報考和就業形勢保持良好,第一志愿報考我院研究生人數超過學校總人數的50%,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近年來學院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等多個獎項,有省級在線開放課程5門。
土木工程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較強創新創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土木工程項目規劃管理、設計、現場施工的實踐能力,可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道路與橋梁、巖土工程領域的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土木工程制圖、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房屋建筑學、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施工等。
專業優勢:屬于校級重點建設專業;擁有風景園林·美麗鄉村研究中心、建筑工程校內外綜合實踐基地等優質的實踐學習平臺;本專業具有一支內外結合、專兼并存的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擁有圖學、力學國家一類和結構設計等省一類學科競賽平臺,同時擁有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培養平臺,具備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有利條件。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巖土工程、城鄉建設、園林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咨詢、監理、研究、教育、投資和開發部門從事技術、管理或研發類工作。除直接就業外,每年約有25%畢業生可以考取研究生與公務員,考取研究生單位包括浙江大學、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985院校。
建筑學 [0813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浙江農林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旅游與健康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3]建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建筑設計與理論(02)建筑歷史與理論(03)建筑技術科學
招生人數: 4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筑學基礎
④(501)建筑設計(6小時)
備  注:
園 林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關注生態環境安全與人居環境質量,了解園林科學研究的前沿動態,具有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能夠應對和解決園林植物生產與應用、園林規劃與設計、園林施工與園林管理等專業領域技術問題,可以從事園林科學研究、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規劃設計、植物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工程、園林建筑設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園林植物生理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園林植物栽培與管理等。
專業優勢:本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也是浙江省一流本科專業。2012年獲浙江省省級優勢專業立項建設,2013年獲教育部“十二五”本科教學工程專業建設立項,2019年獲得浙江省“一流專業”。2019年被“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評為五星專業,全國排名第3。擁有國家林草局南方園林植物種質資源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園林植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實驗室、浙江省“十三五”省級人居環境重點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浙江農林大學園林設計院、浙江省“花卉產業創新團隊”、風景園林·美麗鄉村研究中心等優質教學科研平臺實踐平臺。本校設有風景園林學博士學位點和風景園林學、建筑學、城鄉規劃學、生態學等相關的碩士學位點。
就業方向:能在園林、城鄉建設、農業、林業、環保等行業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等工作,也可以在本校或國內外其他高校讀研深造。具有寬泛的就業面和良好的就業前景。

