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蘇州大學考研網

蘇州大學建筑學考研

蘇州大學建筑學考研

蘇州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蘇州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相關專業

蘇州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蘇州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因為蘇州大學建筑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蘇州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蘇州大學建筑學考研的同學注意: 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蘇州大學建筑學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蘇州大學建筑學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蘇州大學 建筑學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蘇州大學建筑學考研
蘇州大學全日制專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培養方案實施細則
 
(建筑藝術設計方向)
 
一、培養目標
 
全日制專業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全日制專業碩士專業學位(建筑藝術設計方向)獲得者應掌握所從事本專業領域的堅實的基礎和寬廣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獨立完成城市與建筑設計專業的設計任務與合作,了解設計管理流程與法規。
 
掌握一門外國語。
 
二、學習方式及年限
 
課堂學習與專業實踐相結合,集體培養與導師獨立指導相結合。
 
學制為3年。攻讀全日制專業碩士專業學位的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5年。
 
三、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采用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實踐教學、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學分總計不得低于32學分。
 
公共課程不少于4學分;基礎理論類課程不少于10學分;專業技術類課程不少于6學分;專業選修課不少于6學分;實踐教學和必修環節共6學分。
 
第一學期主要是完成公共課程、基礎理論類課程學分;第二學期主要是專業課、選修課;第三學期主要是專業選修課和學術研修;第四學期論文開題和設計實踐;第五學期主要是設計實踐和論文寫作;第六學期主要是畢業設計、論文修改、論文答辯。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一)學位公共課程(4學分)
 
課程名稱
 
學時/學分
 
開課學期
 
外語
 
36學時/2學分
 
第一學期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18學時/1學分
 
第一學期
 
自然辯證法
 
18學時/1學分
 
第一學期
 
(二)學位基礎理論課程(10學分)
 
課程名稱
 
學時/學分
 
開課學期
 
05040403建筑創作理論與方法
 
54學時3學分
 
第一學期/吳永發
 
050406設計圖形語言
 
54學時/3學分
 
第一學期/王瓊
 
05040404設計邏輯與表達
 
54學時/3學分
 
第一學期/劉曉平
 
05040405人居環境科學導論
 
18學時/1學分
 
第二學期/吳永發
 
(三)學位專業技術課程(不少于6學分)
 
課程名稱
 
學時/學分
 
開課學期
 
概念設計創作(A或B)
 
72學時/4學分
 
第二學期
 
建筑構造與結構系統
 
36學時/2學分
 
第二學期/滕玉梅
 
 
 
 
 
 
 
(四)選修課程(不少于6學分)
 
課程名稱
 
學時/學分
 
開課學期
 
環境行為學
 
36學時/2學分
 
第一學期/余亮
 
設計研究方法
 
18學時/1學分
 
第二學期/田真
 
設計視覺審美
 
36學時/2學分
 
第二學期/劉偉
 
建筑歷史研究(跨修建筑方向必選)
 
36學時/2學分
 
第二學期/尤東晶
 
藝術設計史論與比較(室內方向必選)
 
36學時/2學分
 
第二學期/張琦
 
工程設計管理與規范
 
36學時/2學分
 
第三學期/劉曉平
 
綠色可持續設計
 
36學時/2學分
 
第三學期/田真
 
中國古代造園經典與風水概論
 
36學時/2學分
 
第三學期/郭明友
 
廣告媒體與消費心理研究
 
36學時/2學分
 
第二學期/藝術學院
 
室內設計與風格研究
 
36學時/2學分
 
第二學期/藝術學院
 
景觀藝術設計及理論研究
 
36學時/2學分
 
第二學期/藝術學院
 
設計審美
 
36學時/2學分
 
第二學期/藝術學院
 
(五)實踐教學(4學分)
 
專業實踐是重要的教學環節,充分的、高質量的專業實踐是專業學位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實踐教學,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自應屆本科畢的研究生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合作建立聯合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研究生要提交實踐學習計劃,撰寫實踐學習總結報告。實踐學習的成績由指導人員和導師共同評定,可結合學生的實踐過程、實踐質量和總結報告進行綜合評價并打分。
 
內容
 
學分
 
時間安排
 
工程實踐
 
4學分
 
第四、五學期
 
(六)必修環節(2學分)
 
內容
 
學分
 
時間安排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1學分
 
第四學期第六周
 
論文調研與學術交流
 
 
 
第四、五學期
 
論文中期報告及檢查
 
1學分
 
第五學期第六周
 
五、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應是對研究生期間從事的某類設計項目,或理論專題等所進行的理論思考的全面闡釋。要求選題正確、新穎、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及現實專業參考價值。論述完整有序,觀點明確、說理透徹、文理通順、數據合理精確、圖片選擇與論文內容和諧統一。要求字數不低于15000字,可以是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專業創作體會。論文印刷格式及文本要求必須按蘇州大學研究生部的統一格式要求。
 
六、論文評審與答辯
 
(一)論文評審應審核:論文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其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其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
 
(二)完成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規定的培養方案的所有環節,獲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成績合格,方可申請論文答辯。
 
(三)論文須經導師寫出詳細的評閱意見,經過本領域或相近領域的二位專家評閱。答辯委員會應由3-5位與本領域相關的專家組成。
 
(四)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論文評閱、論文答辯中其他相關環節按《蘇州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中的有關規定辦理。
 
七、學位授予
 
   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經蘇州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風景園林學(工學)全日制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介紹
 
1. 所屬學院:金螳螂建筑與城市環境學院   方向代碼:          授權時間:2011年
 
2.學科簡介
  我院風景園林學一級學科是在原有觀賞園藝碩士點和病蟲害防治碩士點基礎上,在2011年申報成功風景園林學一級學科,在保留原有農學碩士方向的基礎上,加強工學方向的學科建設。結合我院建筑(含室內設計方向)、規劃、風景園林專業齊全的優勢,設置三個設計類二級學科碩士點: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及其理論,園林景觀設計及其理論,均授予工學碩士學位。
 
