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系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1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系的介紹

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系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系的介紹 正文

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人類學與民族學專業擁有傳統和深厚的歷史底蘊。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廈門大學人類學專業就已經設立,由我國著名人類學家林惠祥先生創立的研究和教學傳統,成為今日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的學術淵源和機構基礎。長期以來,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是國內唯一擁有三位一體(人類學系、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博物館)完整學科建制的人類學教學科研機構。中國人類學學會、百越民族史學會兩個國家一級學會也設在廈門大學。
本系現擁有人類學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1個人類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民族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福建省人類學重點學科(2008年)、福建省民族學重點學科(2012)。現有教師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助理教授7人。1人擔任教育部民族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1人,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1個福建省高校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理論創新團隊(中國鄉村人類學創新團隊,2018年)。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設有人類學本科專業。本系人類學專業涵蓋了人類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包括社會與文化人類學、考古人類學、語言人類學、體質人類學等四個方面。從這四大分支學科延伸出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專業方向,如歷史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旅游人類學、影視人類學、藝術人類學、醫療人類學、海洋人類學、飲食人類學、性別研究、移民研究、博物館研究以及文化遺產研究等等。這些專業方向均重視從人類社會與文化的整體性對學生進行專業素質培養。
本系極為重視人類學田野調查等實踐課程,這些課程注重社會經濟文化調查方法的訓練,注重提升學生的研究技能以及從事應用研究的能力。本系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人類學與民族學專業基礎知識、熟悉田野調查方法、能夠在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人類學、民族學及其相關學科教學與研究的專業人才;培養能夠在各大黨政機關、新聞出版、社會團體中運用人類學與民族學的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理論與實際問題的專門人才;培養能在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文物管理部門、旅游部門等單位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包括人類學理論與思想、人類學與民族學原著選讀、西方社會理論、田野調查的理論與實踐、人類學與民族學史、親屬制度研究、人類學經典個案解析、巫術與宗教研究、原始經濟、政治人類學、應用人類學、海洋人類學、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中國少數民族社會與歷史研究、族群理論、中國民族史、民族學概論、閩臺族群與文化、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東南民族研究、考古人類學、體質人類學、移民人類學。
廈門大學

添加廈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廈門大學考研分數線、廈門大學報錄比、廈門大學考研群、廈門大學學姐微信、廈門大學考研真題、廈門大學專業目錄、廈門大學排名、廈門大學保研、廈門大學公眾號、廈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廈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廈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amendaxue/yanjiushengyuan_281278.html

推薦閱讀