風景園林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園林工程管理、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技能,能勝任風景區、公園、廣場、居住區、傳統園林及遺產保護等各類風景園林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中外園林史、風景園林設計初步、風景園林設計原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植物景觀規劃設計、風景園林工程、園林樹木學、花卉學等。
專業優勢: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浙江省特色專業,擁有浙江農林大學園林設計院、風景園林·美麗鄉村研究中心等優質的校內實踐學習平臺。學生頻繁獲得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大學生設計競賽、中日韓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大學生設計競賽等各種大賽獎項。本校設有風景園林學博士學位點和風景園林學、城鄉規劃學、建筑學等相關碩士學位點。
就業方向:能在規劃設計單位、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相關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風景區、城鄉園林綠地、國土和區域、城市景觀、生態修復、風景建筑、自然和文化遺產、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規劃、設計、保護、施工、管理及科學研究工作,也可以進一步到本專業或其他專業繼續深造。
旅游管理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生態文明素養和現代旅游服務意識,具有“肯干、實干、能干”精神,旅游專業基礎知識扎實與專業技能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強,能在旅游管理部門、企業單位從事管理、規劃、策劃、營銷、咨詢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旅游接待業、旅游經濟學、旅游市場營銷、旅游目的地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規劃與開發、景區規劃設計、旅游策劃、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旅游度假區管理、旅游電子商務等。
專業優勢:依托學校“農、林”學科特色與優勢,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特色化發展,聚焦于森林康養、鄉村休閑兩大特色研究方向,培養面向旅游策劃、景區運營管理、景觀規劃設計和酒店管理等領域的高素質人才。專業師資雄厚,近20位教師團隊中高級職稱比例超過69%,約1/3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訪學經歷,1/3的教師具備雙語教學或全外語教學能力。學生多次在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尖鋒時刻”酒店管理全國模擬大賽等各種大賽中獲獎。設有旅游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
就業方向:畢業后能在旅游行業管理部門、旅游職業教育機構、旅游企事業單位、規劃設計院所,從事旅游行政管理、旅游教育培訓、景觀規劃設計、景區運營管理、智慧旅游和酒店管理等相關工作。同時,本專業歷年均有一定比例的畢業生進入浙江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深造,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瑞士等國家的知名旅游院校留學。
環境設計(園林藝術設計)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需要,具有方案創作設計能力和實施能力,用藝術的方式和手段對建筑內部和外部環境進行規劃設計的復合型人才。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專業設置三個培養方向:裝置藝術與環境創意、公共環境設計與工程管理、環境藝術歷史與理論。實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傳授模式,倡導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以及傳統與現代的和諧統一,強化設計、技術、商業與用戶等知識模塊的整合培養。培養具有寬廣的人文視野、國際視域、市場視角并對設計有敏銳感悟力的創新與創業型人才。
主要課程:工藝美術史、空間設計、藝術建構、展示設計、公共藝術設計、景觀細部設計、風景建筑設計及生態規劃與設計等。
專業優勢:多學科交叉:環境設計專業與建筑學和風景園林專業具有密切關聯,多個學科有效集約搭建的“大設計“共同平臺。教學上延承江南地域園林人文精神,重視相關學科間的整合互動,培養具有全局觀和創造性思維的應用型人才。屬于校級重點建設專業,擁有浙江農林大學園林設計院、風景園林·美麗鄉村研究中心等優質的校內實踐學習平臺。學生頻繁獲得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大學生設計競賽、中日韓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等各種大賽獎項。本校設有風景園林學博士學位點,以及風景園林學、城鄉規劃學、建筑學等相關碩士學位點。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夠在城市建設相關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景觀項目策劃、公共藝術創意、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及環境設計管理、教學、科研等工作。也可以在本校或其他高校進一步讀研深造。具有寬泛的就業面和良好的就業前景。
城鄉規劃

