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簡介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簡介 正文

  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系起源于1914年同濟大學設立的土木科,已有百余年的歷史。1961年同濟大學在國內首創城市建設專業,楊佩昆教授等即開展了城市交通相關教學科研工作。1979年中國大陸第一個“交通工程研究室”在同濟大學成立,標志著同濟大學乃至中國大陸交通工程學科的誕生。在老一輩學科帶頭人楊佩昆教授、周商吾教授、徐慰慈教授等的帶領下,當時的主要研究定位于道路交通的規劃、設計及管理相關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等,并使得同濟大學成為中國大陸最早培養“交通工程”方向博士和碩士的大學。
     目前我系共有教師3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其中,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另有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入選上海市啟明星計劃;5人入選上海市浦江計劃。擁有國家重點學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2012年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三,交通工程本科專業在全國排名第一(設立交通工程專業的80多所大學網絡排名)。經過211工程、985工程持續投入,本系擁有投資3000余萬建成的 “交通行為與交通安全模擬實驗平臺”、“自然駕駛實驗車隊”、“交通安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交通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共享交通研究中心”等一系列高水平科研平臺。
      伴隨中國城鎮化進程和經濟發展,城市交通系統由單一系統逐步發展到綜合多元復雜系統,城市發展由單個城市主導轉變為以大城市為核心、城市網絡化的都市圈發展為主導的階段。本系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與凝練,逐步壯大,面向城市發展、綜合交通發展的重大需求和重大基礎理論問題,形成綜合交通規劃、設計、運行與管理、安全與新能源、交通大數據等方面多項新理論和新理念,始終引領交通行業發展。近五年來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課題40余項,年均科研經費3000余萬元;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以上獎項10余項,主編國家及省部級規范10余項。
      本系具備與時俱進、創新求實、學科交叉、爭創世界一流的基本特點。30余年來,本系/學科源源不斷輸送中國交通工程專業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融資、金融及保險等方面創新型主導力量。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復合型人才,分布在政府機關、科研院所、咨詢設計、工程管理等眾多行業。
同濟大學

添加同濟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同濟大學考研分數線、同濟大學報錄比、同濟大學考研群、同濟大學學姐微信、同濟大學考研真題、同濟大學專業目錄、同濟大學排名、同濟大學保研、同濟大學公眾號、同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同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同濟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tongjidaxue/yanjiushengyuan_30072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