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介紹(四)

發布時間:2018-12-1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介紹(四)

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介紹(四)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介紹(四) 正文

博士生導師谷拴成教授

  谷拴成教授, 博士生導師 ,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學位委員會委員,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會員,陜西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陜西省煤炭學會會員,現任西安科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長期從事巖土加固理論與技術、巖土工程監測(監控)技術、巖土工程水平鉆進特殊施工技術和堅硬厚煤層松動關鍵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在地下結構抗震設計與分析計算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錨桿支護理論設計與施工成套技術”、“地下結構抗震與可靠度分析”等縱橫項科研項目 60 余項。完成的“玉華礦區抗震減災及預測”項目,對礦區抗震減災狀況進行了科學的理論分 析,并做出了抗震規劃及預測,經陜西省煤炭廳鑒定為國內先進水平;完成的煤炭部重點項目“西部高構造應力軟巖巷道抗震支護技術研究”,針對西部地區構造應力大,沖擊地壓嚴重的特點,提出了軟巖巷道設置襯墊支護結構的抗爆、抗震和抗沖擊地壓的支護方案,在四川南桐礦區、甘肅華亭礦區得到應用, 1996 年煤炭部鑒定為國內先進水平; 2005 年完成的“三軟煤層巷道錨桿(索)支護成套技術”被寧夏煤業集團評價為解決了石嘴山礦區 40 年來困擾煤巷支護的難題。獨立完成的《地下結構抗震數值模擬技術及應用》一書,是我國目前較為完整、系統地論述地下結構抗震設計與數值模擬的專著。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 70 余篇。

博士生導師侯恩科教授

  侯恩科教授,博士,現任西安科技大學科技處處長、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帶頭人,兼任陜西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陜西省煤炭學會煤田地質及環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從事礦產資源評價與成礦預測、煤田地質與礦井地質、地理信息系統及其地質應用和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政府、企業科研項目 30 余項。在礦產資源評價與資源危機礦山深部成礦預測方面,提出了黃金、鉛鋅礦山坑道之間和坑道之下礦體定位預測的“地物化”綜合定位預測方法。在煤田地質與礦井地質方面,提出了煤層自燃的影響因素和自燃機理、礦井陷落柱的發育分布規律、燒變巖邊界的圈定方法和陷落柱的預測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統及其地質應用方面,提出了面向對象的不規則體元拓撲數據模型和具有通用性的集成數據模型及復雜地質界面和地質體的三維建模方法。在礦山地質災害防治方面,主持完成了多項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保護規劃、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可行性研究項目。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50 余篇,出版教材、專著 4 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教學成果獎 3 項。


博士生導師夏玉成教授

  夏玉成教授,博士, 曾任西安礦業學院地質系主任,現任 地質工 程 博士點學科帶頭人、地質與環境工程系學科專業委員會主任等。
  夏玉成教授長期從事煤田地質構造、數學地質、礦區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從構造形跡和構造運動兩個方面深入研究了地質構造對煤炭資源的控制機理;提出以構造規律及變形介質條件分析為基礎,以多元統計、灰色系統理論方法、模糊綜合評判、分形幾何學、人工神經網絡為手段,全面開展在構造條件復雜礦區尋找適合不同采煤工藝要求的最佳開采場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對煤礦區地表沉陷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明確提出“構造控災”的觀點及其理論框架,提出了煤礦區地質環境承載能力的概念及其評價指標體系。主持、參加完成科研項目 20 余項。獲省部級獎勵 6 項,主編出版專著、教材 6 部,在《煤炭學報》、《煤田地質與勘探》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60 余篇,其中多篇被 EI 收錄?,F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陜西省重點科研項目及煤礦委托研究項目 7 項。
  曾榮獲“陜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先進個人”和“西安科技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博士生導師柴敬教授

  柴敬教授,博士,現任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部主任,陜西省巖層控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陜西省煤炭學會采礦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煤炭學會巖石力學與支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會員。
  柴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 實驗巖石力學及光纖傳感智能監測技術。主持完成“巷道支護與掘進、實驗技術、開采理論、開采沉陷、立井支護”等方面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實驗室、省部基金和橫向課題 26 項。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5 項, 發明專利 1 項,實用新型專利 3 項,出版專著 1 部。 在國內率先將光纖傳感技術應用于實驗巖石力學測試領域,對基于彎曲損耗的巖體變形破壞的光纖傳感特性和光纖光柵巖體損傷擴展的特性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建立了多用途礦山安全監測光纖傳感系統和實驗平臺,所完成的研究成果 2006 年獲陜西省第九屆科技論文二等獎,得到法國、美國、日本及國內有關學者的關注。 2006 年 完成的近 1200 米 豎井施工創新技術 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在“Int. J. Rock Mech. Min. Sci.”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 50 余篇, SCI 、 EI 收錄 7 篇。

博士生導師伍永平教授

  伍永平教授,博士,現任西安科技大學能源學院院長,陜西省巖層控制重點實驗室、國家煤炭工業采礦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西部礦井開采及災害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中國煤炭學會巖石力學與支護委員會委員,陜西省礦業協會常務理事,陜西省煤炭學會開采專業委員會主任;《煤炭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西安科技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副主任。曾榮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陜西省“三五人才”,國家煤炭工業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稱號。
  伍永平教授長期 從事采礦工程、巖層控制和巷(隧)道支護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1985~1995 年期間,主要進行煤礦回采巷道支護理論研究和支架設計,參與和承擔完成了國家“七五”、“八五”攻關項目、煤炭工業部重點項目等課題 23 項,提出了“巷道支架設計中的非對稱荷載場理論”等觀點,設計新型巷道支架 16 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 項、?。ú浚┘壙萍歼M步三等獎 1 項、國家專利 2 項。

  1996以來,針對我國西部礦區賦存著大量的大傾角煤層的特點,研究復雜賦存條件煤層的開采理論與方法,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四川省“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甘肅省重點攻關項目等課題 16 項,提出了大傾角煤層機械化開采“ R-S-F ”系統動態穩定性控制理論與方法,成功地開采了我國第一個大傾角煤層走向長壁工作面,產量和效益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 3 項、國家專利 2 項。出版專著 2 部,參編教材或著作 3 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西安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安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科技大學報錄比、西安科技大學考研群、西安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西安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西安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西安科技大學排名、西安科技大學保研、西安科技大學公眾號、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西安科技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akjdx/yjsds_17300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