學制:五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堅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國,致力于城鄉人居環境優化”的辦學特色,培養在生態文明理念下的“精”于物質空間規劃,“善”于設計開發管理,“適”于鄉村振興領域,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城鄉規劃原理、城鄉規劃與設計、城市建設史與規劃史、城鄉生態與環境規劃、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城鄉社會綜合調查研究、區域分析與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等。
專業優勢:依托城鄉規劃、建筑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風景園林一級學科博士點,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理論和技術支撐。學院先后與美國、日本、荷蘭、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擁有城鄉規劃設計、園林工程等專業實驗室,風景園林·美麗鄉村研究中心,以及園林設計院等實踐教學基地。專業師資雄厚,30多人教師隊伍中高級職稱比例超過57%,已基本形成擁有復合型知識背景、多元開放式的教師團隊。學生多次在大學生鄉村規劃與創意設計大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各種大賽中獲獎。
就業方向:畢業后既能在相關規劃設計單位、政府管理部門、咨詢機構、教育和科研院所從事城鎮規劃設計、鄉村規劃設計、區域發展與規劃等方面的規劃設計與管理、規劃研究及教學工作,也能參與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城鄉開發等相關政策法規研究制定等工作。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 旅游與健康學院
聯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武肅街666號學4 郵編:311300 電話:0571-63732751 
    浙江農林大學園林學院建筑學
    建筑設計與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方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建筑學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浙江農林大學園林學院建筑學建筑設計與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方向研究生入學《建筑學基礎》考試是為招收建筑設計、建筑歷史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功能的水平考試。它的主要目的是測試考生對建筑歷史、建筑構造、建筑物理基礎內容的掌握程度和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建筑歷史發展的過程及基本史實,了解各種不同建筑類型的歷史演變與類型特征;
    2、熟悉國內外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特征;
    3、了解各種因素影響下的建筑發展規律,具有綜合分析、比較、論證建筑理論問題的能力;
    4、熟悉建筑的基本要求,掌握公共建筑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三、考試方法和考試時間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初試科目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建筑學基礎》考試,由以下三部分內容構成:
    1、建筑歷史:
    (1)中國建筑史(一冊)
    (2)外國建筑史(二冊)
    2、建筑構造(上冊):
    3、建筑物理
    四、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一)中國建筑史部分
    第一篇中國古代建筑
    1、了解中國古代建筑發展過程及各時期建筑發展的主要特點;
    2、了解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發展概況及各時期典型城市規劃設計特點;
    3、掌握典型住宅與聚落的設計特點,并對典型實例進行分析;
    4、掌握宮殿、壇廟、陵墓及宗教建筑的規劃設計特點,并對重點實例有充分了解與分析;
    5、了解、掌握園林建筑的不同類型及其特點,并能利用造園要素指導園林設計實踐;
    6、了解中國古代單體建筑詳部特征與構造做法;
    第二篇近、現代中國建筑:
    1、了解近、現代中國建筑發展概況;
    2、對近、現代中國城市建設及規劃設計有一定認識,了解典型城市規劃建設特征;
    3、認識近、現代中國建筑發展思潮的演變及其對中國建筑形式、技術等方面的影響;了解近、現代中國建筑制度、教育與主要設計機構的發展狀況。
    (二)外國建筑史部分
    第一篇原始社會的建筑
    1、了解各種因素影響下的原始社會的建筑發展規律,出現的基本建筑類型。
    第二篇奴隸社會的建筑
    1、熟練掌握各個歷史時期(古埃及、古西亞、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建筑發展過程及基本史實,熟悉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特征;
    2、正確理解不同建筑類型的歷史演變與類型特征,重點是西方古典柱式和古典主義建筑;
    3、掌握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實例,并能繪制簡圖。
    第三篇封建社會的建筑
    1、熟練掌握各個歷史時期(拜占廷、伊斯蘭、中古印度、東南亞、日本、西歐羅馬風和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法國古典主義時期)的建筑發展過程及基本史實,熟悉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特征;
    2、正確理解不同建筑類型的歷史演變與結構類型特征,重點是歐洲以教堂為主的宗教建筑;
    3、掌握各個歷史時期的重點實例,并能繪制簡圖。
    第四篇近現代社會的建筑
    1、了解工業革命對建筑和城市的影響;
    2、掌握建筑創作中的復古思潮,早期在城市規劃方面的探索;
    3、熟練掌握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新的建筑理論、主要建筑師和代表作品;
    4、了解建筑大師在現代建筑運動中的作用;
    5、掌握現代建筑的設計方法、理論及特點,重點建筑實例,并能繪制簡圖;
    6、了解二戰后的高層建筑與大跨建筑的發展;
    7、熟悉二戰后的建筑設計的主要思潮,代表建筑師及作品。
    (三)建筑構造部分
    《建筑構造》(上冊)
    1、掌握民用建筑的構件組成及作用。
    2、掌握基礎的構造類型、基礎埋深。
    3、掌握地下室的防潮與防水構造。
    4、掌握墻體各細部構造設計及保溫、隔熱構造。
    5、掌握樓地層的構造組成、類型及構造做法。
    6、掌握變形縫細部構造。
    7、掌握鋼筋混凝土樓梯結構類型、細部構造及樓梯設計。
    8、掌握屋頂的排水、防水;保溫、隔熱及細部構造。
    9、掌握門窗的構造組成,門窗的構造要點。
    (四)建筑物理部分
    第一篇建筑熱工學
    1、掌握導熱、對流、輻射、導熱系數、熱阻、傳熱系數、蓄熱系數、熱惰性指標、露點溫度、室外綜合溫度等建筑熱環境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人體的熱平衡方程。
    3、掌握建筑與室內外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4、掌握我國的建筑熱工設計分區、設計要求及改善室內外環境的途徑。
    5、掌握各種圍護結構各部分的傳熱方式。
    6、掌握屋頂、墻體、門窗、熱橋等部位的保溫隔熱措施。
    7、掌握房間自然通風的原理和自然通風的組織。
    8、掌握建筑遮陽的形式及適用。
    第二篇建筑光學
    1、掌握光通、光強、照度、亮度、采光系數、眩光、色溫、顯色指數、配光曲線、保護角等建筑光學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不同材料的光學特性。
    3、了解我國的光氣候分區及各種采光口的采光特點。
    4、掌握人工光源的類型及光特性。
    5、了解典型建筑的室內外光環境設計。
    第三篇建筑聲學
    1、掌握聲強、聲功率、聲壓、聲壓級、吸聲系數、混響時間、質量定律、雙耳聽聞效應、吻合效應等建筑聲學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各類吸聲材料(構造)的吸聲原理及吸聲頻率特性。
    3、掌握墻體、門窗、樓板等圍護結構的隔聲措施。
    4、了解噪聲控制的評價指標。
    5、了解各類典型廳堂的音質設計。
    五、試卷分值與題型
    (一)試卷分值
    中國建筑史占40分;
    外國建筑史占50分;
    建筑構造占40分;
    建筑物理占20分。
    (二)題型
    填空題10%、繪圖說明題(含繪圖題)35%、名詞解釋15%、問答題40%。
    六、參考教材
    1、《中國建筑史》,東南大學潘谷西主編,2009(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以前)》,清華大學陳志華著,2004(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外國近現代建筑史》,同濟大學羅小未主編,2004(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建筑構造》上冊,李必瑜主編,2008(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建筑物理》東南大學柳孝圖主編,2000(第二版)或更新版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學