3.二級學科碩士點簡介
3 . 1.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本學科主要培養建筑學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畢業生不僅能在大型公共建筑、城市環境、居住區、住宅以及室內設計等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同時將具有進一步的研究及管理能力。在校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中心,將工程技術學習與藝術理論學習緊密結合,著重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創作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根據本專業的工程性、職業性和學術性特點,結合專業培養方向,形成以教學和研究為中心,以工程實踐為主要契機的整體優化的培養模式。同時,依托地緣優勢,注重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強化特色教育與研究方向。本專業培養的碩士畢業生應掌握本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本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工程管理等能力。畢業生可成為相關建筑開發企業、設計院(公司)高級專門設計人才,可從事建筑設計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工作、建筑設計及相關行業的技術與管理工作。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本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獨立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要求為: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
主要研究方向
(1)       公共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2)       室內設計及其理論
(3) 綠色可持續建筑設計
(4) 當代建筑文化與設計思維
3 .2. 城市規劃及其理論
本學科主要培養城鄉規劃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畢業生不僅能在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城鎮新區規劃、居住區規劃設計等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同時將具有進一步的研究及管理能力。在校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中心,將工程技術學習與藝術理論學習緊密結合,著重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創作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根據本專業的工程性、職業性和學術性特點,結合專業培養方向,形成以教學和研究為中心,以工程實踐為主要契機的整體優化的培養模式。本專業培養的碩士畢業生應掌握本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本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規劃設計、規劃管理等能力。畢業生可成為相關建筑開發企業、規劃院(公司)高級專門設計人才,可從事規劃設計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工作及相關行業的技術與管理工作。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本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獨立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要求為: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規劃設計、規劃管理,規劃研究、工程開發等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設計及理論
(2)生態城市設計
(3)歷史風貌保護規劃設計
(4)城鎮化與小城鎮規劃
 
3 .3. 景觀園林設計及其理論
本學科主要培養景觀設計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畢業生不僅能在大型城市公共景觀、居住區景觀、旅游區景觀等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同時將具有進一步的研究及管理能力。在校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中心,將工程技術學習與藝術理論學習緊密結合,著重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創作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根據本專業的工程性、職業性和學術性特點,結合專業培養方向,形成以教學和研究為中心,以工程實踐為主要契機的整體優化的培養模式。同時,依托地緣優勢,注重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強化特色教育與研究方向。本專業培養的碩士畢業生應掌握本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本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工程管理等能力。畢業生可成為相關建筑開發企業、設計院(公司)高級專門設計人才,可從事建筑設計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工作、建筑設計及相關行業的技術與管理工作。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本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獨立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要求為: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
主要研究方向
(1)景觀設計及理論
(2)城市生態與景觀設計
(3)旅游景區規劃與開發
(4)蘇州園林與景觀都市主義
 
4. 學習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為3年。
5. 培養方式
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利用一年半時間完成,實踐教學、學位論文利用一年半時間完成。
6.課程設置方案及學分要求
課程學習、實踐教學采用學分制,課程學習和實踐教學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學位課程不少于12學分。跨專業考生需補修本專業本科階段二門以上主干課程,所修學分不計入課程總學分。課程設置方案另見課程設置一覽表。
研究生課程分為學位課程和非學位課程。學位課程包括:公共學位課程和專業學位課程;非學位課程包括:公共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學位課程合格成績為75分,非學位課程合格成績為60分。
7.必修環節
必修環節采取學分制,考核合格可取得相應學分,研究生必須取得相應學分后才能進行論文答辯。必修環節學分不計入課程總學分。
(1)文獻閱讀和開題報告
文獻閱讀從第二學期開始,導師根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逐步安排文獻資料閱讀。每個研究生的文獻閱讀總量,一般不應少于40篇(必須包括外文閱讀)。由導師進行考核。
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應在文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并公開進行開題報告答辯會,通過后方可進行開題。開題報告在第三個學期內完成。
文獻閱讀和開題報告考核合格者,可取得1學分。
(2)學術交流
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聽8次以上學術報告,個人做一次1小時以上的學術報告。由院系成立考核小組,對該環節進行審定,合格者可取得1學分。
(3)創新實踐
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參與創新實踐,如參與導師科研項目,參加各類展覽、競賽,參與實際設計項目或方案投標,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撰寫項目申請書,申請專利,提出新的理論和方法,研制新的裝置和產品等。由院系成立考核小組,對該環節進行審定,合格者可取得1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參加各類展覽、競賽(須入選)至少一次或直接參與實際項目(獨立設計或作品方案中標)至少一次。否則不能進入畢業答辯階段。
(4)工作技術實踐
工作技術實踐內容可以是本科生的課程教學、實驗、實習的指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的輔導,也可以是相關企業、科研部門、工程單位的生產、技術工作或管理工作等。工作技術實踐的具體實踐內容及要求,由導師在制定培養計劃時結合碩士生畢業后的基本去向進行確定。工作技術實踐完成后,由負責實踐的單位(校內為系、所或研究室)進行考核,寫出評語,合格者給予2學分;
工作技術實踐可以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在一個學期內進行。集中安排的時間不得少于3周;分散安排的總工作量學時數不得少于100學時。
對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在3年以上,并符合上述時間要求的碩士生,可以申請免修,由學院審查批準。
(5)論文發表
按照《蘇州大學授予碩士學位工作辦法》的規定執行。
 
8.畢業設計與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要求按照《蘇州大學授予碩士學位工作辦法》及有關學位論文的規定執行,并由學院對論文階段的進度和質量進行階段性考核。
 
9、論文答辯要求
1)        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獲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成績合格,方可申請論文答辯。
2)        學位論文正文不少于3萬字(論文文字部分不少于2萬字,且圖紙或程序源代碼需等效達30個標準版面以上),撰寫格式參考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相關規定。
3)        論文開題報告和中期階段報告等滿足相關要求。
4)        論文評閱:由3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的專家組成,且至少有1位來自設計企業或工程部門或相關公共管理部門的外單位專家。論文評閱時間不少于7天。
5)        論文答辯:學位論文評閱通過后,組織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由3-5名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組成,成員中至少有1位來自設計企業或工程部門或相關公共管理部門的外單位專家。最多只能聘請1位論文評閱人參加答辯。指導教師可以參加答辯委員會。
10、學位授予
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工學碩士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11.其他說明
其他未盡事宜,見蘇州大學研究生培養相關文件規定。
建筑學 [0813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蘇州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金螳螂建筑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3]建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02(全日制)室內設計及其理論
03(全日制)歷史建筑與遺產保護
04(全日制)城鄉規劃與城市設計
05(全日制)建筑技術科學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630 設計基礎
④501 快題設計與表現Ⅰ(6 小時)
備  注: 1.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2.快題分建筑、室內、規劃三個方向命題。報考 01、03、05 方向考建筑快題;02 方向可選考室內快題或建筑快題; 04 方向可選考規劃快題或建筑快題
復試:
1、筆試:01、02、03 方向考中外建筑史;04 方向可選考中外城市建設史或中外建筑史;05 方向考建筑物理。
2、綜合面試

