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大學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三)

發布時間:2018-12-1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青島農業大學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三)

青島農業大學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三)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青島農業大學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三) 正文

五、主要課程內容
矩陣理論:
矩陣理論在工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工科碩士研究生的必修課。通過對矩陣理論的學習,使學生對矩陣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最新進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的了解,并為進一步的學習與研究,打下一個較好的基礎。課程主要內容:1、線性空間和線性變換;2、Jordan標準形;3、矩陣的分解;4、矩陣的廣義逆;5、矩陣分析;6、非負矩陣簡介。
數值分析:
數值分析主要向學生介紹數值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數值分析研究中的一新些較的成果。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各種常用數值算法的構造原理和過程分析,提高算法設計和理論分析能力。為能在計算機上解決科學計算問題打好基礎。主要內容包括:1、線性方程組的解法;2、非線性方程與非線性方程組的迭代解法;3、插值與逼近;4、數值積分;5、常微分方程初值問題的數值和偏微分方程的差分解法。
數字信號處理:
數字信號處理是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其主要內容有:系統介紹數字信號處理的理論、相應的算法及這些算法的軟硬件實現。包括:1、離散時間信號與離散時間系統的基本概念;2、z變換及離散時間系統分析;3、離散傅立葉變換;4、傅立葉變換的快速算法;5、離散時間系統的相位;6、結構與狀態變量描述;7、數字濾波器設計等。
現代控制理論:
本課程從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兩個角度出發以多變量線性(時變和非時變,連續和離散)系統作為研究對象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自六十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以狀態空間理論為核心內容的現代控制理論基礎。涉及的具體內容有:1、系統的輸入輸出模型和狀態空間模型;2、非線性系統的線性化;3、系統的狀態轉移矩陣;4、續系統離散化;5、系統狀態響應和輸出響的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6、線性非時變連續系統的狀態軌跡;7、模態及其分解;8、系統的能控性(能達性)能觀性(能構性)及其判別;9、系統的狀態空間最小實現;10、系統的BIBO穩定性和李雅普諾夫穩定性;11、線性非時變系統的狀態反饋;12、狀態估值和狀態觀測器的設計。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八十年代以來的新理論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訓練學生將以狀態空間理論為主要內容的多變量系統的 分析和設計技術應用到工程實踐中去。
最優控制與自適應控制:
本課程是一門以現代控制理論為基礎的現代控制課程,內容涉及現代控制方式中的自適應思想,介紹一些自適應控制的基本知識,使學生掌握最優控制的數學理論基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給智能控制打好理論基礎。使各工科專業的研究生開拓視野,在今后的工作中便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內容主要包括: 1、自適應控制的基本概念 。2、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的系統設計初步。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MRAC)的數學描述;局部參數最優化法設計;MIT方案。3、李雅普若夫穩定性理論設計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系統。李雅普若夫穩定性理論;基于李氏穩定性具有可調增益系統的自適應控制方法;4、超穩定性理論設計MRAC。5、  單變量系統的自校正控制。6、變分法及其在最優控制中的應用。7、極小值原理。8、動態規劃。9、線性二次型等內容。
智能傳感器與新型儀表技術:
傳感器與儀表技術是一門涉及微機械與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電路與系統、傳感技術、神經網絡技術、模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技術。作為獲取自然和生產領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徑與手段,傳感器技術受到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重視,我國也將傳感器與儀表技術列為重點發展項目。
《智能傳感器與新型儀表技術》課程主要介紹近十年來國內、外傳感器與儀表技術的新成果與新技術;智能傳感器(系統)的概念、構成方式及其具有的功能;不同集成度智能傳感器的集成化技術和智能化實現方法;智能檢測系統和數據融合技術;以及基于模糊理論的新型智能傳感器和已開始應用于工業自動化現場總線控制系統中的智能傳感/變送器。
虛擬儀器與技術:
虛擬儀器與技術是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專業課程,是將現有的計算機主流技術與革新的靈活易用的軟件和高性能模塊化硬件結合在一起,建立起功能強大又靈活易變的基于計算機的測試測量與控制系統來替代傳統儀器(價格昂貴,功能單一)的功能。課程內容:1、虛擬儀器的概念、發展過程、體系結構以及虛擬儀器的構建技術和實現方法。2、虛擬儀器編程語言LabWindows/CVI。虛擬儀器編程語言LabWindows/CVI基本概念, LabWindows/CVI開發環境的功能、使用方法及程序設計技術。 3、虛擬儀器常用傳感器。從傳感器的定義、傳感器的分類、傳感器的組成及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等角度出發,虛擬儀器中使用的傳感器及其連接方法。 4、虛擬儀器的數據采集。虛擬儀器數據采集的方法,數據采集卡的技術指標。5、虛擬儀器的信號分析與處理。LabWindows/CVI中信號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即常用的時域分析、頻域分析、濾波及加窗等方法。6、蓄意儀器面板的設計。控件的屬性和用戶界面庫(User Interface Library)函數中提供的函數是虛擬儀器面板設計的基礎,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掌握虛擬儀器面板的設計和編程實現方法。 7、虛擬儀器常用算法。神經網絡的BP算法、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算法和濾波算法等。
計算機視覺檢測與圖像處理:
視覺檢測實際上是利用計算機(或數字技術)對圖象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以改善圖象質量、壓縮圖象數據或從圖象數據中獲取更多信息。數字圖象處理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新學科,并有著廣泛的應用,正在空間、時間和功能上的擴展人類視覺。
視覺檢測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內容:1、改善視覺效果——圖象增強和恢復,圖象變換;2、提高圖象傳輸和存儲效率——圖象編碼,圖象變換;3、進行圖象測量、理解與識別——圖象增強,圖象分割與描述,圖象變換;4、特殊目的——圖象重建。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新技術專題:
課程內容:1、GPS 在精細農業中的應用(GPS簡介,GPS組成,GPS定位原理,GPS定位誤差,GPS測量實施,GPS 在精細農業中的應用實例);2、GIS 在精細農業中的應用(GIS技術概述,Arcview 基本操作,特征選擇與空間數據查詢,距離與面積測量,表格的顯示與編輯,空間分析概述);3、網絡技術與精細農業(農業信息采集與監控中的網絡技術,農業信息網);4、快速自動分析監測技術與精細農業(土壤信息采集,農作物長勢監測與產量測定,農作物病蟲害監測);5、全自動化農業機械電子監控技術(拖拉機的自動控制技術,變量作業機械的自動控制技術,農作物產量自動監測技術與設備,車載式精準農業自動作業系統,精細灌溉技術與設備);6、精準農業的延伸應用(精準園藝,精準養殖,精準食品加工)。
 