學制:五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遵循科學、求實、創新的精神,堅持“與浙江經濟互動,服務地區城鄉建設”的辦學特色;立足于地區發展建設的實際,以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工科人才為首要目標,實行“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強化個性、注重創新”的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熱愛建筑事業、關懷人類生存環境與社會整體利益,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實踐和創新的綜合素質與競爭力,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與團隊意識的高級建筑人才。
主要課程:建筑設計初步,建筑設計系列課程,中國建筑歷史,外國建筑歷史,建筑設計原理,城市規劃原理,建筑構造,建筑物理,建筑結構,BIM技術及其應用等。
專業優勢:建筑學學科是浙江農林大學人居環境學科群的三個主干學科之一,源自1985年成立的園林建筑教研室,2006年設立建筑學專業并開始招生,列為浙江省第一批次招生專業;2011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授予建筑學一級學科,是浙江省屬院校中首個獲批的建筑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有建筑學(五年制)一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300名;學科現有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技術科學兩個二級學科;學科與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國際環境工學部建筑學科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就業方向:建筑學專業畢業后主要面向城鄉建設系統,從事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園林建筑設計及室內設計等工作,亦能在設計部門、政府及相關領域從事規劃、設計、監理、管理、教育、開發、咨詢等工作。歷年來有考取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的建筑學研究生或申請到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北九州市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愛丁堡大學、獨立建筑學院(AA學院)等世界著名高校的建筑學研究生繼續學習深造。
  005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旅游與健康學院
科目名稱 參考書目
建設設計理論 中國建筑史第5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外國建筑史(十九世紀末葉以前)第3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構造上冊.李必瑜,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技術綜合知識 建筑物理.柳孝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環境與設備(環境部分).吳碩賢,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城鄉規劃學綜合知識 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吳志強、李德華,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中國城市建設史.董鑒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外國城市建設史.沈玉麟,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2007
人文地理學.王恩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管理學原理(第2版).周三多,陳傳明,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第2版).王國恩,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旅游規劃知識 旅游規劃教程.明慶忠、李慶雷,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區域旅游規劃原理.吳必虎,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
園林建筑設計 園林建筑設計.杜汝儉、李恩山、劉管平,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植物景觀規劃設計 
(3小時快題)
植物造景.蘇雪痕,中國林業出版社
園林植物栽培與管理 園林樹木栽培學.吳澤民,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建筑學 [0813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浙江農林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旅游與健康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3]建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建筑設計與理論(02)建筑歷史與理論
(03)建筑技術科學
招生人數: 6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筑學基礎
④(501)建筑設計(6小時)
備  注: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建筑學     專業代碼:0813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建筑學