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考 試 科 目 備 注
081300 建筑學
01(全日制)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02(全日制)室內設計及其理論
03(全日制)歷史建筑與遺產保護
04(全日制)城鄉規劃與城市設計
05(全日制)建筑技術科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630 設計基礎
④501 快題設計與表現Ⅰ(6 小時)
復試:
1、筆試:01、02、03 方向考中外建筑史;04
方向可選考中外城市建設史或中外建筑史;05
方向考建筑物理。
2、綜合面試。
1.不招收同等學
力考生。
2.快題分建筑、室
內、規劃三個方向
命題。報考 01、
03、05 方向考建
筑快題;02 方向
可選考室內快題
或建筑快題;04
方向可選考規劃
快題或建筑快題。

蘇州大學建筑學考研專業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清華大學 A+
2 東南大學 A+
3 天津大學 A-
4 同濟大學 A-
5 華南理工大學 A-
6 哈爾濱工業大學 B+
7 浙江大學 B+
8 華中科技大學 B+
9 重慶大學 B+
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11 北京建筑大學 B
12 大連理工大學 B
13 沈陽建筑大學 B
14 南京大學 B
15 武漢大學 B
16 湖南大學 B
17 北京工業大學 B-
18 合肥工業大學 B-
19 山東建筑大學 B-
20 深圳大學 B-
21 西南交通大學 B-
22 中央美術學院 C+
23 上海交通大學 C+
24 廈門大學 C+
25 華僑大學 C+
26 青島理工大學 C+
27 昆明理工大學 C+
28 安徽建筑大學 C+
29 北京交通大學 C
30 吉林建筑大學 C
31 南京工業大學 C
32 福州大學 C
33 內蒙古工業大學 C-
34 蘇州科技大學 C-
35 鄭州大學 C-
36 西安交通大學 C-
37 長安大學 C-

1、建筑學
 
學制5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設計概論、設計基礎、建筑設計、建筑設計原理、城市規劃原理、住宅設計原理、外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史、建筑技術、建筑力學、建筑結構與選型、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就業方向:在各類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設計院所,房地產企業以及教學、科研、管理等部門從事專業工作。
 
2、城鄉規劃
 
學制5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設計概論、設計基礎、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建設發展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經濟學、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就業方向:從事城市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小城鎮設計、景觀設計以及管理和研究等工作。可進入建筑規劃設計部門、房地產開發企業、政府管理部門等單位工作。
 
3、風景園林
 
學制4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設計基礎、風景園林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國園林史、風景園林工程、城市景觀生態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林植物學、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生態景觀規劃、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就業方向:從事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設計、園林建筑設計、園林工程設計等環境設計工作;各類園林或景觀工程的施工與管理、監理工作;政府部門的園林管理與園林遺產保護工作;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管理工作等。
 
4、歷史建筑保護工程
 
學制4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設計基礎、建筑設計、建筑力學、建筑結構、建筑設計原理、外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史、歷史建筑保護概論、專題保護設計、歷史建筑更新設計、歷史街區更新設計、保護技術等。
 
就業方向:歷史建筑保護方面的設計、管理、研究和教學工作,也可從事建筑、規劃、景園等領域的相關工作,工作部門可含建設主管部門、城市管理部門、歷史保護管理部門以及設計企業、房地產企業、保護施工企業、設計科研機構等。
學院介紹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是蘇州大學公辦學院之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獨墅湖畔,秉承“江南古典園林意蘊、蘇州香山匠人精神”,肩負延續中國現代建筑教育發端的歷史使命,不斷探索新時代建筑學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前身是創建于2005年5月的蘇州大學城市科學學院。2007年底,為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蘇州大學與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公辦性質不變),成為我國現代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培養設計類人才的典范。學院院名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先生親筆題寫。
 
  
 
學院設有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四個本科專業,設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建筑與城市環境設計及其理論)、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建筑學、風景園林學)、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風景園林)等。
 
  
 
學院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10多名,研究生204名。有教職工88名,69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在讀的教師46名,占67.65%;有國外工作、學習經歷的教師36名,占52.94%;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7名,占53.62%。
 
 
學院的發展定位和目標:以工科為基礎,以建筑為主導,以設計為特色,各專業協調發展;通過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和“產、學、研”齊頭并進的發展模式,發展成為國際化、職業化的高水平設計學院。
 
學院院訓:匠心筑品。
 
學院教風:靜凈于心,精敬于業。
 
學院學風:學思于勤,善建于行。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是蘇州大學公辦學院之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獨墅湖畔,秉承“江南古典園林意蘊、蘇州香山匠人精神”,肩負延續中國現代建筑教育發端的歷史使命,不斷探索新時代建筑學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前身是創建于2005年5月的蘇州大學城市科學學院。2007年底,為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蘇州大學與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公辦性質不變),成為我國現代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培養設計類人才的典范。學院院名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先生親筆題寫。
學院設有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四個本科專業,設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建筑與城市環境設計及其理論)、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建筑學、風景園林學)、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風景園林)等。
學院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10多名,研究生204名。有教職工88名,69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在讀的教師46名,占67.65%;有國外工作、學習經歷的教師36名,占52.94%;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7名,占53.62%。
學院的發展定位和目標:以工科為基礎,以建筑為主導,以設計為特色,各專業協調發展;通過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和“產、學、研”齊頭并進的發展模式,發展成為國際化、職業化的高水平設計學院。
學院院訓:匠心筑品。
學院教風:靜凈于心,精敬于業。
學院學風:學思于勤,善建于行。
 