附: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專業課程設置

課程
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學期 任課教師
(職稱)


101-5 英語 200 5 1-2 外國語學院
1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36 2 1 郭德明 教授
2 自然辯證法 36 2 2 楊同毅 教授
65 數值分析 54 3 1 周建強 教授
131 矩陣理論 54 3 1 張洪謙 教授
132 現代控制理論 36 2 1 李  娟 副教授
134 數字信號處理 54 3 1 外聘


325 最優控制與自適應控制 36 2 2 李  娟 副教授
138 智能傳感器與新型儀表技術 36 2 2 張惠莉 副教授
135 虛擬儀器與技術 36 2 1 龔麗農 副教授
71 應用數理統計 54 3 2 崔文善 教授
326 計算機視覺檢測與圖象處理 54 3 1 外聘
148 線性系統理論 36 2 1 外聘
267 試驗設計 36 2 1 連政國 教授
91 專業外語 20 1 2 胡彩旗 副教授
143 智能控制 36 2 2 張惠莉 副教授
150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新技術專題 36 2 2 龔麗農等副教授
154 DSP原理與應用 36 2 2 劉立山 教授
67 運籌學(一) 54 3 1 蔣金琳 教授
199 先進制造技術 36 2 2 周建強 教授
96 有限元程序設計 36 2 2 黃新平 副教授



學術報告   1 3 導師組
教學實踐   1
社會實踐   1


單片機組原理與設計 54


隨本學院本科生聽課,考試后教師書面提交成績
EDA電子設計自動化 36
   

青島農業大學

添加青島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青島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青島農業大學報錄比、青島農業大學考研群、青島農業大學學姐微信、青島農業大學考研真題、青島農業大學專業目錄、青島農業大學排名、青島農業大學保研、青島農業大學公眾號、青島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島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島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dnydx/zypm_16881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