專業介紹

北方工業大學為例
學科發展概況
建筑學學科始建于1989年,2006年建筑設計及其理論二級碩士點獲批,并于2007年開始招生。
2011年,建筑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獲批。同年獲準調整為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2年,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開始招生。
截至2013年6月,建筑學學科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4人(其中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學科60人、建筑學學科14人)。
建筑學一級學科是學校重點建設學科。
碩士生導師隊伍
導師隊伍概況
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建筑學學科現有具有高級職稱的校內碩士研究生導師17名。
學校還聘請中國工程院孟兆禎院士為榮譽教授,聘請單德啟、郭黛姮、栗德祥、秦佑國等教授為北京市特聘講座教授,聘請朱文一、孫一民等30余位教授為客座教授,客座教授中包括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高校的7位外籍教授,他們均以各種形式參與建筑學學科碩士點的建設和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為了增強研究生培養的實踐性,學校聘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設計院總建筑師薛明、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楊洲、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副總建筑師祁斌等國內知名設計院的16名教授級高工為兼職碩士生導師,直接參與研究生的指導工作。
建筑學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年富力強,學緣背景豐富,年齡結構和職稱結構合理,校內和校外導師配合密切,為建筑學研究生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科帶頭人
學術帶頭人:賈東   
個人簡歷
1983年至1988年清華大學建筑學本科畢業,學士
1990年至1993年清華大學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研究生畢業,碩士
在甲級設計院有十余年工程設計實踐經驗,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2001年調入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歷任系主任、責任教授、學院書記兼建筑學一級學科帶頭人
教授課程   
建筑設計/中西建筑十五講/研究生課程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
城市設計與保護更新
近年來主要科研項目
服務于首都當今建設的建筑學專業科研知識結構研究
石景山區概念城市設計
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新校區圖書館
北方工業大學第五教學樓設計
北方工業大學圖書信息中心設計
云南摩梭聚落保護研究
近年來發表的主要論文
從生活•土地•材料三個方面看1990-1993的整垛苗寨改建
        《第十六屆國際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專題》
整體、發展、和諧:石景山區概念性城市設計《北京規劃建設》
近年來獲得的主要榮譽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
北京市教學名師
北京市師德標兵
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2項
省部級優秀設計二等獎2項
北京市優秀青年工程師
指導學生獲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大學生優秀獎(最高獎)多項
學術兼職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評估分會理事
北方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編委
主要論著及教材
主編:《建筑與文化.認知與營造》系列叢書(已出版9冊);
專著:《中西建筑十五講》,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專著:《建筑設計入門123之1:徒手線條表達》,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專著:《建筑設計入門123之2:設計工作模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專著:《建筑設計入門123之3:設計學習過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導師團隊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文化教育建筑設計、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室內設計等,在公共建筑與文化教育建筑設計實踐方面成果突出,在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研究方面注重綜合技術及實踐研究,在公共建筑室內外環境工程設計中特色突出,在老年人社區與建筑設計方面注重國內外對比研究,與社會發展與跨學科研究聯系緊密,注重前沿研究。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賈  東
高級
林文潔
副高級
卜德清
副高級
王小斌
副高級
蔣  玲
副高級
 
 
2、建筑歷史與理論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中國傳統建筑、現代建筑理論、建筑文化比較等研究方向,在建筑文化普及教育方面特色突出。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歷史與理論
張  勃
高級
王又佳
副高級
吳正旺
副高級
潘明率
副高級
 
 
3、建筑技術科學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建筑物理學、建筑構造和綠色建筑節能等研究方向,其中獨軌交通與城市物流新技術研究特色突出,學科交叉特色鮮明,注重前沿研究,注重實踐創新。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技術科學團隊
胡應平
高級
李海英
副高級
張宏然
副高級
馬  欣
副高級
 
 
4、城市設計及其理論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校園設計實踐、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傳統聚落更新等研究方向,在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方面與京西石景山區域建設及首鋼轉型實踐結合緊密,在傳統聚落更新方面與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研究結合緊密。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張偉一
高級
于海漪
副高級
梁瑋男
副高級
許  方
副高級
 