建筑學 [0813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蘇州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金螳螂建筑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3]建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建筑設計及其理論(02)室內設計及其理論
(03)歷史建筑與遺產保護
(04)城鄉規劃與城市設計
(05)建筑技術科學
招生人數: 20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30)設計基礎
④(501)快題設計與表現I(6小時)
備  注: 因教育部2021年正式招生計劃未下達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未定,各專業擬招生人數會有變動,特予以說明。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歷史建筑保護工程介紹
學制4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設計基礎、建筑設計、建筑力學、建筑結構、建筑設計原理、外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史、歷史建筑保護概論、專題保護設計、歷史建筑更新設計、歷史街區更新設計、保護技術等。
就業方向:歷史建筑保護方面的設計、管理、研究和教學工作,也可從事建筑、規劃、景園等領域的相關工作,工作部門可含建設主管部門、城市管理部門、歷史保護管理部門以及設計企業、房地產企業、保護施工企業、設計科研機構等。
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介紹
金螳螂建筑學院城鄉規劃專業培養具備城鄉規劃、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鄉規劃設
計、城市規劃管理、決策咨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城鄉規劃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聚焦“歷史遺產、蘇南經濟”地域特色的辦學定位,
將服務地方的科研與教學相結合,以歷史遺產保護為教學特色。以校企聯合的模式,采用“四
個內外相結合”的開放式專業教育理念,建設校內、校外結合的實踐平臺,實行國際國內結
合、師生互動的交流開放式辦學。系統集成“理論+技術+應用”相承接的專業課程體系,
確立 3 大教學模塊、1 條教學主線的專業教學計劃,涵蓋循序漸進聯系工程實際的理論教學、
培養動手能力為重點的技能訓練、實踐創新能力為特色的應用教學等。
二、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城鄉規劃專業涉及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科
學相關學科基礎知識,能夠在城鄉規劃專業方面建立扎實的專業知識體系,包括城市與區域
發展、城鄉規劃理論與方法、城市空間規劃、城鄉專項規劃以及城鄉規劃實施等知識領域體
系。
2.培養適應我國城鄉規劃建設發展需要,具備綜合、全面、扎實城鄉規劃設計理論知識
和實踐能力,擁有可持續發展理念、社會責任感、團隊協作精神與創新設計思維,獲得城市
規劃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專業人才。
3.畢業生能夠在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管理機構、大專院校與科研機構從事城鄉規劃設計、
城鄉建設與規劃管理、城鄉規劃研究和專業教學等工作。
4.根據教學效果和畢業生的工作反饋效果定期評價本培養目標的合理性并根據評價結
果對本培養目標進行修訂,評價與修訂過程將聘請本專業的教學和知名規劃設計部門的專家
參與。
三、基本培養規格與要求
1.工程知識:
能夠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人文藝術科學和城鄉規劃專業知識用于解決復
雜的城鄉現狀問題和規劃問題。
2.問題分析:
熟悉城鄉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能開展現狀調研、規劃定位、規劃設計。能夠應用自然
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人文藝術科學和城鄉規劃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
獻研究分析復雜的城鄉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
能夠針對復雜和具體的城鄉問題的設計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城鄉或地區需求的規劃
設計方案,并能夠在規劃設計方案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
及環境等因素,實現城鄉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并且能在業務考察的基礎上,了
解城建部門和規劃單位的實務工作流程。
4.研究:
具備預測城鄉未來發展趨勢及思考引導城鄉健康發展的規劃對策的能力。能夠基于城鄉
規劃及相關學科的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城鄉問題進行研究,包括研究設計、分析與解釋數
據、并通過綜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具備獨立思考、用于探索的協同創新能力,能夠
在規劃設計實踐中拓展視野,創新思考城市建設發展與管理的難題。
5.使用現代工具:
熟悉現代科學技術在專業領域內的應用,熟練掌握規劃行業常用設計軟件,繪制規劃圖
件。能夠針對城鄉發展和建設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分析和表達軟件、相關數據,
包括對城鄉問題的預測與模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
能夠基于城鄉規劃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城鄉規劃實施和城鄉現狀問題的解
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能夠運用從本學科的相關專業知識,理解和評價城鄉規劃設計、實施和管理等城鄉規劃
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職業規范:
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了解現行城市規劃設計、實施、管理等程序與制
度,能夠在城鄉規劃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城鄉規劃師的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
通過城鄉規劃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城市規劃項目的多學科、多工種背景,
并能夠于在校期間的學習、見習及實習環節中實踐多專業合作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
以及負責人的角色,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10.溝通:
能夠就城鄉建設、發展及規劃等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
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可持續發
展的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意識、健康的社會交往能力。
11.項目管理:
掌握國家有關城市發展、城鄉規劃的政策和法規,具備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能力。理解
并掌握城鄉規劃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終身學習:
城鄉發展始終處于變化之中,因此城鄉規劃內容、方法和技術也在隨之改變和提高,因
此學生在畢業之后,除了要參加注冊規劃師等多種職業資格的考試、考核之外,還需要具有
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培養在專業領域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四、專業核心課程和學位課程
1.專業核心課程
城鄉規劃原理(一)~(三)、城市工程系統與綜合防災(一)、城鄉道路與交通(一)
~(二)、城鄉生態與環境規劃、居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一)~(三)、控制性
詳細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城鄉社會綜合調查研究、城市建設史與規劃史、地理信息系統應
用、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
2.學位課程
建筑設計(一)~(四)、外國建筑史(一)~(二)、中國建筑史、城市設計(一)~
(三)、城鄉規劃原理(一)~(三)、城市建設史與規劃史、城鄉道路與交通(一)~(二)、
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群體建筑設計、城市環境設計、居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
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城市工程系統與綜合防災(一)、城鄉社會綜合
調查研究、城鄉生態與環境規劃。
五、主要實踐環節
認知實習、美術實習(一)~(二)、建筑參觀實習(一)、快題設計(一)~(四)、
城市認知實習(一)~(二)、專業見習(一)~(二)、規劃師業務實習、社會綜合調查
實踐、導師工作室實踐(一)~(二)、畢業設計(論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理論體系概論社會實踐(上)、(下)、軍事技能。
六、學分要求和學位授予
課程類別 課程性質 學分
通識教育課程
通識選修課程
10 新生研討課程 ≤4
公共基礎課程 40
大類基礎課程 大類基礎課程 49.5
專業教學課程
(含實踐環節)
專業必修課程 55
專業選修課程 43.5
開放選修課程 公共選修課程 2
跨專業選修課程
總學分 200
注:專業選修課程分為三大板塊,各板塊修讀學分要求為:“基礎(技能、技術)選修
課程板塊”不少于 10 學分、“拓展選修課程板塊”不少于 12 學分、“跨學科選修課程板塊”
不少于 8 學分。
本專業學制 5 年,允許學習年限為4~9 年。在允許學習年限內,學生必須修滿本專業
指導性教學計劃規定的學分,方可申請畢業,達到學位授予要求者,經申請可授予工學學士
學位。
七、進入畢業設計(論文)環節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需獲得不低于 170 學分,方可進入畢業設計(論文)環節。
八、課程設置
(一)通識教育課程
(1)通識選修課程、新生研討課程要求學分:10,在通識選修課程、新生研討課程中
選擇修讀。(“新生研討課程”不超過 4 學分)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城鄉規劃介紹
學制5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設計概論、設計基礎、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建設發展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經濟學、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就業方向:從事城市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小城鎮設計、景觀設計以及管理和研究等工作。可進入建筑規劃設計部門、房地產開發企業、政府管理部門等單位工作。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風景園林介紹
學制4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設計基礎、風景園林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國園林史、風景園林工程、城市景觀生態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林植物學、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生態景觀規劃、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就業方向:從事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設計、園林建筑設計、園林工程設計等環境設計工作;各類園林或景觀工程的施工與管理、監理工作;政府部門的園林管理與園林遺產保護工作;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管理工作等。
聯系地址 : 蘇州市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二期C02-2510 / 電話 : 0512-65880187 / 傳真 :0512-65880195
 