 
人才培養特色
以學科交融為基礎的大平臺多方向培養體系
培養體系框架綜合學科發展趨勢和學校學院實際情況,以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評估標準為指導,結合我校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專業本科、碩士教育體系完備的優勢,充分發揮師資優勢與本科基礎優勢,確立了以學科交融為基礎的大平臺多方向培養體系。
培養體系在課程建設上落實為三類課程群:學科交融基礎課程群;專業設計綜合訓練課程群;專題研討選修課程群。
培養體系在教學進程上體現為理論拓展、設計實踐、研究方法和課題深入有序遞進。
培養體系方面突出了“一個主干、兩個平臺、一個拓展”的4個重點建設學科方向,即建筑設計及其理論(主干)、建筑歷史與理論(平臺)、建筑技術科學(平臺)、城市設計及其理論(拓展),此外,還結合我校科研實力來建設歷史建筑保護設計及其理論學科方向。
以導師責任為中心的多維度互動式培養過程
建筑學學科在研究生培養中,發揮地緣優勢,充分利用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密集的行業企業資源,聘請業界知名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外學者作為名譽教授、講座教授、客座教授,并在各大設計機構聘請校外導師作為碩士研究生的副導師,實行研究生培養的雙導師制。另外建筑系引進的博士講師也可以作為碩士研究生的副導師。多維度的復合培養體系,進一步提高了研究生的設計創新能力,達到培養健康的人文品格、完備的知識結構、突出的專業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的人才目標。
校內導師在多維度的研究生培養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對于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承擔根本責任。從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到專業技能培養,從理論知識學習到科研項目實踐再到論文寫作訓練,都以校內導師的職責為核心進行。
院系為建筑學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撐體系。在學術上,形成了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以院學位委員會、院學術委員會和系學術委員會為日常工作程序的學術指導體系。在研究生管理上,學院設有研究生辦公室,有專職的研究生教學秘書和教輔人員從事研究生的學籍、選課、紀律、作業、考試及成績等日常管理工作。在生活上,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和研究生黨支部全面負責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社會實踐乃至心理輔導工作,保證研究生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的專門實踐型人才培養方向
以提升研究生的設計研究能力為核心,在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文化與教育建筑設計、城鎮發展與城市設計、獨軌交通與城市物流新技術等設計實踐方向,切實提高研究生的設計實踐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形成了大量的工程實踐和論文研究成果。
以專題研究為拓展,在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設計、建筑技術科學等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老年人建筑設計、西山文化與西山空間、城市立體農場研究等富有特色、在一定范圍內達到領先水平的專題研究體系。
以實踐研究為提高,突出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形成了若干地域特征鮮明的教學培養方向和教學成果。石景山概念城市設計與景觀體系研究體現了建筑學學科融貫的培養特色;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的研究與實踐體現了歷史建筑和保護理論與京西石景山區域建設及首鋼轉型實踐的緊密結合;瀘沽湖—永寧—拉伯城鄉總體規劃的系列研究課題則體現了學科培養中對城鎮發展的國情的把握和對專業綜合能力的重視。
以國際視野為特色,在教學培養中關注國內外設計思潮和理論熱點,強調國際交流的重要性。聘請多名國外學者講學、參與設計課程教學并擔任客座教授。學院與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培養建筑學碩士研究生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院還積極組織研究生參與國際聯合設計教學、赴歐洲多國進行學習和設計課題實踐。學院與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坡莫納分校的暑期聯合項目的獲獎體現了國際聯合教學良好的學術效果和國際影響。此外,建筑學專業已開始了外國研究生留學生培養的籌備工作。
人才培養效果
通過教育培養,建筑學研究生在思想道德品質、專業知識技能方面取得綜合進步,成長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
研究生思想品德狀況優秀,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涌現出很多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優秀事跡,充分體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面貌。2011年12月27日,建筑學學科研究生陳治邦熱心救助意外受傷、素不相識的段瑞娟,傷者本人及其家人向學校發來感謝信,表示由衷的感謝。
研究生專業水平優秀,建筑設計能力、建筑師業務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強。研究生撰寫的多篇論文發表于建筑學報(增刊)、華中建筑、小城鎮建設、建筑知識、建筑史及全國建筑與規劃研究生年會論文集等重要的期刊會刊上。
研究生綜合素質突出,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除了導師和設計院的設計工程實踐外,還積極參與中國建筑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擔任志愿者,受到了中國建筑學會等有關部門的表彰。
研究生畢業后能從事建筑設計、建筑歷史和理論研究、建筑技術、城市設計、古建筑保護、室內設計及建設管理等工作,并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截至2012年6月,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專業共有畢業生89人,其中45人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設計院、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廣西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中建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等國有大型企業、高水平省部級設計院和研究設計機構錄用,部分研究生就職于高校和出版社等事業單位。就業的研究生在工作中態度務實進取、專業能力突出,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此外,還有部分研究生考取了清華大學、法國國立圖盧茲應用科學學院等國內外院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總之,建筑學碩士培養效果,體現為學生品德好、學術好、素質好、專業好、就業好,并把這些凝聚為對社會的積極貢獻。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科研實踐
建筑學學科重視科研實踐與學術研究緊密結合,科研實踐對應于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城市設計四個基本方向,并積極推進具有學科交叉特色的方向研究。
近年來,建筑學學科形成了建筑營造體系、建筑新技術、城市規劃與設計、城鎮發展與遺產保護四個主體科研團隊,研究方向清晰并具有很好的學科交融特色。
近年來,建筑學學科教師主持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項目2項,承擔北京市縱向科研項目9項,完成各類科研項目經費1223萬元,獲省部級教學及科研獎3項,出版專著、譯著及教材43部,在《建筑學報》、《世界建筑》等各類刊物與國際會議正式文集上發表論文179篇。
建筑學學科積極開展學生科技實驗與實踐活動.近年來,獲得中國綠色生態住宅設計大賽優秀獎1項、WA—萬科—可能性住宅設計競賽優秀獎1項、中國世界建筑博覽園國際建筑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中國創新”90中小套型住宅設計競賽鼓勵獎1項、南京大學浦口校區總體規劃概念設計紀念獎1項、北京市高校結構聯賽建筑組一等獎1項、第六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1項。
2012年,以建筑學學科導師和研究生作為主要完成者、由建筑工程學院與麗江和墨規劃設計院合作的《瀘沽湖—永寧—拉伯城鄉總體規劃》獲云南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
科研實踐成果:CRD西南片區景觀建設
科研實踐成果:瀘沽湖—永寧—拉伯城鄉總體規劃
科研實踐成果:北京市石景山區城市設計
科研實踐成果:麗江古城水畔-納西的田園
科研實踐成果:北京市房山區教師進修學校
科研實踐成果:玉龍雪山觀景臺
科研實踐成果:北方工業大學圖書館
科研實踐成果:北方工業大學第五教學樓
對外交流
建筑學學科注重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長期堅持舉辦系列學術講座,邀請國內外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并已聘請多名國內外學者擔任講座教授,參與教學。教學效果良好,獲得了我系師生的好評。學科積極參與國內外重要學術研討會,并于2008年主辦了“老年人建筑環境國際交流研討會”、“建筑構造技術教學研討會”等學術會議。
建筑系為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評估分會理事單位,積極參與中國建筑學會活動,積極務實,配合學會工作,在參會學生的組織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建筑系與國外十余所大學的建筑院系建立了合作關系及合作意向,每年向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坡莫納分校、美國南方州立理工大學、勞倫斯理工大學、德國達姆施塔特大學等對應院校派出交換生多人,并按計劃學成畢業。近年來,先后有十余名教師去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對應院校作3-6個月的訪問學者,并多次派老師去美國、歐洲、日本、香港和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同時也接收了多批國外院校的學生來我系進行暑期實踐教學。2013年,與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工作正式啟動。
2011年,建筑工程學院與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坡莫納分校合作的暑期聯合項目獲得了美國規劃師協會(AICP)杰出學術獎。
科研與教學環境
建筑學學科教學及輔助教學儀器設備主要包括建筑系實驗中心實驗設備和建筑系辦公及輔助教學設備,能夠滿足建筑學學科教學需要。此外,學校、學院相關實驗室也為建筑學專業教學提供了相應的場地和設備器材。
建筑學學科圖書、期刊等資料,實行學校建筑閱覽室、學院建筑資料室兩級管理。建筑學類專業圖書總量為37818冊,中文期刊48種,外文期刊56種。專業期刊和圖書資料共有10種語言文字。此外,學校圖書館還設有藝術圖書閱覽室,現有美術、工業設計等相關中外文圖書33621冊,相關中外文期刊67種。