聯系地址: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二期金螳螂建筑學院
 
學院辦公室
電話:0512-65880187
傳真:0512-65880187
 
行政人事辦公室
 
電話:0512-65880195
傳真:0512-65880195
 
教研辦公室
電話:0512-65880196(科研)
 
          0512-65880197(本科教學)
 
學生工作辦公室
電話:0512-65880199
 
繼續教育辦公室
電話:0512-65880198

(一) 研修營概況
為了推進開門辦學、促進國際交流、營造學術氛圍、培養優秀人才,蘇州大學建筑學院將舉辦2017建筑設計國際研修營活動。研修營面向全國優秀建筑學子,旨在促進各高校間優秀大學生學習交流,選拔優秀本科生為我校推免碩士研究生。研修營將邀請海外著名學者、知名教授、蘇州大學外籍教師、優秀青年教師擔任學術領隊,開展講學沙龍、游學考察、設計工作坊等主題學術活動。活動選拔出的優秀營員如獲得所在院校推免碩士生資格,可以“推免方式”被蘇州大學直接錄取優秀營員如參加全國統一碩士生招考,過初試后,將享受優先錄取。
研修時間:2017年7月9日-16日
研修地點: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建筑學院
馮仕達 香港中文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著名建筑理論學者、悉尼大學建筑學博士
  曾任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高級講師、歷史與理論教研室主任
  同濟大學客座教授、東南大學客座教授
Hisham  Youssef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講席教師
  畢業于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碩士
  曾任職于美國知名設計公司Gensler建筑事務所
Peter  Duncan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講席教師
  曾任澳大利亞知名設計公司HASSELL主席及董事
  香港大學客座講師、同濟大學客座講師

  聯合教師孫磊磊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張 靚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青年骨干教師、博士
王 斌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青年骨干教師
錢曉冬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青年骨干教師
學術顧問
吳永發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博導,全國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
申紹杰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助理、建筑系主任、教授
(二) 日程與內容
時間:2017年7月9日-7月16日
地點:蘇州大學建筑學院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學術交流中心
日期 星期 上午 下午
7.9   報到登記、安排住宿
7.10 開營儀式
設計課程開題
 
設計前沿(一)
7.11 設計課程 設計前沿(二)
7.12 設計課程 設計前沿(三)
7.13 設計課程 集體評圖
7.14 蘇州園林體驗教學 馮仕達:講學沙龍(1)
7.15 蘇州園林體驗教學 馮仕達:講學沙龍(2)
7.16 頒發證書
閉營儀式
 
  (三) 申請與選拔1、 招生人數:30人
2、 授課方式:雙語教學
3、 申請條件:全國建筑類院校2018年應屆畢業本科生。要求成績優秀、表現良好、政治品德優良專業成績排名年級前30%,英語六級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者優先錄取。
4、申請提交材料
1)研修營申請表 (附件一)
2)個人作品集
3)本科階段成績單(須加蓋所在學院教務部門公章,注明綜合排名)
4)英語六級或四級成績證明復印件(或TOFEL、GRE、雅思的成績證明)
5)其他證明材料復印件(發表的論文、獲獎證書等)。
5、申請流程
1)申請時間:4 月15日––5月31日
2)反饋時間:6月15日。錄取營員名單將于6月中旬在蘇州大學建筑學院網站上公布并過email和電話方式通知本人,屆時未接到錄取通知的同學皆為未入選者,不再另行通知。
3)申請人須在5月31日前將上述申請材料打包發送到王爽老師郵箱swang@suda.edu.cn。郵件主題及壓縮包格式為:學校學院名+年級+姓名(注明四年制/五年制)。
4)報到時請攜帶紙質版申請材料、本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學生證原件和復印件。
6、營員待遇:免學費、免費提供星級住宿環境、免費提供園林游學。全程參與研修營活動并順利結業者,頒發2017蘇州大學建筑設計國際研修營結業證書。
7、優秀營員獎勵:建筑學院將根據營員的設計成績和綜合表現,評定“優秀營員”并頒發證書。獲得“優秀營員”證書者,可享受以下優惠政策:
1)“優秀營員”如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只要在教育部推免生系統中申報我院建筑學,將予以免復試錄取,并減免第一學年學費。
2)其他營員如獲得所在學校免試推薦研究生資格,經我院復試并過的,將優先錄取。
3)未獲得所在學校推免資格的“優秀營員”如參加全國統一碩士生招考,過初試后,將享受優先錄取。
(四)其他事項與聯系方式
1、注意事項
1)蘇州大學建筑學院將為營員提供活動期間的住宿、游園門票、大巴接送、意外傷害保險。其他費用自理。
2)營員須遵守蘇州大學的相關校規,按設計營的統一安排進行活動。
3)營員需自帶電腦,除圖板外其余繪圖工具自備。
4)其他未盡事宜由蘇州大學建筑學院2017蘇州大學建筑設計國際研修營工作組負責解釋。
2、聯系方式:
研修營事務咨詢:王爽老師138******** ,swang@suda.edu.cn
研究生事務咨詢:王開榮老師139********,wangkr@suda.edu.cn
歡迎同學們踴躍報名!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建筑學介紹
學制5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設計概論、設計基礎、建筑設計、建筑設計原理、城市規劃原理、住宅設計原理、外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史、建筑技術、建筑力學、建筑結構與選型、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就業方向:在各類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設計院所,房地產企業以及教學、科研、管理等部門從事專業工作。
蘇州大學建筑學考研的各位同學,2020年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名單終于公布了,蘇州大學建筑學是一個不錯的專業,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數線能過2020年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下面是2020年蘇州大學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和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擬錄取名單。 
 