專業點分布

清華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天津城建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吉林建筑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蘇州科技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浙江農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建筑大學 華僑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湖南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深圳大學 陸軍勤務學院

專業院校排名

0813 建筑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6 所,本次參評16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54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3 清華大學 A+
2 10286 東南大學 A+
3 10056 天津大學 A-
4 10247 同濟大學 A-
5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A-
6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B+
7 10335 浙江大學 B+
8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9 10611 重慶大學 B+
10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11 10016 北京建筑大學 B
12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13 10153 沈陽建筑大學 B
14 10284 南京大學 B
15 10486 武漢大學 B
16 10532 湖南大學 B
17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B-
18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19 10430 山東建筑大學 B-
20 10590 深圳大學 B-
21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B-
22 10047 中央美術學院 C+
2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C+
24 10384 廈門大學 C+
25 10385 華僑大學 C+
26 10429 青島理工大學 C+
27 10674 昆明理工大學 C+
28 10878 安徽建筑大學 C+
29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C
30 10191 吉林建筑大學 C
31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C
32 10386 福州大學 C
33 10128 內蒙古工業大學 C-
34 10332 蘇州科技大學 C-
35 10459 鄭州大學 C-
3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C-
37 10710 長安大學 C-

建筑學專業考研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501 建筑設計與表達(6 小時)
(以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僅供參考)
 
建筑學專業基本信息:
生在報考專業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報考的專業以及學校,越考考研網在這邊搜集了專業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專業名稱:建筑學  專業代碼:0813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建筑學
 
建筑學考研參考書:
(以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僅供參考)
355 建筑學基礎:
(一)建筑學通識基礎知識部分
(1).《建筑設計原理》、周波主編、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8;
(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
(3).《建筑構造》(上冊),裴剛主編,2008,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4).《城市規劃原理》同濟大學 李德華主編,2001年6月第三版,建筑工業出版社;
(5).《中國建筑史》,潘谷西主編,2009(第六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6).《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侯幼彬編著,2002(第一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7)劉先覺,汪曉茜主編. 外國建筑簡史[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二)專業知識部分
1.建筑歷史
(1).《中國建筑史》,潘谷西主編,2009(第六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外國建筑史(十九世紀末葉以前)》,陳志華著,2004(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羅小未主編,2004(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侯幼彬編著,2002(第一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外國建筑歷史圖說》羅小未、蔡琬英著,1986(第一版),同濟大學出版社。
2.建筑構造
(1)《建筑構造》(上),裴剛等主編,2008(第一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建筑構造》(上),李必瑜等主編,2013(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建筑構造》(下),安艷華等主編,2010(第一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4)《建筑構造》(下),劉建榮等主編,2013(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01 建筑設計與表達:
1.《快速建筑設計》,黎志濤,2001年1月1日,第1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建筑設計規范大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年11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建筑設計資料集》,《建筑設計資料集》編委會, 2006年4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就業:
建筑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主要有四個方向:建筑設計研究院和建筑設計事務所等建筑行業的設計單位,主要從事建筑物的設計和有關建筑的研究工作;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碩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學考取公務員在城建部門從事管理規劃工作也是不錯的;另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房地產行業從事房地產開發。
建筑學專業學生在畢業參加工作后可以參加國家建設部的一級和二級的注冊建筑師的考試。若考試合格后,可以到相關部門去注冊、備案,獲得注冊建筑師的職業資格。這樣,就可以在相應等級的建筑設計書上具有簽字的權力了,這也就相當于手中掌握了建筑設計的“生殺大權”了。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浙江農林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農林大學報錄比、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群、浙江農林大學學姐、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真題、浙江農林大學專業目錄、浙江農林大學排名、浙江農林大學保研、浙江農林大學公眾號、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農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農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考研 推薦

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浙江農林大學考研網由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浙江農林大學建筑學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購買指南 發貨信息 關于我們 - 研究生兼職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不卡一区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二区 |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秒播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影院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影院 | 亚洲字幕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免费观看欧美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 | 国产真实搭讪系列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 |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 一级特级aaaa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高清专区 | 亚洲日产综合欧美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 在线国产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 国产免费一级片 |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男女视频免费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 欧美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高清国产在线 | 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 | 午夜亚洲精品 | 欧美日韩一二区 | 特黄视频 | 成人软件网18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 99r8这是只有精品视频9 |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特黄一级国产大片 | 18视频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