2020年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和蘇州大學建筑學的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進入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復試的基本要求線,后者是2020年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包含了初試復試的綜合成績。本文是2020年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內容來自蘇州大學研究生院相關網站,如有出入請以蘇州大學官方網站公布的2020年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為準。
 
以下是2020年蘇州大學的研究生錄取名單,成績從高到底,供準備報考該專業研究生的同學參考:
 
2020年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 : 蘇州市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二期C02-2510 / 電話 : 0512-65880187 / 傳真 :0512-65880195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建筑學     專業代碼:0813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建筑學

專業介紹

北方工業大學為例
學科發展概況
建筑學學科始建于1989年,2006年建筑設計及其理論二級碩士點獲批,并于2007年開始招生。
2011年,建筑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獲批。同年獲準調整為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2年,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開始招生。
截至2013年6月,建筑學學科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4人(其中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學科60人、建筑學學科14人)。
建筑學一級學科是學校重點建設學科。
碩士生導師隊伍
導師隊伍概況
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建筑學學科現有具有高級職稱的校內碩士研究生導師17名。
學校還聘請中國工程院孟兆禎院士為榮譽教授,聘請單德啟、郭黛姮、栗德祥、秦佑國等教授為北京市特聘講座教授,聘請朱文一、孫一民等30余位教授為客座教授,客座教授中包括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高校的7位外籍教授,他們均以各種形式參與建筑學學科碩士點的建設和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為了增強研究生培養的實踐性,學校聘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設計院總建筑師薛明、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楊洲、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副總建筑師祁斌等國內知名設計院的16名教授級高工為兼職碩士生導師,直接參與研究生的指導工作。
建筑學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年富力強,學緣背景豐富,年齡結構和職稱結構合理,校內和校外導師配合密切,為建筑學研究生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科帶頭人
學術帶頭人:賈東   
個人簡歷
1983年至1988年清華大學建筑學本科畢業,學士
1990年至1993年清華大學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研究生畢業,碩士
在甲級設計院有十余年工程設計實踐經驗,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2001年調入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歷任系主任、責任教授、學院書記兼建筑學一級學科帶頭人
教授課程   
建筑設計/中西建筑十五講/研究生課程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
城市設計與保護更新
近年來主要科研項目
服務于首都當今建設的建筑學專業科研知識結構研究
石景山區概念城市設計
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新校區圖書館
北方工業大學第五教學樓設計
北方工業大學圖書信息中心設計
云南摩梭聚落保護研究
近年來發表的主要論文
從生活•土地•材料三個方面看1990-1993的整垛苗寨改建
        《第十六屆國際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專題》
整體、發展、和諧:石景山區概念性城市設計《北京規劃建設》
近年來獲得的主要榮譽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
北京市教學名師
北京市師德標兵
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2項
省部級優秀設計二等獎2項
北京市優秀青年工程師
指導學生獲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大學生優秀獎(最高獎)多項
學術兼職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評估分會理事
北方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編委
主要論著及教材
主編:《建筑與文化.認知與營造》系列叢書(已出版9冊);
專著:《中西建筑十五講》,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專著:《建筑設計入門123之1:徒手線條表達》,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專著:《建筑設計入門123之2:設計工作模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專著:《建筑設計入門123之3:設計學習過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7;
導師團隊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文化教育建筑設計、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室內設計等,在公共建筑與文化教育建筑設計實踐方面成果突出,在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研究方面注重綜合技術及實踐研究,在公共建筑室內外環境工程設計中特色突出,在老年人社區與建筑設計方面注重國內外對比研究,與社會發展與跨學科研究聯系緊密,注重前沿研究。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賈  東
高級
林文潔
副高級
卜德清
副高級
王小斌
副高級
蔣  玲
副高級
 
 
2、建筑歷史與理論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中國傳統建筑、現代建筑理論、建筑文化比較等研究方向,在建筑文化普及教育方面特色突出。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歷史與理論
張  勃
高級
王又佳
副高級
吳正旺
副高級
潘明率
副高級
 
 
3、建筑技術科學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建筑物理學、建筑構造和綠色建筑節能等研究方向,其中獨軌交通與城市物流新技術研究特色突出,學科交叉特色鮮明,注重前沿研究,注重實踐創新。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技術科學團隊
胡應平
高級
李海英
副高級
張宏然
副高級
馬  欣
副高級
 
 
4、城市設計及其理論團隊
該團隊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有校園設計實踐、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傳統聚落更新等研究方向,在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方面與京西石景山區域建設及首鋼轉型實踐結合緊密,在傳統聚落更新方面與建筑文化與營造體系研究結合緊密。
 
 
學科方向與導師團隊
姓名
專業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張偉一
高級
于海漪
副高級
梁瑋男
副高級
許  方
副高級
 
 
人才培養特色
以學科交融為基礎的大平臺多方向培養體系
培養體系框架綜合學科發展趨勢和學校學院實際情況,以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評估標準為指導,結合我校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專業本科、碩士教育體系完備的優勢,充分發揮師資優勢與本科基礎優勢,確立了以學科交融為基礎的大平臺多方向培養體系。
培養體系在課程建設上落實為三類課程群:學科交融基礎課程群;專業設計綜合訓練課程群;專題研討選修課程群。
培養體系在教學進程上體現為理論拓展、設計實踐、研究方法和課題深入有序遞進。
培養體系方面突出了“一個主干、兩個平臺、一個拓展”的4個重點建設學科方向,即建筑設計及其理論(主干)、建筑歷史與理論(平臺)、建筑技術科學(平臺)、城市設計及其理論(拓展),此外,還結合我校科研實力來建設歷史建筑保護設計及其理論學科方向。
以導師責任為中心的多維度互動式培養過程
建筑學學科在研究生培養中,發揮地緣優勢,充分利用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密集的行業企業資源,聘請業界知名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外學者作為名譽教授、講座教授、客座教授,并在各大設計機構聘請校外導師作為碩士研究生的副導師,實行研究生培養的雙導師制。另外建筑系引進的博士講師也可以作為碩士研究生的副導師。多維度的復合培養體系,進一步提高了研究生的設計創新能力,達到培養健康的人文品格、完備的知識結構、突出的專業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的人才目標。
校內導師在多維度的研究生培養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對于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承擔根本責任。從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到專業技能培養,從理論知識學習到科研項目實踐再到論文寫作訓練,都以校內導師的職責為核心進行。
院系為建筑學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撐體系。在學術上,形成了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以院學位委員會、院學術委員會和系學術委員會為日常工作程序的學術指導體系。在研究生管理上,學院設有研究生辦公室,有專職的研究生教學秘書和教輔人員從事研究生的學籍、選課、紀律、作業、考試及成績等日常管理工作。在生活上,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和研究生黨支部全面負責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社會實踐乃至心理輔導工作,保證研究生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的專門實踐型人才培養方向
以提升研究生的設計研究能力為核心,在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文化與教育建筑設計、城鎮發展與城市設計、獨軌交通與城市物流新技術等設計實踐方向,切實提高研究生的設計實踐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形成了大量的工程實踐和論文研究成果。
以專題研究為拓展,在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設計、建筑技術科學等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老年人建筑設計、西山文化與西山空間、城市立體農場研究等富有特色、在一定范圍內達到領先水平的專題研究體系。
以實踐研究為提高,突出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形成了若干地域特征鮮明的教學培養方向和教學成果。石景山概念城市設計與景觀體系研究體現了建筑學學科融貫的培養特色;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的研究與實踐體現了歷史建筑和保護理論與京西石景山區域建設及首鋼轉型實踐的緊密結合;瀘沽湖—永寧—拉伯城鄉總體規劃的系列研究課題則體現了學科培養中對城鎮發展的國情的把握和對專業綜合能力的重視。
以國際視野為特色,在教學培養中關注國內外設計思潮和理論熱點,強調國際交流的重要性。聘請多名國外學者講學、參與設計課程教學并擔任客座教授。學院與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培養建筑學碩士研究生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院還積極組織研究生參與國際聯合設計教學、赴歐洲多國進行學習和設計課題實踐。學院與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坡莫納分校的暑期聯合項目的獲獎體現了國際聯合教學良好的學術效果和國際影響。此外,建筑學專業已開始了外國研究生留學生培養的籌備工作。
人才培養效果
通過教育培養,建筑學研究生在思想道德品質、專業知識技能方面取得綜合進步,成長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
研究生思想品德狀況優秀,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涌現出很多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優秀事跡,充分體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面貌。2011年12月27日,建筑學學科研究生陳治邦熱心救助意外受傷、素不相識的段瑞娟,傷者本人及其家人向學校發來感謝信,表示由衷的感謝。
研究生專業水平優秀,建筑設計能力、建筑師業務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強。研究生撰寫的多篇論文發表于建筑學報(增刊)、華中建筑、小城鎮建設、建筑知識、建筑史及全國建筑與規劃研究生年會論文集等重要的期刊會刊上。
研究生綜合素質突出,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除了導師和設計院的設計工程實踐外,還積極參與中國建筑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擔任志愿者,受到了中國建筑學會等有關部門的表彰。
研究生畢業后能從事建筑設計、建筑歷史和理論研究、建筑技術、城市設計、古建筑保護、室內設計及建設管理等工作,并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截至2012年6月,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專業共有畢業生89人,其中45人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設計院、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廣西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中建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等國有大型企業、高水平省部級設計院和研究設計機構錄用,部分研究生就職于高校和出版社等事業單位。就業的研究生在工作中態度務實進取、專業能力突出,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此外,還有部分研究生考取了清華大學、法國國立圖盧茲應用科學學院等國內外院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總之,建筑學碩士培養效果,體現為學生品德好、學術好、素質好、專業好、就業好,并把這些凝聚為對社會的積極貢獻。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研究生專業課作業
科研實踐
建筑學學科重視科研實踐與學術研究緊密結合,科研實踐對應于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城市設計四個基本方向,并積極推進具有學科交叉特色的方向研究。
近年來,建筑學學科形成了建筑營造體系、建筑新技術、城市規劃與設計、城鎮發展與遺產保護四個主體科研團隊,研究方向清晰并具有很好的學科交融特色。
近年來,建筑學學科教師主持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項目2項,承擔北京市縱向科研項目9項,完成各類科研項目經費1223萬元,獲省部級教學及科研獎3項,出版專著、譯著及教材43部,在《建筑學報》、《世界建筑》等各類刊物與國際會議正式文集上發表論文179篇。
建筑學學科積極開展學生科技實驗與實踐活動.近年來,獲得中國綠色生態住宅設計大賽優秀獎1項、WA—萬科—可能性住宅設計競賽優秀獎1項、中國世界建筑博覽園國際建筑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中國創新”90中小套型住宅設計競賽鼓勵獎1項、南京大學浦口校區總體規劃概念設計紀念獎1項、北京市高校結構聯賽建筑組一等獎1項、第六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1項。
2012年,以建筑學學科導師和研究生作為主要完成者、由建筑工程學院與麗江和墨規劃設計院合作的《瀘沽湖—永寧—拉伯城鄉總體規劃》獲云南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
科研實踐成果:CRD西南片區景觀建設
科研實踐成果:瀘沽湖—永寧—拉伯城鄉總體規劃
科研實踐成果:北京市石景山區城市設計
科研實踐成果:麗江古城水畔-納西的田園
科研實踐成果:北京市房山區教師進修學校
科研實踐成果:玉龍雪山觀景臺
科研實踐成果:北方工業大學圖書館
科研實踐成果:北方工業大學第五教學樓
對外交流
建筑學學科注重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長期堅持舉辦系列學術講座,邀請國內外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并已聘請多名國內外學者擔任講座教授,參與教學。教學效果良好,獲得了我系師生的好評。學科積極參與國內外重要學術研討會,并于2008年主辦了“老年人建筑環境國際交流研討會”、“建筑構造技術教學研討會”等學術會議。
建筑系為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評估分會理事單位,積極參與中國建筑學會活動,積極務實,配合學會工作,在參會學生的組織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建筑系與國外十余所大學的建筑院系建立了合作關系及合作意向,每年向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坡莫納分校、美國南方州立理工大學、勞倫斯理工大學、德國達姆施塔特大學等對應院校派出交換生多人,并按計劃學成畢業。近年來,先后有十余名教師去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對應院校作3-6個月的訪問學者,并多次派老師去美國、歐洲、日本、香港和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同時也接收了多批國外院校的學生來我系進行暑期實踐教學。2013年,與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工作正式啟動。
2011年,建筑工程學院與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坡莫納分校合作的暑期聯合項目獲得了美國規劃師協會(AICP)杰出學術獎。
科研與教學環境
建筑學學科教學及輔助教學儀器設備主要包括建筑系實驗中心實驗設備和建筑系辦公及輔助教學設備,能夠滿足建筑學學科教學需要。此外,學校、學院相關實驗室也為建筑學專業教學提供了相應的場地和設備器材。
建筑學學科圖書、期刊等資料,實行學校建筑閱覽室、學院建筑資料室兩級管理。建筑學類專業圖書總量為37818冊,中文期刊48種,外文期刊56種。專業期刊和圖書資料共有10種語言文字。此外,學校圖書館還設有藝術圖書閱覽室,現有美術、工業設計等相關中外文圖書33621冊,相關中外文期刊67種。

專業點分布

清華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天津城建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吉林建筑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蘇州科技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浙江農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建筑大學 華僑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湖南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深圳大學 陸軍勤務學院

專業院校排名

0813 建筑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6 所,本次參評16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54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3 清華大學 A+
2 10286 東南大學 A+
3 10056 天津大學 A-
4 10247 同濟大學 A-
5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A-
6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B+
7 10335 浙江大學 B+
8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9 10611 重慶大學 B+
10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11 10016 北京建筑大學 B
12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13 10153 沈陽建筑大學 B
14 10284 南京大學 B
15 10486 武漢大學 B
16 10532 湖南大學 B
17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B-
18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19 10430 山東建筑大學 B-
20 10590 深圳大學 B-
21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B-
22 10047 中央美術學院 C+
2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C+
24 10384 廈門大學 C+
25 10385 華僑大學 C+
26 10429 青島理工大學 C+
27 10674 昆明理工大學 C+
28 10878 安徽建筑大學 C+
29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C
30 10191 吉林建筑大學 C
31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C
32 10386 福州大學 C
33 10128 內蒙古工業大學 C-
34 10332 蘇州科技大學 C-
35 10459 鄭州大學 C-
3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C-
37 10710 長安大學 C-

建筑學專業考研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355 建筑學基礎
④501 建筑設計與表達(6 小時)
(以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僅供參考)
 
建筑學專業基本信息:
生在報考專業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報考的專業以及學校,越考考研網在這邊搜集了專業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專業名稱:建筑學  專業代碼:0813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建筑學
 
建筑學考研參考書:
(以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僅供參考)
355 建筑學基礎:
(一)建筑學通識基礎知識部分
(1).《建筑設計原理》、周波主編、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8;
(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
(3).《建筑構造》(上冊),裴剛主編,2008,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4).《城市規劃原理》同濟大學 李德華主編,2001年6月第三版,建筑工業出版社;
(5).《中國建筑史》,潘谷西主編,2009(第六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6).《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侯幼彬編著,2002(第一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7)劉先覺,汪曉茜主編. 外國建筑簡史[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二)專業知識部分
1.建筑歷史
(1).《中國建筑史》,潘谷西主編,2009(第六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外國建筑史(十九世紀末葉以前)》,陳志華著,2004(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羅小未主編,2004(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侯幼彬編著,2002(第一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外國建筑歷史圖說》羅小未、蔡琬英著,1986(第一版),同濟大學出版社。
2.建筑構造
(1)《建筑構造》(上),裴剛等主編,2008(第一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建筑構造》(上),李必瑜等主編,2013(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建筑構造》(下),安艷華等主編,2010(第一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4)《建筑構造》(下),劉建榮等主編,2013(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01 建筑設計與表達:
1.《快速建筑設計》,黎志濤,2001年1月1日,第1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建筑設計規范大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年11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建筑設計資料集》,《建筑設計資料集》編委會, 2006年4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就業:
建筑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主要有四個方向:建筑設計研究院和建筑設計事務所等建筑行業的設計單位,主要從事建筑物的設計和有關建筑的研究工作;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碩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學考取公務員在城建部門從事管理規劃工作也是不錯的;另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房地產行業從事房地產開發。
建筑學專業學生在畢業參加工作后可以參加國家建設部的一級和二級的注冊建筑師的考試。若考試合格后,可以到相關部門去注冊、備案,獲得注冊建筑師的職業資格。這樣,就可以在相應等級的建筑設計書上具有簽字的權力了,這也就相當于手中掌握了建筑設計的“生殺大權”了。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蘇州大學考研分數線、蘇州大學報錄比、蘇州大學考研群、蘇州大學學姐、蘇州大學考研真題、蘇州大學專業目錄、蘇州大學排名、蘇州大學保研、蘇州大學公眾號、蘇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蘇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蘇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蘇州大學建筑學考研 推薦

蘇州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蘇州大學考研網由蘇州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蘇州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蘇州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蘇州大學建筑學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購買指南 發貨信息 關于我們 - 研究生兼職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美三级 |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 18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播放成人a | 亚洲精品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久久在线观看 |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 | 欧美成人爽毛片在线视频 | 中国a级毛片免费 | 毛片亚洲毛片亚洲毛片 | 影院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丽春院影视 | 久久国产亚洲 | 日本美女福利视频 | 国产精品天天爽夜夜欢张柏芝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猎奇 |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 男女乱淫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看 | 美女又爽又黄视频 | 国产一级片视频 | 久草手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精品 | 女人张开双腿让男人桶完整 | 久久视频6免费观看视频精品 | 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 日本特爽特黄特刺激大片 |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软件 | 国产一进一出视频网站 |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 免费国产精品视频 | 成年人精品视频 | 亚色成人 |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 全黄a一级毛片 | 色天使影院 | 成人夜色香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